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工程教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31914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消防工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建筑消防工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建筑消防工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建筑消防工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建筑消防工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消防工程教案.doc

《建筑消防工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消防工程教案.doc(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消防工程教案.doc

建筑消防工程

课程学习要求

一、课程目标

q课程性质:

是一门涉及到政策法规、消防安全技术、电子通信及弱电线路等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

主要讲述建筑消防系统的一般性质、规律和要求,它包括火灾起因和发展规律、建筑防火、火灾报警、防火减灾以及灭火系统设置等知识。

q学习目标:

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熟悉建筑消防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进行建筑消防系统设计分析、安装和调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系统集成与基本安装工艺,形成一定的消防设计、建审和系统安装、调试与管理等工程实践能力。

二、课程的授课安排

本课程采用两种形式组织教学:

v教师课堂讲授

v专题工程实例报告

三、教师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

(一)理论教学

Ø第一章:

建筑消防概论

Ø第二章:

建筑消防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Ø第三章:

火灾探测器

Ø第四章:

火灾报警控制器

Ø第五章:

自动水灭火系统

Ø第六章: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Ø第七章:

防火与减灾系统

Ø第八章:

建筑消防系统设计

Ø第九章:

消防系统的安装调试和使用维护

(二)专题工程实例报告

Ø某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要求及对策

Ø某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

四、教师课堂讲授的学时分配

序号

内容

课时分配

合计

讲课

实验

第一章

建筑消防概论

2

2

0

第二章

建筑消防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4

4

0

第三章

火灾探测器

4

4

0

第四章

火灾报警控制器

2

2

0

第五章

自动水灭火系统

2

2

0

第六章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2

2

0

第七章

防火与减灾系统

6

6

0

第八章

建筑消防系统设计

4

4

0

第九章

消防系统的安装调试和使用维护

2

2

0

 

总计

28

28

0

1.第一章:

建筑消防概论

1)知识点:

A.建筑消防系统概述。

包括建筑消防系统的一般性质、规律和要求。

B.火灾起因和发展规律。

C.建筑消防灭火介质及消防系统的发展。

2)重点:

A.建筑消防系统灭火机理及工作方针。

B.火灾形成规律,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3)难点:

火灾形成过程及规律。

2.第二章:

建筑消防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1)知识点:

A.建筑消防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B.建筑消防系统供电。

包括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系统设计及接地。

C.建筑消防系统布线。

2)重点:

A.建筑消防系统构成及设置原则。

B.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要求及接地措施。

C.消防系统的布线要求及防火措施。

3)难点:

不同防火等级建筑中建筑消防系统的构成。

3.第三章:

火灾探测器

1)知识点:

A.火灾探测器的构造、分类及工作原理。

B.火灾探测器的使用与选择。

C.火灾探测器的布置与安装。

2)重点:

A.火灾探测器类型、灵敏度的选择及数量的确定方法。

B.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及安装做法。

3)难点: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布置。

4.第四章:

火灾报警控制器

1)知识点:

A.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结构及工作原理。

B.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与选择。

C.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布线与安装。

2)重点:

A.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

B.集中、区域报警控制器的选用原则及布置特点。

3)难点: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与选择。

5.第五章:

自动水灭火系统

1)知识点:

A.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构成及设计。

B.室内喷洒水灭火系统构成及设计。

2)重点:

A.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的控制及要求。

B.室内喷洒水灭火系统的控制及要求。

3)难点:

自动水灭火系统的电气控制设计及要求。

6.第六章: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1)知识点:

A.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构成与分类。

B.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

C.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

2)重点:

A.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容器及设备的选择与布置。

B.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控制及要求。

3)难点: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电气控制设计及要求。

7.第七章:

防火与减灾系统

1)知识点:

A.防火门、防火卷帘及水幕系统。

B.防烟、排烟系统。

C.消防专用通讯系统。

D.火灾应急照明系统。

E.消防电梯。

2)重点:

A.防火门、防火卷帘及水幕系统的设置原则及特点。

B.防排烟设备选用、系统设计与调试验收。

C.消防对讲分机的设置要求及系统设计。

D.火灾应急照明系统的布置原则及设计要求。

3)难点:

各防火与减灾系统的设计要求。

8.第八章:

建筑消防系统设计

1)知识点:

A.建筑分类、火灾保护等级、范围的确定。

B.消防自动监控系统设计。

2)重点:

A.建筑防火等级及火灾保护等级分类特点及原则。

B.消防自动监控系统设计基本原则及步骤。

C.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及联动控制要求

3)难点:

建筑消防系统的联动控制要求及实现。

9.第九章:

消防系统的安装调试和使用维护

1)知识点:

A.消防系统安装的一般要求。

B.消防系统的调试开通。

C.消防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2)重点:

A.消防系统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应提交的资料和文件。

B.消防系统的调试开通的一般程序。

C.消防系统的正式启用时,使用单位必须具备的文件资料。

D.消防系统定期检查的原则及方法。

3)难点:

消防系统安装的工艺要求及内页资料整理。

五、课程基本要求:

1、熟悉建筑消防系统的组成与发展规律,掌握建筑防火保护对象的等级划分和建筑消防系统的设置原则。

2、熟悉火灾探测器和控制器的种类、工作原理与特点,熟练掌握火灾探测器和控制器的选择与设置要求。

3、熟悉常用灭火系统的种类、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掌握常用灭火系统的控制要求与方法。

4、熟悉常用防火减灾系统的种类、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掌握防火减灾系统的控制要求与方法。

5、熟悉建筑消防系统的安装、调试和验收方法,熟练掌握消防设备的供电方法和消防控制室(中心)的设计。

6、养成较强的自学能力,能查找资料、阅读建筑消防系统相关知识手册,可独立应用设计手册和参考资料进行建筑消防系统设计。

7、熟悉建筑消防系统工程设计、安装的技术规范规程,以及建筑消防系统设备的技术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打好基础。

第一章建筑消防概论

第一节建筑消防系统

1.1概述

Ø建筑火灾的危害性

1.火的出现

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力→文明→灾害

2.火灾的危害

用火范围不断扩大→火灾发生频率随之增高→灾害程度不断加重

Ø火灾的预防与消灭

1.消防的基本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消防管理

消防效果在于人,在于对消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和人们对消防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

3、消防机理

骨牌原理:

从每一个环节入手

1.2消防法规

1、消防行政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

(3)其他消防行政规定

2.消防技术法规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4)《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1.3建筑消防系统的发展

v早期(雏形):

人工发现火灾→组织人工灭火

v中期(较为发达):

仪器监视火情→由仪器发出火警信号→用灭火器械灭火。

v现代(自动化):

自动监测现场→自动确认火灾并自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自动启动灭火设备→自动排烟,自动封闭火灾区,指挥灭火等。

随堂作业

一、形成火灾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二、火灾的起因有哪些?

第二节火灾形成过程

2.1火灾的形成原因

(一)火灾发生的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氧化剂

3.可供燃烧的热源(引火源)

(二)火灾的起因

1.人为的造成火灾

a.吸烟引起的火灾

b.用火不当(包括蓄意纵火)

2.电器事故造成火灾

a.电器线路及设备产生发热、发火等故障

b.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3.可燃气体发生爆炸造成火灾

甲烷、乙烷、丙烷、乙烯、硫化氢、煤气、汽油、苯及甲苯等可燃气体发生预混燃烧。

4.可燃固体燃烧火灾

a.可燃固体在高温或明火作用下发生明火燃烧(表面燃烧)

b.可燃固体低温自燃(蒸发燃烧)

c.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因存放保管不当,产生分解,氧化而导致自然或爆炸,行成火灾(分解燃烧)

5.可燃液体燃烧造成火灾:

闪燃→爆炸(突沸)

2.2火灾形成过程

(一)按燃烧过程分

1.前期阶段(超早期)

〈1〉性质:

阴燃

〈2〉机理:

可燃物受各种起火因素作用而受热,产生热分解形成无焰燃烧。

〈3〉特点:

火灾尚未形成,无明火,但有一定的烟及焦糊味,基本上末造成物质损失。

2.早期阶段

〈1〉性质:

熏燃

〈2〉机理:

可燃物由于热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并蓄积热量,可燃物延燃面扩大,从无焰向有焰燃烧发展。

〈3〉特点:

火灾刚开始形成,焦糊味增浓,烟量增大开始出现明火,造成了较小的物质损失。

3.中期阶段

〈1〉性质:

旺燃蔓延

〈2〉机理:

大量可燃物被燃烧,火势迅猛发展到全面燃烧

〈3〉特点:

火灾已经形成并迅速扩大,旺火迅速增长,伴随高温,浓烟出现,造成了较大的物质损失。

4.晚期阶段

〈1〉  性质:

属熄灭阶段

〈2〉  机理:

可燃物已经燃烧殆尽,热量大量外泻

〈3〉  特点:

火灾已经扩散并进入熄灭,火灾温度开始下降,造成了一定损失。

按燃烧过程分火灾发展曲线图

(二)按火灾温度曲线分(详见P4-图1-1)

1.火灾初始阶段Ⅰ(曲线AB段)

〈1〉性质:

相当于附图1中前期及早期阶段。

〈2〉特点:

房间内的温度不平衡,除局部燃烧点之外,其他各点温度均较低,燃烧面小,人员可从容疏散。

2.火灾发展阶段Ⅱ(曲线BC段)

(1)性质:

相当于附图1中中期阶段

(2)特点:

可燃物延燃速度大增,温度迅速上升,直到最高温度点C

3.火灾熄灭阶段Ⅲ(C点之后)

〈1〉性质:

相当于附图1中的晚期阶段。

〈2〉特点:

室内可燃物殆尽、破坏,热量大量外泻,火灾温度开始下降。

2.3建筑的防火方式

〈一〉被动式防火: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予以考虑)

1.概念:

指利用建筑的防火设施进行防火。

2.作用:

尽量减少起火因数,防止烟、热气流及火的蔓延,确保人身安全。

3.主要内容:

n防火结构

n防火分区

n非燃性及阻燃性材质

n疏散途径和避难区等

〈二〉主动式防火:

1.概念:

指利用自动防火工程中的报警、防灾和灭火系统进行防火。

2.作用:

3.主要内容:

n火灾报警

n防排烟

n引导疏散

n初期灭火等

2.4火灾发展规律与自动防火的结合

(一)第一道自动监视线

1.在火灾初始阶段(含前期及早期)具有烟多、味浓、温度低、火焰小的特点,这些参数为早期预报火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2.初始阶段中的烟、味参数可作为烟味类探测器的报警依据。

目前主要是用感烟探测器。

3.作为火灾预警和火灾核实的信号。

(二)第二道自动监视线

1.早期燃烧阶段除了烟、味加浓外,温度上升加快,可以启动差温探测器。

2.早期或中期中当达到一定温度值(如70--90℃)时,可以启动定温探测器。

3.作为控火及初期灭火的动作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