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涟水中学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7443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涟水中学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涟水中学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涟水中学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涟水中学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涟水中学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涟水中学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涟水中学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涟水中学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涟水中学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涟水中学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必修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测试

地理试卷(必修)

时间:

75分钟分值: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l3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据此回答1~3题。

1.远在德国(东一区)的华人关注网络直播“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的当地时问是

A.10月26日6时33分B.10月24日16时33分

C.10月25日14时33分D.10月25日16时33分

2.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后一周内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D.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卡塔尔举行。

读右图,回答3~4题。

3.此时卡塔尔的气候特点是

A.温和多雨B.高温多雨

C.寒冷干燥D.温和干燥

4.会议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A.向南移

B.向北移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右图为“夏秋季节某时刻卫星云图”。

读图,回答5~6题。

5.直接获取该云图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6.受该天气系统影响,主要天气特点是

A.高温晴朗

B.低温晴朗

C.阴雨连绵

D.狂风暴雨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7~9题。

7.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整体性特征

8.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C.降水较多D.距海较远

9.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是

A.我国冬小麦种植的北界南移B.天山冰川面积减小

C.我国南方酸雨危害加重D.北极熊活动范围扩大

左图为“某学生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为“江南园林小景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左图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

A.①②B.④⑤C.③⑤D.⑦⑧

11.右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变质作用

读右图,回答12~13题。

12.若右图表示的是热力环流,关于甲、乙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甲地低于乙地B.气温甲地低于乙地

C.甲地空气受热下降D.乙地空气冷却上升

13.若上右图表示中低纬大洋环流,则下图中洋流与②一致的是

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一定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的差异

15.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

北京从2013年1月11日开始持续笼罩在雾霾中,能见度低,污染程度高。

至15日,北方有一股冷空气活动,北京地区雾霾天气也会有所减弱。

据此回答16~17题。

16.出现雾霾天气,北京气温日较差比正常晴朗天气小。

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出现雾霾天气,北京气温日较差比正常晴朗天气小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④B②⑤C.③⑤D.②③

17.1月15日,北方有一股冷空气活动,北京地区雾霾天气有所减弱。

由此可推断可能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以百分数表示。

一般认为15~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

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结合下图,回答18~19题。

注:

数字源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

18.下列年份中,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处于黄金时代的是

A.2001年B.2005年C.2010年D.2011年

19.结合材料,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鼓励生育,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②加快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③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④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读“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若a、b、c分别代表农业区位因素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因素,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

C.水稻种植业D.原始迁移农业

21.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能源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是

A.制糖工业B.炼铝工业

C.航天工业D.服装加工业

读“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20岁以下人口比重比2009年低

D.1982年20~24岁人口数量和2009年相差不大

23.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

A.人口的死亡率减小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减小D.城市化进程减缓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必要和紧迫。

据此回答3~4题。

24.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B人均物质消费量C.资源总量D.人均粮食消费量

25.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B.珠江三角洲C.塔里木盆地D东北平原

下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26~27题。

26.对该城镇环境影响最小的工厂是

A.①B.②C.③D.④

27.该城镇东南部适宜规划

A.仓储物流中心B.高档住宅小区C.中心商务区D.休闲度假村

下图为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回答3~5题。

28.与图中甲、乙对应的是

A.草场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B.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C.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D.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短缺

29.解决乙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①南水北调②退耕还林③治沙治水④节约用水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30.该区域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二、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2.地壳中的各类岩石都可以直接转化为岩浆岩。

33.从地表形态上看,背斜向上拱起,一定形成山岭。

34.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进退早晚不同。

35.古代建筑景观和格局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36.近地面气温高处气压低.气温低处气压高。

37.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大鱼场,如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等。

38.外出旅游时,带上GIS设备,就能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海拔高度。

39.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会改变劳动力空间分布格局。

40.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

三、综合题(30分)

41.下图为1月某日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hPa)。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分)

(1)甲、乙两地中风力较小的是▲,原因是▲(2分)

(2)甲地此时风向为▲;乙地多为▲天气。

(3)甲国人口增长模式是▲;该国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最早出现了▲现象。

42.读亚洲东岸25°N附近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丙岛东部有一股洋流,回答相关问

题。

(8分)

(1)图中数字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1分)

(2)图中能反映出地质作用中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甲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图中丙处为火山,喷发的熔岩经凝固后形成▲岩,丁处岩石又会俯冲到地下深处发生熔化,这种转化反映了自然界的▲循环。

(2分)

(4)丙岛东部的洋流对该岛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1分)

(5)该地东部沿海可能会出现的气象灾害有▲,丙到丁所在的区域可能

出现的地质灾害有▲。

(2分)

43.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1)。

材料二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

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

图2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三图3是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1)说明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和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分)

(2)请描述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

(2分)

(3)说明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

44.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某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区域每年防洪压力较大的原因,绘制了上面的框架图,

请填出图中以下内容:

(3分)

气候:

▲,水系:

▲,地形:

▲。

(2)国家批准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产业转移,是由于本区域具有▲和▲等优势条件。

(2分)

(3)产业转移对皖江地区可能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3分)

有利:

▲;

不利:

▲。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测试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30DCDAADABBDCBDDAABCDCABBCBDADCB

31-40ABBAABBBAA

41.(6分)

(1)甲(1分)甲处等压线比乙处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全写得1分)

(2)偏南风(1分)晴朗(1分)(3)现代型(1分)逆城市化(1分)

42.(8分)

(1)海陆间循环(1分)

(2)地壳运动或岩浆活动(1分)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1分)

(3)喷出(或岩浆)(1分)地壳物质(或岩石圈物质)(1分)

(4)增温增湿(1分)(5)洪涝或台风(1分)地震或火山爆发(1分)

43.(8分)

(1)改革开放前:

发展缓慢(或略有下降、停滞等)(1分);改革开放后:

发展迅速快(1分),城市化水平高。

(1分)

(2)苏南地区小城镇密度高于苏北、主要交通线沿线小城镇密集。

(2分)

(3)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

(任答三点得3分)

44.(8分)

(1)降水丰富且集中(1分)支流众多(1分)地势低平(1分)

(2)地理位置邻近,长江水运便利,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便宜等(任答两点得2分)

(3)有利: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人;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任答两点得2分)不利:

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