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问答.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31544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7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技术问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技术问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技术问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技术问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技术问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技术问答.doc

《建筑施工技术问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技术问答.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施工技术问答.doc

建筑施工技术问答题汇总

1.土方调配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

①应力求达到挖方与填方基本平衡和就近调配,使挖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可能为最小,即土方运输量或费用最小。

②土方调配应考虑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相结合的原则,考虑分区与全场相结合的原则,还应尽可能与大型地下建筑物的施工相结合,以避免重复挖运和场地混乱。

③合理布置挖、填方分区线,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运输线路,使土方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④好土用在回填质量要求高的地区。

⑤土方平衡调配应尽可能与城市规划和农田水利相结合,将余土一次性运到指定弃土场,做到文明施工。

2.常用的挖土机械有哪几种?

各有何特点?

答:

常用的施工机械有推土机、铲运机、单斗挖土机、装载机、压实机械等。

推土机的特点:

操作灵活,运转方便,所需工作面较小,行驶速度快,易于转移,能爬30度左右的缓坡,因此应用较广。

铲运机的特点是能综合完成挖土、运土、平土或填土等全部土方施工工序,对行驶道路要求较低,操纵灵活、运转方便、生产率高,在土方工程中常应用于大面积场地平整,开挖大基坑、沟槽以及填筑路基、堤坝等工程。

单斗挖土机按工作位置的不同分为正铲、反铲、拉铲和抓铲等。

正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

“向前向上,强制切土”。

其挖土能力大,生产率高。

反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

“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其挖土能力比正铲小。

拉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

“后退向下,自重切土”。

其挖土半径比挖土深度较大,

但不如反铲灵活,开挖精确性差。

抓铲挖土机其挖土特点是:

“直上直下,自重切土”。

挖土能力小。

装载机的特点:

具有操作轻便、灵活、转运方便、快速等特点。

压实机械按工作原理分为:

静力碾压式,冲击式,振动式和复合作用式等。

静力碾压式压实机械压实层厚,适用于路基、堤坝的压实。

轮胎式压路机轮胎气压可调节,可增减压重,单位压力可变,压实过程有揉搓作用,使压实层均匀密实,且不伤路面,适用于道路、广场等垫层的压实。

冲击式压实机械其特点是夯实厚度较大,适用于狭小面积及基坑的夯实。

振动式压实机械其特点是振动频率高,对粘结性低的松散土石,如砂土、碎石等压实效果较好。

复合作用压实机械有碾压和振动作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和冲击作用的冲击式压路碾等。

振动作用的振动式压路机,系在压路机上加装激振器而成,为目前发展迅速的机型,有取代静力碾压式压实机的趋势。

3,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在实际施工中如何控制?

答:

填土压实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压实功、土的含水量以及每层铺土厚度。

①压实功的影响实际施工中,对于砂土只需碾压或夯击2~3遍,对粉土只需3~4遍,对粉质黏土或黏土只需5~6遍。

②含水量的影响工地简单检验黏性土含水量的方法一般是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为保证填土在压实过程中处于最佳含水量状态,当土过湿时,应予翻松晾干,也可掺入同类干土或吸水性土料;当土过干时,则应预先洒水润湿。

③铺土厚度的影响铺土厚度应小于压实机械压土时的作用深度,最优的铺土厚度应能使土方压实而机械的功耗费最少,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压实机具通过试验确定。

4.最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哪种最经济?

答:

常用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土地基,重锤夯实,强夯,振冲,砂桩挤密,深层搅拌,堆载预压,化学加固等。

深层搅拌最经济。

5.确定打桩顺序的原则有哪些?

考虑打桩顺序时主要考虑桩对周围土的挤密效应;对周围建筑物结构、地基的影响;桩机及吊装、运输车辆等进出场的方便。

一般打桩的顺序原则是:

先深后浅、先中间后周边、先密集区域后稀疏区域、先近已有建筑物后远已有建筑物(必要时与已有建筑间挖减震沟),当没有上述条件限制时也可以从一端退打。

6.如何控制预制桩的打桩质量?

打桩质量评定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能否满足设计规定的贯入度或标高的要求;二是桩打入后的偏差是否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1)、贯入度或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粘性土、碎石土、中密以上的粉土和砂土或风化岩等土层时,应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或桩尖标高作参考;若贯入度已达到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其每阵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应大于规定的数值;桩端位于其它软土层时,以桩端设计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作参考。

上述所说的贯入度是指最后贯入度,即施工中最后10击内桩的平均入土深度。

贯入度的大小应通过合格的试桩或试打数根桩后确定,它是打桩质量标准的重要控制指标。

最后贯入度的测量应在下列正常条件下进行:

桩顶没有破坏;锤击没有偏心;锤的落距符合规定;桩帽与弹性垫层正常。

打桩时如桩端达到设计标高而贯入度指标与要求相差较大;或者贯入度指标已满足,而标高与设计要求相差较大。

遇到这两种情况时,说明地基的实际情况设计原来的估计或判断有较大的出入,属于异常情况,都应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以调整其标高或贯入度控制的要求。

(2)、平面位置或垂直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桩打入后,桩位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规定。

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必须使桩在提升就位时要对准桩位,桩身要垂直;桩在施打时,必须使桩身、桩帽和桩锤三者的中心线在同一垂直轴线上,以保证桩的垂直入土;短桩接长时,上下节桩的端面要平整,中心要对齐,入发现断面有间隙,应用铁片垫平焊牢;打桩完毕基坑挖土时,应制订合理的挖土方案,以防挖土而引起桩的位移或倾斜。

7.静力压桩有何特点?

其施工要点有哪些?

答:

它具有施工无噪声、无振动、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提高施工质量、沉桩速度快等特点。

其施工要点有:

①压桩应连续进行,因故停歇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压桩力将大幅度增长而导致桩压不下去或桩机被抬起。

②压桩的终压控制很重要。

一般为纯摩擦桩,终压时以设计桩长为控制条件;对长度大于21m的端承摩擦型静压桩应以设计桩长为主,终压力值作对照;对一些设计承载力较高的桩基,终压力值宜尽量接近桩机满载值;对长14~21m静压桩,应以终压力达满载值为终压控制条件;对桩周土质较差且设计承载力较高的,宜复压1~2次为佳,对长度小于14m的桩,宜连续多次复压,特别对长度小于8m的短桩,连续复压的次数应适当增加。

③静压力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可通过桩的终止压力值大致判断。

如判断的终止压力值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立即采取送桩加深处理或补桩,以保证桩基的施工质量。

8.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

如何防治?

答:

1)钢筋笼下落:

严格细致地下好钢筋笼,并将其牢固地绑扎或焊接在孔口,下导管时,使导管顺桩孔中心位置而下,斜桩灌注时,导管的每个接头处加装外表面光滑的罩子,避免挂住钢筋笼,在浇灌过程中,一经发现钢筋笼下落立即停止浇灌混凝土,将笼吊至设计标高重新固定,如笼沉入混凝土中拔不出来,选先探明笼顶标高、沉入深度,在断桩部位增加一节钢筋笼,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2)钢筋笼上浮:

将钢筋笼牢固地绑扎或焊接在孔口,使钢筋笼内径与导管外壁之间空隙大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两倍,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随时观测凝土面位置,接近钢筋底时,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量和浇筑速度,确认导管与钢筋笼之间有无挂带现象。

  3)坍孔壁:

提升、下落冲锤或掏渣筒、钢筋骨架时,保持垂直上下,用冲孔机时,开机阶段保持低锤密击,造成坚固耐用孔壁后,再恢复正常冲击,清孔完立即浇灌混凝土,轻度坍孔,加大泥浆密度和提高水位,严重坍孔,用粘土、泥膏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重新钻进。

  4)钻孔偏移倾斜:

将桩架重新安装牢固,并对导架进行水平和垂直校正,检修钻孔设备,如有孤石,宜用钻机钻透,用冲孔机时,用低锤密击,把石打碎,基岩倾斜时,投入块石使表面略平,用锤密打,偏斜过大时,填入石子粘土,重新钻进,控制钻速,慢慢提升下降往复扫孔纠正。

  5)导管漏水:

检查后重新设置,提起导管重新上紧法兰螺丝,提出导管,清除灌入的混凝土,重新开始灌注,若孔内已灌入少量混凝土,应清除干净后方可灌注,若孔内灌注混凝土较多时,应暂停灌注,下一个比原孔径小一级的钻头钻进至一定深度起钻,用高压水将混凝土面冲洗干净,并将沉渣吸出,将导管下至中间小孔内恢复灌注。

  6)断桩:

加强深员的技术培训,反复细心探测混凝土面,认真绘制混凝土灌注曲线,正确指导导管的提升。

灌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导管提升匀速平稳,慢慢起升。

灌注前对各个作业环境和岗位认真检查,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灌注作业连续紧凑。

  7)缩颈:

摸清承压水的准确位置,在灌注前下入专门护筒进行止水封隔,成桩后经验桩发现缩颈,如位置较浅可采用开挖进行补救,如位置较深,且缩颈严重,则应考虑补桩。

  8)导管拔空:

当发现导管拔空后,应迅速将导管插入到混凝土中,利用小型水泵将导管中水抽出,再继续浇灌混凝土。

迅速提出导管,重新设隔水球灌注混凝土,在隔水球冲出导管后,应将导管继续下降,直到导管不能插入时再少许提升导管,继续浇注混凝土。

9.哪些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脚手架工程?

 答:

(一)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二)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三)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四)吊篮脚手架工程。

  (五)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

 (六)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

10.何为“三一砌砖法”?

其操作要点有哪些?

答:

“三一砌砖法”,即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

操作要领是:

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

操作时砖块要平、跟线,砌筑操作过程中,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和乱缝。

1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要点。

答: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要点主要有:

1、构造柱截面尺寸控制;2、马牙槎留设(先退后进);3、构造柱钢筋位置(确保钢筋不位移),搭接范围箍筋加密;4、与砌体的拉结筋设置;5、构造柱浇筑标高控制;6、施工缝处理;7、构造柱混凝土养护等。

12.模板设计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

模板工程设计的主要原则

  

(1)实用性:

构造简单,支拆方便、表面平整、接缝不漏浆。

  

(2)安全性:

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

  (3)经济性:

尽量减少一次性投入,增加模板周转,减少支拆用工。

13.什么是施工缝?

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对施工缝如何处理?

答:

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1)由于技术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对混凝土结构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而必须停歇较长的时间,其停歇时间已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致使混凝土已初凝;当继续浇混凝土时,形成了接缝,即为施工缝。

(2)留设位置;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与柱子交接处的水平面上,或梁的下面,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

高度大于1m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楼板底面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平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处;对于有主次梁的楼板结构,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3)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

施工缝浇筑混凝土之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

(4)处理时,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水泥∶水=1∶0.4),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厚度为30~50mm,以保证接缝的质量。

浇筑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捣实,使其紧密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