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线沉井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1015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管线沉井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综合管线沉井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综合管线沉井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综合管线沉井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综合管线沉井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管线沉井施工方案.docx

《综合管线沉井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管线沉井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管线沉井施工方案.docx

综合管线沉井施工方案

成都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西延伸线)土建施工1标段

红光停车场污水25号井沉井

施工方案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西延伸线)土建施工1标段经理部

2011年12月03日

成都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西延伸线)土建施工1标段

红光停车场污水25号井沉井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西延伸线)土建施工1标段经理部

2011年12月03日

 

红光停车场污水25号井沉井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成都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西延伸线)红光停车场污水处理场旁综合管线交叉复杂,污水25号井深度6.0米,施工场地狭小,并有成都自来水公司的涵洞以及蝶阀井、污水处理房、电缆沟等影响深井机械开挖施工,为保证施工安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将污水25号井更改为沉井施工。

1.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1.2.1工程地质

站内均为第四系(Q)地质覆盖。

地表多为第四系人工填筑土(Q4ml),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粉土及砂、卵石土。

从上至下分布如下:

第四系人工填筑土(Q4ml):

杂填土局部分布于地表,层厚0.5~2.7m;素填土主要分布于地表,层厚0.5~2.2m。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粉质粘土普遍分布,层厚1.9~2.5m;粉土层厚0.5~2.8m;细砂分布于卵石土顶面或以呈透镜状分布于卵石中,层厚0.5~1.0m;卵石土埋深1.4~6.1m。

本场地详勘期间为平水期,在钻孔内测得地下水位埋深约为1.5~3.8m,初见水位与静止水位基本一致,区内的地下水位不具有承压性。

1.2.2水文地质

地下水主要为卵石土层中的孔隙潜水:

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全新统(Q4),砂卵石土层含水丰富,为孔隙潜水。

车站基本位于卵石土层中,区间部分主体结构基本位于砂、卵石土中,受地下水影响很大。

场地内地下水具有埋藏浅,季节性变化明显,受降水影响大,水位西北高东南低。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成都地区丰水期一般出现在7、8、9月份,枯水期12、1、2月份,以8月份地下水位埋深最浅,其余月份为平水期。

在天然状态下,区内枯水期地下水位埋深3.0~5.0m;洪水期地下水埋深2.5~4.0m。

根据区内地下水位动态长期观测资料,在天然状态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在1.0~3.0m之间。

1.2.3施工场地条件

目前该区域其他建筑(污水处理站)、电缆沟等都已施工完成,场地已平整,具备良好的施工条件。

1.3编制依据

(1)《地铁2号线西延线红光停车场室外综合管线设计图》

(2)《地铁2号线西延线红光停车场室外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图》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5)《SGBZ-0110沉井施工工艺标准[1]》

(6)相关设计文件变更文件及图集

1.4工程特点及难点

1、该污水井周围各类管线较多,包括电缆沟、污水管、废水管、自来水管,以及污水处理房、自来水涵洞、蝶阀井,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要完成深井的施工,必须将污水25号井更改为沉井施工,并将污水处理房、电缆沟的安全等作为一个系统来整体考虑其施工顺序和组织施工;

2、污泥提升井的基坑较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内地下水将会对深井的施工带来不便;

3、由于深井距离污水处理房较近,需要监控污水处理房的沉降量测,必须保证已修好移交的污水处理房的安全。

二、施工方法与施工组织

2.1施工准备

(1)、整平场地至要求场平标高,在污水处理房墙脚设置两个以上的控制点,随时观测污水处理房是否有位移变化。

(2)、在施工前一定先熟悉施工技术交底以及相关的内容。

(3)、制作沉井所使用的混凝土、钢筋、砖等半成品与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施工人员及队伍具有专业施工经验并得到必要的安全及技术交底。

2.1.1技术准备

(1)详细勘察场区内管道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摸底。

(2)了解施工特点和技术要求,熟悉施工操作规程和各项技术数据。

(3)熟悉图纸,认真理会设计意图。

工种

人数(个)

工种

人数(个)

管理人员

1

运输车司机

2

挖掘机司机

1

杂工

5

2.1.2人员配备

 

表2-1施工所需劳动力计划表

2.1.3设备及仪器配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挖掘机

1.5m3

1

2

装载机

3吨

2

3

水泵

1KW

4

8

夯机

蛙式打夯机

4

10

水准仪

DNA03

3

11

全站仪

徕卡1201

1

表2-4设备及仪器配备表

2.2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2.2.1.施工工艺流程

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开挖基坑→铺砂垫层和垫木或砌刃脚砖座→沉井制作→布设降水井点或挖排水沟、集水井→抽出垫木→沉井下沉封底→浇筑底板混凝土→施工底板、顶板及辅助设施。

2.2.2.沉井制作

1、制作顺序

场地整平→放线→挖土3~4m深(地下水位上0.5m)→夯实基底→抄平放线验线→铺砂垫层→垫木或挖刃脚土模→安设刃脚铁件、绑钢筋→支刃脚、井身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外围围槽灌砂→抽出垫木。

2、沉井制作:

⑴、沉井基坑先挖至地面下3-4m,再夯实垫层,在夯实后的砂垫层上铺设垫木支承模板。

⑵、沈井不得设置垂直施工缝。

沉井直壁模板及刃脚斜面内模拆模应按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⑶、沉井预埋套管应预先封堵洞口。

⑷、沉井接高的各节竖向中心线应与前一节的中心线重合或平行。

沉井外壁应平滑。

⑸、沉井分节制作的高度,应保证其稳定性并能使其顺利下沉。

本沉井分二节制作,分段处选在设计底标高向上3.2m处,能确保其制作时的稳定性。

⑹分节制作的沉井,在第一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后,方可进行沉井的开挖施工。

⑺沉井浇筑混凝土时,应对称和均匀地进行。

在抽承垫木之前,应对封底及底板接缝部位凿毛处理,井体上的各类穿墙管件及固定模板的对穿螺栓等应采取抗渗措施。

2.2.3.下沉

1、抽出承垫木,应在井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分区、依次、对称、同步地进行。

每次抽去垫木后,刃脚下应立即用砂或砾砂填实。

定位支点处的垫木,应最后同时抽出。

2、挖土下沉时,应分层、均匀、对称地进行,使其能均匀竖直下沉,不得有过大的倾斜。

一般情况,不应从刃脚踏面下挖土。

如沉井的下沉系数较大时,应先挖锅底中间部分,沿沉井刃脚周围保留土堤,使沉井挤土下沉;如沉井的下沉系数较小时,应采取其他措施,使沉井不断下沉,中间不应有较长时间的停歇,亦不得将锅底开挖过深。

在下沉过程中,除防止沉井的不均匀下沉及突沉,还应特别强调防止沉井的扭曲变形,内挖土时应严格控制挖土厚度,先中间后四周,均匀对称进行,并根据需要留有土台,逐层切削,使沉井均匀下沉。

3、在沉井四周应设沉降观测点,应加强下沉过程中的观测,要求每班至少测量两次,并应在每次下沉后进行检查,如发现倾斜、扭曲,应随时纠正。

为防止突沉,应控制均匀挖土。

4、在沉井挖至过程中应在中心位置布置两个积水坑,进水坑采用P.E300的井筒,交替使用,积水坑深始终保持在开挖面下0.6米。

2.2.4.封底

1、当沉井下沉到距离设计标高0.1m时应停止挖土和抽水,使其靠自重下沉至设计标高或接近设计标高,沉井下沉于设计标高,应进行沉降现测,在8小时内下沉量不大于10mm时,方可封底。

排干井内积水、清除浮泥才能进行封底。

2、沉井底部采用碎石作为反滤层,总厚度为400mm-700mm,四周靠刃脚处需设置土台。

反滤层厚度及锅底形状可根据施工需要调整,以保证沉井稳定。

沉井垫层采用废旧模板平铺,再制作底板钢筋。

3、在浇捣底板封底混凝土(C25素混凝土)开始到钢筋混凝土底板浇捣并达到30%的设计强度以前,应抽掉滤鼓内积水。

当底板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封堵滤鼓。

滤鼓封堵采用C30混凝土,并宜加入适量早强剂及混凝土膨胀剂,在封堵前须抽干滤鼓内积水。

4、干封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沉井基底土面应全部挖至设计标高;

⑵井内积水应尽量排干;

⑶混凝土凿毛处应洗刷干净;

⑷浇筑时,应防止沉井不均匀下沉,在软土层中封底宜分格对称进行;

⑸在封底和底板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以前,应从封底以下的积水井中不间断地抽水。

停止抽水时,应考虑沉井的抗浮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总体施工安排

3.1工期总目标

红光停车场污水处理场工程拟于2011年12月10日开工,2011年12月30日竣工竣工,总工期20天。

四、文明施工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现场文明领导小组,负责基坑开挖、沉井施工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及各施工班组文明施工的意识和自觉性,并定期对现场文明施工情况进行评比,找出不足,重点改进。

3、现场机械机具分类堆放停置。

4、加强施工范围地上、地下管线及公用设施的保护;

5、开挖基坑地段设置护栏,有明显的警示及交通导向标志;

6、及时修复因施工遭到破坏的行车路面,确保行车顺畅;

7、加强施工沿线的夜间照明;

8、保持场内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持场地的整洁、道路畅通,随时清理生产、生活垃圾。

五、应急救援预案

5.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发生事故时应遵循“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达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

5.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

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

 

 

5.3危险因素及预防、应急措施

5.3.1基坑坍塌滑坡

1、预防措施

①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

②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并派专人抽水值班,并对基坑边坡面进行喷射素砼保护。

③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

④坡顶严禁堆积荷载,

⑤基坑四周设置砖砌或砼排水沟;分层开挖,层间设台阶,每层开挖边坡坡率根据地质情况按规定放坡,必要时坡面喷射砼保证稳定。

⑥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

2、应急措施:

①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

的人员进行疏散。

②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

③会同相关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

④在具备条件和不危及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补强支撑,并对坡脚处进行土方回填。

⑤尽量减少动载、进行坡顶卸载。

⑥杜绝任何流入基坑边坡内的水源。

六、施工现场尘灰控制措施

a.在施工作业现场按照相关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分隔。

b.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应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以减少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

c.装有建筑材料、渣土等易扬撒物资的车辆,车厢应覆盖封闭起来,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扬撒、飘逸,污染运输沿线的环境。

d.将现场内的堆土、堆砂用帆布或密目网等进行重叠式覆盖。

e.清理施工垃圾时,采用容器吊运的办法,严禁任何人随意凌空抛散。

采用封闭垃圾站存放垃圾,并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区分存放,及时清运。

外运时覆盖严密,确保不沿途撒落。

f.施工现场设专人清扫保洁,使用洒水设备定时洒水降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