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76368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评Word版含答案

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

79942118】

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

周兴杰

①市场经济与大众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改变了文艺的存在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欣赏习惯。

“文学终结论”尚且余音未绝,又有学者提出了“粉丝能不能替代知音”的疑问,引发热议。

②“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

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

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

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

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

18世纪美学学科形成之初,为解决“趣味无争辩”的难题,休谟也推崇批评家来提供“趣味和美的真正标准”。

可见,“知音”的趣味早已渗透到经典艺术标准当中。

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③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

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对某些事物的“爱好者”。

如果仅在“爱好者”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说“我是莎士比亚的粉丝”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粉丝”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

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

需要指出的是,大众文化在使用中的确具备活跃的意义再生产功能,而且流行文艺也的确包含有别于高雅艺术的美学旨趣。

因此,可以明确,“粉丝”的欣赏和“知音”的欣赏对比,它首先是一个趣味差异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品位高下的问题。

④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

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

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

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

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

有趣的是,金庸晚年按“经典”标准大力修改当年作品,不想费力不讨好,竟遭众多“金迷”抵制。

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

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

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

⑤粉丝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

粉丝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

如此,粉丝将文化产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

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提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

⑥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

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唱和MTV翻拍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

而“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

⑦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

但是,将“粉丝”与“知音”并置,能建构一种相互映照的批判视野,使我们可以借此反观二者。

二者并非没有相通之处,那就是不管接受什么类型的作品,都得有以文本辨识为基础的热爱。

如果有了这份热爱,知音与粉丝未必是不能沟通和相互接受的。

基于此,笔者以为可以提倡“知音型粉丝”和“粉丝型知音”,来构建这种相互映照的批判视野。

(选自2017年3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对于“知音”和“粉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粉丝”对特定文本具有敏锐的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他们的辨别方式具有主观随意性。

B.“知音”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努力挖掘文本内涵,提炼出创作主旨。

C.“粉丝”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他们能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的新文本有的能与原作相媲美。

D.“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知音式文艺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因此,比“粉丝”欣赏具有更高的品位。

D [D项,根据“因此,可以明确,‘粉丝’的欣赏和‘知音’的欣赏对比,它首先是一个趣味差异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品位高下的问题”可知,“比‘粉丝’欣赏具有更高的品味”错误。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目的是阐述作为“知音”,接受者能准确把握作品主旨,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

B.文章第②③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各自的来历、内涵和大众的评价,让读者明白两者是不同文艺种类的接受者。

C.为使读者对“知音”和“粉丝”有进一步的认识,文章第④⑤⑥段分别从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

D.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形象贴切的比喻,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

A [A项,分析不全面,目的应该是阐述“知音”内涵的两个方面:

“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知音”与创作者在生活中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接受者希望能成“知音”,创作者希望能有“知音”。

B.粉丝欣赏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与欣赏原作本身相比,他们更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

C.金庸晚年按“经典”标准大力修改当年作品,可见作为大众文化的“金庸武侠小说”其审美价值并不高。

D.“知音型粉丝”可以将之理解为把“知音”的视角带入大众文化欣赏中,力求将欣赏的快乐建立在文本辨识的基础上,进而修正那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过于随意的辨别方式。

D [A项,“知音”与创作者相互依赖的关系不是“生活中”的。

B项,曲解文意,“他们更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错,原文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并没有在程度上进行比较。

C项,“审美价值并不高”错误,可依据“流行文艺也的确包含有别于高雅艺术的美学旨趣”来判断。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导学号:

79942119】

月 夜

巴 金

阿李的船正要开往城里去。

圆月慢慢地翻过山坡,把它的光芒射到了河边。

这一条小河横卧在山脚下黑暗里,一受到月光,就微微地颤动起来。

水缓缓地流着,月光在水面上流动,就像要跟着水流到江里去一样。

黑暗是一秒钟一秒钟地淡了,但是它还留下了一个网。

山啦,树啦,河啦,田啦,房屋啦,都罩在它的网下面。

月光是柔软的,透不过网眼。

一条石板道伸进河里,旁边就泊着阿李的船。

船停在水莲丛中,被密集丛生的水莲包围着。

许多紫色的花朵在那里开放,莲叶就紧紧贴在船头。

篷舱里直伸伸地躺着两个客人。

一个孩子坐在船头打盹。

船夫阿李安闲地坐在船尾抽烟。

那个年轻的客人是乡里的小学教员,家住在城里,星期六的晚上就要进城去。

另一个客人是城里的商店伙计,为了商店的事情他常常被老板派到省城去。

“奇怪,根生这个时候还不来?

”小学教员在舱里翻了一个身,低声自语道。

他向船头望了望,然后推开旁边那块小窗板,把头伸了出去。

他把头缩回到舱里就关上了窗板,正听见王胜(那个伙计)大声问船夫道:

“喂,阿李,什么时候了?

还不开船?

“根生还没有来。

还早,怕什么!

”船夫阿李在后面高声回答。

“根生每次七点钟就到了。

今晚——”小学教员接口说。

“他一定会来的,他要挑东西进城去。

”船夫坚决地说。

“喂,阿李,根生来吗?

”一个剪发的中年女人,走上石扳道就唤着阿李。

“根生?

今晚上大家都在等根生,他倒躲藏起来。

他在什么地方,你该知道!

”阿李咕噜着抱怨说。

“糟啦!

”根生嫂叫出了这两个字,转身就跑。

“喂,根生嫂,根生嫂!

回来!

”阿李在后面叫起来,他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

女人并不理他。

她已经跑上岸,就沿着岸边跑,忽然带着哭声叫起了根生的名字。

阿李注意地听着女人的叫声,他心上的不安一秒钟一秒钟地增加。

他并不回答那两个客人的话。

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听女人唤丈夫的声音,忽然说:

“不行,她一定发疯了!

”他就急急往岸上跑去。

“他们一定把他抓去了!

他们一定把他抓去了!

”女人疯狂似的叫着。

“抓去?

哪个抓他去?

你说根生给人抓去了?

”阿李恐惧地问。

他的心跳得很厉害。

根生是他的朋友。

他想,他是个安分的人,人家为什么要把他抓去。

“一定是唐锡藩干的,一定是他!

昨天根生告诉我唐锡藩在县衙门里报告他通匪。

我还不相信。

今天下午根生出去就有人看见唐锡藩的人跟着他。

几个人跟着他,还有侦探。

他就没有回家来。

一定是他们把他抓去了。

“唐锡藩没有做到乡长,火气大得很。

他派人暗杀义先生,没有杀死义先生,倒把自己的乡长弄掉了!

这几天根生正跟着义先生的兄弟敬先生组织农会,跟他作对。

我早就劝他不要跟那个老龟作对。

他不听我的话,整天嚷着要打倒土豪劣绅。

现在完了。

捉去不杀头也不会活着回家来。

说是通匪,罪名多大!

”根生嫂带哭带骂地说。

在河畔一段凸出的草地上,三个客人都蹲在那里。

草地比土路低了好些。

孩子第一个跑到那里去。

“阿爸,你看!

……”他恐惧地大声叫起来。

根生嫂尖锐地狂叫一声,就跟着跑过去。

阿李也跑去了。

河边是一堆水莲,紫色的莲花茂盛地开着。

小学教员跪在草地上正拿手拨开水莲,从那里露出了一个人的臃肿的胖身体,它平静地伏在水面上。

“根生!

”女人哀声叫着,俯下去伸手拉尸体,伤心地哭起来。

“一定是先中了枪,”商店伙计接口说,“看,这许多血迹!

根生嫂的哭声不停地在空中撞击,好像许多颗心碎在那里面,碎成了一丝一丝,一粒一粒似的。

它们渗透了整个月夜。

空中、地上、水里仿佛一切全哭了起来,一棵树,一片草,一朵花,一张水莲叶。

静静地这个乡村躺在月光下面,静静地这条小河躺在月光下面。

在这悲哀的气氛中,仿佛整个乡村都哭起来了。

没有一个人是例外,每个人的眼里都滴下了泪珠。

这晚是一个很美丽的月夜。

没有风雨。

但是从来不脱班的阿李的船却第一次脱班了。

1933年夏在广州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对月夜的描写,目的就是为后文在月夜下的河里找到根生埋下伏笔。

B.优美的景色与残酷的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加强了对丑恶社会现实的批判力量。

C.小说所写人物不多,情节也不复杂。

小说主要运用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主题。

D.人们等待根生,但根生一直没来,最后在河里找到了根生,原来根生竟意外死亡。

B [A项,这样的说法太绝对化;C项,“议论与抒情相结合”表述不当,应为描写;D项“意外死亡”说法欠妥。

]

5.小说结尾写乡村,小河“静静地”,月夜“没有风雨”,说说其中蕴含的深意。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用“静静地”“没有风雨”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死寂,暗示了一场“大风雨”即将到来。

【答案】 写环境的安静,其实是写出了人们被压抑的难以平静的悲愤;月夜“没有风雨”,其实是让读者看到了风起云涌的革命风浪的影子。

(符合意思即可)

6.根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但小说并没有一处直接描写他,试分析小说这样安排的用意。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文中看,小说虽然没有直接写根生,但处处围绕根生:

“等根生——找根生——发现根生——揭示根生失踪的原因。

”这是侧面描写手法,或者叫“虚实结合”,更能造成悬念,开拓作品表达的空间,吸引读者阅读。

【答案】 ①这样写,使故事行文紧凑集中,短小精悍,围绕寻找根生,步步引发悬念;②有利于空出笔墨来写景,为小说大量的写景抒情创造了空间,形成小说的诗化特质;③虚实结合,开拓了故事的空间,增大了故事的蕴含量,为根生的被杀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使根生的被杀赋予了深广的社会意义。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

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

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的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

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

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

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

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

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

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

问及原因时,有人说:

“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

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

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

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

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

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

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

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

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完善,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

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

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的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D [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可知本项错误。

]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A[B项,“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说法错误,居民要做的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是针对政府的。

且“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把材料二第二段“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一句中的“影响”变换成了“制约”,语义夸大。

C项,材料一说“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从这一点来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材料二进一步明确“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强调了其污染性。

也就是说,垃圾归根到底还是资源,只是需要合理处置。

C项的结论属断章取义。

D项,张冠李戴,《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只是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是各地政府应当做的事。

]

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

要抓住题干中“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这个问题,在文中筛选相关信息;同时注意题干中“结合材料”一语,切忌凭空随意作答。

考生依据文本进行归纳整理概括即可。

【答案】 ①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②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导学号:

79942121】

邓训,字平叔,禹第六子也。

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

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

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

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

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监领其事。

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

肃宗从之,遂罢其役,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①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

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

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

训拥卫稽故②,令不得战。

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训曰:

“不然。

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

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

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

咸欢喜叩头曰:

“唯使君所命。

”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

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迷唐伯父号吾乃将其母及种人八百户,自塞外来降。

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宪以训晓羌胡方略,上求俱行。

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

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

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

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

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

“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

”遂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福。

(节选自《后汉书·邓训传》,有删改)

【注】 ①烧当种羌:

羌族部落。

②稽故:

阻碍,留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B.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C.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D.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A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应先了解句子大意,本句大意是“于是下令打开城门以及他自己住处的园门,驱使所有的胡人的妻子儿女进来,派重兵守卫。

羌人抢劫没有收获,又不敢逼近胡人各部落,于是就退兵离去”。

再联系断句的一般规律,“园门”之后,“严”“羌”“因”之前应该断开。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字平叔”,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了,然后有字,有的人有几个字,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肃宗”是谥号,谥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C.“卒”,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大夫死曰“卒”。

邓训属于大夫阶层。

D.“立祠”指人死后他人为其建立祠庙,便于拜祭和纪念;也有“立生祠”,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表示人们心中的感激和爱戴之情。

B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封建帝王去世后的称谓有特殊的说法,“肃宗”是庙号,不是谥号,庙号始于西汉。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邓训少有远志,礼贤下士。

他年轻时有远大志向,但他不喜欢文学,因此常常被父亲责怪;邓训喜欢施恩于人,士大夫很多归依他的门下。

B.邓训恩施异族,深受爱戴。

羌胡人病重时,邓训找来医生为其治病,羌胡人非常感动,前来归顺;邓训死后戎人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并为之立祠。

C.邓训深明大义,以德立信。

邓训在关键时候保护了胡人,胡人很高兴,并愿意听从他的命令。

他还收养了几百个勇敢的年轻人做随从。

D.邓训心系百姓,治理有方。

肃宗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漕运,邓训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上报皇上,肃宗听从他的意见停止了这一工程,因此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几千人。

B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项,“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的说法无中生有,原文是说戎人父母去世,以悲哀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叫喊。

等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吼长号的,并没有提及“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