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6539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范文.docx

《教育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范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范文.docx

教育范文

教育范文

贵州教育精神

开放自信,乐于奉献;攻坚克难,勇于争先。

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贵州教师誓词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

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严谨治学;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

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贵州省教育系统“十二五”“12345”主要工作思路

“1”是“一优先”。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积极主动地推动全省各级党政和相关部门从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工作部署、督查落实等方面真正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是“两全面”。

全面推进、全面提速。

教育是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事业,是公平的起点、是最大的民生,等不起、慢不得。

全省教育系统要紧跟省委、省政府“两加一推”主基调、“三化同步”主战略的新形势,千方百计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3”是“三抓好”。

一抓好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率(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7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以上),实施好“4+2”工程(学前教育突破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工程、高等教育突破工程,优美教室工程、围墙安全工程);二抓好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

从外延转向内涵,从粗放管理转为精细管理,从只重视普通高中转为普职协调发展,从单一重视学生分数转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从关注少数学生升学转为关注全体学生成长成才,从只重视建设转为既重视建设又重视管理等;三抓好教育教学质量。

树立全面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扎实实施素质教育。

“4”是“四大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大力扩大教育对外开发。

“5”是“五加强”。

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加强教育改革创新。

加鸠小学办学理念

一、办学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让师生得到和谐发展。

二、办学宗旨: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1.为了一切学生(指所有的,不管学生的家庭背景、、种族等)

2.为了学生的一切(是学生的一切,所以指代学生的全部利益。

生活、学习、处世等)

3.一切为了学生(这句话省略主语,其实是说某某一切为了学生,这里的一切就是指某某做的所有的事情)

三、办学理念:

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得到和谐的发展。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

每一个孩子每天睁开眼睛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走进校园,他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校园,这里有他们喜欢的课程、有他们喜欢的老师、有他们喜欢的伙伴、有他们喜欢的活动,在校园里他们快乐地渡过每一天。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教师需要优先发展。

我们愿意为教师搭建平台、为教师呐喊助威、为教师铺设成长的道路,即使工作着,也能让他们感到其中的幸福。

四、办学目标:

环境优师资强质量高有特色

环境优:

1、校园、操场规划合理,保持整洁,草地花坛营造优美、绿色校园;树木挂上树种名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学校围墙、教学楼走廊、公用环境配有名画临摹,名人佳作、师生精品、展现文化底蕴,营造艺术环境;教室布置各有特色,营造学习氛围;德育墙、铭牌橱窗,宣传板报宣传学校国家、学校时事,培养关心国家、社会、学生时事。

师资强:

建立一支政治思想文明,工作作风过硬,基本功扎实,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教育书人,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

质量高:

1、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社会公德,能合作,善合作;意志坚强,毅力持久,心态健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能学习、勤学习、会学习;有强热的创新意识,勇于实践创新。

2、社会效益好,社会对学校的认同感高,家长信任,社会放心,学生信赖。

有特色:

1、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墙上文化、班级文化、走廊为长期持点的硬性文化,不断丰富校园的环境文化,使校园环境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2、学校加强民族教育,一方面凸显民族团结教育,另一方面开创民族传统教育。

学校以育人为本,以民族文化资源为核心,探索课程建设与民族文化的整合新路,积极开发“一班一民族、一班一民俗”的德育校本课程,和“学习民间艺术,开展民间游戏”的体艺校本课程,努力体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特色。

五、校训: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六、校风:

文明守纪求实创新

文明:

指个人在言行举止上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修养这是道德的范畴,是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的外在反映。

“文明”对教师来说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尊重他人,为人师表、关心集体、发扬奉献精神。

“文明”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守纪:

是指对国家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规范、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与遵守。

对教师来讲,就是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不迟到早退、中途离岗,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做一切有违师表形象的道德行为。

求实:

实,意为“诚实;真实,不虚假。

”求实是推崇求实之意,即要努力做到做人诚实,生活朴实,工作、学习扎实,作风务实,以实干精神去取得实效和实绩。

创新:

有强烈的求新意识,敢于突破传统,打破常规,以敏锐的思维捕捉信息,善于分析整合。

在总结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想法,并能付诸实践,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七、教风:

严谨博学善教爱生

严谨—教师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唯以踏实的态度做一个有人文道德和学术道德的人。

在求知和传授知识与学问的过程中还要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认真研究职业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严肃认真。

博学—要有广博的知识,横溢的才华,教师应是学生求知的宝库,能力的源泉,学习的楷模。

善教—善于教学。

教师要努力探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合作者。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和教育教学水平。

爱生—是师德的核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要求教师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成才。

八、学风:

勤奋守纪善思合作

勤奋:

是走向成功的“桥”、是到达胜利彼岸的“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是良训”。

只有尽力地、不懈地努力学习,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守纪:

牢记《小学生守则》,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制度,努力规范自身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争做受人欢迎的合格少先队员。

善思:

在学习中,应勤于思索,善于思考,不断汲取和创造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要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调整和拓展思维空间,促进个性的发展,提高创新意识。

合作: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共同提高。

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xx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中国教育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

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

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

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

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

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

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

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

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

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

《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

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

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

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

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

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

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

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

如在高中毕业生中实行会考制度,以整齐大学生的入学程度;教育部制订并实行有关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令;强调大学毕业考试制度等等,这些举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吸收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做法。

但是,这一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

其间,有一个短暂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间实行的大学区制。

实行“大学区制”用蔡元培的话来说是“仿法国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之单元”[3]。

众所周知,大学院制试行不及两年就无疾而终,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影响并不大,就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换而言,可算作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第五个时期(1949年至195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几乎重复了半个世纪以前走过的路径,即学习、借鉴的目标单一而集中,那就是以苏联为榜样。

1949年至1959年的10年间,我国高等院校共聘请苏联专家861人,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在高等教育部担任顾问。

在这些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对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调整,专家的工作也包括编写教材、培养研究生和培训教师,甚至渗透到学生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验室和资料室建设等具体工作领域。

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对私立学校的接办改造、教会学校的取缔和院系调整等重大措施,初步完成了对1949年以前的高等教育体制和格局的改造,新的以苏联为模式的高等教育体制形成并确立。

第六个时期(1958年至1977年)。

摒弃“模式”,复归“传统”。

1957年以后,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走上了一条摒弃一切外国“模式”,复归“传统”的道路。

所谓复归“传统”,是指力图用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等根据地举办高等教育的经验、办法来指导高等教育改革。

所谓摒弃“模式”,就是在“独立自主”的旗帜下,拒绝接受国外的任何“模式”。

20年间,经历了1958年至1960年的“教育大革命”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大跃进”。

之后是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而进行的高等教育的大调整。

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完全是关起门来革教育和文化的命,在经历了高等学校三年不招生、工农兵上大学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斗、批、改”之后,力图清除一切外国模式的干扰和影响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但事实是,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第七个时期(1978年以后)。

博采各国之所长,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

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

在经历了闭关锁国20年所带来的种种灾难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中国的高等教育重新走向世界。

进入90年代,政府陆续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法规,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加快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

明确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

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4]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艰苦探索之后,深固拒闭、盲目排外不可取,单一的价值取向不足取,正在成为政府和知识界的共识。

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而又广泛吸收各国之长的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通过上面简略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中国高等教育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经历了那么多次的转换,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考察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归根到底这是受近代中国急剧变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所制约。

如果我们把一个世纪作为一个历史过程考察,又会发现,百年间,我们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似乎走了一个大圆圈:

被迫开放(无意识的泛化)——单一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努力——单一的价值取向——封闭——主动开放(在世界范围内博采众长)。

历史证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关起门来搞自己的高等教育,拒绝借鉴任何先进国家的经验,无论是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还是在“自力更生”的口号下,都是一条自我封闭、作茧

二、传统与移植

1894年至1911年的十几年间,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

19世纪最后几年所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如前所述是近代大学的雏型。

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奏定大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和《奏定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

在这些章程中,关于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有了新的表述:

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

…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足供任用为成效。

”通儒院(即研究生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

”[6]从前一个时期的培养“艺才”、“专才”,到这一时期的提出“通才”,从字面上看,似乎又回到了传统的人才观。

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也强调“通才”,即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

但是,这里的“通才”是以掌握“各项学术艺能”为前提的,不仅与封建教育的理想人格“通才”在内涵上有所不同,而且,这种目标提出的本身也提升了“艺才”与“专才”的地位。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较之前一时期,较多地接纳了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

当然,这种“通才”仍必须“谨遵谕旨”,“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在这里,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依然十分强大。

这是因为,虽然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但是,科举制度赐予出身的陋习仍然保留下来,秀才、举人、进士的头衔还十分具有吸引力。

当然更重要的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框架还在起着支撑作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革终究需要以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变革为前提。

与此相适应,在这十几年间,高等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发生了较大变化。

最明显的表征是西方近代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被大量引进高等教育的课堂,政治学、法学、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被作为大学或高等学堂的教学内容,通过日本引进或翻译的西方教科书大量出版。

学术界往往把这一时期看作是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面移植西方的第一个高潮。

与此同时,在传统高等教育中特别受到重视的儒家典籍“经学”的研习,也被保存下来,京师大学堂有经学科之设,而且置于各学科之首。

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领域,传统与移植之间的冲突、矛盾在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都非常激烈。

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体西用”这一直接支配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文化观念,提出要用“民主共和”和“科学民主”的精神来改造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文化,这也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发展演变提供了思想基础。

从1912年至1949年的近40年间,民国政府和后来的国民政府制定颁布过几部重要的关于高等教育的法令、规程。

就培养目标而言,从法律条文上看,最大的变化在于取消了封建社会高等教育的政治方向。

1912年的《专门学校令》提出,“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

同年颁布的《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

”在这里强调的是高深学术,是培养“硕学闳才”和“专门人才”。

高等教育领域中大学和专门学校的区分标准是“学”与“术”,前者重在学术研究,后者重在应用技术。

政治上、思想上的种种限制与要求,即所谓“忠君”、“尊孔”,在培养目标中被取消了。

特别在民国前期,由于蔡元培的努力和他的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得以在教育理念上有了一次大的飞跃。

正如有些研究者所指出的:

“只有在这一时期,中国才真正开始致力于建立一种具有自治权力和学术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

”[7]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即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观念,通过蔡元培的理论倡导和身体力行第一次较全面地被国人所认识和接受。

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造,他所反复强调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他对大学功能的理解与认识,即所谓“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等等,使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对西方的移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通过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努力,使中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上,从根本

上动摇了以培养“内圣外王”的“贤士”、“君子”、“循吏”为目标的主流传统。

在这里要强调说明的是,蔡元培在宣传、倡导西方大学理念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中国封建社会高等教育的非主流传统,即张扬古代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师生间砥砺德行互相切磋的融洽之情以及相对的独立地位,等等。

1922年,毛泽东等人“鉴于现在教育制度之缺失,采取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取自动的方法,研究各种学术,以期发明真理,造就人才”[8],在湖南创办自修大学。

蔡元培闻讯后,高兴地写下了《湖南自修大学介绍与说明》一文为之鼓吹:

“合吾国书院与西洋研究所之长而活用之,其诸可以为各省新设大学之模范者与?

”[9]对西方大学理念的移植与中国高等教育主流传统和非主流传统的排斥、融合,在“五四”新文化时期特定的环境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颁布了《大学组织法》和《专科学校组织法》。

其中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分别为“大学应遵照……国民政府公布之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专科学校应遵照……国民政府公布之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以教授应用科学养成技术人才。

”在20年之后的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大学法》和《专科学校法》,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与20年前几乎完全一致。

上述情况说明,在1912年至1949的近40年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研究高深学术的学者和研习应用科学的技术人才这条主线一直贯穿其间。

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民国时期与清末比较,最大的变化是废除了反映封建传统文化的科目,增加了体现西方文化精神的大量新学科,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如此,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更是如此。

据统计,民国初年《大学规程》中所开列的课程科目总数比清末《癸卯学制》所规定的多300多门;专科学校课程也比清末相应学堂科目增加了1-2倍。

蔡元培主持下的北京大学20年代开设的课程中,有许多在欧美各著名大学中也是刚刚起步。

在课程体系方面的另一显著变化是,从参照日本到直接借鉴西方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

许多大学和专科学校的教材直接用西方大学的原版教材。

似乎可以认为,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对西方高等教育的移植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出现了第二个高潮。

直到30年代后期才陆续开始有中国学者自己编著的教材被冠以“大学丛书”的字样在各大学和专科学校采用,而且仍主要限于人文社科类学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明确表述,最早见之于政府法规文献的是1950年7月政务院批准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

其中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的宗旨为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的规定,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设人才。

”[10]在这里,除去头、尾两处有关政治方向的要求之外,核心内容是“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的建设人才”。

与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比较,政治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是十分自然的;应该说,作为高等教育的特点还是体现出来了,“高级建设人才”的提法也可以说涵盖了学术人才与专门技术人才。

当然,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所谓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等等,在刚刚取得政权的社会条件下,是不会受到关注的。

相反,对大学中旧知识分子的改造很快就提上议事日程。

在课程体系方面,特别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