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3354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docx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docx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

摘要: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模式是国外一部分发达国家比较普及的一种工程造价模式,这种模式将把一个工程项目分为从建设前期、建设期间、运营期间、以及成本维护期等好几个阶段,再运用经济学、建筑学、系统论等学科交叉分析后,综合考虑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使建成成本最小化。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造价管理情况,探索建设项目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然后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1引言

众所周知,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项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工程造价里,量、价、费是需要有规划的去计算统计的,但这个计算统计要在各个阶段不断分配不断完成,我国在2000年左右开始引进的全面工程造价管理这一概念,此后这一方法在我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

现有的工程造价模式有建设工程定额计价模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这两种模式,虽然这两种模式在工程造价中确实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但这两种方法在今天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

这两种工程造价模式对工程结束后的运营和运营之后的维护需要的成本是考虑较少的,并且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不能与工程造价要素中的市场价格同步,同时也无法反映这个工程的真实价格。

全面工程造价管理过程只涉及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竣工结束的造价控制管理,实行从项目立项到设计,施工,运营维护,转移翻新等全生命周期的造价和成本控制是未来建设项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利用数学模型等方法强调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建设维护期等阶段造价最优,选取最适合的造价管理策略,是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战略目标。

[1]对建设项目进行全生命费用进行估计,采用生命周期费用的观点对项目方案进行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发展及概念

2.1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国际造价工程联合会成立,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从理论与

方法的研究得到全面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英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界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LifeCycleCosting----LCC)”的工程项目投资评估与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界提出了“全面造价管理(TotalCostManagement----TCM)”这一涉及工程项目战略资产管理、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概念和理论。

至今,全世界对于全面造价管理的研究仍然处研究之中。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WholeProcessCostManagement,WPCM)要求工程造价的计算与控制必须从立项就开始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从前期工作开始抓起,直到竣工为止。

2.2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含义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就是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运用多学科知识,采用综合集成方法,重视投资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运用工程经济学、数学模型方法,强调对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维护期等各阶段总造价最小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法。

[2]这种管理模式的根本是在建设项目设计和决策阶段要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项目的成本和价值问题,人们需要努力通过建设项目的设计和计划安排去寻求和做到项目全生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和总价值的最大化。

2.3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模式和全过程工程造价模式的比较

(1)从时间跨度的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要求人们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它覆盖了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也更合理。

(2)从投资决策科学性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按照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3]

(3)从设计方案合理性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指导设计者自觉地、全面地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设造价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4)从工程项目实施的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在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5)从环保和生态的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使得人们可以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上,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节能、节水的设施和符合国家标准的、节约型的、无污染的环保建材,加强可回收物的收集和储存,实施施工废物处理,一次性装修到位等措施,[4]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达到环保和生态的目的,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

3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阶段划分

对工程造价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分析与管理不能脱离具体工程情况,否则难以在实际中得到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必须把我国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西方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相结合。

根据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情况,

借鉴前面所讨论的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各种划分情况,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如下:

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

对每一个阶段,与此阶段有关的工程造价管理各方都

有不同的管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阶段:

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运营维护阶段。

其中决策阶段对应工程造价管理的投资估算,设计阶段对应工程造价管理的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实施阶段对应工程造价管理的招投标价和工程合同价,竣工验收阶段对应工程造价管理的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运营维护阶段对应运营和维护成本。

之所以作上述划分是由于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从编制单位、编制原理和管理方式基本上相同或相似;招投标和施工结合非常紧密,所以把它们综合起来放到实施阶段。

[5]

4建设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对策

4.1转变造价管理工作重心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对工程项目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关注于项目的建设期造价的控制,而要着眼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造价控制,从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角度,保证现有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技术,将造价管理工作重心前移到项目前期的决策和设计阶段,加强项目前期策化的力度与深度,设计阶段周全考虑项目未来运营的需要,提高设计的前瞻性与先进性。

Kelly(1982)的研究发现一个项目80%的造价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所以后续的控制只能影响到其余的20%投资,Wootoon(1982)认为项目总造价中能受现场直接控制的部分在6%-20%之间(如图2所示)。

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决策和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为10%~35%;而在施工阶段,通过技术经济措施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只有5%~10%。

[6]可见,决策及设计等前期阶段是影响工程成本最重要的阶段,是节约可能最大的阶段,也是工程造价投资控制的重点阶段。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实质或者说对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建设项目的有关人员在LCC管理的激励下,基于信息流向前集成的“早期价值管理”。

按照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应在项目前期的策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项目的运营和维护阶段的成本,使运营和维护阶段信息流向前集成,达到建设运营一体化,从而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

4.2转变观念

造价工程师应当从根本上认识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规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发展的趋势和主流。

一个建设项目由立项到施工到验收和投入使用,以及最后的废弃拆除,所经历的时间长,投资长,管理复杂,影响因素很多,风险较大,稍有不慎所造成的浪费和损失就相当严重。

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的不断出现,实行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是一种必然趋势。

所以造价工程师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调整知识结构,深化知识层次,学习和适应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模式,不断地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4.3加强人才培养

为了更好推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学科建设,同时培养计算机和外语的高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大力推行注册造价师执业制度。

以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造价工程师,同时为造就总经济师以及高级管理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4.4推进价值工程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自其提出至今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就如何有效管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即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或手段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价值工程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论,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而其在国外应用的主要领域就是建筑工程领域,这也是价值工程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据资料显示,在降低工程成本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成本降低的比例大约为工程总投资的5%左右,也有认为降低幅度高达30%者。

[7]因此将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可以更好推动造价行业发展。

4.5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

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在实践贯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屡见不鲜。

比如招投标法在实际中经常被扭曲,议标、串标现象还很严重。

因此,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

4.6推进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电子技术建立起一个广泛的信息平台,使建筑业作业链中各个环节及时沟通,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把业主和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设计部门。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内部加强各总承包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我国建筑业的设计、施工总体水平,以达到整个行业产品成本降低的目的。

[8]另外计算机的引入标志着我们的工作有了新意,同时也给社会创造了效益。

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既是向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LifeCycleCostAnalysisManual,StateofIllinoisCapitalDevelopmentBoard,July1991.

[2]梁宝霞.浅谈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对比[J].农家科技旬刊,2016(3).

[3]董晋吉.全生命周期造价理念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分析[J].中国勘察设计,2012

(1).

[4]陈沛恒.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模式的应用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6(6).

[5]谭腊英.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分析[J].中国水运,2009(7).

[6]尹贻林.从全过程造价管理到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8

(2).

[7]林莉琴.浅析建设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对策[J].广州建筑,2008(4).

[8]裴国忠,殷振瑶.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ValueEngineering,201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