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8715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拉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拉作业指导书.docx

《张拉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拉作业指导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拉作业指导书.docx

张拉作业指导书

张拉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阜蒙制梁场24m、32m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张拉工程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1)开工前工程管理部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向设计单位反馈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操作人员参见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1)开工之前应确保张拉设备准备就绪,状态良好。

油表经校验合格,表、顶配套标定完成。

(2)千斤顶吊架按工装图纸加工完成并验收合格。

(3)所有用于预应力张拉的原材料和构配件全部进场并经过监理的见证检验或见证取样检验合格。

3.技术要求

3.1预施应力采用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一束,张拉顺序按照图纸要求进行。

预施应力采用双控措施,张拉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一致,误差不超过5%.

3.2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且龄期不少于10天后方可进行终张拉。

3.3钢绞线实际计算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偏差不超过±6%。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

钢绞线下料→穿束→施工准备→预张拉→初张拉→终张拉→切丝。

4.2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详见图4-1。

 

图4-1张拉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1)检查梁体混凝土表面,若有轻微的缺陷,允许在预施应力后进行修补处理;缺陷较大者要在预施应力前修补好,且达到设计强度,并将锚垫板及锚下管道扩大部分的残余灰浆铲除干净,否则不得进行张拉;缺陷严重削弱梁体断面者要另行处理,暂不予张拉。

(2)检查梁体梁号或台位号是否与张拉通知单上内容一致,梁体强度、龄期、弹性模量是否满足张拉要求。

(3)检查钢绞线是否有锈、砂等杂质,如有要清除,否则铁锈、砂子会塞满夹片的牙齿、缝隙,而导致滑丝。

钢绞线经验证符合要求方能下料、使用。

钢绞线要求整束穿,不得扭结。

(4)千斤顶和油压表均已校正并在使用有效期内。

其中,以下情况时要进行重新校正:

千斤顶严重漏油;油压表和千斤顶使用期限达到校验的有效期;油压表指针不能回零;油压表使用时超过允许误差或发生故障。

(5)准备好小铁锤、钢管、限位板、接长套、工具锚及夹片等施工用具。

(6)钢束穿束前要检查孔道是否有积水、弃渣,孔道是否堵塞。

5.2施工工艺

5.2.1钢铰线下料、穿束

(1)钢铰线的下料长度应经计算确定。

计算时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等因素。

下料长度与设计值偏差不超过10mm,同一孔道内各根钢绞线之间长度偏差不超过5mm。

(2)预应力筋应采用砂轮锯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断,也不得使预应力筋经受高温、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的影响。

钢绞线下料后不得散头。

(3)钢铰线下料后应进行梳理编束,每隔1~1.5m捆扎成束。

搬运时,不得在地上拖拉。

(4)钢束穿入梁体混凝土孔道,采用人工或卷扬机引拉,先穿入一根钢丝作为引线,将钢丝绳拉进孔道,再将钢丝绳与钢束连接,然后开动卷扬机,人工扶正钢束,将钢束拉入管道,两端外露长度要基本一致。

(5)在穿束过程中,如遇孔道死弯,则必须开刀修孔,取直管道,然后再穿入钢束,再在开刀部位的钢束周围包裹隔绝铁皮或套入塑料管等物,捆好固定并堵塞两端全部缝隙,再灌补与梁体同等级混凝土修复。

预应力筋下料长度表详见表5-1~表5-4。

表5-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表(32米无声屏障)

编号

规格

工作长度(㎜)

下料长度(㎜)

N1a

8-φ15.2

31837

33477

N1b

9-φ15.2

31837

33477

N2a、N2c

9-φ15.2

32338

33978

N2b、N2d

9-φ15.2

32338

33978

N3

9-φ15.2

32430

34070

N4

9-φ15.2

32399

34039

N5

9-φ15.2

32465

34105

N6

9-φ15.2

32434

34074

N7

9-φ15.2

32500

34140

N8

9-φ15.2

32469

34109

N9

9-φ15.2

32535

34175

N10

9-φ15.2

32504

34144

表5-2预应力筋下料长度表(32米有声屏障)

编号

规格

工作长度(㎜)

下料长度(㎜)

N1a

12-φ15.2

31837

33477

N1b

12-φ15.2

31837

33477

N2a、N2c

9-φ15.2

32338

33978

N2b、N2d

9-φ15.2

32338

33978

N3

9-φ15.2

32430

34070

N4

9-φ15.2

32399

34039

N5

9-φ15.2

32465

34105

N6

9-φ15.2

32434

34074

N7

9-φ15.2

32500

34140

N8

9-φ15.2

32469

34109

N9

9-φ15.2

32535

34175

N10

9-φ15.2

32504

34144

表5-3预应力筋下料长度表(24米无声屏障)

编号

规格

工作长度(㎜)

下料长度(㎜)

N1

8-φ15.2

23837

25477

N2a

7-φ15.2

24338

25978

N2b

7-φ15.2

24338

25978

N2c

7-φ15.2

24338

25978

N3

7-φ15.2

24430

26070

N4

7-φ15.2

24399

26039

N5

7-φ15.2

24465

26105

N6

7-φ15.2

24434

26074

N7

7-φ15.2

24528

26168

N8

7-φ15.2

24498

26138

表5-4预应力筋下料长度表(24米有声屏障)

编号

规格

工作长度(㎜)

下料长度(㎜)

N1

8-φ15.2

23837

25477

N2a

8-φ15.2

24338

25978

N2b

7-φ15.2

24338

25978

N2c

8-φ15.2

24338

25978

N3

7-φ15.2

24430

26070

N4

7-φ15.2

24399

26039

N5

7-φ15.2

24465

26105

N6

7-φ15.2

24434

26074

N7

7-φ15.2

24528

26168

N8

7-φ15.2

24498

26138

5.2.2装顶

(1)将钢绞线按顺直方向每根对要穿过锚具孔,使锚具靠近锚垫板;将夹片用橡皮圈捆住,使夹片沿钢绞线滑移到锚具孔内;夹片装完后,用一内径略大于钢绞线直径的钢管将夹片打入。

(2)安装限位板及接长套,将钢绞线穿入油顶,使油顶、限位板、锚具、接长套尽量靠拢并对正。

(3)在油顶的后面安装工具锚及夹片。

为使工具锚好退下,可在工具锚孔内涂油或在夹片上打腊;再用内径略大于钢绞线直径的钢管将夹片捅捣整齐并打紧,以防滑丝。

(4)通过千斤顶上的倒链葫芦调整顶、锚成一条直线,并与孔道中心线尽量保持一致,做到“三同心”。

5.2.3预、初张拉

(1)当梁体的端模拆除完成松开内模且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60%(33.5MPa)后,按照设计要求对梁体进行预张拉,预张拉完成后拆除内模,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43.5MPa)时进行初张拉。

预张拉、初张拉在制梁台座上进行,张拉顺序:

预张拉:

32m:

2N6、2N2a、2N1b;24m:

2N7、2N2a、2N1

初张拉:

32m:

2N2c、2N3、2N7、2N10、2N2d;24m:

2N4、2N2c、2N5

(2)钢绞线预、初张拉程序为:

0—20%

k(量测油缸伸出长度、工具夹片外露长度)—

k0(静停5min)(量测油缸伸出长度、工具夹片外露长度)—锚固—量测油缸伸出长度—断滑丝标记。

其中

k为终张拉锚外控制应力,

k0为预、初张拉锚外控制应力。

(3)张拉时两端两侧同时对称张拉(即四台张拉千斤顶同时工作),两端同时对主缸送油,使钢绞线束略为拉紧。

调整锚板和千斤顶位置,进一步使孔道轴线、锚具轴线和千斤顶轴线,三轴同心,同时观察各根钢绞线的松紧度,并随时调整,务求各根钢绞线松紧度一致,以使其受力均匀。

采用梁体两端张拉千斤顶同时分级加载方法,在张拉过程中两端要相互呼应,确保张拉同步。

待张拉到控制应力

k0,持荷5min并随时补油。

钢绞线预张拉和初张拉过程中的计算伸长值按下式计算。

伸长值=2[(

k0伸长量-20%

k伸长量-工具夹片回缩量)/(1-20%

k/

k0)]

钢绞线的理论伸长量按下式计算:

ΔL=2(ΔL1+ΔL2+ΔL3+…+ΔLi)(mm)

式中:

ΔLi----------梁体管道各计算段在相应控制应力下的伸长量(mm);

式中:

σi------各段终点控制应力(MPa);

σpi————各段平均张拉应力(MPa)

E-------钢绞线弹性模量(实测弹性模量)。

e-------自然对数底,e=2.71828;

θ------张拉端钢绞线束弯起角之和(弧度);

u------钢绞线束与孔道壁间的摩阻力系数;

X-------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K-------孔道对其设计位置的偏差系数。

(4)预应力张拉以油表读数为主,伸长值进行校核,当理论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相差超过±6%时,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张拉。

持荷结束后,回油锚固,测量工作夹片回缩量,并在距离工作夹片10cm处钢绞线上用红笔做标记,以便观察断滑丝。

5.2.4终张拉

(1)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53.5Mpa及弹性模量达到35.5GPa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10天时,进行终张拉。

(2)张拉顺序:

32m:

2N9、2N8、N1a、2N2d、2N5、2N4、2N2b、2N10、2N7、2N6、2N3、2N1b、2N2c、2N2a;

24m:

2N8、2N2c、2N6、2N2b、2N7、2N2a、2N5、2N1、2N4。

①对没初张拉的钢束其张拉程序为:

0—20%

k(量测油缸伸出长度、工具夹片外露长度)—

k(静停5min)(量测油缸伸出长度、工具夹片外露长度)—锚固—量测油缸伸出长度—断滑丝标记。

其中:

k为终张拉锚外控制应力。

实测伸长值的计算如下:

伸长值=(

k下的实测油缸伸长值-20%

k下的实测油缸伸长值-工具夹片的回缩量)/0.8。

②对初张拉过的钢束其张拉程序为:

0—

k0(量测油缸伸出长度、工具夹片外露长度)—

k(静停5min)(量测油缸伸出长度、工具夹片外露长度)—锚固—量测油缸伸出长度—断滑丝标记。

其中:

k为终张拉控制应力,

k0为初张拉控制应力

伸长值=初张拉伸长值+(

k下油缸伸长值-

k0下油缸伸长值-工具夹片回缩量)

(3)其他过程同初张拉。

5.2.5滑丝与断丝处理

(1)在张拉过程中如发生断(滑)丝超出允许范围时,立即停止张拉,将千斤顶与限位板退除在千斤顶与锚板之间安装上特制的退锚处理器,重新张拉,其张拉应缓慢进行。

张拉中注意观察,其退锚张拉应力大于原张拉吨位,但不得大于0.8倍钢绞线抗拉极限强度。

借张拉钢绞线束带出夹片,然后用小钢针(Φ5mm高强钢丝端头磨尖制成),从退锚处理器的空口处取出夹片,不让夹片在千斤顶回油时随钢绞线内缩。

取完所有夹片,两端千斤顶回油,拔掉退锚处理器,检查锚板,重新装上新夹片,重新张拉。

(2)滑丝发生在张拉完毕锚固后,其处理方法同上。

但退锚的力量应予控制。

一般退锚拉力略大于张拉力量,即可拉出。

两端不能同时进行,为一端增压施拔时,另一端的千斤顶充油保险,待两端均拔完后,方可卸顶,以保安全。

(3)断丝多数发生于夹片范围内,张拉锚固时不对中。

有时也在孔道内发生断丝,其主要原因是钢绞线本身有暗伤。

断丝和滑丝的处理方法相同。

(4)钢绞线重新张拉时,第二伸长值小于计算值时,可不作校核依据。

5.2.6切丝

张拉完毕经过24小时复查,确认无新的滑、断丝时可进行钢绞线头的切割,割丝处距离工作夹片外3~4cm切割。

钢绞线的切割采用砂轮锯将钢绞线头进行切除。

严禁用电弧及火焰切割钢绞线

6.劳动组织

张拉人员配置:

班组长1人、张拉工9人。

7.材料要求

预应力筋采用1×7-15.2-1860-GB/T5224-2003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860Mpa。

锚具生产厂家经CRCC认证,产品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合格证明书,质量保证书或验收试验报告。

8.设备机具配置

3000KN千斤顶4台,ZB4—500型油泵4台,0.4级油压表4块。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钢绞线伸长值两端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的±6%。

9.2工作锚夹片单端回缩量不超过6mm,锚具内夹片错牙控制在1mm~2mm,外露量应控制在2~3mm。

9.3每片梁的滑、断丝不得超过钢绞线总数的0.5%,并不得处于梁的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1丝。

9.4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在控制张拉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

张拉时不得使钢绞线应力超过钢绞线抗拉极限强度的80%,同时也不得小于规定张拉控制应力

k。

9.5若钢绞线与锚具因滑丝而留有明显刻痕时,须更换钢绞线、夹片。

9.6张拉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需更换钢绞线或夹片重新张拉。

(1)终张拉时发现初张拉的锚具当中夹片断裂者;

(2)锚具内夹片错牙在5mm以上者;

(3)锚具裂纹损坏者;

(4)切割钢绞线或者压浆时发现又发生滑丝者;

9.7首孔梁终张拉前,对最先浇筑两片梁进行管道摩阻、锚口喇叭口损失以及锚具回缩量的测定(委托有资质单位),确定预应力损失并反馈给设计单位,由其决定是否对张拉力进行调整,正常生产后每100件进行一次损失测试。

9.8千斤顶和油压表应配套校验,张拉千斤顶要定期校正,其期限不超过一个月,且不得超过200次,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到期后,必须送计量监督检测所复验,并做好更换使用记录。

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验。

(1)千斤顶校正期已达一个月或张拉超过200次。

(2)千斤顶经过大修,或漏油严重,经拆修以后。

9.9在使用中发现指针不回零,油表玻璃破损或其它不正常情况,对其准确性有怀疑时,不得继续使用,必须送试验室进行修复,经重新有资质单位校正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张拉时,千斤顶后面不准站人,也不得踩踏高压油管。

(2)张拉时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声音异常,要立即停机检查维修。

张拉加力时,不得敲击及碰撞张拉设备。

油压表要妥善保护避免受震。

(3)未压浆或水泥浆未凝固结硬时,不得敲击锚具或脚踏手攀。

(4)千斤顶不得超出规定的行程,转移油泵时对油压表有震动影响时必须将油压表拆卸下来另行携带转运。

10.2环保要求

张拉结束后,张拉设备及时放至指定位置;

切丝钢绞线集中堆放,做到工完场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