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6461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讪笑/灿烂分娩/挽留绞尽脑汁/狡兔三窟

B.笼罩/蒸笼笃信/驾驭鹰击长空/义愤填膺

C.缅怀/腼腆任务/烹饪自吹自擂/擂鼓助威

D.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贻笑大方/心旷神怡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春寒料峭籍贯张皇失措喧嚣

B.引颈受戮琐屑气势磅礴遒劲

C.抑扬顿挫烦燥消声匿迹轩榭

D.因地制宜仲裁深恶痛绝真谛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这样人才会实现“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①②③

二、情景默写

4.古诗文默写

(1)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之谓大丈夫。

(2)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3)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无奈与欣慰交织,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

(4)寓情于景,是诗人惯用的写作手法。

在诗人笔下,人间万物莫不有情。

在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自己漫步采菊,悠然自得的心境;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词人用“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来描绘自己奋力划船,惊起水鸟的喜悦之情。

三、名著阅读

5.名著阅读。

(1)《昆虫记》被誉为   ,作者是法国的    。

(2)《昆虫记》是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揭示了昆虫的习性,试举例说明。

四、语言表达

6.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新闻并说明概括的理由。

春节期间,微信抢红包风靡。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初八,有超过800万用户参与了抢红包活动,超过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很多人为了抢红包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这场突如其来的抢红包风潮,让微信支付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取了大量用户,对支付宝形成了强势冲击,连马云都形容抢红包是微信对支付宝发起的“珍珠港偷袭”。

7.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谈谈你对“老人摔盘子离席”这一事件的看法。

(要求:

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通顺,80字左右。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

当这句话成为现实,多少会有一些悲凉。

近日,洛阳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带着孩子去父母那里吃饭。

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儿子、女儿、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

老人欲言又止,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了。

五、综合性学习

8.认真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材料二: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5字,不含标点)

(2)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材料二,请按照由面到点的顺序,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描述画面内容。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穷人的风骨

一天,我正要去上课。

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

我扭过头看去,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不认识他。

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

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

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没有太多的在意,只是想着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

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

我这才注意到了,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一张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便是厚厚的一沓两元一元的零钞了。

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怎么会少了一张呢。

看着这些零钞,我当时突然有一种哽咽的感觉。

十几年前我上高中时,父亲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给我送钱时冻得红裂的手心里攥紧的便是类似的一堆零钱,甚至里边夹杂着旧版的分纸币。

而今天的这一堆零钱当中,可能也有省下的柴米油盐的钱,可能也有父母得病了舍不得吃药的钱,也许有几块钱是刚刚卖了鸡蛋得来的,甚至有的还是借别人的,上面尚留有别人的余温。

可现在,他都给他的女儿拿来了。

我问:

“少了多少呢?

“5元。

”家长有些捶胸顿足,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

这可怎么办?

”这位父亲显然有些着急了。

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

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

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遗失在何处的5元钱。

那节课,我上得很不好,脑海中总是浮现着家长找钱的着急样子,鼻子酸酸的。

下课后,我也没有把钱给我的学生,而是直接回到了办公室。

在搭上自己的5块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

给我的学生的时候,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点头便走了。

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

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

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一点。

我以为这个事就这样过去了。

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我,有些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了5元钱递给我,并说:

“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我这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感觉到你肯定垫进去了几元钱,所以我今天给你送来了。

我百般推辞,我说5元钱的事,就算了吧。

但家长却极认真的样子,半天推搡过后家长突然好像生气了,一把把那5元钱塞到了我的手里。

简单地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我突然想起了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穷人的风骨是什么。

这个世界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自己的灵魂活着的人不多。

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可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猝然跌倒。

9.当家长把那5元钱还给我,我执意不要时,为什么家长突然生气了?

10.文章写道:

“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贫穷的风骨是什么?

”那么贫穷的风骨到底是什么呢?

11.文章结尾说:

“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你认为这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12.曾经有这样一句话: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手机是条“贪吃蛇”

①过去的10多年里,随着技术进步,手机已经越来越神通广大。

它就像当年那款游戏中的“贪吃蛇”,在通话的“本能”之外,已经吃掉了游戏机、卡片式相机,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和录音笔等设备,现在,它又咬住了电子导航、移动支付等猎物,彻底改变了一些产业的形态,让卡西欧等老牌公司掘失惨重。

②个人用品也成了这只贪吃蛇进攻的目标,手环、手表、眼镜一类可佩戴设备,大有被它吞噬的趋势;就连牙刷这样的生活必需品,也被它叼进了嘴。

最近,已经有生产商推出了一款电动牙刷,可以根据使用者刷牙时对手柄的压力,采集口腔中每颗牙齿的信息,在手机上生成牙齿情况的全息图,并定期生成牙齿情况报告,提出健康建议,甚至帮助使用者与牙医进行信息交流。

③手机已经进化成为社交生活的路由器。

人们习惯了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甚至离开它就无法正常沟通,手机依赖症和交流恐惧症开始在人类社会蔓延。

④手机,看上去已经无所不能。

当客厅里的电视、书房里的电脑、卧室里的睡眠记录仪、盥洗室里的牙刷,乃至车库里的车辆都被手机一一攻克后,谁会是电子设备们最后的堡垒?

13.根据选文,说说手机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14.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哪两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15.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看上去”能否去掉?

请说明理由。

七、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王曰:

“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

“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空乏其身    

(2)衡于虑

(3)征于色    (4)则非其上矣

17.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文言语句。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8.甲文提出什么观点?

请简要分析作者阐述这个观点的过程。

19.试着简要说说(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乙)文“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中的“忧”与“乐”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八、诗歌鉴赏

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0.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开”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九、作文

22.作文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句话有时真的很重要,它能给人振奋、启人心智,让人心里暖意融融;它也能让人沮丧、懊悔不已,甚至心灰意冷……

结合你的经历及感悟,请以“一句的话”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将题目填写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凡发现有原文抄袭者,作文评分为10分以下。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上车,一般都是脚先上,然后屁股落座。

著名影星成龙却是先上屁股再上脚。

出道之初,成龙只能扮演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

有一天,在去片场的路上,一个他非常崇拜的武术指导的车停在了他面前,还招呼他上车。

他很欣喜,但他并没有忘乎所以,而是这样上了车:

他拉开车门,先将屁股坐在了座位上,两只脚伸在车外,然后拍打掉鞋底上沾的泥土和碎屑等污物,双脚干净后才上了车。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和不起眼的细节,得到了武术指导的欣赏和尊重。

成龙的机会也由此而来,一步步从跑龙套的小武行发展成了国际功夫巨星。

至今,已经成为影坛巨星的成龙一直保持这样的习惯,只要上别人的车,他先要拍打掉鞋子上的污物,特别是下雨下雪天更是如此。

他特别注重细节,他说:

“机会往往存在于细节中,细节决定成败。

要求:

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凡发现有原文抄袭者,作文评分为10分以下。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shàn/càn,miᾰn/wᾰn,jiᾰo/jiᾰo;

B.lŏng/lóng,dŭ/jià,yīng/yīng;

C.miᾰn/miᾰn,rèn/rèn,léi/léi;

D.jí/jiè,cì/sì,yí/yí;

故选C。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C.烦燥——烦躁,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故选C。

3.B

【解析】

【详解】

B.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这里可从“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或从“人”到“自然”)中获得思路,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第②③句讲人,其中第②处讲的是“自己”,第③处讲的是“别人”,第①处扩大到“自然”。

所以可排序为②③①。

故选B。

4.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东风不与周郎便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惊起一滩鸥鹭

【解析】

【详解】

注意以下词语特别容易写错:

周郎、燕归来、东篱、鸥鹭等。

此外,还要注意“一滩”不要写成“一摊”,“燕”和“雁”要区分开来。

5.

(1)昆虫的史诗  法布尔

(2)示例:

蝉在地下“潜伏”的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樵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出精确的原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解析】

【分析】

【详解】

(1)《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或《昆虫的故事》,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法国作家雨果评价《昆虫记》:

不愧为“昆虫的史诗”。

作者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2)示例:

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一生躲藏在草丛,以苍蝇、蝗虫、为主食,每到大约4月出生,一次产200~300个卵。

好斗,有镰刀般的前足(捕捉足),交配后母螳螂通常会吃掉公螳螂;蝗虫,性格爆裂,受到惊吓会弹跳,常常以草根、嫩叶为主食,卵产在洞里,寿命大约6个月。

6.示例:

微信抢红包春节期间风靡。

先整体感知这则则材料的内容,找出关键语句或词语:

如春节、微信、红包等,最后整合归纳出一句话。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新闻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

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

阅读材料可知,时间为春节期间,主要事件为微信抢红包,据此可以概括为:

微信抢红包春节期间风靡。

新闻有导语就要抓住导语进行归纳,因为导语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从“春节期间,微信抢红包风靡”也可以得出问题的答案。

7.示例:

老人摔盘子,是对儿孙冷落自己的抗议。

老人摔的不只是盘子,而是子女遗忘的那份孝心。

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却冷落了最基本的亲情,实在是不该犯的错!

对于长辈而言,他们很孤独,他们需要亲人更多的陪伴。

陪伴,不只是人在身边,心更要在一起。

身为子女,我们应该把那份孝心捡拾回来,在家多陪陪父母,出门在外记得常打个电话回家!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抓住材料中的“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儿子、女儿、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

老人欲言又止,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了。

”从关爱和陪伴老人的角度作答。

示例:

老人摔盘子,是对儿孙冷落自己的抗议。

这也教育和警示我们:

不要因为手机和网络,而淡漠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感情;不要成为“手机控”,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多陪老人和亲人聊聊天,老人需要关爱,多从情感上关心他们。

8.

(1)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影响

(2)端午节 清明节

(3)画面上是欢乐团聚的一家人,一个个春风满面、喜笑颜开。

走在最前面的是爷爷,拉着正吃月饼的小孙子,还不时回头招呼着。

中间是爸爸和奶奶。

“爸妈,中秋节快乐,我们还带了礼品。

”“合家团聚才是最大的礼物。

”母子的欢声笑语分别标注在人物的上方。

走在最后面的是手里提着礼品温顺贤惠的儿媳妇。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概括作答。

根据“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可以概括出:

中秋节的来历;根据“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可以概括出:

中秋节的习俗;根据“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可以概括出:

中秋节的影响。

(2)本题考查对基本常识的了解。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岁首、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过年。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3)本题考查描述画面的能力。

题干要求按照由面到点的顺序,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面”指的是整个画面,“点”指的是具体每个人物。

从“面”上看,中秋节到了,每个人都喜笑颜开,春风满面。

从“点”上看,爷爷牵着孙子走在最前边;中间是爸爸和奶奶正在交谈;走在最后边的是儿媳妇,手里提着中秋节的礼物。

用上比喻、引用、对偶等修辞即可。

比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又是一年中秋到,儿子一家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每个人都春风满面、喜笑颜开。

走在最前边的爷爷,手里牵着孙子,还不时回头招呼着。

爸爸和奶奶走在中间,他们正在交谈:

“爸妈,中秋快乐,我们还带了礼品。

”“合家团聚才是最大的礼物。

”温柔贤惠的儿媳妇走在最后边,手里提着给父母的中秋节礼物。

多么和谐幸福的一家人啊!

9.因为家长认为“我”是在怜悯他,让他失去了自尊心,所以他好像生气了。

10.是自尊,自重,刚强不屈的精神和品格。

11.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刚直不阿等优秀品质和精神。

12.人不应该有骄傲的精神,自高自大的作风,但人不可没有高傲不屈的性格。

一位家长给孩子捎来钱,却少了五元,家长很着急,后来我把零钱换成整钱,并垫上了自己的五元钱,知道真相后,家长又一定要给我五元钱。

在这五元钱里,我看到了穷人的自尊自爱,这就是穷人的风骨。

【解析】

【分析】

9.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境作答。

根据“并且感觉到你肯定垫进去了几元钱,所以我今天给你送来了”“我说5元钱的事,就算了吧。

但家长却极认真的样子”可知,尽管“我”只垫进去了5元钱,但家长不愿意欠这个人情。

在“半天推搡过后家长突然好像生气了”“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因为家长认为“我”是在怜悯他,同情他,让他失去了自尊。

10.

本题考查对词句含义的理解。

结合具体语境作答。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那位贫穷的父亲执意归还给“我”为他女儿垫上的5元钱,在“半天推搡过后家长突然好像生气了”“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因为他不愿意别人同情他,怜悯他,他认为人要活得有志气。

“贫穷的风骨”指的是那位贫穷的父亲身上体现出的自尊,自重,刚强不屈的精神和品格。

11.

本题考查对主题的理解。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精神品质作答。

那位贫穷的父亲人穷志不穷,在“我”认为5元钱是小事,不需要还的时候,他却认为5元钱是大事,执意要还给“我”,因为它关乎一个人的志气、尊严。

而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丧失了这位父亲身上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刚直不阿等优秀品质和精神。

12.

本题考查阅读感悟。

“傲气”指自高自大的作风习气;“傲骨”比喻高傲自尊、刚强不屈的性格。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的意思是人生在世,骨气不可无,傲气不可有。

有骨气的人,活得有尊严、有气质;傲气十足的人,让人看不起、看不惯。

有骨气而没傲气,做人便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文中那位贫穷的父亲,虽然生活艰难,因为掉了5元钱,“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但是在“我”同情怜悯他,不要他还“我”垫进去的那5元钱时,他却生气了。

因为这关乎到他的骨气尊严,他不愿意别人同情可怜他。

这就是穷人的风骨。

13.①彻底改变了一些产业的形态。

②个人用品也成了它进攻的目标。

③手机已经进化成为社交生活的路由器。

14.打比方,举例子。

形象具体地说明了个人用品也成了手机进攻的目标。

15.不能。

因为“看上去”是从表面现象而言,也许实质并非如此,说明手机“无所不能”还不是绝对的。

【解析】

【分析】

13.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从第①段的“它就……现在,它又……彻底改变了一些产业的形态”可概括出:

手机彻底改变了一些产业的形态;

从第②段的“个人用品也成了这只贪吃蛇进攻的目标”,第③段的“手机已经进化成为社交生活的路由器”可找到其他两个要点。

14.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第②段中把手机比喻成“贪吃蛇”,把“个人用品”比喻成它“进攻的目标”,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列举个人用品“手环、手表、眼镜一类”,列举“牙刷这样的生活必需品”:

“最近,已经有生产商推出了一款电动牙刷”,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用这两种说明方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本段的中心“个人用品也成了手机进攻的目标”。

15.

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的特点。

首先明确:

不能删除。

然后回答原因:

“看上去”指的是对表面现象而言,也许实质上,手机还没有“无所不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

(1)财资缺乏,使动用法,使……贫困缺乏

(2)通“横”,阻塞,不顺畅(3)征验、表现(4)动词,认为……非,即非难,埋怨。

17.

(1)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2)如国君能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那么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假如国君能以人民的忧愁为忧愁,那么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

18.观点: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先列举六个古代圣贤的事例,再归纳出人要成就大业,就必须经受一番磨炼的观点,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

19.【甲】【乙】两文中“忧”都指忧患,“乐”指安乐;【甲】文中的“忧”指个人具有忧患意识,是一种积极心态,而【乙】文则指人民生活陷入困顿;【甲】文中的“乐”是一种奢靡生活,而【乙】文中的“乐”指百姓生活安宁。

【解析】

【分析】

16.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1)句意:

使他受贫困之苦。

空乏:

财资缺乏,使动用法,使……贫困缺乏。

(2)句意:

在思想上有阻碍。

衡:

通“横”,阻塞,不顺畅。

(3)句意:

(一个人的想法)在脸色上流露出来。

征:

征验、表现。

(4)句意:

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

非:

动词,认为……非,即非难,埋怨。

17.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

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要正确。

(1)入:

在国内。

法家:

坚持法度的世臣。

拂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

出:

在国外。

敌国:

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亡:

灭亡。

(2)第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