野山参栽培详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8859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山参栽培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野山参栽培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野山参栽培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野山参栽培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野山参栽培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野山参栽培详解.docx

《野山参栽培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山参栽培详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野山参栽培详解.docx

野山参栽培详解

林下参栽培

野山参因掠夺式的采挖,已濒临枯竭,因其药用价值久负盛名。

药材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奇货可居,难以满足日益增长需求。

模仿人参天然生长状况,进行模仿式栽培,目的是使根型类似于野山参,在提高药用价值的同时提高出货价格林下播籽育参的林下参便应运而生。

由于要确保“野外”和够“老”的栽培条件。

管理粗放和人参生长建设缓慢,林下山参作货时间相对较长。

投资也,成本低,周期长,管理风险大,效益高构成了林下山参的显著经济效益特征。

一、野山参生态环境

野生人参多生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我国野生人参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小兴安岭的东南部,即北纬40°—48°,东经117°--137°的区域内,此区域内的长白山森林地带,年平均气温⒋2℃,1月平均气温-18℃,7-8月平均气温20-21℃,年降水量800-1000mm(7-8月降水量为400mm),无霜期100-140天。

有经验的采参人介绍,柳树林、杨树、桦树、落叶松以及生有木贼、和尚菜和苔草植物的湿润林下,一般不生人参。

在稍湿、生有粗茎鳞毛蕨,猴腿、蹄盖蕨群落的林下,偶尔也有山参生长。

土壤为棕色森林土(又叫山地灰化土、灰棕壤、暗棕壤),PH⒍0左右,小地形大都是微坡或斜坡,坡度30°左右林间郁闭度为0.5—0.8的林地常生有野山参。

由此不得而知,凡适宜野山参生长的环境条件,均适宜林下山参的生长。

二、生物学习性

人参是多年生蓿根草本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几部分。

(1)根。

人参根是植根系的肉质根。

圆柱形或纺锤形,黄白色。

分支性较强。

可分为主根、支根(侧根)、根(吸收根)、不定根(此生根、)和根茎(芦头)。

根茎上生有芽苞,即越冬芽或苞芽。

主根长3——15厘米,粗细随年龄及营养条件变化而0.5——3厘米不等。

上端有横向凹陷致密的细纹,下部生多条支根(侧根)。

支根也叫参腿,根据支根大小、部位,又可分为一级支根,二级支根(或叫大支根、小支根、大侧根、小侧根)。

支根上着生须根,须根上生有许多小瘤子,称作人参疙瘩。

在幼主根、幼支根和须根上,生有许多白色吸收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早春长出,晚秋大部分脱落。

留在其上的根痕叫珍珠点。

脱落次数多的而所以根痕明显。

故有“珍珠点点缀须下”之说。

主根与茎的交接处,有一个盘节状的发下茎——根茎,习惯称为芦头。

人参每年从芦头处抽出茎。

秋天,茎枯死后芦头上便留下一个凹窝状的痕迹——茎痕,俗称芦碗。

芦碗数随参龄增加而增加,可依据芦碗数目判断参龄(多茎参例外)。

芦头上端的侧面生出芽苞(越冬芽,胎苞)和潜伏芽。

芽苞呈鹦鹉嘴状,白色,崔嫩,由三枚半透明椭圆形的鳞叶包裹,里面是翌年茎、叶、花的原始体。

在芦头上生有一条或几条不定根(俗称艼),垂直向下伸展,对牢固植株有很大作用。

人参根有收缩的特性,在主根上形成许多皱纹,即参根主体上的横纹而言。

皱纹有无和粗细是鉴别参龄大小、区别山参和园参的特征之一。

播种后的人参种子五月萌动,5——7月间胚根不断伸长,发育成主根,此期根生长速度最快,增粗速度较慢;8——9月下旬,根粗增长较快,长度生长不如5——7月快,9——10月,干物质重量增加较明显。

一般一年生参根根长10——20厘米,根重0.4——0.8克,须根数量不多,也不太长,二年生参根,5——7月长度生长较快,8——9月粗度生长快,干物质积累也多,根长多在15——20厘米间,根重3——5克,须根数量增多。

三年生参根的生长趋势与一至二年生基本一致,根部伸长生长不明显,主根失去顶端生长优势,所以须根多,须根长度相近,根茎上开始长不定根(即艼)。

四年生参根的主根生长长度不明显,主根粗度逐渐增加,须根多,艼垂直地面生长,生长速度较快。

五年生、六年生参根生长趋势与四年生相似,艼长得较大。

参根的生长速度是随年生的增加而逐渐减缓,通常一至六年生生长速度较快,10年以上的人参根,生长速度较慢。

人参根茎正常生长发育时,为单一生长且不分枝。

当出现多芽胞形成和前发,根茎伸长,伴随茎的生长而不断增粗,茎死亡脱落后的茎痕称为芦碗,根据芦碗数目可以判断参根年龄。

山参年龄较长的出现,二节芦,即马芽芦、堆花芦,山参年生久远的根茎有三节芦,即同时有马芽芦、堆花芦、圆芦。

人参根茎上能长不定根习惯上把不定根叫“艼”。

二年生和三年以上的人参开始长不定根,年生大的人参不定根的数目多而且大,一般每个根有2--7条不等。

移栽人参不定根多而大,直播人参不定根细小而少。

(2)茎。

人参的茎下部与芦头相连,上部附着叶柄。

茎单一,自主,不分枝,表面变滑,横端面为圆形。

茎紫色或绿色。

茎高依年生不同而异,一般10——17厘米。

一年生人参没有真正的茎而只有叶柄,从二年生以后才有茎。

通常为单茎,少数为双茎或多茎。

年生高生长好的人参,每株最多为六枚掌状复叶。

这有限的茎叶每年都是在越冬芽形成时建立直雏形,伴随萌发一次性出土。

出土后的茎叶一旦受损害(不论是病虫鼠害或是人畜踩踏或是机械损伤),当年内不能萌发出新的茎叶。

所以,必须注重保护好茎叶。

否则,人参地上无茎叶,地下器官无营养来源,容易感病烂掉。

(3)叶。

人参叶片子椭圆形或近卵形,尖端较锐,基本楔形,叶缘为重锯齿状,较浅。

叶片有白色绒毛,叶面绿色,无光泽;叶背面有光泽。

人参全叶为掌状复叶,由3——5枚小组成,掌状复叶一般3——6个,轮生。

生长年限不同的人参掌状复叶的数目不同而习惯叫法也不同。

前文已述,不再繁叙。

(4)、花。

一般人参三年开始开花(极少数植株二年开花),三年以后年年开花结实。

人参的花芽是在上一年夏季越冬芽分化形成的,伴随越冬芽生长发育,花芽发育成花序雏形。

花着生于花梗的顶端,伞形花序。

人参花是完全花,由花萼、花冠、花蕊、雌蕊组成。

花有香味,越冬芽萌发出苗,花序显露并渐渐长大。

人参出苗后15——25天开始开花。

人参是伞形花序。

小花从伞形花序的外缘开始开放,渐渐次向中央开放。

人参小花在一天之中都可以开放,每天以6——14时开花最多,占全天开花的90%——95%,天气晴朗杂花期短,阴两天朵花期长。

六月份开放,花期15——20天,以自花授粉为主,也可以通过虫媒和风传播进行异花授粉。

(5)果实与种子。

人参小花开放后3——4天凋萎,凋萎时花瓣,花萼脱落,子房已明显膨大。

结果初期果实生长较快,10——15天就可长到接近成熟时2/3大小。

随着果实的膨大,胚浮也渐渐充满种壳,胚浮充满种壳后,胚开始生长发育,内果皮逐渐木质化。

人参是浆果状核果,成熟前为绿色,近于成熟时为紫色,成熟时为绛红色,果期50——60天。

结果期平均气温多在20——25℃间,空气相对对温度80%——90%,此期若温度低、湿度大、光照不足,人参易感病。

如果温度高(35℃以上),光照强,温度小,则果实灌浆不佳,子实不饱满,成熟期滞后。

强光也可使果实,果柄日灼,形成“吊干籽”。

人参进入结果后期,参根不断伸长增粗。

与此同时,越冬芽原基进一步分化,分化出茎、叶、花、序原基,并开始长大。

人参果实是由伞形花序外围渐渐向内成熟。

果实内有1——2粒种子,种子扁平,果皮级薄,表面有三条小沟,颜色为乳白色,红熟的果实会自然落地,应适时采收。

三、选地

选地是培养林下山参的重要环节之一。

林下山参用地选择不当,会严重影响人参的生长发育,不仅形体小,产量低,而且病害多,质量差,效益低。

出现癞痢头(生秃疮),甚至全军覆没,血本无归。

一般的讲,选地包括选择地形地貌,选择植被、选择坡向和坡度,选择郁闭度,选择土壤五个部分。

1、选择地形地貌。

选择地形起伏不平或小范围的山坡地的“鸡爪地”。

应选择柞、椴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林下间榛生、杏条等小灌木,不间生龙芽楤木(刺嫩芽、剌五加科)、空心柳、三棱草、塔头草的为最好。

林间的岗平地,坡地均可。

2、选择植被。

林下山参品质提高,乔、灌、藤、草、药完备的植被,尤其是完善的植物分泌物的生物学作用和药用的植物群落中的对等效应,相关意义不可忽视。

生有杨树,桦树,柳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不宜选用,特别是此类林下又间生空心柳,龙芽楤木、三棱草,塔头草等的地块,不适合栽培林下山参。

否则,人参病害多,保苗率低,经济效益极差。

原始森林,次生林或二茬林,以长有乔、灌、藤、草、药较完善的次生林为主。

3、选择坡向和坡度。

因吉林省东部和东南部大都处于长白山山脉,属气温低的寒冷地区,一般都选朝阳坡,也可选西朝阳坡(上午朝阳)或东朝阳坡(下午朝阳),尽量不选用背阳坡(山的北坡)。

坡度通常为15——25度,微坡或斜坡,排水良好,避开局部涝洼地。

4、选择郁闭度。

选择次生林为主的林地,其林相郁闭度自然相应低于森林而好于二茬林,郁闭度在0.6——0.8间,利于林下山参生长速度。

5、选择土壤。

适宜培育林下山参的林地土壤,理论数据是:

容量为0.6——0.8,孔隙度为70%——80%,腐殖质含量为3.5%——11.5%,碳氮比为10——13,PH为6.0——6.5,每百克中含水容性氮125——145毫克,五氧化二磷1.5——3毫克,氧化钾15——18毫克。

四、选种

人参是种子繁殖植物,种子质量好坏对生产影响很大,培养大苗壮苗不仅是园参夺取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选育良种选用大籽又是培育大苗壮苗的必要条件,而且对于培育林下山参乃至野山参意义深远。

1、品种及类型。

目前人参的农家品种类型多而混杂。

根据根的形状,植株的色泽、人参的产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马牙型参类(包括大马牙、二马牙):

主根短粗、肩头齐,芦头短,芦碗大,须根多,生长健壮,抗逆性强,产量高。

近几年由于各地大量引种,分布面很广,是人参生产中较好的农家品种类型。

圆腾圆芦型参类:

芦头间节比大马牙型参细,芦碗大,芽苞大,须根比大马牙长而小,主根和支根粗,与大马牙型参相近似,根部发育较快,产量很高,适合加工边条参,也是较好的农家品种类型。

长脖型参类(长脖参、竹节参):

主根细长,芦头细长,芦碗节间长,须根少而长,横纹深而明显,植株矮小,生长缓慢,产量低,目前在人参栽培中正逐步被淘汰。

2、选育良种。

3.种子的寿命。

人参种子在常规条件下,贮存1年生活力降低10%左右,贮存2年生活力只有不到5%,贮存3年完全丧失活力。

种子寿命的长短与种子成熟度和贮存条件有关,成熟饱满的种子比不饱满种子生活力强,阴干种子生活力高于晒干种子,伤热种子生活力低。

在高温多湿条件下贮存种子,寿命偏短。

4、参籽的检验

(1)检查种子好坏

人参种子是生产中的繁殖材料,种子好坏直接影响人参质量。

识别或检查种子好坏,是每个生产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

一般新采收的种子,种壳白色,胚乳色白且新鲜,种壳淡黄色,应检查是否是陈籽或种子鲜时是否伤热陈籽种壳淡黄色(贮存1年籽)或黄色(贮存2年或2年以上的参籽),去掉种壳看种仁时,近胚一端胚乳似油浸状,2/3的胚乳仍为白色,但不黄为贮存1年的参籽,整个种仁油浸状,黄色或淡黄色,是贮存2年或2年以上的种子。

不能作种子用。

(2)种子活力快速检验法。

由于人参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休眠期较长,检查种子活力大小多采用种子活力快速测定法。

A、溴麝香草酚蓝法(BTB)法,将待测种子用室温水浸泡48小时,浸泡到47小时时,用氨水或碱,把浸种水PH值调至7.5,到48小时后取出,吸干种子表面附着的水分,均匀地摆在玻璃皿或玻璃板上。

然后用含1%琼脂的0.15%的溴麝草酚蓝液(35℃左右)包埋,厚度以盖严种子为度,包埋后放在30——35℃的恒温下放置4小时,最后在光下记数有黄色晕圈的种子数,就是活种子数。

溴麝香草酚液的配法,称取0.15克溴麝香草酚蓝,用100毫升70℃水溶解,并过滤除去残渣,然后加1克琼脂并加热熔化,熔化后调PH值7.1,待凉到不烫手(35——40℃)时包埋种子。

B、红四氮唑法(TTC法):

将待测人参种子用室温水浸泡24——48小时,也可用50℃水浸5——6小时,浸泡后用刀片沿果皮结合痕均匀切成两瓣(使胚和胚乳均匀分开),然后随机取100瓣(必须有胚),用0.1%的红四氮唑试液浸泡待测种子(种子必须沉入试液中,不能浮在液面上),在35——45℃恒温下,放置3小时(也可以在19——20℃液中浸17小时),浸后慢慢取出种子检查着色情况并记数,凡胚和胚乳着色者为有活力的种子。

5、种子的储藏保管。

采收或购进的人参干籽和催芽处理的裂口种子,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按期播种,就要储藏保管。

待适宜时期再播种,分为人参干籽的储藏保管和催芽处理裂口籽的保管两种情况。

(1)人参干籽的储藏保管。

新采收或购进的种子凉干后,装入麻袋或布袋里,吊在通风良好的仓库或冷库中保管和越冬,不要放进室内和被烟熏,储藏期不能超过两年。

(2)催芽处理裂口籽的保管。

催芽处理的裂口种子,如果秋播时来不及或未播结束,就要越冬储藏,储藏方法为:

在封冻前选择背阴高燥的场地,挖一个坑窖,周围挖好排水沟,防止雪水浸入窖内。

窖底用石头或木头垫起来,将袋子放进窖内,上盖塑料薄膜,培土30cm,踏实。

待土壤封冻后,再盖上一层锯沫或落叶,浇水适量,并用帘子压好,翌春取出播籽。

五、催芽

播种催芽种子,播后第二年春季出苗。

所谓催芽籽,又叫裂口籽,处理籽,就是把干籽或水籽,经过人工处理,使种子和胚形态成熟的种子。

自然成熟的人参种子具有休眠特性。

像吉林省抚松,靖宇,长白山等寒冷地区,每年8月上旬采种,采收后立即播种,由于温度低,大部分种子要在第三年春天(经过21——22个月)才能发芽出苗。

像吉林省、辽宁桓仁和河北、山东等引种区,每年7月下旬采种,采收后立即播种,由于播后气温高,胚后熟期长,第二年春季能发芽出苗。

这与人参种子具有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有关。

1、种胚形态后熟。

种胚形态后熟又叫形态休眠或胚后熟。

自然成熟的人参种子,其胚长约为能发芽种子最小胚长的1/10,胚的纵切面约为胚乳纵切面的1/300。

剥开能发芽的种子的种壳和胚乳,其胚长为3.48——4.53㎜,基本上都达到或超过了胚乳长的2/3。

胚的各部分形态(胚根、胚芽、胚轴、子叶)明显可见,子叶长2.4——3.5mm,胚根长1——1.5mm,两子叶间有具三小叶状的胚芽,芽长2——3mm,胚芽基部有一越冬原基。

而自然成熟的种子同样纵切取胚观测,其胚总长为0.3——0.4mm,只有子叶和胚根原基,生长维原基很小,看不清楚。

要使形态未成熟的种子达到成熟的起码条件,需要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度过3——4个月时间。

各地经验认为,人参种胚形态后熟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5——20℃,低于15℃或超过25℃,种胚生长发育缓慢,处理时裂口率低。

2、种子生理后熟。

人参种胚形态成熟后,给予适合种子前发的温湿度条件,仍不能萌动出苗,即使胚率达100%,也不能出苗,这是由于人参种子生理后熟未完成的缘故。

低温是人参种子生理后熟的必要条件。

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形态后熟的人参种子,在0——10℃条件下,60——70d才能通过生理后熟。

由于各地低温期的条件不一,人参种子生理后熟期的长短也不一样。

一般种子结冻前温度低的地方生理后熟时间短,反之则长。

在自大条件下,当自然低温一能满足人参种子生理后理后熟条件时,播于田间或林上的种子就不能出苗。

应当指出,人参种子生理后熟必须在种胚完成形态后开始,在种子种胚形态完成后熟以前,任何低温是抑制种胚的生长,而对生理后熟无作用。

目前生产中,有的单位对人参种子胚完成形态后熟标准不明确,误以为种子裂口了,种胚就完成了形成后熟,常常把种子裂口率50——60%的种子秋季直播于田间或林下,结果出苗不整齐,播后出苗率低。

据测定,裂口50——60%的种子,至少有30%的种子,其种胚胚长尚未达到胚乳长的2/3。

这30%的种子,在低温来临后只能抑制种胚形态后熟继续进行,而对生理生熟无作用。

所以,这些种子要到第三年春季出苗。

3、种子消毒

人参种子表面常常带有各种病原菌,易引起烂种或幼苗病害。

因此,在催芽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一般可用福尔马林溶液浸种,也可用0.25%高锰酸钾水溶液,150——200ppm多抗霉素溶液,大蒜汁等浸种10分钟,捞出后晾至种子表面无水时,即可进行催芽。

4、催芽处理

人参种胚发育缓慢,种子后熟期长,给生产带来一定的不便。

为加快种胚发育,缩短后熟期,生产上采用种子处理,又称催芽或发籽。

根据发芽场地可分为室外(含野外)、(催芽)和室内催芽。

处理种子的时期要因地、因种子而异。

干籽(上年采收的)必须在6月20日前处理完毕,水籽(当年采收并脱去果肉未经晾晒的种子)采收后立即处理,否则胚发育不良,裂口率低,会延续当年播期,勉强按期播种,会降低来年出苗率,不论当地有效积温高低,都必须在播前100天(至少100天)处理完毕。

(1)室外催芽。

根据种子发籽时间和播种时期,又可以分为春发干籽秋播种和伏发籽播种两种。

①春发干籽秋播种。

这种催芽方法操作简单,自然温湿度容易控制,可靠程度大。

秋播后,翌年春天出全苗,参苗生长旺盛,大苗率高。

A、催芽时间。

一般选用上年采收的干种子,于各六月的上、中旬进行处理,最迟不能超过七月中旬。

B、催芽方法。

就是加快人参种胚发育,缩短后熟期,打破种子休眠。

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很多,如浸种处理、机械损伤种皮,药剂处理、激素处理,层积处理等。

激素处理:

需要生理后熟的种子,特别是需要低温后熟的种子,播前用一定浓度的激素处理(特别是赤霉素处理),不经低温就可正常萌发出苗。

人参的越冬芽,用40——60mg/l的GA3(赤霉纛)浸种20h,,不经低温度就可出苗;人参种子用50——100mg/Lga3AK50mg/LBA(6——卡基嘌呤)或Kt(激动素)浸种24h,可加速形态后熟。

完成形态后熟的人参种子再先40mg/lGA3处理24h,不经低温就可发芽出苗。

“层积处理”。

层积处理是打破种子休眠常用的方法,对于具有形态后熟时间较长,坚硬的核果类种子或多因素引起休眠的种子——后熟期较长的种子此法最为适宜,人参自然居其中。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准备场地,一般在6月上旬,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场地,铲平表土,清除杂草后踏实作清理场地。

第二,准备处理床。

在靠近场地的北侧,放置一个木板做成的方框,框高40cm,宽90---100cm,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

过长时,或截短可做到2至多个处理床。

为了保持床内温湿度变幅小,在框外再套上一个框,内外栻间距15cm,间距内用细沙或土填实(也可用砖砌成类似大小的床柜)。

第三,准备晒种场地和备料。

框前作晒种场地。

在此同时准备好过筛的细腐殖土和细沙(也可以用细沙),并将部分细土细少按2:

1混合调湿(手把成团),1m高自然落地就散,以下类同)备用。

第四,床底铺垫。

装床前先在床底铺垫50cm左右的过筛细沙,铺垫后装种子。

第五,装床扣网,取种子经筛选,水选后用清水浸泡24h,浸种后捞出晾干(以种子与沙土混拌不粘黏为度),然后向种子中加入2倍量(以体积计算的调好湿度的混匀装床。

厚度20cm左右,装后搂平,其上覆10cm厚的过筛细沙,床上扣盖铁纱网防鼠害。

插入温湿度计。

第六,架棚和四周控好排水沟,在西、北两侧排水沟外架设一防风障。

处理期间温度控制在15——18℃,处理开始后,前期每15D倒种一次,后期10d左右倒种一次,倒种时,要注意调节水分和正常发育,裂口率均在80%以上积层催芽管理的“一倒二调”。

在催芽期间,管理十分重要,若管理不善,轻者会造成种子裂口效果不好,重者造成种子霉烂,因而必须在“一倒二调”三个方面的管理引起足够重视,扎实做好。

“一倒”即倒种。

催芽期间要定期倒种,使床内上下层温度和水分一致,通气良好,以利种胚发育。

裂口前每隔10——15天倒种一次,裂口以后每隔7——10天倒种一次。

倒种的次数少,裂口不齐,易烂籽。

倒种方法为上午将种子床内取出,放在塑料薄膜上,每隔30分钟用锹翻倒,并挑出霉烂籽,下午2时装入床内。

如果砂土过湿,可置弱光下晾一晾,不宜强光暴晒,否则影响出苗率。

“二调”,即调水和调温。

调水,经常检查,发现箱内种子层水分不足,可浇水调解,一般在倒种前一天浇水,浇水量以渗到床内种层三分之一处为度,次日倒种可使种层水分基本均匀。

用腐殖土加沙子催芽处理,土壤的水分保持在30%左右,用手握时成团,落地散开为适宜。

含水量过大易烂籽,过小裂口率低,影响发芽率。

调温,即催芽前期(裂口前)处置时适宜的土壤温度为18——20℃,后期(裂口后)白露前13℃——15℃。

当床内温度低时,可揭开棚盖增加日晒,温度高时可盖帘遮阴或置阴凉处,防止温度过高。

同时,对架设北高南低的荫棚和排水沟要做管理,防止强光暴晒、雨水落入床中和防止积水进入床中。

②伏催芽水籽秋播种。

直播当年下来的水籽,需要三年才能出全苗。

为了提前发芽出苗,就要进行水籽的催芽处理。

方法基本和春催干籽相一致。

这种水籽的催芽处理,方便简易,可靠程度大。

但由于催芽时间短,有部分参籽不裂口,翌年春还可以出苗。

A、催芽时间。

在7月末——8月初,新采收一来的水籽,洗净消毒后稍晾一下,就可以进行催芽处理。

B、催芽管理。

催芽前期每隔3——5天翻倒一次,进行晾晒,调节水分,保持土壤湿度30%,土壤温度18——20℃,催芽后期(9月中旬),当室外温度低时,揭掉荫棚,可在箱上扣塑料薄膜增温,依靠温度计观测土壤温度。

如白天温度过高,可揭开塑料薄膜通风,降温,调水,晚上再加上塑料薄膜。

了了防止烂籽,每隔5——7天倒种晾晒一次。

大约经过80——90天,种子裂口率达90%以上,就可以进行秋播籽。

(2)室内催芽。

室内催芽与室外催芽大致相同。

将混合好的沙,种子,调水后装太阳风箱内,箱上盖草帘保温,放室内催芽,人工控制温度。

在催芽期间,每10天左右翻拌一次,箱中间和靠箱边的种子温度、湿度条件要一致,以保证催芽裂口整齐。

催芽前期,箱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

水分15%左右。

催芽中期,到一个半月以后,温度逐渐降到10-12度。

催芽后期,经3个月处理,种子裂口可达80%时,再放到温度保持在3℃左右的地方。

经10余天,种子完成即可完成后熟,可春播。

以上两种催芽方法,只用于播种量和播种面积大,播种期较集中的园参育苗或前期准备工作,充分的林下山参播种。

既可依据种子数量,也可依据计划播种面积,灵活地选择其中任何一种。

林下山参播种毕竟耗时费工,属精量的穴播种,对种子的发芽率要求更高些。

在催芽处理中,还有一种较适宜林下山参与提纯复质林下山参催芽方法。

(3)野外催芽。

盛装物为编织袋。

按沙土1:

2的比例与参籽拌匀,视袋的大小确定装入量而进行催芽。

时间为6月中旬以后,不适于7月上旬前。

选择15度以下林下坡地,高大粗壮树后,刨挖一个坑,放入盛拌种的编织袋内,覆土后再覆其上覆盖薄膜,覆土至少高于坑10cm以上,坑两侧挖深10——15cm顺山排水沟。

经2——3个月后形态后熟,参籽裂口率达85——95%以上形成自然催芽,恰逢秋播好季节,务于封冻前播完,未播完的参籽妥善保管,春季可继续后播种。

春季催芽方法同上,只是催芽期延后,推迟春播时间,且春播时墒情会直接影响到出苗率和保苗率,须采取断根(根芽)的措施。

当前生产中使用的种子,有干籽、水籽、催芽籽之分。

生产上说的水籽是指,七、八月采收人参果实,脱去果肉,冲洗干净并稍晾干的种子;干籽则是指将水籽自然风干后的种子:

催芽籽是指把水籽或干籽经人工催芽,完成形成后熟的种子,也叫处理籽。

六、播种

1、播种时期

一般分春播、夏(又叫伏播)播、秋播三个时期。

(1)春播。

春播多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

春季播种经过冷冻贮存后的催芽籽,播后当年春季就出苗。

(2)夏播。

又分伏前播和伏播。

伏前播种多在6月上旬进行,6月下旬前播完。

播种的是干籽,就是上年8月采收晾干后的种子,不必进行种子处理,播种层第二年春出苗,伏播多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播种水籽。

播种后也是第二年春季出苗。

应当指出,夏播无论是伏前播还是伏播,都必须适时播种。

如果播种过晚,参籽在田间发育不良。

至少有部分种胚的形态发育不健全。

这样来年春出苗率低,一般仅有40%——70%,余下种子经形态后熟,推迟到后年出苗。

由于出苗不齐,先后相差一年,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