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3729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

1.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03年7月14日开园,前身为湖南怀化工业园区。

2006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审定、省人民政府批复为省级工业园区。

2016年7月14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规划面积为4平方公里,东至池黔公路,南至竹站溪,西至舞水河,北至中方镇。

[材料二]

怀化地处武陵、雪峰两大山脉之间,森林覆盖率高达70.83%,素有“广木之乡、水果之乡、药材之乡”的美誉。

水能理论蕴藏量499万千瓦,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的主体地带。

有中药材1900多个品种,其中175种国家重点中药材,茯苓、天麻产量居全国第一。

硅砂、重晶石储量居全国前列,黄金、铜、磷储量分居湖南第一、三、四位。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贵阳—重庆—宜昌—长沙—桂林这一半径400公里的环形空间中心。

其东西对接长三角经济区、长株潭两型试验区与成渝经济区,连接新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南北对接环北部湾、珠三角与长江经济带。

这里是商贸物流的最佳辐射半径,是投资兴业的黄金投资圈。

怀化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湘黔、焦柳、渝怀铁路和正在开工建设的怀邵铁路,在园区成“米”字形交汇贯通;沪昆、杭瑞、包茂、娄怀高速公路贯穿其中;沪昆高铁1个半小时通达长沙、贵阳,3小时通达昆明、武汉,5小时通达上海、广州;距园区20公里的芷江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昆明、海口、西安、北海等城市的航班;沅江水道通江达海、筹建中的口岸海关将打通境内外的通关大道。

[材料三]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贸总收入统计表(2012-2017)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武陵山片区科技创新中心。

与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20家院所、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拥有怀化学院、湖南医药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3所本科院校及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0个。

近五年,怀化高新区获科技进步奖12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9项、市级113项;专利申请3638件,授权2264件。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坚持产业与生态互动、经济与绿色互补,规划生态景观绿地总面积3平方公里。

以建设生态园区为抓手,划定生态“红线”,大力推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城融合、生态环境和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1)从材料一中我们获知“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一信息,除材料二第一段提到的物产丰富等原因之外,请再从材料二、材料三中找出国务院作此批复的理由(至少三条)。

(2)以上材料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3)材料二画横线的句子“沅江水道通江达海,筹建中的口岸海关将打通境内外的通关大道。

”中,“将”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4)根据你所在地的物产,交通、地理人文环境等优势,向县政府提出经济发展的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

(1)资源丰富,包括木材、中草药、能源、矿产等;是商贸物流的最佳辐射半径,是投资兴业的黄金投资圈;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武陵山片区科技创新中心。

(2)示例:

材料二中通过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一目了然地用图表向读者说明了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贸总收入6年来的高速增长。

(3)不能。

“将”字表达的是一种将来时,即还没有达成的预期,这是事实状况。

去掉后,就不能准确地表达这样的信息,会给人误解,不符合说明文语言的要求。

(4)示例:

我们县中药材种类多,产量大。

建议政府在当地建一个中药材种植产业示范园。

综合发展药材种植、药材观光和采购、药材深加工等。

【解析】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

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

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

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本句中的“将”是指“将来”“以后”的意思,表示时间上的限制,如果删去,则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

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针对某种情况提出建议,所提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要有针对性。

据此可作答。

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8分)

材料一:

高考加分“瘦身”是怎么回事?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有关要求,2014年12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五部门《意见》明确,2015年1月1日起,取消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对于仍保留相关学生加分资格的省份,加分分值不超过5分。

同时,《意见》还明确要求各地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并进一步大幅减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据统计,今年全国性加分项目已按要求全部调整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将从2014年的95个逐年减少,到2018年仅剩35个,减幅63%。

各地普遍降低了地方性加分项目分值,缩小了适用范围。

材料二:

高考加分政策民意调查

(一)对于目前全国各地压缩加分项目及分值和增加高考加分项目民意情况调查表

(二)对于高校不同录取方式的民意情况调查表

材料三:

高考加分背后的民意“温差”

“你孩子的分数在全省排多少名”,成了高三学生家长们眼下谈论最多的话题。

家长们心情纠结的背后,是每年高校招生1分压倒上万人的现实。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现实下,今年全国各地出台的高考加分新政广受社会关注。

高考期间,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记者就高考加分这一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

作为普通家长的陈女士对于高考加分有质疑,她告诉记者,大多数的家长对加分高度警惕,认为加分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并对一些加分项目表达不满。

北京一位既是中学教师又是考生家长的丁先生表示,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改革进程的加快,一些高考加分项目实际上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已经有所考虑,这样,两者在优惠政策的制度设计上其实存在一定的重叠。

记者在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区域内的绝大多数农村考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无缘高考加分,今年19岁的张桓(化名),2012年高考“裸分”全县前30名的他进入录取环节后,名次跌至70多名,最后无缘自己心仪的学校。

张桓的经历,实际上折射出农村学生在高考竞争中无法遮蔽的劣势。

陕西师范大学史耀疆教授认为,由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高考加分机会,出于对自己孩子公平的考虑,受访者更期待国家取消各种高考加分项目。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地区在制定高考加分政策时,与民意存在较大的‘温度差’”。

(1)根据材料一,请分析国务院、五部门相继出台了给高考加分“瘦身”的政策之后,全国各地高考加分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

(3)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B.被调查区域内的农村考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无缘高考加分,都反对高考加分。

C.受访者绝大部分赞成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认为这样更能体现社会公平性。

D.由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高考加分机会,出于对自己孩子公平的考虑,受访者更期待国家取消各种高考加分项目。

(4)结合三则材料,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高考加分的看法。

【答案】

(1)加分项目逐年减少,到2018减幅63%,普遍降低了地方性加分项目分值,缩小了适用范围。

(2)画图表、列数据、作比较等。

  示例:

用图表清晰、醒目地把要说明的对象及内容展示给读者,一目了然,信息全面,说服力极强。

(3)B

(4)示例:

高考加分有存在的必要,对于鼓励少数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人的子女,个人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但应该减少加分的项目,严格加分的制度和审核就可以了。

【解析】(3)材料中并没有指出他们对高考加分持何种态度,选项中的“都反对高考加分”过于绝对化。

3.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材料一:

下面两个表格选自基于中国居民运动健身的实测数据编制而成的《全民健身指南》

表一:

体育活动方式与健身效果体育活动方式

体育活动类别

体育活动方式

健身效果

有氧运动

(中等强度)

健身走、慢跑(6-8千米/小时)、骑自行车(12-16千米/小时)、登山、爬楼梯、游泳等

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呼吸功能、控制与降低体重、增强抗疾病能力、改善血脂、调节血压、改善糖代谢

有氧运动

(大强度)

快跑(8千米/小时)、骑自行车(16千米/小时以上)

提高心肌收缩力量和心脏功能,进一步改善免疫功能

球类运动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门球等

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反应能力、调节心理状态

中国传统运动

太极拳(剑)、木兰拳(剑)、武术套路、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等

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机能、提高呼吸功能、提高平衡能力、提高柔韧性、调节心理状态

力量练习

非器械练习:

俯卧撑、原地纵跳仰卧起坐等

器械练习:

各类综合力量练习器械杠铃、哑铃等

增加肌肉体积、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保持骨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牵拉练习

动力性牵拉:

正踢腿、甩腿等

静力性牵拉:

正压腿、压肩等

提高关节活动幅度和平衡能力,预防运动损伤

表二:

一次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及安排

活动构成

主要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分)

准备活动

慢跑、牵拉练习

5-10

基本活动

有氧运动力量练习、球类运动、中国传统健身方式

20-60

放松活动

行走、牵拉练习

5-10

材料二 互联网+运动已是一种潮流,运动APP(手机应用程序)已成为备受追捧的“运动伴侣”。

截至2018年6月,中国健身运动APP规模过亿,每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达到20.17分钟,同比增长30.8%。

运动APP的火爆,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一是抽空就能跟着视频做运动,所有零碎时间都利用起来了,二是可以图文并茂地随心分享,引来大批点赞。

运动APP因为其便捷性、社交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

材料三 体育明星的“殊死搏斗”、心理上的失败迷茫、成功的狂喜都能在赛场上一览无余,竞赛把人生的很多矛盾和解决方式,高度聚焦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而且如果长时间关注一个体育明星,并将其作为偶像,往往会激发人参加运动的激情,甚至爱上这项运动。

这样,不但可以学到运动技术,还会受到坚持不懈、奋力拼搏等精神的感染。

(1)小武中考前有些焦虑,准备参加体育活动来减压,他根据“材料一”中的表一和表二相关信息知道了:

每次活动时间至少要______分钟,每次活动都由准备活动、基本活动、______构成,他可以在球类运动和______两个类别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

(2)“材料二”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推测,中国传统运动“太极拳(剑)”等会失传吗?

(4)为了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以上三则材料,分别能给你哪些启示呢?

【答案】

(1)30  放松活动  中国传统运动

(2)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准确、直观地说明了现在参与健身的人和时间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3)不会。

因为这些传统运动依然有它相应的作用——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机能,提高呼吸功能、提高平衡能力、提高柔韧性、调节心理状态等。

现代生活节奏下,更需要这样的运动来调节。

(4)材料一:

更科学地选择体育运动,科学地安排锻炼步骤和时间。

材料二: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辅助自己积极参与锻炼、科学锻炼。

材料三:

学习体育运动员身上的职业体育精神、拼搏精神等。

【解析】

(1)根据题意,找到表格中对应的内容。

由表二可知,每次活动都由准备活动、基本活动、放松活动构成;时间上,“准备活动”是至少5分钟,“基本活动”至少20分钟,“放松活动”至少5分钟,因此,小武每次活动时间至少要30分钟;“参加体育活动来减压”属于“调节心理状态”,对照表一,找到“调节心理状态”的运动,可知对应的是球类运动和中国传统运动。

(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

画线句子中“20.17分钟”“30.8%”说明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结合上下文“中国健身运动APP规模过亿”“抽空就能跟着视频做运动,所有零碎时间都利用起来了”,说明现在参与健身的人数和时间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答题模式: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直观、准确(生动形象或突出)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3)“太极拳(剑)”属于中国传统运动,结合表一“中国传统运动”对应的“健身效果”来分析即可。

(4)首先要理解材料内容,然后联系实际来谈启示。

材料一的《全民健身指南》列举的“体育活动类别”“体育活动方式”“健身效果”“活动构成”“主要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告诉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方式,要科学地安排体育活动步骤、内容和时间;材料二“互联网+运动已是一种潮流,运动APP(手机应用程序)已成为备受追捧的‘运动伴侣’”启示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辅助自己锻炼;材料三,“不但可以学到运动技术,还会受到坚持不懈、奋力拼搏等精神的感染”启示我们,这些职业体育精神、拼搏精神可以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

 

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

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节选自马南邨《不求甚解》)

材料二

如果把阅读分开来说,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在读。

一般科学的教科书虽也用了文字写着,但我们学习的目标并不在文字上,譬如说,我们学地理、学化学,所当注意的是地理、化学上所记着的事项本身,这些事项除图表外还用文字记着,但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

至于语言文字的学科就不同,我们在国文教科书里读到一篇文章——假定是韩愈的《画记》,这时我们不但该知道韩愈这个人,理解这篇《画记》的内容,还该有别的目标,如文章的结构、句式的式样、描写表现的方法等,都得加以研究。

如果读韩愈的《画记》,只知道当时曾有过这样的画,韩愈曾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那就等于不曾把这篇文章当作国文功课学习过。

(节选自夏丏尊《怎样阅读》)

材料三

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

例如,如果是为了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就要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如果是为了写读后感,就要关注感受最多、体会最深的内容;如果是为了质疑批判,就要关注你认为可以商讨、指瑕的内容。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读法:

例如,实用文体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提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则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再如,理解、记忆性阅读,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方法。

(节选自《读书方法指导》)

(1)以上三则材料主要是围绕读书的哪些方面展开论述或说明的?

【答案】

(1)读书的习惯、读书的方法、读书的目的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的“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材料二中的“如果把阅读分开来说,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在读”;材料三中的“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读法”等内容可知,这几则材料主要从读书的习惯、读书的目的和读书的方法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或说明的。

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提倡学习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提出读书时要虚心,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B.材料二中“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的“专”字去掉不改变原句意思。

C.材料三第二段采取分类别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D.这三则材料在表达方式上是有所不同的,材料一属于论述性文字,材料二、三属于说明性文字。

【答案】

(2)B

【解析】

(2)材料二中的“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的“专”是“专门,专一”的意思,意思是不必专门从文字上记忆揣摩来理解内容,若去掉后,就成了不用文字上来理解内容了。

语义发生了变化。

“专”字是不能去掉的。

故答案为B。

(3)以下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录”与“单元导读”,请你结合材料二、三,谈谈学习本单元为什么“要重视朗读课文”?

【答案】(3)本单元收录的是散文名篇和古诗词名篇,是很好的阅读材料,而且他们写景抒情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只有反复阅读,才能加深我们的理解,培养我们的语感;也只有反复阅读,我们才能领略到作者渗透其中的思想情感。

所以“要重视朗读课文”。

【解析】(3)作答时,结合文本中的材料内容和题目给出的材料分析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