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9748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docx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docx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2015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教育综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教育部印发的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教师“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等,这些知识属于(B)

A.学科知识B.教育教学知识C.通识性知识D.小学生发展知识

2、下来选项中,符合《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A)

A.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

B.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有偿为学生补缺补差

C.禁止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

D.禁止教师利用课外时间以任何形式补差(B)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C.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D.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4、“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之改造”的提出者是(D)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夸美纽斯D.杜威

5、“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

”这句话体现(C)

A.个人本位论B.文化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科学本位论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建立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这三级为(B)

A.省,县,乡B.国家,地方,学校

C.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D.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

7、以学生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课程理论是(C)

A.要素主义课程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儿童中心课程论D.社会中心课程论

8、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这段话体现的教师劳动的特点是(B)

A.复杂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创造性

9、“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

”这句话是指教师应该具备(A)

A.广博的专业知识B.崇高的专业理想

C.精湛的专业技能D.勤勉的专业态度

10、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的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D)

A.正面疏导B.因材施教C.长善救失D.知行统一

11、某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引发学生的内心价值思考,学生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该学校所运用的德育方法(C)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角色扮演法D.品德评价法

12、下列选项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是(B)

A.各因其材B.开而弗达C.学不躐等D.人不知而不愠

13、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

提出问题阶段,提出假设阶段,形成概念阶段,运用概念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A)

A.发现教学模式B.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14、将大班教学小班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是B)

A.道尔顿制B.特朗普制C.设计教学法D.文纳特卡制

15、课堂提问之后,教师对学生回答给予回应,比如接受学生观点、或口头表扬、或指出回答的不当之处。

这种行为被称为(D)

A.发问B.侯答C.叫答D.理答

16、教师对学生充满了信任、关心、真诚地鼓励和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学生因此而学到正面的价值态度和行为。

这种学习属于(A)

A.观察学习B.自主学习C.参与式学习D.接受式学习

17、以某一群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来确定被试相对位置的评价属于(B)

A.实验定向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8、“小学生经常表现出的帮助、安慰或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谦让、甚至赞扬他人,使他人愉快等行为及倾向被称为(A)

A.亲社会行为B.侵犯行为C.反复无常行为D.冲动行为

19、教师资格证的适用范围是(D)

A.全县范围B.全市范围C.全省范围D.全国范围

20、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但是容易感情用事,鲁莽《水浒传》中的李逵是这种气质类型的代表。

这种气质类型是(B)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21、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心不在焉,教师突然加重语气是为了引起学生的(C)

A.知觉B.想象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

22、下列关于错觉的表述正确的是(C)

A.错觉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的幻觉

B.错觉是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改变引起的

C.错觉是对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

D.错觉对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只有消极作用

23、我们熟悉的某位身材高大的人,不会因为他站得远,看上去矮小,就把他知觉为一位身材矮小的人。

这是知觉的(C)

A.整体性B.意义性C.恒常性D.选择性

24、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推理的间接性不断增强,并能不断掌握运算法则,把握事物数量变化的规律性。

这说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B)

A.敏捷性B.深刻性C.灵活性D.独创性

25、改变客观事物形象中的某一部分,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

这种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是(B)

A.黏合B.夸张C.人格化D.典型化

26、关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

A.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B.智力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

C.智力与创造力是线性关系D.高智力者一定高创造力

27、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的法规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儿童权利公约》

28、学生学习之前有明确的目的、步骤和方法,学习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始终如一地进行。

这是学生性格的(C)

A.情绪特征B.态度特征C.意志特征D.理智特征

29、教师在“光荣榜”上给完成学习任务、表现好的学生贴“红五角星”,属于强化中的(A)

A.替代强化B.延迟强化C.局部强化D.符号强化

30、熟练的车技演员一边骑车,一边做出优美、复杂的动作。

这说明他的动作技能处于(D)

A.认知阶段B.分解阶段C.联系定位阶段D.自动化阶段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的答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漏选和多选不得分)

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坚持能力为重”是指(ABCD)

A.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B.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C.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D.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32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举措(ABC)

A.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B.B.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取消教师配置倾斜政策

C.均衡配置办学资源,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D.弱化督导评估,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事务性要求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定的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有(ACD)

A.遵守法律、法规B.快乐学习,完成感兴趣的学习任务

C.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D.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4、下列属于建构主义观点的是(CD)

A.学习是自我的解放B.学习是不断的刺激与强化

C.知识具有特定的情境性D.学习是在某一文化共同体中的自我适应

35、习得性无助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有(BD)

A.体重明显下降B.降低学习动机C.认知出现障碍D.引起情绪失调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36、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新兴阅读媒体的广泛使用,传统阅读与新兴阅读的融合已不可避免答:

正确

现代新兴的信息技术可以促使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可以使教与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也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兴的阅读可以弥补传统阅读的弊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的阅读不断兴起,传统阅读与新兴阅读也逐渐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

37、教材是教学活动可以利用的唯一资源答:

错误

教材是教学活动可以利用的资源,但是不是唯一的资源。

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资源有很多,有校内的资源,校外的资源,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以及信息化资源。

教材只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校内资源,并不是唯一的资源,因此题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38、学校开设心理就安康教育课程只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答:

不正确。

过重的课业负担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而教师、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不良的学习心理环境等,则是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更为重要的原因。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缓解学生内在心理紧张、焦虑,并且能有效排解学生心理压力的外在环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简述影响小学儿童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答:

(1)遗传和营养:

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主要是指胎儿和婴幼儿的营养状况

(2)环境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胎儿的产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出生后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在实践活动中优良的个性品质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遗传素质只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有可能把这种可能变为能力发展的现实性。

40、简述练习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答: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3)严格要求

41、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1)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有效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4)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5)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活动

42、简述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环节。

答:

(1)教师组织分组要科学

(2)时机要讲究(3)任务、要求要明确(4)时间要保证(5)交流技巧要培养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43、讲授是教师常用的口头表达方式。

它可能是正式的,偏长的,不能被打断的,结构严谨的;或是非正式的,偏短的,包括一些学生参与的。

两种类型都倾向于包括各种多媒体支持,如投影仪、幻灯片、招贴画、手工作品。

在中小学,多数认同并偏爱最多20分钟以内的非正式讲授。

讲授可能是有效的,它的好处有:

可以快速直接地传递信息;是介绍新的话题的有用的方法;可以成功地传播信息。

如果材料在别处不能得到,讲授是十分有价值的;适合短时注意;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和热情。

流行的观点倾向于把讲授贬低为消极、乏味和无效的。

与之相比,研究已表明讲授至少与其他方法一样有效,好的讲授是师生共同合作的——它挑战每个学生的想象力。

它必须向学生开放,给他们充分的提问的机会,教师的讲授也必须建立在这些问题和回答上。

(资料来源:

【课】科林·马什著,《初任教师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改动)

结合材料概括好的讲授的重要特点。

答: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1)案例中指出,讲授可能是有效的,具有的好处有:

可以快速直接地传递信息

(2)讲授法是介绍信的话题有用的方法

(3)讲授法可以成功地传播信息(4)讲授是十分有价值的,适合短时注意(5)讲授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和热情

(6)教师的讲授必须建立在向学生提问的问题和回答上

44、宝拉在小学一年级时被评定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

在往后的四年里,她被安排在特殊的教育班级里,很少尝试到课业方面的成就,自尊心受挫,不喜欢学校,五年级时宁可躲到床下也不愿意上学,六年级时曾试图自杀。

她的父母决定让她回到正常的班级学习,并选择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教师。

这位女教师通过对她的观察,发现宝拉动作技能发展突出。

基于此,教师为宝拉制订了通过动作学习的方案。

首先,建议她用身体动作来临摹26个字母。

要临摹这些字母是富有挑战性的,如m、b、w等字母,但这至少已经引起她的思考激发了学习兴趣。

第二天上课前,宝拉急着到教室去告诉老师,并将她编排的26个字母的舞蹈表演出来,老师为她的表现感到惊喜,并进一步激发她是否能表演出自己的名字。

舞蹈唤起了宝拉学习

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改变了她对学习的厌倦。

到六年级结束时,宝拉读写成绩达到了年级平均水平,七年级时,她的所有课程都达到正常水平。

(资料来源:

《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3期)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和迁移理论,对上述的教育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

答: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包括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体能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等,这个理论打破了传统智力理论,坚信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特的,都以个别的方式对人类的文化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文中宝拉在小学一年级遇到的老师认为智力是单一的,只注重言语和数理智力。

而之后的女教师能发掘宝拉的体能智力,从而对她进行因材施教。

辛格莱和安德森提出的“产生式迁移理论”认为,前后两项程序性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原因是因为知识之间的产生方式有重叠的地方,且重叠的越多,迁移量就越大。

女教师通过建议宝拉用身体动作来临摹26个英语字母,将她引导到舞蹈上来,从而激发她学习的兴趣。

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智力一元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并且采用适宜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特长得到迁移。

45、广西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老师视学生为儿女、爱生如命,用慈父般的真爱,给予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35年来,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先后资助了300多名学生上完了高中、大学,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他对学生的爱,系在前途命运上,落在生活细微处。

在宿舍看到学生从厕所出来,他都要叮嘱他们跺一下脚,不要把水带到床边。

他还叮嘱学生晒衣服时,衣服要拧干,太阳出来要晒被子,降温了要添衣服。

学生们被雨淋了,广播里就会传出他的声音:

“食堂为大家准备了姜糖水,请淋了雨的同学去喝。

”他做这些事,分明怀着一颗父亲的心,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校长爸爸”。

(资料来源:

光明日报,2015年,3月18日,有改动)

结合材料分析莫校长受学生尊敬的主要原因。

答:

莫校长受学生尊重的原因是:

莫校长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以及热爱学生的心

(1)作为教师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饱满的工作热情,永不止息的进取精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能为人师表。

案例中的莫老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很多学生上学,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2)作为教师要对孩子又炽热的爱心。

对待学生要像学生一样,兼严父与慈母一身。

案例中的莫老师为淋雨的学生准备姜糖水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3)作为教师要具备坚定的教育信念。

教师要做到敬业、乐业,必须树立坚定的确信教育的力量,确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才干,都可以教育好。

案例中的莫老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是

一样的,在生活中无微不至,正体现了这一点

(4)关爱学生是教师师德规范的灵魂。

案例中的莫老师叮嘱学生降温了要添衣服,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5)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天职。

案例中的莫老师在教育学生是有一颗父亲的心,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6)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一颗爱孩子的心,以及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