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3659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docx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docx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1、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该体系是在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故名。

其主要内容是:

以黄金为基础,确立“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两大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从而建立起亿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它的确立,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1971年美国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2、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

其主要内容为:

宣称世界已分为两大敌对阵营,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对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试行的征服活动,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

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彻底摆脱孤立主义影响,开始由局部扩张走向全球扩张的时代。

它成为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公开破裂、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重要标志。

3、马歇尔计划

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

从大背景讲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一个表现。

该计划因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提出而得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

当该计划临近结束时,西欧国家中除了德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参与国的国民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在接下来的20余年时间里,整个西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受其影响之故。

同时马歇尔计划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是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该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第四点计划

也称“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因为是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职演说中提出的侵略计划中的第四点,故名。

该计划对象是发展中国家,是当时实施于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的补充。

即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

这就是“第四点计划”。

又称“开发落后区域计划”是美国全球战略和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战后初期美国向亚非拉地区扩张的一项政策。

客观上对于受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对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前三点计划是:

支持联合国、战后欧洲经济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和援助自由世界抵御侵略。

在“第四点计划”下,美国打着援助不发达地区的旗号,以抵制共产主义扩张为名,行蚕食老殖民帝国势力范围之实。

同时,“第四点计划”也给美国带来了长远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强化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地位;作为扩张工具,拓展了美国在第三世界的势力范围,为本国的垄断资本带来滚滚红利;对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8月根据同年4月在华盛顿签署的《北大西洋公约》而成立的军事联盟。

参与国家有美、英、法、荷、比、卢、挪、葡、意等。

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正式加入。

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成员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

总部原设在巴黎,后迁布鲁塞尔。

主要机构有部长理事会和军事委员会。

历来由美国将领任最高司令部司令。

既是美欧遏制苏联的工具,也是美国用以从军事上、防备上操纵西欧各国的工具。

北约在欧洲长期与华约组织对抗,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美欧之间也有矛盾。

总之,北约是美国操纵下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是美国推行其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6、华沙条约组织

苏联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包括南斯拉夫)成立的政治军事联盟1955年5月5日,苏东国家在华沙举行第二次“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并于1995年5月14日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

总部设在莫斯科,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和总参谋长历来有苏联将领担任。

标志着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其外交政策的工具与手段。

其初期在维护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东欧剧变后1991年6月华约解体,从而结束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7、麦卡锡主义

是1950—1954年间美国国内反共、反民主逆流的典型代表,由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煽起的,在美国全国性的反共“十字军运动”。

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

麦卡锡主义成为政治迫害的同义词。

麦卡锡主义代表了整个美国社会上保守及排外团体的广泛的政治同盟,没有谁能逃脱他们的攻击。

即使是信奉学术自由的学术界也难以抵制麦卡锡主义的影响。

1950年2月9日,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发表了一次反共演说,他在演说中声称:

美国国务院里有“共产主义分子”。

随后,一系列有关反对共产主义的事件接踵而来,麦卡锡因此提高了知名度和煽动了公众的支持。

1954年12月2日,麦卡锡遭到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的谴责,并失去了其在参议院的所有主席职务。

此后,麦卡锡主义很快衰落下去。

麦卡锡主义是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所遭受的一连串挫折的产物。

8、德尔·卡斯特罗

菲德尔·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鲁斯.古巴前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古巴共产党第一书记。

1953年7月26日,26岁的卡斯特罗率领134名爱国青年攻打圣地亚哥的蒙卡达兵营,旨在夺取武器,在全国掀起反对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武装斗争,即揭开了古巴武装斗争的序幕。

由于双方力量悬殊,起义失败,大部分青年起义者惨遭杀害。

卡斯特罗兄弟等人幸免于死,被捕监狱。

1955年5月巴蒂斯塔为自己“竞选”总统笼络人心,大赦政治犯,卡斯特罗及其战友意外获释。

他出狱后立刻着手组织“七·二六运动”革命组织,并赴墨西哥组织秘密武装。

古巴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领导的政府在国内实行镇压反革命。

土地改革和没收国外资本与大企业等重大措施;对外高举反对外国干涉、维护国家主权的旗帜,遭到了美国的敌视和反对。

美国对古巴进行了政治颠覆、经济封锁、外交孤立,乃至组织雇佣军入侵,妄图扼杀新生的革命政权。

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61年4月,卡斯特罗向全世界宣布“古巴实行社会主义革命”。

此后,他领导的“七·二六运动”与人民社会党和“三·一三革命委员会”合并,组成了古巴共产党。

他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

9、新东方政策

新东方政策是德国总理于1969年提出的目的在于改善联邦德国与苏联、民主德国、东欧其他各国关系的政策。

此前联邦德国因实行哈尔斯坦主义造成它与苏联长期对立,并加深了对美国的依赖。

新东方政策的出台,反映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

它实质上以联邦德国的地位和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它是联邦德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向东欧和苏联推行自己战略的具体表现。

新东方政策虽然立足于西方,但却自主地发展了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这是联邦德国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10、戴高乐主义

戴高乐主义是战后逐步演变形成的,既是法兰西民族复兴呼声的体现,也是法国在处理战后国际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

戴高乐主义的实质内容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争取和维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并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11、万隆精神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市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国际会议——亚非会议。

中国总理周恩来率团参加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

会议的成功揭开了亚非历史的新篇章。

会议及其决议被归结为“万隆精神”。

万隆精神指的是亚非人民在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反帝反殖的斗争中,团结战斗的精神。

也是在和平共处十项原则的基础上本着“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亚非会议谴责了旧的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秩序,主张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和平共处原则不仅成为亚非国家间的关系准则,而且从1956年起也被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宣布为处理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基础。

进入70年代后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宣布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充分反映了“万隆精神”的强大生命力。

12、柏林墙事件

1961年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并从15日起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一道“柏林墙”,西柏林人进出东柏林都要经过边境站的检查,还需办理入境手续。

“柏林墙”筑起两个星期后,苏联撕毁美、苏两国为期三年的禁止核试验协议,恢复了一系列核试验。

肯尼迪看出苏联是虚张声势,对美国不会构成任何真正威胁,但也不甘示弱,在9月命令恢复地下核试验。

美、苏军备竞赛又进入一个高潮。

柏林墙:

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含东德的首都东柏林)和西柏林,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

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

13、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19日清晨,苏联电台播发《苏联领导的声明》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身体原因而将总统权移交副总统,由亚纳耶夫等八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管理国家,引起了苏联民众的恐慌,21日叶利钦主持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会议,派代表去克里米亚将戈尔巴乔夫接回。

这是一场由苏联高层领导策划的政变,目的是想夺权,阻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挽救处于崩溃的苏联,但由于没有周密的计划,又没有人民的支持,最终叶利钦得利,不仅没能阻止联盟的解散,反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14、苏共二十大

1956年2月14日至24日召开赫鲁晓夫主持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会上主要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在1956年2月25日,即苏共二十大的最后一天凌晨,赫鲁晓夫却突然抛出了一份长达4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赫鲁晓夫主要在报告中批判了斯大林的七大错误:

个人迷信/破坏法治,发动大清洗/在卫国战争中的错误/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在和南斯拉夫关系上的错误/在经济政策方面的错误/实行个人独裁。

在苏共二十大的总结报告上,赫鲁晓夫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三和”理论,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5、凯南遏制理论

1946年2月22日美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八千字电报后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

主要内容一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

“根源在于俄国人那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二苏联行为的理论根源。

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苏联维持国内“独裁制度”和同外部资本主义世界进行斗争的理论依据三苏联的政策目标。

是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和威信力求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

四美国的对苏政策。

“遏制俄国扩张倾向的政策”五遏制苏联的目标。

遏制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大并竭力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乔治*凯南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

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自杜鲁门起美国历届政府的一项基本对外政策。

遏制理论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八千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政策、行为动机和做法以及美国应当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建议,为美国“已经采用的‘强硬’政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逻辑依据”。

随后,凯南又以X署名,在1947年7月的《外交季刊》发表了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系统阐述了其“遏制理论”.

16、莫洛托夫计划

是苏联对抗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8月间与东欧签订的一系列双边经贸协定的总称。

其目的是形成苏东之间的经济网路使各国贸易限制在苏东地区内部减少东欧与西方国家的联系。

西方将苏联的以上举动冠以苏联当时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之名故称莫洛托夫计划。

在此基础上苏联与东欧各国于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最终形成了经济领域上的东西方各国的冷战。

17、第一次柏林危机

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是第一次美苏冷战的GC。

根据二战期间苏、美、英、法四国的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

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

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6月18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

苏联在6月22日在东柏林发行”D”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流通货币。

西方于23日下令将”B”记马克引入柏林西区。

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柏林危机”。

6月30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年5月达成妥协。

5月12日封锁结束“柏林危机”渐趋缓和。

柏林局势虽然进展但双方都没有下决心走向冲突经过谈判双方在解决了“柏林危机”但是大柏林的分裂却成为现实。

18、布拉格之春

是捷克斯洛伐克推行的适合本国社会主义改革的运动1968年春捷共领导人杜布切克进行全面改革此次改革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开创了民主开放的局面迸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史称“布拉格之春”。

但终因苏联等国的干涉使得改革运动突然夭折但其为摆脱苏联的束缚和控制独立自主的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19、忠诚调查令

在美国战后“反共”的旗帜下杜鲁门于1947年3月22日签署了调查公务员忠诚的第9835号行政命令。

它规定凡参加或同情所谓“颠覆组织”的都作为不忠诚的主要根据。

对250万机关职员、学校教员和研究人员等进行忠诚检验。

2000多人解雇和辞职。

大量无辜人士受到迫害使国家民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动荡。

20、新边疆政策

“新边疆”是美国民主党总统肯尼迪的施政纲领。

(五十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缓慢贫困问题严重黑人运动逐步高涨而西欧、日本进入经济迅猛发展时期苏联的科技发展有迎头赶上和超过美国之势美国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

这些因素迫使美国采取新的对策。

)1960年7月肯尼迪竞选中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

其实质是试图利用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解决60年代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为美国在全球争霸乃至向宇宙空间扩张鸣锣开道。

包括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如减税增加失业津贴和社会保险金开发萧条地区消除种族歧视发展空间技术等。

其以减税为主的赤字政策推动了经济复兴为以后历届政府所继承。

但只取得了为数不多的成就许多提案被否决。

1963年遇刺身亡留下众多问题。

它是约翰逊“伟大社会”的前奏。

21、三环外交

战后英国外交政策的一个指导方针就是1948年丘吉尔提出的“三环外交。

所谓三环指的是以英美联盟为基础的说英语的国家、英国和欧洲、英国和英联邦。

丘吉尔声称,英国在每一环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其目的是通过与法德和解以及同美国保持特殊关系继续控制英联邦的殖民地借助美国的力量维持世界大国的地位。

22、经济互助委员会

简称经互会是由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共同体是继承“莫洛托夫计划”后的经济合作计划。

于1949年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1991年6月解散。

其建立是苏东国家在战略上和经济上互助的结果它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多边合作的基础促成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这个组织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的集团成员国的发展受制于苏联计划经济是冷战的产物标志着两个对立经济集团的形成。

23、七十七国集团:

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和帝国主义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

1964年召开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自此称为七十七国集团。

1998年集团成员国增加到133个,但仍沿用旧称。

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身利益走向联合斗争的共同愿望和历史趋势,宗旨是以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为目的,协调发展中国家立场,同发达国家进行谈判,在参加全球性国际经济会议之前,成员国之间进行磋商,商讨共同对策,表达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

七十七国集团的兴起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独立斗争的重要里程碑。

24、雅尔塔体系:

指美、苏、英三大国在二战后期,为了各自利益,先后召开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重要会议,在会议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划分势力范围和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等一系列问题达成的协议和谅解。

体制实质上是美、苏两个大国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体制。

标志着旧政治格局的崩溃和新的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均衡机制的建立,为战后两极格局奠定基础。

25、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生效。

总协定不是正式国际组织,只是一个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

各缔约国接受以下基本原则:

1、最惠国待遇原则。

2、无歧视待遇原则。

3、关税减让原则。

4、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5、透明原则。

6、互惠即对等原则。

26、“不结盟运动”:

是一个拥有115个成员国的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

联合国中三分之二的会员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全球人口55%也生活在不结盟运动国家。

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不结盟一次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尼总理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

尼赫鲁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基础。

之后在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与会的29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愿意卷入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目标。

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7、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于1955年4月18—24日召开。

它的正式名称是“第一次亚非会议”,因为是在印尼的万隆召万隆会议开而得名。

是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五国发起的。

除这5个国家外,还有18个亚洲国家和6个非洲国家,共29个国家参加。

用东道主印尼已故总统苏加诺的话说,这次会议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

周恩来总理应邀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万隆会议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是对战后两极格局的第一次大冲击,它标志着亚非人民的觉醒和团结,显示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作用,它成了第三世界的发祥地。

会议所体现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合作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而载入史册。

28、铁幕演说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

又称铁幕演说。

1946年1月,丘吉尔应邀访美。

3月5日,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

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

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演说可以认为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拉开冷战帷幕

29、柏林墙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修筑于东西柏林之间的一堵围墙,正式建立于1961年8月。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批民主德国公民从东柏林逃往西柏林。

东德政府颁布法令,修筑围墙以阻止公民外逃。

1961年8月12日,工程技术人员和军队在东西柏林分界处抢修围墙。

此后,围墙不断加高加长。

至20世纪70年代,该墙高达3米,总长154公里。

在战后东西方关系的紧张时期内,柏林墙始终是两大军事集团北约和华约所对峙的前沿阵地。

3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于1954年在处理中印缅关系时提出的解决国家间关系的原则,后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并为多个国家所倡导。

其内容是: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它的提出在规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理国与国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入,已经逐渐成为指导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国际关系准则

31、尼赫鲁主义:

尼赫鲁是印度国大党主席。

虽自称是甘地主义的继承人,奉行的却并不是非暴力。

他的民族主义中包括一种大国扩张主义的危险因素,认为印度政治运动的最终目的不是自治而是完全的独立,独立的印度在领域上要继承英国在次大陆的统治,大国雄心造成了中印边境冲突,留下了迄今依然困扰中印关系的边界问题;主张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也主张各种反帝力量的联合和合作;接受资本主义制度、3执行社会主义政策,为其民族主义加上了民族社会主义的色彩。

32、猪湾事件:

猪湾事件是1961年4月17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逃亡美国的古巴人向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进行的一次武装进攻。

猪湾事件标志着美国反古巴行动的第一个高峰。

由于古巴担心美国再次进攻,因此古巴开始与苏联靠近,这个靠近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33、蒙巴顿方案:

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

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提出而得名。

二战后,英国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

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

这个方案为当时的主要政党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

1947年8月15日,英国把在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告终。

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未受影响,而印度独立法规定的内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

3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该公约于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的蒙特哥湾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最后会议上通过,1994年生效,已获得150多个国家批准。

公约规定一国可对距其海岸线200海里(约370公里)的海域拥有经济专属权。

该条约本着以互相谅解和合作的精神解决与海洋法有关的一切问题的愿望,本公约对维护世界和平、正义和全世界人民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35、《艾维昂协议》

又称阿法协议,即由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协议。

1962年3月,由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和法国政府代表在法国东部城市艾维昂签订。

1830年,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于1905年将阿尔及利亚变成法属殖民地。

阿尔及利亚人民为摆脱法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斗争。

1954年11月至1962年3月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下,阿尔及利亚人民进过7年艰苦的武装斗争,迫使法国同意谈判以结束阿尔及利亚战争。

1962年3月,双方在艾维昂经过几轮谈判,签署法阿协议的总声明。

协议主要内容有:

自1962年3月19日起,在阿尔及利亚全境结束军事行动,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有权行使自决权,成立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承认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为合法新政治组织;3到6个月内,举行公民投票,决定阿尔及利亚是否独立;同年7月,阿尔及利亚进行自决公民投票宣布正式独立,结束法国在阿尔及利亚133年的殖民统治。

36、纳赛尔

埃及的第二任总统,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阿拉伯领导人之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他曾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倡导者。

他在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