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0617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6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

(总分:

150.00,做题时间:

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40,分数:

80.00)

1.若长度为n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在其第i个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

(1≤i≤n+1)。

 A.O(0)

 B.O

(1)

 C.O(n) √

 D.

O(n2)

假定在线性表的任何位置上插入元素的概率pi是相等的,则在长度为n的线性表中插入一个元素时所需要移动元素的平均次数为

由此可见,在长度为n的线性表中插入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O(n)。

同理,可以计算出在长度为n的线性表中删除一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也为O(n)。

2.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为求出任一元素的存储地址,只要知道(   )。

 A.基地址

 B.一个元素占用的字节

 C.向量大小

 D.基地址和一个元素占用的字节 √

根据一维数组的随机存储特性,计算一个数据元素存储位置需要知道数据元素的序号、数组的基地址和一个元素占用的字节数,此题假设元素的序号是已知的。

3.若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或删除最后一个结点,则最节省运算时间的存储方式是(   )。

 A.单链表

 B.给出表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C.双向链表

 D.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 √

在链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结点,需修改它的前趋或后继结点的指针域。

如不特别指明,链表通常只给出第一个结点的地址——头指针。

其他结点的地址只能从它的前趋或后继结点得到。

4种选择中只有D项能从第一个结点,经过最少的结点,获得最后一个结点“相邻”结点的地址。

4. 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12345,则下列序列中不可能的输出序列是(   )。

 A.23415

 B.54231 √

 C.23145

 D.15432

5最先出栈,按栈后进先出的特点,这时4、3、2、1均在栈中,出栈的顺序只能是4、3、2、1,所以选B项。

5.若循环队列以数组Q[0…m-1]作为其存储结构,变量rear表示循环队列中的队尾元素的实际位置,其移动按rear=(rear+1)Modm进行,变量length表示当前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则循环队列的队首元素的实际位置是(   )。

 A.rear-length

 B.(rear-length+m)Modm

 C.(1+rear+m-length)Modm √

 D.m-length

 可以把循环队列想象成两个长度为m的数组,由队尾的位置找队首的位置,只需要从rear的位置往前数length-1个元素即可,但有可能出现负数的情况,所以要加上数组的长度m;也有可能是正数,会造成多加了一个m,所以要进行一次取模操作,即最终的结果是(rear+m-(length-1))Modm。

6. 已知两种遍历的结果就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这两种遍历是(   )。

 A.先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B.先序遍历和层次遍历

 C.中序遍历和层次遍历

 D.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

一棵非空二叉树是由根结点和左、右子树3部分组成的,当用两种遍历确定一棵二叉树时,必须能分出这3部分。

由于后序序列能确定二叉树的根结点,而知道根结点后,我们可以在中序序列识别左子树和右子树。

7.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IJKLMNO,中序遍历序列为JLKINMO,则后序遍历序列为(   )。

 A.JLKMNOI

 B.LKNJOMI

 C.LKJNOMI √

 D.LKNOJMI

由前序遍历序列知,二叉树根为I,也即中序遍历序列中JLK是其左子树的结点,NMO是其右子树的结点。

同理找到J是I的左子树的根结点,中序序列中J的前边没有结点,这表明J没有左子树。

同理也可得到K是J的右子树的根结点,K的左孩子是L,右孩子为空…依照上述方法,可以恢复出整棵二叉树如图1所示:

图1  二叉树

由恢复出的图1可以得到后序遍历序列:

LKJNOMI。

8.无向图G是一个无向连通图,有9条边,则该图至少有(   )个结点。

 A.4

 B.5 √

 C.6

 D.7

9.哈希查找中k个关键字具有同一哈希值,若用线性探测法将这k个关键字对应的记录存入哈希表中,至少要进行(   )次探测。

 A.k

 B.k+1

 C.k(k+1)/2 √

 D.1+k(k+1)/2

因为放入第1个记录时需要探测1次,放入第2个记录时需要探测2次,依此类推,放入第k个记录时需要探测k次,因此共需要探测k(k+1)/2次。

10.下列排序算法中,(   )是稳定排序算法。

 A.直接插入排序 √

 B.快速排序

 C.希尔排序

 D.堆排序

判断一个排序算法是否稳定的关键是它的数据交换方式。

在稳定排序中,只有相邻的数据可能进行交换,如:

直接插入排序、起泡排序等。

在非稳定排序中,不相邻的数据之间有可能进行交换,如:

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等。

11.若二进制定点小数真值是-0.1101,机器中表示为1.0010,则该数采用的编码方法是(   )。

 A.原码

 B.补码

 C.反码 √

 D.移码

原码是数据位与真值相同,符号位为0或1,而题中1.0010与-0.1101的数据位恰好相反,所以A项不对。

由二者的数据位恰好相反,很容易想到是反码。

再按照反码的定义,数据位是真值的取反,根据正负确定符号位是0或1,可以确定C项正确。

12.某机字长8位,含一位数符,采用原码表示,则定点小数所能表示的非零最小正数为(   )。

 A.

2-9

 B.

2-8

 C.1

 D.

2-7

 √

符号位为0,数值位取非零正数中的原码最小值,因此8位数据编码为:

00000001,表示的值是2-7。

13. 计算机系统采用补码运算是为了(   )。

 A.与手工运算方式保持一致

 B.提高运算速度

 C.简化计算机的设计 √

 D.提高运算精度

因为补码的0的表示方法具有唯一性,而且数据在进行计算的时候也具有封闭性,所以能够简化电路的逻辑,简化计算机设计。

补码的运算方式与手工运算方式有很大不同,对运算速度和运算精度没有必然影响。

14.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128K×16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少数目是(   )。

 A.33

 B.35 √

 C.25

 D.26

128K×16的存储器,数据线为16位,按字寻址的范围是217,按字节寻址的范围是219,地址线为19位。

所以芯片引出线的最少数目是16+19=35。

15.若存储周期250ns,每次读出16位,则该存储器的数据传送率为(   )。

 A.

 4×106字节/秒

 B.4M字节/秒

 C.

 8×106字节/秒

 √

 D.8M字节/秒

存储周期为250ns,换算为250×10-9秒;每个存储周期可读出16位,为两个字节,则数据传送率为:

2字节/(250×10-9)秒,即8×106字节/秒。

16.在向上生成(地址码减小方向)堆栈中,若约定为实顶栈(即堆顶指针随时指向实有数据的堆顶),则正确的压入数据操作为(   )。

 A.先使(SP)+1,再写入数据

 B.先写入数据,再使(SP)+1

 C.先使(SP)-1,再写入数据

 D.先写入数据,再使(SP)-1 √

把要压栈的数据先写进堆栈指针现在所指的地址,再改变地址指针,因为地址码的方向是减小的,所以是(SP)-1。

17.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   )。

 A.立即寻址

 B.变址寻址

 C.间接寻址

 D.寄存器寻址 √

由于计算机中寄存器的数量一般很少,采用寄存器寻址时可用少量的代码来指定寄存器,这样可以减少对应地址段的代码位数,也可减少整个指令的代码长度。

18. 在CPU中用来存储指令后继地址的寄存器是(   )。

 A.主存地址寄存器

 B.程序计数器 √

 C.指令寄存器

 D.状态条件寄存器

为了保证程序(在操作系统中理解为进程)能够连续地执行下去,CPU必须具有某些手段来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程序计数器PC就是起到这种作用的。

当程序转移时,转移指令执行的最终结果就是要改变PC的值,此PC值就是要转去的地址,以此实现转移。

有些机器中也称PC为指令指针IP(InstructionPointer)。

19.以下四种类型指令中,执行时间最长的是(   )。

 A.RR

 B.RS型指令

 C.SS型指令 √

 D.程序控制指令

CPU内部的寄存器的速度是内存的数十倍,所以访问内存的时间比较长。

而RR型指令是在寄存器之间进行操作,速度比较快;RS型指令的操作数有寄存器也有内存单元,速度比RR型指令的慢;SS型指令是在两个内存单元之间操作,速度最慢,时间最长。

程序控制指令相当于RR型指令或RS型指令。

综上,SS型指令执行时间最长。

20.某机主频为50MHZ,两个时钟周期组成一个机器周期,它的机器周期是(   )。

 A.10ns

 B.20ns

 C.40ns √

 D.100ns

主频为50MHZ,则时钟周期为1/50MHZ,机器周期为时钟周期乘以2,等于40ns。

21.流水计算机中,下列语句发生的是数据相关中的(   )相关。

ADDR1,R2,R3;(R2)+(R3)→R1

ADDR4,R1,R5;(R1)+(R5)→R4

 A.写后读 √

 B.读后写

 C.写后写

 D.读后读

第一条语句将R2,R3的和写入到R1中,而第二条语句需要读取R1中的数据与R5进行求和运算,所以是写后读。

22.对于三级文件目录,若主目录、用户目录及子目录各级分别最多有3、4、5个目录项,则为找到一指定文件的目录项(绝对路径名方式),最多只需检索的目录项数是(   )。

 A.12个 √

 B.17个

 C.23个

 D.60个

最多就是在每一级目录中遍历每个项3+4+5=12。

23.在分时系统中,当用户数为100时,为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2s,系统设置的时间片长度应为(   )。

 A.50ms

 B.100ms

 C.10ms

 D.20ms √

该题意味着100个用户采用简单轮转法时,每个用户的响应时间不能超过2s的限制。

显然就可以用如下计算进行正确选择:

2s/100=2000ms/100=20ms。

24.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   )。

 A.利用率 √

 B.可靠性

 C.稳定性

 D.兼容性

多道程序设计是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之下相互穿插的运行。

两个或两个以上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中同处于开始和结束之间的状态。

这就是多道程序技术运行的特征:

多道性、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

多道程序设计使多个进程并发执行,将CPU从繁忙的I/O操作中解放出来,所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25. 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性是指若干个事件(   )发生。

 A.在同一时刻

 B.一定在不同时刻

 C.在某一时间间隔内 √

 D.依次在不同时间间隔内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的间隔内发生。

而并行性主要指的是硬件上的概念,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26.在进程的生命周期内,一个进程与其执行的程序之间的关系是(   )。

 A.一对一

 B.一对多 √

 C.多对多

 D.多对一

一个进程在其生命周期内,可以通过不断调用exec()改变自己的可执行程序。

多进程可共享同一个程序,如编译、编辑程序等系统实用程序。

27.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   )。

 A.该进程马上占有CPU

 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 √

 C.进程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

进程占有CPU是处于运行态。

进程被唤醒,是指当进程需等待的事件发生时,进程会由挂起或阻塞态转变为就绪态,根据相应的调度算法插入到就绪队列的相应位置,不一定插在队首。

进程的优先权可能会发生变化,也可能不变。

28. 若用8个字(字长32位)组成的位示图管理主存。

假定用户归还一个块号为100的主存块时,它对应位示图的位置为(   )。

 A.字号为3,位号为5

 B.字号为4,位号为4

 C.字号为3,位号为4 √

 D.字号为4,位号为5

因为100/32的商为3,即字号为3,余数为4,即位号为4。

29.某软盘有40个磁道,磁头从一个磁道移至另一个磁道需要5ms。

文件在磁盘上非连续存放,逻辑上相邻数据块的平均距离为10个磁道,每块的旋转延迟时间及传输时间分别为100ms和25ms,则读取一个100块的文件需要(   )时间。

 A.17500ms √

 B.15000ms

 C.5000ms

 D.25000ms

软盘上读取文件的时间包括:

寻道时间、旋转延迟时间、传输时间。

读取每块数据的时间为:

5ms×10+100ms+25ms=175ms。

总共有100个数据块,所以读取该文件共需时间:

100×175ms=17500ms。

30.根据使用方式,可将缓冲区设置成(   )。

 A.专用缓冲区和特殊缓冲区

 B.单缓冲区和多缓冲区

 C.专用缓冲区和通用缓冲区 √

 D.多缓冲区和缓冲池

按使用方式,可将缓冲区设置成专用缓冲区和通用缓冲区;按组织方式,则又可分成单缓冲区、多缓冲区以及缓冲池。

31.虚拟页面调度算法有多种,(   )调度算法不是页面调度算法。

 A.后进先出 √

 B.先进先出

 C.最近最少使用

 D.随机选择

常用页面调度算法主要有先进先出调度算法,最近最少调度算法,最近最不常用调度算法,随机选择算法等,没有后进先出调度算法。

32.一个计算机系统配置有2台绘图机,3台打印机。

为了正确驱动这些设备,系统应该提供的设备驱动程序的数量是(   )个。

 A.5

 B.3

 C.2 √

 D.1

系统只要按设备类型配置设备驱动程序即可,与设备的数量无关。

33.下列关于集线器说法正确的是(   )。

 A.集线器具有路径选择功能

 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

 C.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 √

 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

集线器属于纯硬件网络底层设备,基本上不具有类似于交换机的“智能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

它也不具备交换机所具有的MAC地址表,所以它发送数据时都是没有针对性的,而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

也就是说当它要向某结点发送数据时,不是直接把数据发送到目的结点,而是把数据包发送到与集线器相连的所有结点。

集线器只是简单地对信号进行放大再生。

34.一个用于发送二进制信号的3kHz信道,其信躁比为20dB,则可以获得的最大数据速率是(   )。

 A.6kbit/s √

 B.6.66kbit/s

 C.19.98kbit/s

 D.20kbit/s

20=10log10100,香农极限是3log2(1+100)=3log2101=3×6.66=19.98kbit/s,奈奎斯特极限是6kbit/s,因此瓶颈是奈奎斯特极限,故最大数据速率是6kbit/s。

35.采用HDLC传输比特串011111111000001,位填充后输出为(   )。

.010*********

 B.0111110111000001 √

 C.0111101111000001

 D.0111111011000001

HDLC采用位填充的组帧方式,每一帧的开始和结束都有一个特殊的位模式:

01111110(实际就是帧的分界),当发送方的数据链路层遇到数据中5个连续的位“1”的时候,就自动在输出位流中填充1个位“0”。

36.下面IP地址属于B类IP地址的是(   )。

 A.130.111.168.1

 B.128.108.111.2 √

 C.202.199.1.35

 D.294.125.13.110

B类IP地址的地址范围是128.0.0.0~191.255.255.255。

37.适合在传输介质上传送的是(   )。

 A.信息

 B.数据

 C.信号 √

 D.二进制位

传输介质是纯物理层的概念,仅在这一层无法解释所传输的是什么信息,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只能看作是一个个独立的信号。

38.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信道的带宽越宽,可以传输的数据传输率越高 √

 B.信道的带宽越宽,可以传输的数据传输率越低

 C.信道的带宽和数据传输率在数值上相等

 D.信道的带宽和数据传输率无关

根据香农定理和奈奎斯特定理可知,信道带宽与传输速率成正比,即信道的带宽越宽,可以传输的数据传输率越高。

39.某部门申请到一个C类IP地址,若要分成8个子网,其掩码应为(   )。

 A.255.255.255.255

 B.255.255.255.0

 C.255.255.255.224 √

 D.255.255.255.192

C类地址范围:

192.0.0.1~223.255.255.254。

C类地址第1字节、第2字节和第3个字节为网络地址,第4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为了划分成8个子网,必须占用3位主机地址,第4个字节对应掩码的二进制应为11100000。

所以子网掩码应为:

255.255.255.224。

40.下列应用层协议中,(   )协议是基于UDP传输的。

 A.DNS √

 B.SMTP

 C.HTTP

 D.FTP

DNS是域名解析系统,是根据网络域名查找Internet上服务器主机的IP地址的系统,其利用的协议是UDP协议。

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

7,分数:

70.00)

已知加权有向图G的邻接矩阵如下:

(分数:

10)

(1). 画出该有向图G。

(分数: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图2  有向图G

(2).试利用Dijkstra算法求G中从顶点a到其他各顶点间的最短路径,并给出求解过程。

(分数: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表1 Dijkstra算法求最短路径

Dist/终点

b

c

d

e

f

g

S

k=1

15

(a,b)

2

(a,c)

12

(a,d)

 

 

 

{a,c}

k=2

15

(a,b)

 

12

(a,d)

10

(a,c,e)

6

(a,c,f)

 

{a,c,f}

k=3

15

(a,b)

 

11

(a,c,f,d)

10

(a,c,e)

 

16

(a,c,f,g)

{a,c,f,e}

k=4

15

(a,b)

 

11

(a,c,f,d)

 

 

16

(a,c,f,g)

{a,c,f,e,d}

k=5

15

(a,b)

 

 

 

 

14

(a,c,f,d,g)

{a,c,f,e,d,g}

k=6

15

(a,b)

 

 

 

 

 

{a,c,f,e,d,g,b}

最短路径为:

(a,c,f,e,d,g,b)

41.写一算法,将一带有头结点的单链表就地逆置,即要求逆置在原链表上进行,不允许重新构造新链表,如图3所示。

函数原型如下:

voidLinkList_reverse(LinkList&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voidLinkList_reverse(LinkList&L)

{

LinkListp,q,s;

p=L->next;q=p->next;s=q->next;p->next=NULL;

while(s->next)

{

q->next=p;p=q;

q=s;s=s->next;

}

q->next=p;s->next=q;L->next=s;

}

某计算机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微指令字长32位,采用字段直接编码的控制方式,共有55个微命令,可分为6个互斥组,分别包含1、3、7、8、12、24个微命令。

另外,该机共有5个可判定的外部条件,采用断定方式形成后续微指令地址。

(分数:

10)

(1).设计该机微指令的格式,要求给出各字段的位数。

(分数: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微程序采用字段直接编码方式时,应注意操作控制字段中每个互斥组需要额外的一个状态来表示“不发出任何微命令”,故该机微指令格式中操作控制字段需要

此外,该机有5个可判定的外部条件,采用编码方式需要3位比特位来表示,余下的32-19-3=10位为下地址字段,综上,该机微指令格式如下:

操作控制(19位)

 外部条件(3位)

 下地址(10位)

(2).结合第1题的微指令格式,计算该机控制存储器的最大容量。

(分数: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