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量促发展惠民生 努力开创和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局面复习课程.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3354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质量促发展惠民生 努力开创和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局面复习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提质量促发展惠民生 努力开创和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局面复习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提质量促发展惠民生 努力开创和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局面复习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提质量促发展惠民生 努力开创和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局面复习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提质量促发展惠民生 努力开创和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局面复习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质量促发展惠民生 努力开创和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局面复习课程.docx

《提质量促发展惠民生 努力开创和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局面复习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质量促发展惠民生 努力开创和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局面复习课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质量促发展惠民生 努力开创和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局面复习课程.docx

提质量促发展惠民生努力开创和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局面复习课程

提质量促发展惠民生

努力开创和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局面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城市协同服务监督指挥中心

王纯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朋友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把我们所做的基础工作与大家交流。

我们和平区作为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心城区,与大多数省会城市中心城区一样,面临着建成区基本成型、土地等资源所剩无己,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物流量饱和,老旧小区、弃管小区多,20、30年以上的铁路部队产权房多,三四级以下街路多,城市给水排水系统与路政等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数字城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比“一张白纸”、“从零开始”更为复杂、矛盾更多、难度更大。

2009年沈阳市成功申报国家住建部最后一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单位,我们和平区便以此为契机,应用超常的思维与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结合,从实际出发,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打破原有各部门各自为战的堡垒,建立起政府统一监督指挥、部门协调运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处理及时、督办到位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协同”模式,全面深入推进点、线、面、体的多种结合。

下面我就沈阳市和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创新实践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以简要汇报。

总结我们和平区数字城管,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一、基础建设期,以数字化城市管理为依托,理顺城市管理体系

2009年10月,我区数字化城管工作开始筹建,2010年初试运行,从筹建之初,我们就将“数字化”定位为改变我区城市环境监管体系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按照“大手笔、大投入、大变样”的工作思路。

铺设了覆盖全区所有职能部门,1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社区,52个环卫所、派出所、执法所、房产所的四级“数字和平”专网,为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设计之初,我们就对整个数字化今后的发展做了充分的考察,建立的专网完全是由专业工程公司为我们铺设的光纤线路,除了用于数字城管外,全区的视频监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办公等系统也全都可以在这一网络共同使用。

)同时,针对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时间短,社会认知度差的情况,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数字城管“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干部、市民代表等不同人群到中心参观学习,了解数字城管工作,提高社会认知度,百姓认同感,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为了确保我们的数字城管工作能够尽快取得实效,我们在开展网络建设、系统建设的同时,还加大监督员的队伍建设,高标准、高层次的引进人才,将监督员的学历门槛设置在全日制大专以上,对其实施准军事化管理,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监督员队伍。

(130名监督员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名)我们在系统内率先建立了团、党总支,妇联、工会;在东北地区成立了首个数字城管女子中队;率先开展监督员持证上岗、星级评比,(考试成绩优秀者发证上岗);设计了“三先后”巡查上报模式,这些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二、突破创新期,以硬环境建设为切入点,扎实推进城区环境提升

2013年,第12届全国运动会将在我省召开,为此,以“抓环境促提升”为主题的整治工作于2011年在全市拉开了序幕。

我区继续以数字化城市管理为重要抓手,坚持高位求进式的工作思路,筑高门槛,抬高层次,提高水准,凸显其“高思维创新提升、高层次指挥协调、高标准考核督查、高素质巡查上报、高速度处置解决”的五高特点,全面推进硬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建立高位推动的领导机制。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数字城管作为提升城区核心竞争力和最大民生工程,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副书记、常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议解决本周遇到的难题,采取日公布、周排名、月通报的方式,以博客、微博、网站、短信、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向全社会公开硬环境建设考核成绩。

每月不定期由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全区200余名正处级以上干部参加,对全区所有街道进行检查,并现场打分评比。

全区4000名干部职工的手机中每天晚5:

30分都会收到全区各单位当天的工作情况短信,时刻让基层单位保持强有力的工作劲头,不退步、不松劲。

二是建立城市大管家的协同模式。

为了把我们城市协同指挥中心打造成我区城市环境的大管家,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从各部门抽调骨干力量,充实到我中心,成立了城市协同监督服务指挥中心(独立部门),并将机构设置在区政府办公室,成立呼叫派遣处、督查督办处、纪检监察处、代整治处、互检互查处、绩效考评考核处、监督员管理处、系统运维处、水务整治处9个工作组,设9名副处级领导与10名后备干部充实到中心,形成了1正9副的高位指挥领导架构,分兵把口做好各项工作。

(从体制机制上,没有像一些地方设在执法局,而是成立独立部门,专门负责城市管理的监管工作,解决了一些地区将数字化设在执法部门,指挥协调力不强的难题)全区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各基层所、各社区,全部成立与我们中心对应的协同指挥分中心,形成了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在数字城管这条高速公路上,我们始终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使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好用、管用,也就是让区领导和全区居民真正体会到我们的数字城管,在环境建设上真的好用,管用。

数字城管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监督员上报在发现环境问题上实现质的飞跃,实现了第一时间上报。

在发现问题环节上,我们不断朝着发现率为100%方向努力。

为此,我们在为每一个网格配备了一名监督员的基础上,开辟了另一个渠道,这就是我们于2011年5月,在全区4000余名干部职工中开展的“出门就上班”工作。

要求全区广大干部职工每天从出家门、出单位门开始,在上班的路上,在休闲的散步中等任何情况下,只要在我区辖区内发现任何环境问题,都可通过固话、手机、网站等形式上报给我们,我们按照数字城管的方式,将案件派到各基层单位解决。

我们已将此项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文件,要求每人、每月上报15条,这个指标与每名干部个人的提拔使用、各种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从开展此项工作至今,全区机关干部已上报各类环境问题40余万件,所有“出门就上班”工作反映的问题我们均在数字城管的平台上实现了上报、派遣、解决的整合,这样我们在全区新增加了4000多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并逐步形成了全区所有干部主动发现、积极参与、跟踪督办、督促解决的“环境无小事、环境无闲人”的良好氛围。

问题的发现率大幅提高以后,如何使发现的这么多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又成为了困扰我们的难题,为充分发挥数字城管的作用,我们开始在解决问题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采取四项措施及法宝,使解决问题在我区也不是难题。

一是建立“五所进街”工作机制。

在实际工作,我们发现之所以解决问题慢,很大程度上是属地的街道办事处无法调动职能局的各所工作人员,怎么样让街道的人能管好职能局的人呢?

我们从体制上进行了变动与改革。

将硬环境建设的管理权限充分下放给各街道办事处,突出强化街道办事处在硬环境建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变原来条条管理为区域管理。

同时,将职能局的各个所,(环卫所、执法所、房产维修所、公安派出所、水务所)都交给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并将相关经费划拨给各街道办事处,将“五所”所长任免权交给办事处,实现“责权利”相统一,各街道按照“先解决问题,后研究责任”的原则,调动各所不等不靠,主动工作,极大地加大了环境问题的解决力度,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体制不顺而解决问题慢的顽疾。

二是实行“一事双责”工作机制。

“五所”下放到办事处以后,为了防止职能局不发挥业务指导作用问题,我们又推行了“一事双责”工作机制。

凡是硬环境建设问题,职能部门和所在街道办事处共同承担责任,对所有涉及五所案件都按照街道办事处负责70%,职能局30%的扣分权重进行处罚,从而进一步强化街道办事处与基层单位对硬环境建设工作的联动配合,有效的推进了“五所”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

三是推行“代整治”工作机制。

前2项措施已经解决了90%的环境问题,但仍有10%的问题,责任主体不明晰,部门间相互推诿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力资源不够,致使案件超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为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创新了“代整治”工作机制,即“代替别人工作法”。

本应部门负责的工作,比如由城管局负责的道路破损、边石移位等问题,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街道办事处、社区可代其完成,相应工作经费由区财政从责任部门的经费中划拨街道办事处、社区积极性极大提高,我们在全区的91个社区,成立了社区美化环境服务中心,广泛对职能局、产权单位等开展“代整治”工作,又解决了2-3%的问题。

对于涉及区属以上产权的案件,我们提出凡是硬环境建设问题,政府全部“埋单”,对于此类案件我们要求先由社区与产权单位进行协调,如果产权单位没有专业人员无法处置,便由我们社区负责完成,所产生的费用由产权单位负责,如产权单位既没有人力也不愿出资维修的,我们也通过“代整治”进行实施,所产生的费用由政府全部负责,但这些单位在我区的一切评比活动中,取消评优资格。

截止目前,全区91个社区共办理“代整治”案件2000余件,累计支出经费500余万元,一大批环境疑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些工作之所以快速发现、快速解决,效果突出,得益于我们研制的全时段、全方位、全部门的360度全模块考核指标体系。

一是考核与所有参与单位的绩效考评挂钩。

对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五所”考核,我们根据数字城管案件、“出门就上班”案件办结情况;“一事双责”案件落实情况;互检互查组考核情况;督查督办情况;媒体曝光、代整治7位一体,按权重对单位进行考核排名。

设立了3000万元以奖代拨资金,每月对街道、职能局各6个单位给予4万元工作经费奖励,同时按照考核每扣1分处罚1千,媒体曝光处罚1万的标准对其进行处罚。

二是考核与5300名一线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

我们将所有在辖区内发生的案件利用数字城管网格技术与所有此区域的环卫扫保、执法协勤、房管所、公安派出所、监督员等共计5300余名一线硬环境建设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绑定,每发现一处扣1分扣3元,直至绩效工资扣完为止,这样就做到了有奖有罚,奖罚分明,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三、深化改革期,以改善民生为主旨,打造幸福的和平家园

区委、区政府不是简单把开展数字城管理工作理解为只是发现和解决本区域的环境问题,我们把出发点和落角点更是放到了解决本区域内的民生问题。

2011年底,按照林强书记的指示精神,我们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不断扩展服务内容,服务领域,以群众是否满意、是否受益为工作目标,全面打造沈阳和平特色的“出门就上班民生110”管理模式,开创了“区县级民生110”之先河。

一是拓展服务渠道。

去年年底在全区所有家庭中发放了30万本民生110挂历,舆论先行。

为了让全区居民知晓我们民生110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在全国首创了区县“民生110”便民呼叫服务平台,开通了民生微博与“96127”24小时免费呼叫服务热线,本着“不回绝、不拒绝”的工作原则,实行“首接负责制”,全天候接受百姓诉求,所有案件必须8小时给予答复,区属范围内的工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解决,这一项项硬指标的叫响,确立了百姓与政府间的“零距离”沟通,同时也使我们的工作开始处于在全区106万百姓的监督之下,并对这一承诺要真正落实。

目前,我们通过监督员巡查上报、全区干部职工“出门就上班”发现上报、全区百姓参与上报、民生110全民服务车巡查上报、4000个监控摄影头监控发现,这种“五位一体”合力并发的问题上报模式,使我区的环境问题的发现率更趋于100%。

二是扩展民生服务内容。

我们与全区52个单位和部门社区及部分群众联系沟通,征求意见、上会讨论、反复修改,倾听群众所思所盼,解决群众所求所愿,迅速起草了“出门就上班民生110”工作实施方案,将原来硬环境问题受理的12大类178小类的内容,扩展至涉及精神文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消费争议、医疗服务、文化教育、居民服务等35大类337小类近千条的内容,基本上覆盖了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并根据内容设定了相关受理部门、处置标准、处置时限。

实现了从单纯上的硬环境一条“线”到社会管理的一个“面”的转变,有效地推动了和平区社会管理创新。

三是处置关口前移。

我们按照“沉下去了解实情,浮上来研究工作,再沉下去服务百姓”的指导思想,将监督员工作重心由发现问题向解决问题、协调问题转移,将中心百名数字城管监督员深入到全区每一条街巷路、每一个社区庭院,成为邻里纠纷的“协调员”、社情民意的“调查员”、百姓诉求的“受理员”,随时调节和解决百姓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积极开展“比业务争当岗位先锋、比服务争做服务标兵、比奉献争创优质品牌”活动,创建让百姓满意的数字化城市管理队伍,达到优质服务、优雅言行、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秀队伍,真正实现服务好、沟通好、解决好,让百姓百分之百的满意。

经过近一年半时间的工作实践,我们从领导力量到机构设置,从程序设计到框架搭建,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不仅使多年遗留的历史问题和日常产生的问题得到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全区广大干部能够以和平发展为已任,对外扩大了影响力、对内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辖区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飙升。

从满意身边的硬环境到现在的满意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解决了大量事关百姓福祉的环境问题。

通过开展民生110工作,使党和群众、政府与百姓之间建起了一个有效沟通的桥梁、紧密联系的纽带、便民服务的平台,百姓诉求有人听、怨忿有人平、困难有人帮、忧愁有人解,从而增强了广大百姓的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和顺、和谐、和美的“和文化”,互帮、互助、互爱的“家文化”,辖区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飙升。

第二,不同人群的家园意识不断提升。

通过开展民生110工作,使我们的干部、百姓都以和平为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和平区的环境建设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都有一种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让和平这个大家园经济更发达、文化更繁荣、环境更优美、社会更和谐、百姓更幸福,都能够更多地享受到和平区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营造出和谐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前我们和平区老旧的弃管小区房价因为环境问题房价普遍较低,但通过我们开展数字城管工作以后,我们平均每平米增加了近1千元。

第三,工作内容的项目管理不断擢升。

去年以来,我们将所有的工作内容进行项目化管理,通过运用过程控制、目标管理等方法,对民生110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各部门合理确定每一个案件的具体工作目标、完成时限以及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内容要简明扼要,清晰明了,让人一目了然,便于操作执行和监控评价,使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从而使我们的工作进入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运行轨道。

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平区的数字化城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国家住建部分别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报道,中央综治委到我区进行了调研。

以上为我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介绍,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多多批评,也欢迎各位多为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建议。

2013年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将会在我省召开,在此,我欢迎各位领导能够莅临沈阳,到我们和平来做客,我们将以崭新的城市面貌热情的欢迎您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