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南方XX省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规范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9832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南方XX省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规范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6南方XX省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规范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6南方XX省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规范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6南方XX省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规范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6南方XX省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规范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南方XX省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规范书.docx

《6南方XX省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规范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南方XX省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规范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南方XX省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规范书.docx

6南方XX省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规范书

 

XX省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

技术规范书

 

XX省邮电管理局

一九九九年三月

 

图纸

1、XX省视聆通现有网络结构图

99001J-JWL-01

2、XX省视聆通现有网络OSPF及ELAN设备示意图

99001J-JWL-02

3、XX省视聆通本期工程网络结构图

99001J-JWL-03

 

1.概述

1.1.背景

XX省视聆通经过近几年建设,目前已覆盖到全省23个本地网,共24个节点平台和一个网管中心。

现有PSTN拨号用户端口8820个,ISDN端口(B通道)3840个;专线用户端口方面,现有信道化E1端口59个,高速串口20个。

统计到1998年9月,全省视聆通用户总数为115572,其中帐号拨号用户49625户,普通拨号用户65683户,专线用户数264户。

同时可在全省范围内提供VPDN业务。

XX省视聆通在我省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占据举足轻重位置。

XX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经济和通信发达,上网人数与日俱增,用户对基于Internet多媒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各种应用需求日益增长。

根据业务预测,到2000年中期XX省视聆通用户总数将达到35万户,所需PSTN拨号用户端口将超过15000个,而视聆通第四期扩容工程后,网络系统容量将远不能满足这个需要。

因此,为了进一步扩大XX省视聆通网络接入和疏通能力,适应信息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省局决定进行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增加整个网络拨号用户及专线用户接入端口,提高用户接入支持能力,同时优化网络结构,扩大网络传输带宽,特别是骨干网传输带宽,提高网络疏通能力,完善系统性能。

XX省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预计于1999年7月底完成并投入运营。

届时,XX省视聆通网PSTN拨号用户接入端口容量将达15300个,ISDN拨号用户接入端口(B通道)容量将达5580个;信道化E1专线用户端口将达202个,高速专线端口将达60个,基本上可满足至2000年中我省多媒体业务发展需求。

1.2.关于本技术规范书

本技术规范书针对“XX省视聆通第五期扩容工程”,提出了系统容量、系统基本组织结构、主要技术要求、系统功能、设备性能、业务功能等要求。

作为发行本规范书一方,XX省邮电管理局以下称买方。

系统集成商,以下称卖方。

卖方在收到本规范书2周以内,应提出具体技术建议书和设备报价(一式6份)。

卖方必须对该技术规范书中每一要求进行应答,并提出具体技术方案、性能指标和计算依据;卖方可以在技术建议书中根据其技术特点提出新合理建议,对本规范书提出修改方案,供买方参考。

对于本技术要求,卖方如不能满足,应在技术建议书中提出异议,否则,买方即认为卖方可以满足。

买方保留对本规范进行修改和解释权利。

2.系统网络组织

2.1.现有网络结构

2.1.1.总体网络结构

XX视聆通第四期扩容工程完成后,全省24节点划分为骨干节点、宽带节点和窄带节点等三类节点。

广州、深圳、江门、汕头四城市为骨干节点,这些骨干节点之间通过ATMPVC和XX省宽带ATM网络上ELAN(局域网仿真)两种方式连接起来,形成整个视聆通网络骨干连接;宽带节点通过XX省宽带ATM网络上ELAN(局域网仿真)方式直接连接到核心层上;各窄带节点则通过两条2Mb/s中继传输分别连接到四个核心节点中两个之上。

XX省宽带ATM网络共有十个ELAN,这十个ELAN符合ATMForumLANEmulation1.0要求,它们分别是:

●广州ELAN

●深圳ELAN

●佛山和南海ELAN

●顺德ELAN

●汕头ELAN

●东莞ELAN

●珠海ELAN

●中山ELAN

●江门ELAN

●XXELAN(骨干ELAN)

路由组织方面,视聆通网内路由协议采用OSPF协议。

其中XXELANOSPF为骨干域,其他为内部OSPF域。

各OSPF域及其区域边界路由器(ABR)如下表所示:

OSPF域

区域边界路由器(ABR)

广州ELAN

广州较场西PowerHub7000(2台)、CISCO7513

广州天河PowerHub7000

深圳ELAN

深圳鸿波PowerHub7000、CISCO7507

深圳南头PowerHub7000

东莞ELAN

东莞鸿福PowerHub7000

佛山和南海ELAN

佛山PowerHub7000、南海PowerHub7000

顺德ELAN

顺德PowerHub7000

汕头ELAN

汕头PowerHub7000和CISCO7507

江门ELAN

江门PowerHub7000和CISCO7507

珠海ELAN

珠海吉大PowerHub7000

中山ELAN

中山PowerHub7000

惠州

惠州PowerHub8000

湛江

湛江PowerHub8000

窄带节点域1

广州较场西CISCO7513、江门CISCO7507

窄带节点域2

深圳CISCO7507、汕头CISCO7507

网管中心

网管中心PowerHub7000

XX省视聆通网现有网络结构如图99001J-JWL-01所示。

XX省视聆通网ELAN及OSPF域设置如图9900J-JWL-02所示。

2.1.2.骨干节点

广州、深圳、江门、汕头四个节点为视聆通骨干节点,在省宽带ATM骨干网上,四个节点均安装有PowerHub7000。

四个节点CISCO7500系列路由器与PowerHub7000相连,通过在PowerHub7000上LANE功能形成全省视聆通网骨干节点和宽带节点局域网仿真。

另外,四个骨干节点CISCO7500系列通过在ATM上开PVC方式,形成骨干节点之间全连接,可负责窄带节点之间通信,同时作为骨干网ELAN(局域网仿真)备份。

2.1.3.宽带节点

宽带节点包括珠海、佛山、南海、中山、东莞、顺德、湛江、惠州等8个节点,8个节点各有一台PowerHub7000/8000LAN交换及路由设备与各节点ATM交换机相连,作为各节点宽带接入设备及路由交换设备,各节点接入设备和服务器设备连接到PowerHub7000/8000上。

珠海、佛山、南海、中山、东莞、顺德等6个节点通过PowerHub7000形成全省骨干节点和宽带节点之间局域网仿真;而湛江、惠州2个节点通过PowerHub8000以ATMPVC方式与骨干网相连。

2.1.4.窄带节点

窄带节点是指使用传统路由器并通过2Mb/s电路接入到骨干层节点。

包括:

肇庆、阳江、云浮、茂名、潮洲、揭阳、潮阳、梅州、汕尾、韶关、清远、河源共十二个节点,各节点通过一台CISCO4500路由器,以2Mb/s中继电路分别连接到四个核心节点之中两个,其中韶关、清远、阳江、肇庆、云浮、茂名连接到广州和江门节点;河源、揭阳、潮州、潮阳、汕尾、梅州连接到深圳和汕头节点。

2.2.本期工程网络结构

本期工程拟在广州市新建广州第二节点(即广州B,原有第一节点称作广州A),作为全网骨干节点,与现有广州A节点、深圳、江门、汕头四个骨干节点一起作为全网核心。

在深圳市新建深圳第二节点(即深圳B,原有第一节点称作深圳A),作为本地接入节点,主要负责深圳本地用户接入。

总体网络结构基本维持现有结构组织不变,新建广州B节点拟采用高端核心路由器与ATM网络广州节点PowerHub7000相连,并加入现有广州ELANOSPF域。

另外,广州B节点核心路由器分别通过ATMPVC与广州A节点、深圳、江门、汕头四个骨干节点相连,以实现骨干节点全网状网相连,作为骨干网ELAN(局域网仿真)备份。

各现有节点通信平台上增加提供PSTN拨号端口、ISDN拨号端口以及专线用户端口接入设备。

同时考虑将骨干节点之间ATMPVC电路由现在UBR电路改造为ABR或VBR电路。

与国家公众多媒体通信网连接方面,广州A节点考虑通过多媒体宽带ATM网从骨干路由器上开设ATMPVC至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边缘路由器CISCO7507上,再与国家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相连;广州B节点可通过本地局域网接口与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边缘路由器CISCO7507相连,再与国家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相连。

具体网络拓扑结构如图99001J-JWL-03所示。

本期工程中,许多节点容量将有较大幅度扩容,整个网络负载需求也将大大增加,网络带宽尤其是骨干网带宽将会制约着业务进一步发展,需考虑升级现有宽带ATM网络骨干节点间中继带宽

卖方需对上述组网设想作深入系统论证,并提出技术实现方案和实施建议,与买方共同讨论确定。

3.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3.1.总体要求

3.1.1系统各项技术首先应遵循《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技术体制》、《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工程实施技术要求》以及其它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体制,没有相应国家标准则须遵循国际标准。

对于现存多种标准技术,卖方应与买方共同协商选定标准。

一旦相应中国(或国际)标准确立,卖方应保证在一年内无偿过渡到买方要求标准。

3.1.2卖方应向买方提供完整、最新而成熟系统软硬件等技术和产品。

其各项技术应保证具有开放性、可移植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3.1.3卖方应提供快速、有效、功能全面网络管理系统,包括软硬件管理服务模块和专用工具。

具有网络、业务、用户和计费等管理功能。

3.1.4本项目涉及设备供应厂家可能不只一家,因此在遵循本技术规范基础上,要求各厂家在系统集成方面提供充分合作性和技术支持。

在工程实施中,不同承建厂商由我方工程管理单位统一协调,各厂家须积极配合,涉及到互联接口,必须提供具体技术细节资料。

3.1.5卖方所有设备软件保修两年,硬件保修一年(Cisco产品保修期为3年)。

保修期自买卖双方签订终验证书之日起开始计算,保修期内卖方为买方免费更换和维修有缺陷设备(包括软件升级和改造)。

对于有缺陷硬件设备,卖方应在收到它们十五天以内修复或更换并返还给买方。

卖方保证长期向买方提供维修配件。

并且在软件保修期内由于软件升级而引起硬件变动所发生费用也应由卖方承担。

3.1.7如果卖方目前难以达到买方所提出技术要求,买方要求通过商务条件使卖方承诺进行产品技术升级。

3.1.8卖方负责提交系统验收测试方案供买方确认,并配合买方完成工程验收。

3.1.9卖方应根据买方业务需求及相关技术规划要求,提出完整项目管理、系统设计、工程培训、项目施工、项目验收、技术支持方案以及卖方人力资源供给方案。

卖方负责建立并向买方提交工程技术文档。

3.1.10由于视聆通是一个正在运行网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卖方必须保证现有视聆通提供各项服务不受影响,保证视聆通网络运行稳定。

卖方应在做好充分准备条件下向买方提交割接方案,经双方讨论确认,再进行割接。

3.1.11卖方必须对工程技术文件以及由买方提供所有内部资料、技术文档和信息予以保密。

买方必须遵守与卖方签订保密协议,未经买方书面许可,卖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透露本工程技术规范书以及本项目任何内容。

3.1.12卖方向买方提供所有软硬件设备应保证不存在“2000年问题”。

3.2.业务需求和扩容规模

本次扩容工程目是,对有业务需求节点PSTN拔号端口和ISDN拨号端口,以及专线用户接入端口进行扩容,提高用户接入支持能力;新增部分节点;同时优化网络结构,完善系统性能,进一步扩大XX省视聆通网络接入和疏通能力,适应信息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

具体包括:

新建节点2个:

广州B、深圳B(广州和深圳各新建第二节点称广州B、深圳B,广州和深圳第一节点称广州A和深圳A)。

扩容节点24个:

广州A、汕头、潮阳、东莞、惠州、梅州、汕尾、潮州、河源、揭阳、深圳A、佛山、南海、顺德、江门、中山、珠海、湛江、茂名、肇庆、阳江、清远、韶关、云浮。

本期工程端口扩容规模随后提供

3.3.系统设计指标

整个系统服务器、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等处理能力必须满足视聆通各项功能需要和网络通信负载,并具备良好可扩充性。

系统中用于服务主机在未处理任何后台作业时,在忙时业务负载下,CPU使用率须小于40%;主机在处理后台作业时,在忙时业务负载下,CPU使用率须小于60%。

卖方应根据本期工程网络结构及以上业务需求和扩容规模,设计各节点系统性能、规模,包括网络中继带宽、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性能和CPU处理能力、内存容量、磁盘空间容量等,并留有10%~15%冗余。

卖方必须说明设计、计算依据。

另外本期工程拟在广州、深圳等流量较大节点上使用局域网负载分担设备;在视聆通至CHINANET-GD出口处升级现有PIX系统,并设置高速缓存设备,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和加快用户访问速度。

卖方应根据本期工程网络结构及业务需求,提出相应PIX升级方案、负载分担设备和高速缓存设备设置方案以及设备配置,并说明设计、计算依据。

3.4.系统体系结构及编址

视聆通网络采用目前国际Internet上采用TCP/IP协议及网络体系结构,具备良好开放性。

全网必须统一编址,将骨干通信网、用户接入网、各节点局域网和系统接入信息源(数据库)分别编址,保证网上设备IP地址在国家多媒体通信网上唯一性。

全网采用172.16.*.*~172.31.*.*和10.123.*.*~10.128.*.*两套IP地址,前者用于组建视聆通网络,提供A类拨号用户、普通用户、专线用户接入编址;后者用于B类拨号用户接入编址。

编址方案能适应系统扩充,本次扩容工程中IP地址继续采用保留IP地址方案。

本次扩容工程中IP地址继续采用保留IP地址方案,要求拨号接入设备能支持3个IPPOOL编址。

本期工程涉及IP地址分配,由卖方和买方协商确定。

域名系统设置应遵循《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技术体制》要求。

目前XX省视聆通网内共有3台域名服务器,即广州DNS、深圳DNS和网管中心DNS。

对于XX省视聆通全网来说,网管中心DNS为主域名服务器,广州DNS、深圳DNS为备份域名服务器,同时也是直接对用户服务域名服务器。

网管中心域名服务器用来增减域名,同时把增减域名传送到广州、深圳域名服务器。

广州节点在对用户进行域名服务时,可以把广州DNS设置为第一域名服务器,把深圳DNS或网管中心DNS设置为第二域名服务器。

深圳节点在对用户进行域名服务时,可以把深圳DNS设置为第一域名服务器,广州DNS或网管中心DNS设置为第二域名服务器。

XX省视聆通其它节点在对用户进行域名服务时,可以把广州DNS或深圳DNS设置为第一域名服务器。

卖方应根据本期工程网络结构及业务需求和扩容规模,设计本期工程视聆通域名系统,包括广州DNS、深圳DNS和网管中心DNS服务器性能和CPU处理能力、内存容量、磁盘空间容量等,并留有10%~15%冗余。

卖方必须说明设计、计算依据。

3.5.互联要求

由于视聆通网已是全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一部分,具备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分配自定义自治域号。

因此,必须保证网内所有节点,均是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能被识别独立节点。

视聆通网所有节点,必须具有联接到DDN网、帧中继网、分组网、ISDN网、PSTN网能力。

骨干节点和宽带节点更应具有连接ATM网能力。

卖方须依据本期工程网络结构提出网络连接技术方案和所需中继带宽,并列出计算依据。

3.6.路由机制

整个网络设计,必须具有多路由选择、路由迂回、路由备份能力,以防止因单路由或单节点损坏而造成全网或非损坏节点中断。

同时,网络禁止出现路由循环或路由不被利用情况。

3.7.网络协议

网络应支持以下基本协议,卖方同时也应根据网络互联要求和技术要求提出实际应用需求。

·用户协议

TCP/IP、OSICLNS(ISO8473)、OSICMNS(ISO8880)、DECnetPhaseIV和PhaseV,NOVELLIPX,APPLETALKPhase1andPhase2。

·广域网协议

HDLC、PPP/SLIP、X.25、FrameRelay、ATMDXI、TCP/IPHeaderCompression、PriorityOutputQueuing、CustomQueuing(VirtualBandwidthReservation)、DialBackupandloadsharing、Dial-on-DemandRoutingviaV.25bis(forcircuitswitchingandISDN)、Ipv6、PackageoverSDH/SONET、L2TP、IPSEC。

·桥接技术协议

TransparentBridging(IEEE802.1dSpanningTree,DECSpanningTree)、Source-RouteBridging、TranslationalBridging(Ethernet,TokenRing,FDDI)、Source-RouteTransparentBridging、FDDIEncapsulationBridging。

·路由协议

IGRP(ForIPandOSICLNS)、EnhancedIGRP(IP,IPX,andAppleTalk)、RIPV1&V2(IP)、OSPF(IP)、EGP(IP)、ES-IS(OSICLNS)、IS-IS(OSICLNS)、BGP-4、IBGP-4、EBGP-4。

目前XX省网出口路由采用BGP-4协议;省内路由采用OSPF协议。

·路由管理/安全协议

SNMP、TelnetRemoteAccess、MaintenanceOperationProtocol(MOP)、Username/PasswordforremoteAccessSecurityControl、AccessList(Routing)、AdministrationFiltering(Bridging)、DebugCommands、Pitcommands、Syslog、EventLogging、PerformanceTuning、Ping。

·漫游、计费协议

采用Radius协议。

该协议遵循RFC2138(RADIUS)和RFC2139(RADIUSACCOUNTING)标准。

·其他协议

实时及质量保证业务:

RTP、RSVP;多点同播业务:

IGMP、PIM、DVMRP。

目前视聆通网内路由采用OSPF协议,与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互联出口采用BGP-4协议,与Internet互联采用Default路由。

卖方应根据网络拓扑及规模,采用原路由协议或建议其他路由协议,保证视聆通网络本身及与其他网络互联连通性。

3.8.路由设备

新建广州B和深圳B节点采用处理能力强、中继接入容量大路由器。

操作系统必须包含以上提及网络协议。

插卡支持热插拔,广域网物理端口支持ITU-TV.35、V.24以及ITU-TG.703(75Ω/120Ω)。

路由器采用双备份电源,必须上架安装,并有相应抗震加固措施。

3.9.时钟同步及时间同步

全网各节点系统设备应实现时钟同步,卖方须提出全网设备时钟同步方案。

设备时间同步:

网络时间协议(NTP)将用来使所有路由器和主机同步。

由于各节点计费信息中包含时间信息必须统一相对于同一时间标准,因此全网设备必须统一到同一时间标准上,卖方需提出相应时间同步方案。

3.10.系统开放性

系统配置软件和硬件设备必须具有开放性,提供开放应用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厂家同类型应用系统进行软、硬件平台互连,便于系统未来扩展。

卖方应详细说明所选用软硬件设备能与其他厂家同类型应用互联范围及方式。

3.11.汉字支持

系统配备操作系统应支持对国标汉字处理,汉字系统应有多种输入方式,支持汉字和数学、化学等特殊符号输入、显示、打印功能,具有汉字属性排序和字音转换功能。

3.12.统一用户界面、导航

当用户拨入系统后,系统应提供给用户统一用户界面,用户通过该界面导航,可以方便地进入信息服务系统中各个信息源(数据库)。

3.13.VPN/VPDN功能要求

VPDN是基于拨号接入(PSTN、ISDN)虚拟专用拨号网业务,可用于跨地域集团企业内部网、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专用网、金融大众业务网、银行存取业务网等业务。

VPN是基于专线接入(DDN、F.R.)虚拟专用网业务,通过隧道技术使专线用户构建虚拟专用网。

隧道技术广泛采用了GRE(GenericRoutingEncapsulation)封装技术。

隧道技术简单、有效和易于管理,既可以在ISP节点完成,也可以在用户处完成,或者可以两者合作完成。

目前许多网络接入交换设备、接入服务器和广域网路由器都支持相关隧道技术标准。

但是,各厂家对隧道技术理解各有自己特点。

为支持VPN/VPDN业务开放,卖方应提供VPN/VPDN功能实现方案,VPN/VPDN产品支持协议、标准,提供业务功能、性能,对用户网关要求,支持计费信息采集方案和所具备安全等。

在设备选型和方案选用时尽可能选用兼容性强设备,并保证对未来标准支持和具有很强伸展性。

考虑到L2TP可靠性和广泛支持,建议应该以支持L2TP协议为主,结合IPSEC等加密封装技术,保证应用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3.14.专线用户接入设备

专线用户或第三方数据库接入原则上采用专用专线用户接入设备。

*专线用户接入设备采用处理能力强、接入容量大设备。

插卡支持热插拔,广域网物理端口支持ITU-TV.35、V.24以及ITU-TG.703(75Ω/120Ω),并支持HDLC、PPP/SLIP、X.25、FrameRelay、ATM、L2TP、IPSEC等广域网协议,可提供X.25、FrameRelay、ATM、ISDN、DDN等专线用户接入。

专线用户接入设备应具有原始信息采集能力,卖方应提供各种专线用户计费方式以及实施方案。

3.15.高速缓存设备

本期工程拟在在视聆通至CHINANET-GD出口处设置高速缓存设备,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和加快用户访问速度。

高速缓存设备应采用处理能力强、存储容量大、可扩展性强设备;并具有故障恢复能力和对用户透明特性;可以多台缓存设备共同使用,任一台设备出现故障,其它设备可接替其工作;全部缓存设备出现故障,路由器能自动将请求绕过缓存设备到目网址上去。

3.16.负载分担设备

本期工程拟在广州、深圳等流量较大节点上使用局域网负载分担设备。

负载分担设备应采用处理能力强、支持应用广泛、可扩展性强硬件实现设备;并具有故障恢复能力;可以多台缓存设备共同使用,任一台设备出现故障,其它设备可接替其工作。

4.用户接入及服务

4.1.用户分类

视聆通系统目是在面向用户前台提供一个公共多媒体信息系统接入通信平台,在信息节目源后方对社会开放,可以连接各种第三方信息源。

依靠社会力量和资源向用户提供丰富多彩信息内容。

视聆通系统用户分为三种:

●通过多媒体通信网(视聆通)直接获得服务用户

●在多媒体通信网(视聆通)上提供服务各类服务提供商

●虚拟专网用户

4.2.用户接入方式

系统提供下列用户接入方式:

●经PSTN拨号接入:

用户通过MODEM与市话网相连,拨特服号“169”经过视聆通系统通信平台设备接入,并获得服务。

●经ISDN拨号接入:

单个普通用户在自己PC机上通过机内ISDN适配卡与ISDN商业网连接拨号,经过本系统ISDN接口设备接入获得服务。

基于LAN多个用户也可以以ISDN拨号方式同时接入获得服务。

●数据专线方式接入:

用户可以通过分组交换专线、DDN专线、帧中继专线、ISDN专线接入视聆通系统获取服务。

●宽带接入

4.3.用户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