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常规实例详细操作步骤.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9761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7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ap常规实例详细操作步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sap常规实例详细操作步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sap常规实例详细操作步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sap常规实例详细操作步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sap常规实例详细操作步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ap常规实例详细操作步骤.docx

《sap常规实例详细操作步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ap常规实例详细操作步骤.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ap常规实例详细操作步骤.docx

sap常规实例详细操作步骤

题目一:

不同荷载的作用及工况的考虑。

计算图1所示三个单元和四个结点的静定刚架,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结点位移和内力图。

工况一:

结构自重

工况2整体坐标系下的分布及集中荷载工况3整体坐标系下节点荷载工况4整体坐标系下均布荷载

工况5局部坐标系下单元均布荷载工况6局部坐标系下单元均布荷载工况7局部坐标系下集中荷载荷载

一、建立模型:

1、选择计算量纲为KN,m,C。

2、点击File→NewModel,出现摸板图案→点击Beam,在数据输入编辑器中输入:

跨度数=2,每一跨长度=5→确定Restraints没有勾选→OK并叉掉三维显示窗口。

3、选中右边杆件→从Edit菜单中选Replicate出现复制菜单窗口→单击Radial→选中ParalleltoY→在Angle里填入90度(另一个度)→然后删掉右边单元。

4、选中左边单元的左端点→按鼠标右键出现点的信息→将X坐标改成-2。

二、从定义菜单Define中完成以下工作:

1.定义材料:

Define→Material→选钢STEEL→点击Modify/ShowMaterial可查看有关钢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修改钢的弹性模量为

.

2.定义截面。

Define→FrameSections→Add/WideFlange下选择AddRectangular→AddNewProperty→用默认名在Material域选Steel→在Dimensions域Depth和Width都改成。

→点OK。

3.定义计算荷载的工况,Define→LoadCase→程序默认工况名为:

DEAD,用其默认值→OK。

三、从赋值菜单Assign中完成以下工作:

1、修改约束:

选中点3→Assign→Joint→JointRestraints中只对Translation1打勾→OK。

2、选中点1→Assign→Joint→JointRestraints→点击绞支座→OK。

3、赋截面特征。

选中工具栏中的all,杆件呈虚线状态→Assign→Frame/CableSection指定杆件的材料几何特性→按OK

四、从分析菜单Analyze中完成以下工作

1、设置结构分析类型:

由Analyze→SetAnalysisOptions出现图窗口选择平面结构按→OK。

2、运行程序:

Analyze→RunAnalysis→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点MODAL→点Run/DoNotRunCase→RunNow。

五、显示分析结果:

工况一:

运行结果如下图:

变形图弯矩图剪力图

工况二:

需要作如下修改

1.点击define→Loadcases命令来显示DefineLoads对话框。

在此对话框内SelfWeightMultiplier内输入0→点击ModifyLoad键→OK退出。

2.选择节点4→点击Assign→JointLoads→Forces出现JointForces对话框,在此对话框在loads域的Z编辑格内输入-45→OK。

3.选择杆件3→点击Assign→FrameLoads→Distributed显示FrameDistributedLoads对话框→确认LoadCaseName为DEAD→在UniformLoads域,输入28→ok。

运行结果如下图:

变形图弯矩图剪力图

工况三:

需要作如下修改

选择节点2→点击Assign→JointLoads→Forces出现JointForces对话框,在此对话框在loads域的ForceGlobalZ编辑格内输入-78,MomentaboutGlobalY编辑格内输入-75→OK。

运行结果如下图:

变形图弯矩图剪力图

工况四:

需要作如下修改

选择杆件2→点击Assign→FrameLoads→Distributed显示FrameDistributedLoads对话框→确认LoadCaseName为DEAD→在UniformLoads域,输入24→ok。

运行结果如下图:

变形图弯矩图剪力图

工况五:

需要作如下修改

1.点击SetdisplayOptions工具按钮显示DisplayOptionsForActiveWindow对话框→在Frames/Cables域勾选LocalAxes格→OK。

2.选择杆件2→点击Assign→FrameLoads→Distributed显示FrameDistributedLoads对话框→确认LoadCaseName为DEAD,在LoadTypeandDirection域,确认选择了Force项,在CoordSys中选择local,在Direction中选择2,在UniformLoads域,输入-30→OK。

3.选择杆件1→点击Assign→FrameLoads→Distributed显示FrameDistributedLoads对话框→确认LoadCaseName为DEAD,在LoadTypeandDirection域,确认选择了Force项,在CoordSys中选择Global,在Direction中选择X,在UniformLoads域,输入30→OK。

运行结果如下图:

变形图弯矩图剪力图

工况六:

需要作如下修改

1.选择杆件2→点击Assign→FrameLoads→Distributed显示FrameDistributedLoads对话框→确认LoadCaseName为DEAD,在LoadTypeandDirection域,确认选择了Force项,在CoordSys中选择local,在Direction中选择2,在TrapezoidalLoads域,输入0、-6、、→OK。

2.选择杆件1→点击Assign→FrameLoads→Distributed显示FrameDistributedLoads对话框→确认LoadCaseName为DEAD,在LoadTypeandDirection域,确认选择了Force项,在CoordSys中选择Global,在Direction中选择X,在TrapezoidalLoads域,输入15、、、6→OK。

运行结果如下图:

变形图弯矩图剪力图

工况七:

需要作如下修改

选择杆件2→点击Assign→FrameLoads→Point显示FramePointLoads对话框→确认LoadCaseName为DEAD,在LoadTypeandDirection域,确认选择了Force项,在CoordSys中选择local,在Direction中选择2,在Pointloads域,选AbsoluteDistanceFromEnd-i,在Distance处第一个编辑框输入,在Load处第一个编辑框输入-68→OK。

运行结果如下图:

变形图弯矩图剪力图

 

以上工况得到节点3在Z方向的位移如下表所示:

工况名

计算参考点

数值

1

Uz(节点,3)(m)

2

Uz(节点,3)(m)

3

Uz(节点,3)(m)

4

Uz(节点,3)(m)

5

Ux(节点,2)(m)

6

Ux(节点,2)(m)

7

Ux(节点,2)(m)

题目二:

求下图刚域单元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变形。

E=×108KN/m。

工况1:

不考虑刚域,考虑楼板变形。

工况2:

不考虑刚域,不考虑楼板变形。

工况3:

考虑刚域,考虑楼板变形。

工况4:

考虑刚域,不考虑楼板变形。

操作步骤

工况1:

一、建立模型

1.选择量纲为:

KN,m,C

2.点击文件→新模型→在新模型对话框中点击二维框架→在二维框架对话框中,楼层数输入3,楼层高度输入→点击确定 按钮.

3.在3-D视窗的右上角点击“X”来关闭此视图。

4.按题目要求修改节点坐标,完成建模。

5.点击设置显示选项工具按钮→显示激活活动窗口选项对话框→在节点域、框/架/索域分别勾选标签格,→点击确定键。

得到的图形如下:

二、从定义菜单中完成下列工作:

1.点击定义→框架截面→在框架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显示AddI/WideFlangeC的下拉列表并选择AddGeneral项→点击添加新属性→显示属性数据对话框。

默认截面名称为FSEC1,在横轴面积输入,在围绕3轴的惯性矩输入→点击属性数据和GeneralSection对话框的确定键退回显示框架属性对话框→重复添加新属性,添加截面FSEC2、FSEC3、FSEC4,横轴面积依次为、、,围绕3轴的惯性矩依次为、、,点击确定 退出所有对话框。

2.点击定义→荷载工况→把荷载名称为DEAD的自重系数改为0→点击修改荷载→确定退出。

三、从指定菜单中完成以下工作:

1.选择杆件1、2、3和7、8、9,点击指定→框架/索/筋→框架截面→在框架属性对话框点击FSEC1来高亮显示它→点击确定键。

依同样方法给杆件12、15指定截面FSEC2,给杆件11、10、14和13指定截面FSEC3,给杆件4、5、6指定截面FSEC4。

2.选择节点4,点击指定→节点荷载→力→在节点荷载对话框中荷载域X编辑格内输入36→确定。

依同样方法,选择节点3,力全局X编辑格内输入76,选择节点2,力全局X编辑格内输入83。

四、分析运行:

1.设置结构类型。

由分析→设置分析选项→选择平面结构→OK.

2.运行程序。

点击运行分析键 →显示设置运行的分析选项对话框→点击MODAL,并点击 运行/不运行工况→点击现在运行键运行分析

3.所得结果的图形及表格如下:

4.

变形图轴力图

剪力图弯矩图

TABLE:

JointDisplacement

Joint

Text

OutputCase

Text

CaseType

Text

U1

m

U2

m

U3

m

R1

Radians

R2

Radians

R3

Radians

1

DEAD

LinStatic

0

0

0

0

0

2

DEAD

LinStatic

0

0

0

3

DEAD

LinStatic

0

0

0

4

DEAD

LinStatic

0

0

0

5

DEAD

LinStatic

0

0

0

0

0

6

DEAD

LinStatic

0

0

0

0

7

DEAD

LinStatic

0

0

0

0

8

DEAD

LinStatic

0

0

0

0

9

DEAD

LinStatic

0

0

0

0

0

10

DEAD

LinStatic

0

0

0

11

DEAD

LinStatic

0

0

0

12

DEAD

LinStatic

0

0

0

工况2:

其它步骤同工况一一样,只是在第三步指定菜单中增加:

选择节点2、3、4、6、7、8、10、11、12,点击指定→节点→限制→在指定/定义限制对话框中选择添加限制类型下拉格内选择Beam,点击添加新限制,确定确定退出。

所得结果的图形及表格如下:

变形图轴力图

剪力图弯矩图

TABLE:

JointDisplacements

Joint

Text

OutputCase

Text

CaseType

Text

U1

m

U2

m

U3

m

R1

Radians

R2

Radians

R3

Radians

1

DEAD

LinStatic

0

0

0

0

2

DEAD

LinStatic

0

0

0

3

DEAD

LinStatic

0

0

0

4

DEAD

LinStatic

0

0

0

5

DEAD

LinStatic

0

0

0

6

DEAD

LinStatic

0

0

0

7

DEAD

LinStatic

0

0

0

8

DEAD

LinStatic

0

0

0

9

DEAD

LinStatic

0

0

0

10

DEAD

LinStatic

0

0

0

11

DEAD

LinStatic

0

0

0

12

DEAD

LinStatic

0

0

0

工况3:

其它步骤同工况一一样,只是在第三步指定菜单中增加:

选择杆件10、11、12,点击指定→框架/索/筋→端部(长度)偏移→在框架端部长度偏移中选择自定义长度,在I端输入,在J端输入→点击确定键。

依同样方法,杆件13、14、15I端为,J端为;杆件1、4、7I端为,J端为;杆件2、5、8I端为,J端为;杆件3、6、9I端为,J端为。

所得结果的图形及表格如下:

变形图轴力图

剪力图弯矩图

TABLE:

JointDisplacements

Joint

Text

OutputCase

Text

CaseType

Text

U1

m

U2

m

U3

m

R1

Radians

R2

Radians

R3

Radians

1

DEAD

LinStatic

0

0

0

2

DEAD

LinStatic

0

0

0

3

DEAD

LinStatic

0

0

0

4

DEAD

LinStatic

0

0

0

5

DEAD

LinStatic

0

0

0

6

DEAD

LinStatic

0

0

0

7

DEAD

LinStatic

0

0

0

8

DEAD

LinStatic

0

0

0

9

DEAD

LinStatic

0

0

0

10

DEAD

LinStatic

0

0

0

11

DEAD

LinStatic

0

0

0

12

DEAD

LinStatic

0

0

0

工况4:

其它步骤同工况一一样,只是在第三步指定菜单中增加:

1.选择节点2、3、4、6、7、8、10、11、12,点击指定→节点→限制→在指定/定义限制对话框中选择添加限制类型下拉格内选择Beam→点击添加新限制→确定确定退出。

2.选择杆件10、11、12,点击指定→框架/索/筋→端部(长度)偏移→在框架端部长度偏移对话框选择自定义长度,在I端输入,在J端输入→点击确定键。

依同样方法,杆件13、14、15I端为,J端为;杆件1、4、7I端为,J端为;杆件2、5、8I端为,J端为;杆件3、6、9I端为,J端为。

所得结果的图形及表格如下:

变形图轴力图

剪力图弯矩图

TABLE:

JointDisplacements

Joint

Text

OutputCase

Text

CaseType

Text

U1

m

U2

m

U3

m

R1

Radians

R2

Radians

R3

Radians

1

DEAD

LinStatic

0

0

0

0

0

2

DEAD

LinStatic

0

0

0

3

DEAD

LinStatic

0

0

0

4

DEAD

LinStatic

0

0

0

5

DEAD

LinStatic

0

0

0

0

0

6

DEAD

LinStatic

0

0

0

0

7

DEAD

LinStatic

0

0

0

0

8

DEAD

LinStatic

0

0

0

0

9

DEAD

LinStatic

0

0

0

0

0

10

DEAD

LinStatic

0

0

0

11

DEAD

LinStatic

0

0

0

12

DEAD

LinStatic

0

0

0

题目三:

变截面梁的设计

计算如图所示的连续梁,截面有两种,成线性变化且梁为对称的。

混凝土的容重为23KN/m3。

弹性模量E=×10

Kg/cm2,G=×E

一、建模:

(1)选择量纲为KN,m,C

(2)在file菜单中选择NewModel,→点击Beam,→跨数输入4,跨长输入100。

(3)选中左边端点点右键修改x坐标,改为-160,同理,最右边端点改为160。

二、从定义菜单define中完成下列工作:

(1)定义材料,define→material,选conc混凝土→点击modify/showmaterial可修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改为E=×

pa,容重改为23KN/㎡→OK→OK。

(2)点击菜单define→frame/Cablesection→在出现对话框Frameproperties中的Addi/WideFlange下选SDsection→点Addnewproperty→点sectiondesigner→在CSISD界面中把上面那两个截面画出来,定义为FSE!

FSE2。

(3)点击菜单define→frame/Cablesection→在出现对话框Frameproperties中的Addi/WideFlange下选AddNonprismatic→点ADDNewProperty→采用默认名VAR1,在StartSection下选择FSE1在EndSection下选FSE2,在Length下输入1,在Lengthtype中输入Absolute,在EI33Variation中选Parabolic,在EI22Variation中选Parabolic。

→Add→OK。

继续定义VAR2,在StartSection下选择FSE2在EndSection下选FSE1,在Length下输入1→Add→OK。

三、从赋值菜单中Assign中完成以下工作

(1)给各杆赋予截面特性。

选择要赋值的杆件→点Assign→frame/Cable/Tendon→framesections出现FrameProperties对话框,选要赋给杆件的截面→OK。

(2)选中工具栏中的(clr)清除选择。

由Assign→clearDisplayofAssigns清除字符。

四、分析运行:

(1)设置结构类型。

由Anlyze→SetAnalysisOptions出现图窗口,选择平面结构,OK.

(2)运行程序。

Analyze→RunAnalysis→RunNow。

五、显示分析结果:

Display→ShowForce/stress→Frames/Cables分别显示弯矩和剪力如图:

弯矩图

剪力图

题目四:

建筑结构分阶段施工的受力分析

计算图示框架在自重作用下分阶段的受力。

高3m,每跨为6m。

材料特性和杆件几何尺寸使用SAP2000的预定值。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一、建模:

(1)选择量纲为KN,m,C

(2)在File→NewModel,点2DFrames

(3)将NumberStories的2改成3,点OK。

关闭3D-View。

(4)将第一层的中柱去掉,用鼠标选中该柱选→按Delete键。

二、定义分组组名:

(1)用鼠标选中第一层的两根柱和两根横梁(呈虚线状态)。

(2)选Assign菜单→Assigntogroup出现group菜单→选中AddNewGroup按钮→默认原组名Group1→OK→OK。

(3)重复

(2)默认原组名Group2→OK→OK。

(4)重复

(2)默认原组名Group3→OK→OK。

三、定义荷载工况名

从Define菜单中选中→Loadcase(出现荷载定义菜单,此时荷载名和荷载类型均为静力荷载即“Dead”)→OK。

四、定义分析工况名

(1)从Define菜单中选中→AnalysisCase(出现分析工况菜单选项)→删除模态分析工况,即选中“MODAL”后,→按键“DeleteCase”。

(2)点AddNewCase按钮,进入线性静力分析工况数据名单即“AnalysisCaseDate-LinerStatic”,在AnalysisType下选中NonlinearStagedConstruction项

(3)在StageDefinition作用栏中按按Add,共按三次,然后选择第一个,在DataForStage在Operation下拉菜单中选AddStructure在Group下拉菜单中选Group1,点Add。

在Operation下拉菜单中选LoadAddedingroup,在Group下拉菜单中选Group1,点Add。

(4)重复操作(3)将Group2Group3也定义好。

(5)在“OtherParameters”下ResultSave行点Modify/show→选“StartandEndOfeachstage”

五、运行程序。

选Analyze菜单点Analyze-RunAnalysis.

六、显示计算结果

从Display菜单中→ShowForce/Stress→Frame/Cable在Case/CombName中选中“Acase1”→在MultivaluedOptions中选Step并调到3→选中“Moment3-3”选中“ShowValuesOnDiagram”→OK。

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2)与一次加载进行对比

操作:

从Display菜单中→ShowForce/Stress→Frame/Cable在Case/CombName中选中“Acase1”→OK。

结果如下图所示:

题目五:

预应力应力混凝土

混凝土:

E=4400ksi,泊松比=fc=6ksi索扭矩=200kips

求解:

确定承担DL+LL+PRESTRESS荷载组合的抗弯楼板。

对比剖分为4块与剖分为20块的计算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