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的学习心得.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32092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的学习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的学习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的学习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的学习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的学习心得.doc

《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的学习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的学习心得.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的学习心得.doc

结构试验学习心得

-《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

班级:

....

姓名:

....

学号:

11124508

日期:

2016年4月20日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这本课程,虽然仅仅有16课时,但我的收获很大。

这本课程不仅让我了解到从材料的力学性能到验证由各种材料构成不同类型结构和构件的基本计算方法,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大量大跨、超高、复杂结构的计算理论,都离不开试验研究。

而且让安排我们动手做了三个试验: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的抗压试验和回弹法测量混凝土强度。

这不仅加强了对我们理论知识的应用,更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

《建筑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也是唯一的一门独立的试验课程。

但学时安排过少,但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要努力自学。

该课程的任务是在结构或实验对象上,以仪器设备为工具,利用各种实验技术为手段,在荷载或其他因素作用下,通过测试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变形、挠度、位移、应变、振幅、频率)后进行分析,从而对结构的工作性能做出评价,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并为验证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提供可靠的依据。

建筑结构试验是以试验方式测定有关数据,由此反应结构或构件的工作性能、承载力和相应的安全度,为结构的安全使用和设计理论的建立提供重要根据的学科。

我认为在一方面讲结构试验的准确性以及建筑结构的试验结果,是影响建筑物是否安全的重要检验标准,是我们对建筑物结构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

所以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对建设工程的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

这让我们更加要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是理论,还有实践!

!

!

!

结构试验一般分为科学研究性试验和生产鉴定性试验。

一科学研究性试验的任务:

1.验证结构计算理论2.为发展新的设计理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及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和设计依据3.制定工程技术标准4.各种科学设计理论和各种科学判断、推理、假设以及概念的正确性。

二生产鉴定性试验经常解决的问题:

1.鉴定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可靠程度2.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3.工程改建或加固时通过实验判断结构实际的承载能力4.为处理受灾结果和工程事故提供技术依据5.通过已建结构可靠性检验推定结构剩余寿命。

故综上所述,我们从结构试验的目的了解到了其不仅为结构理论提供必要的依据,更为实际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度提供了直接的检测。

在课程理论学习方面,吴老师从结构试验的加载设备、结构试验测试技术与量测仪表、建筑结构试验数据处理、建筑结构静力试验、结构试验现场检测技术等章节进行了介绍。

而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我们从试验规划与设计、试验技术准备、试验仪器的了解、试验实施过程、试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加强了自身的知识储备。

在通过6个学时的理论课程学习之后,我们开始了结构试验的旅程,三个试验分别是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的抗压试验和回弹法测量混凝土强度。

在每次试验的时候,老师都会细心讲授试验的理论知识、试验的仪器名称、试验的具体步骤、试验的注意事项等。

使得我们快速投入到试验过程,让我们更高效的完成了试验。

接下来我具体讲一下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试验、和回弹法测量混凝土强度的试验设计的内容。

电阻应变片是应变电测技术中的感受元件,粘贴的好坏对测量质量影响很大,技术要求十分严格。

为保证质量,要求测点基底平整、清洁、干燥;粘结剂的电绝缘、化学稳定性及工艺性能良好,蠕变小,粘贴强度高(剪切强度不低于3-4MPa),温湿度影响小;同一组应变片干燥后,敏感栅对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500MΩ,应变片性好,滞后、零漂、蠕变等要小,保证应变能正确传递。

电阻应变计的粘贴,更是要求非常精细。

首先要进行电阻应变计的检查分选,要选择粘合剂,要进行测点处理,然后应变计粘贴,干燥固化,粘贴质量检查。

在测点处理时用砂纸打磨试件要粘贴应变计的部位,使测点平整、光滑、无锈。

然后吹去浮尘并用酒精清洗,到棉花干擦时无污染为止。

应变计的粘贴分为画线定位,打底,上胶,贴片。

加压。

其中上胶,贴片和加压的操作要特别注意。

上胶要把握分寸,不宜上胶过多,如果上胶过多,就不利于贴片和加压。

而贴片要待胶层发粘时迅速将应变计按正确位置就位,接着用拇指沿一个方向滚压,挤出多余胶水,胶层应尽量薄,并注意应变计位置不滑动。

加压时用手轻压一到两分钟即可。

通过这几个试验,使我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的实际的结构试验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其中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电工技术这门课有所涉及,以及我们运用焊烙铁的技能。

回弹法测量混凝土强度的实验中,我们了解到混凝土回弹仪是测混凝土表面硬度的仪器。

其用一弹簧驱动弹击锤,并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表面所产生的瞬时弹性变形的恢复力,使弹击锤带动指针弹回并指示出弹回的距离。

以回弹值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关的指标之一,来推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我们通过现场使用混凝土回弹仪明白了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表面硬度测量的方法。

由于回弹法是以反映表面硬度的回弹值来确定混凝土强度的,因此必须考虑影响混凝土表面硬度的碳化深度。

在写试验报告书时。

用到很多我们以前学过混凝土结构,以及《JGJ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好多内容,试验数据的分析及计算也是很复杂的,要求我们要全面掌握知识点。

通过这个试验我对混凝土各种材料状况有加强了解,对各项数据的测定也有了认知,故通过此次现场试验促进了我们对混凝土硬度测定有了进一步认识

《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课程是我们系历年开设的课程,故我们对其还是有些了解。

作为土木实践操作性要求很高的课程来说,本门课程的开设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后加深知识感。

比如我们在之前课程学习了许多对结构承载能力的验算,我们可能仅仅从书面上明白,我们需要对强度、刚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进行验算。

但是我们对实际的验算过程和数据获得都缺乏认识。

更直接的感觉就是我们之前学习了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等一系列课程,但是我们仅仅将理论学习作为一个任务,我们对我们今后可能面对的真实的理论运用于实际工程比较陌生。

我们上课时候可能仅仅听到老师说,某些知识今后可能对我们工作有作用,但是认知度实在不高。

而通过这次的实验课程,我们直接到了我们之前学习到的混凝土硬度、波形、应变片、强迫振动、自由度等知识都将直接运用于工作之中。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能很好运用学习的知识到试验和今后工作中才是真正学习到了知识。

通过一个学期课程的学习,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名土木人细心的重要。

一个学期老师对于不同试验内容的讲解时,我感觉到不管是任何试验,我们都需要在试验的前期准备、试验过程、后期试验处理都要十分细心。

因为之前我们对试验的准备不足、试验中不按规范、后期数据处理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的问题。

故我们也同样在学习好理论知识和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时刻注意培养自己的细心的品质。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我想在此处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验证。

通过一个学期的《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课程的学习让我们从理论、实践、对专业的细致态度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相信这样的提升定将有助于我们面对即将到来的实习与工作,也定将对我们今后的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起到较大的帮助。

最后感谢老师一个学期以来对我们教学的付出,谢谢!

参考文献:

《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吴晓枫主编

《JGJ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