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37328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doc

《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doc

昔阳30MW光伏发电项目工程接地装置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1.概述……………………………………………………………………1

2.编制依据………………………………………………………………1

3.施工条件………………………………………………………………1

4.施工程序及方法………………………………………………………2

5.质量和工艺控制措施…………………………………………………4

6.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5

7.安全控制措施…………………………………………………………7

8.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7

接地装置施工作业指导书

1.概述

昔阳30MW光伏项目位于山西省昔阳西寨风电场内,规划容量30MW,场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3°19′47.34"~113°32′35.11"、北纬37°27′29.51"~37°42′31.55",光伏电站海拔高度为1303~1678m。

项目周边交通十分便利,昔阳西寨风电场总容量200MW,已配套建设一座220kV升压站。

本期初拟新增光伏发电容量30MW,以2回集电线路接入昔阳西寨200MW风电场220kV升压站35kV侧。

通过风电场已有升压站一并送出,光伏场区距升压站约9km。

本项目组件容量为30MW,拟设置30个1MW光伏发电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配置2台500kW逆变器,共60台500kW逆变器与1台1000kVA分裂升压变。

本项目不单独建设升压站,与昔阳西寨200MW风电场项目共用一座220kV升压站。

本项目的建设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有促进作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有利于优化当地的电源结构,缓解当地的用电压力;能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

2.编制依据

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2002年版。

2.2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2.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2002年版。

2.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5北京东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图纸。

3.施工条件

3.1施工相关的图纸资料齐全。

3.2施工用的主要材料及消耗性材料齐全。

3.3施工用的机具齐全。

3.4施工人员到位并全部经过安全培训及技术交底,了解施工的所有内容。

3.5现场土建开挖的部分基本结束。

4.施工程序及方法

4.1施工工序流程:

依图测量放线

挖沟

垂直、水平接地体安装

检查验收隐蔽工程签证

回填分层夯实

施工准备

垂直接地体制作

屋外接地体安装

4.2施工方法

4.2.1熟悉图纸,确认到货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及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组织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4.2.2编制施工预算,备齐所需的工器具,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

4.3依图测量放线和挖沟:

4.3.1屋外接地网敷设条件满足时,按照图纸用白灰撒出需挖沟的范围。

水平接地极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1.5米,垂直接地极间距不小于5米。

4.3.2依照放线进行挖沟,接地网埋设深度为不小于0.8米。

4.4垂直、水平接地体制作:

4.4.1按设计图要求〔用∠50*5L=2500mm的镀锌角钢〕将热镀锌角钢接地极一端制成尖状;在施工中应在角钢上部设置保护措施,以免将角钢砸裂。

4.4.2水平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焊,焊接面应清洁,清除焊渣后刷导电防腐涂料至少三道。

4.5垂直、水平接地体安装要求:

4.5.1按设计图要求制作接地极。

4.5.2垂直接地体依照图纸位置打入地下,打入时其顶部应有保护措施。

4.5.3垂直接地体顶端距地面0.5米时,将水平接地体焊接并进行防腐,最后将垂直接地体打入要求的深度,垂直接地体必须垂直打入,不允许倾斜。

4.5.4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且各角应做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6米。

4.5.5接地装置敷设完毕时,必须及时申请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签证后方可回填。

4.6接地支线安装要求:

4.6.1电气设备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母线连接;电气充油设备如光伏区逆变变压器,以台(相)为单位,每台接地引下线至少为两根,并分别接至地网的不同点。

4.6.2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壁预埋扁钢应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

4.7.具体施工内容

1)接地装置安装

4.7.1室外接地垂直接地极采用∠50×5热镀锌角钢钢切割成2.5m长,其中一端制作成便于打入的斜口。

4.7.2按设计丈量尺寸挖接地沟,土方施工以人力为主。

开阔地带的接地极及接地带土方可使用机械开挖。

深度不小于0.8m。

建筑物外接地网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1.5m,且尽量躲开管沟道。

4.7.3垂直接地装置依照图纸位置用大锤打入地下,打入时其顶部应有保护措施,顶端距地面0.5米时,将水平接地体焊接,焊接面应清洁,清除焊渣后刷导电防腐涂料至少三道,最后将垂直接地体打入不小于0.8米的深度。

接地极的位置按设计图纸布置,垂直接地极间距不小于其长度的2倍(5米),水平接地体埋深不小于0.8米,其埋设间距不小于5米;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且各角应做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6米。

2)接地装置连接

4.7.4接地体(线)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

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

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

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4.7.5敷设完接地体的土沟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土方回填,回填土勿夹带石块及建筑垃圾,外取的土壤不有较强的腐蚀性,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3)设备接地装置安装

4.7.6屋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4.7.7交、直流电力电缆的终端头、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均需接地。

4.7.8电气设备装置的接地引下线及接地装置使用的紧固件均使用镀锌制品,均应采取防腐措施。

4.7.9接地线进行除锈,刷导电防腐涂料,明敷的接地导体(线)表面应涂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

5.质量和工艺控制措施

5.1屋外水平接地体安装质量要求(DL/T5161.6-2002):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及器具

材料规格

主要

热镀锌角钢∠50×5L=2.5m

用尺检查

镀锌件表面检查

镀锌层表面完好

观察检查

接地体(顶面)埋深

主要

≥800mm

用尺检查

接地体间距离

≥5000mm

用尺检查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及器具

扁钢截面及厚度

主要

按设计规定

对照图纸

接地体入地下最高点与地面距离(埋深)

主要

≥800mm

观察检查

通过公路处接地体的埋设深度

按设计要求

观察检查

接地体外缘闭合角形状

圆弧形

观察检查

接地体圆弧弯曲半径

1/2均压带间距离

用尺检查

相邻两接地体间距离

≥5m

用尺检查

接地体与建筑物之间距离

按设计规定

对照图纸检查

通过公路、铁路、管道等交叉及可能遭到机械损伤处的保护

用角铁覆盖或穿钢管

观察检查

通过墙壁时的保护

有明孔、钢管或其他坚固保护套

观察检查

接地体引出线的防腐措施

刷漆防腐

观察检查

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和检修临时接地点标记

刷白漆底并标黑色“”符号

观察检查

采用镀锌件时锌层检查

完好

观察检查

扁钢与扁钢搭接长度

≥2倍宽度,且焊接面≥3面

用尺检查

扁钢与角钢搭接长度

接触部位两侧焊接,并焊以加固卡子

观察检查

焊接部位表面处理

刷防腐漆

观察检查

焊接部位检查

牢固

扳动检查

与其它装置间连接点数

≥2点

观察检查

回填土质

无石块、杂物

观察检查

密实度

主要

分层夯实

观察检查

6.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6.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过浅,不符合设计规定:

a)现象: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过浅,不符合设计规定。

b)原因分析:

(1)对零米标高位置不清;

(2)施工人员图省事。

c)防治措施:

(1)施工前,根据零米标高及目前场地标高资料,设计要求确定接地体埋设深度;

(2)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在接地体回填前严格验收;(3)对接地极难以达到地下规定深度的,可将相应地点开挖一定深度后,打接地极。

d)治理措施:

继续挖土直至水平接地体达到设计要求,将垂直接地体继续深打直至符合要求。

6.2接地装置焊接部位未作防腐处理或防腐前未去药皮:

a)现象:

接地装置焊接部位漏作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未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接药皮。

b)原因分析:

(1)施工过程中遗漏;

(2)施工人员自身质量要求不严、图省事。

c)防治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必要时制定相应处罚措施;

(2)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d)治理措施:

(1)未作防腐的进行防腐处理;

(2)未去药皮防腐的将药皮打掉重新防腐。

6.3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a)现象:

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b)原因分析:

(1)对规范要求不清;

(2)施工人员图省事。

c)防治措施:

(1)明确规范要求,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2)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d)治理措施:

进行返工,重新敷设。

6.4接地体(线)焊接搭接长度不够:

a)现象:

接地体(线)焊接搭接长度不够。

b)原因分析:

(1)对规范要求不清;

(2)施工人员图省事。

c)防治措施:

(1)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2)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d)治理措施:

进行返工处理。

6.5接地体(线)的连接焊接夹渣、不牢、工艺差:

a)现象:

接地体(线)的连接焊接夹渣、不牢、工艺差。

b)原因分析:

(1)焊接技术水平低;

(2)质量要求不严;

c)防治措施:

(1)采用合格焊工进行焊接或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2)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力度。

d)治理措施:

进行返工处理。

6.6接地体及相应紧固件采用普通件代替镀锌制品:

a)现象:

接地体及相应紧固件采用普通件代替镀锌制品。

b)原因分析:

(1)对规范要求及设计要求不清楚;

(2)材料准备不足。

c)防治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明确要求;

(2)准备足够相应材料,发生材料代用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