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包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9678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包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包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包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包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包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包含答案.docx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包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包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包含答案.docx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4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第4节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含量会比较高

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跟压强成反比

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④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

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人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

3.下列是小科完成CO₂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A.

气密性检查B.

添加试剂

C.

制取并收集气体D.

气体验满

4.图3-4-1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3-4-1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灭火B.制汽水C.人工降雨D.填充探空气球

6.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人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

B.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而可用作制冷剂

C.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9.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如图3-4-2所示),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₂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₂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₂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₂不支持燃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错误的是()

A.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B.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

C.反应都不需要加热D.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都不可能用到的装置是()

A.

B.

C.

D.

12.图3-4-3是“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

请问:

(1)指出仪器A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13.根据图3-4-4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则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_导管口通入,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3-4-5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

接下来该同学应该()

A.得出空气中不含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得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C.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人空气

D.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15.实验室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结合状况不同

16.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会用到图3-4-6中的装置是()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④⑤

17.下列操作中,不能用于鉴别二氧化碳、氧气两瓶气体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D.倒人澄清石灰水

18.将图3-4-7中A~D的实验装置进行合理组合,既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也可制取氧气。

A.

B.

C.

D.

(1)写出标注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在分液漏斗中添加的药品是____(填化学式),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到____________时,再用注满水的集气瓶倒扣住导气管,收集氧气。

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填标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A、D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_(填“b”或“c”)。

若在D中装半瓶氢氧化钠溶液,将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人其中一段时间,肉眼观察不到明显现象。

实验小组将进行如下三个实验探究活动,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并验证产物为碳酸钠。

实验一:

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实验二:

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加几滴稀盐酸,未观察到气泡的产生。

实验三:

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

(4)研究表明,实验一不能证明化学反应是否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3-4-8所示是制取氧气及其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

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后,A、B、C、D、E中均可观察到明显现象。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3-4-9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21.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紫色石蕊变红色B.

石灰水变浑浊

C.

蜡烛熄灭D.

杠杆左高右低

22.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₂O₂)。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23.如图3-4-10.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下列能说明CO₂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24.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A.

B.

C.

D.

25.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过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₂。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煅烧首次制得CO₂,并完成了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3)如图3-4-12所示,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300毫升CO₂。

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________毫升。

26.在实验桌上有如下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图3-4-14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图3-4-15中的_____(选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图3-4-15中的_____(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₂气体;检验CO₂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

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选择收集装置应依据氧气的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以选择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制取并收集CO₂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SO₂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

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₂。

实验室制取SO₂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若选择F装置收集SO₂,气体应该从_______口(填“a”或“b”)进入,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2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因为“1升水中大约能溶解1升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常采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在集满二氧化碳时,玻璃片的_________(选填“毛”或“光”)面应朝下盖上集气瓶。

有同学质疑:

因为发生反应时排出气体的速度很快,二氧化碳与水接触的时间很短,溶解的量可能不大。

于是他们决定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他们查阅资料得到:

①排水集气法收集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损失很小;②排空气集气法与排水集气法的二氧化碳纯度比较如下表所示。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的方法

二氧化碳的纯度

排空气集气法

71%

排水集气法

87.5%

30.小明为了测定某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如图3-4-18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研碎后的钙片4克,倒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装置总质量。

②打开活塞,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关闭活塞,待气泡不再冒出时,测出反应后装置总质量。

③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计算出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反应前总质量(克)

275.58

反应后总质量(克)

274.92

反应前后质量差(克)

0.66

容器内气体质量差(克)

m

(1)该实验中,对装置中的固态干燥剂的性质有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容器内是空气(密度为p1),反应后全部是二氧化碳(密度为ρ₂),则反应前后容器(容积为V)内的气体质量差m为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反应物的体积忽略不计)

(3)小明查阅有关数据后,计算出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质量差m为0.22克,结合表中数据,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CaCO₃+2HCl═CaCl₂+H₂O+CO₂↑,钙片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31.某兴趣小组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2g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将120g稀盐酸平均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30

30

30

3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

6

3

2

分析数据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12g样品中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2.如图3-4-19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装置A与C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装置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

(4)SO₂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实验室用图3-4-20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₂,装置中的X是浓硫酸,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e(填字母)。

(提示: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液体干燥剂)

33.为了节能减排,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以某种镁硅酸盐矿石[主要成分Mg₃Si₂O₅(OH)₄]为原料的新型绿色水泥。

全球镁硅酸盐储量丰富,新型绿色水泥不必担心原材料,推广潜力很大。

新型绿色水泥与传统水泥对比如图3-4-21所示。

(1)传统水泥和绿色水泥的生产过程分别涉及以下反应:

CaCO₃

CaO+CO₂↑

Mg₃Si₂O₅(OH)₄

3MgO+2SiO₂+2H₂O↑

以上两个反应都属于_______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2)与传统水泥相比,每生产和使用1吨绿色水泥能够减少排放________吨二氧化碳。

(3)传统水泥生产中,高温煅烧某种石灰石50吨,可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吨?

已知该石灰石中碳酸钙含量为80%,杂质不反应。

 

34.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下: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搭建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______(选填“前”或“后”)放置。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药品

大理石

mg,块状

mg,块状

mg,

粉末状

mg,

粉末状

盐酸

(过量)

wg,

稀盐酸

wg,

浓盐酸

wg,

稀盐酸

wg,

浓盐酸

①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②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______对照(选填实验编号)。

③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研究发现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率越快。

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反应更为剧烈

b.最终剩余溶液的质量更小

c.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

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

(4)下表中的两个实验,尽管在原料状态、发生装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却都能控制气体较平稳地产生。

请从实验目的、原理、原料、装置、操作等方面思考后,具体阐述每个实验中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目的

原料

发生

装置

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

主要的一个原因

制取二

氧化碳

块状大理石

稀盐酸

A

_________________

制取

氧气

粉末状二氧化锰

3%的过氧化氢溶液

C

_________________

第4节二氧化碳

1.C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含量比较高;②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③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④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本题应选C。

2.C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3.D验满二氧化碳时,需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到集气瓶内。

4.答案

(1)向上排空气法

(2)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了

解析

(1)题图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2)长颈漏斗的末端一定要伸人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长颈漏斗处逸出;(3)因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燃着的木条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了。

5.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用于灭火,而不能用于填充探空气球;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常用于制汽水;固态二氧化碳称为干冰,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常用于人工降雨。

6.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其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其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A项不符合题意;干冰升华能够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降雨,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B项符合题意;二氧化碳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利用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性质,C项不符合题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D项不符合题意。

7.D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A项说法正确;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B项说法正确;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项说法正确;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故实验室不能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D项说法错误。

8.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A项说法正确;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热量,可用作制冷剂,B项说法正确;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项说法错误;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D项说法正确。

9.B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实验2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发生反应,这两个实验都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也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本题应选B。

10.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A项说法错误。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所用药品均为液体和固体,B项说法正确;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均能够发生反应,都不需要加热,C项说法正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项说法正确。

11.D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密度均比空气大,不能用D装置收集。

12.答案

(1)烧杯

(2)振荡(3)塑料瓶变瘪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为烧杯。

(2)旋紧瓶盖后,振荡使水和二氧化碳充分接触。

(3)由于瓶内气体的减少造成了瓶内的压强减小,所以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

13.答案

(1)BE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2KClO₃

2KCl+3O₂↑

(2)A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解析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所以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B、E;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c导管口通入,将空气从b导管口排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F装置已集满二氧化碳。

14.C题中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空气中是否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因此D项中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的做法是错误的;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一针筒空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可能不足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不应根据一次实验便得出结论,应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看澄清石灰水能否变浑浊。

15.B块状大理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若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混合,由于增大了两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能够持续进行。

本题应选B。

16.C实验室中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此用不到①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用不到④、⑤两装置。

本题应选C。

17.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而氧气不能.A项能鉴别;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B项能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项不能鉴别;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D项能鉴别。

18.答案

(1)酒精灯

(2)H₂O₂气泡连续均匀冒出B

2KMn0₄

K₂MnO₄+MnO₂+O₂↑(3)c(4)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

解析

(1)仪器①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热源——酒精灯。

(2)利用A装置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反应制取氧气,可推断出所发生的反应是2H₂O₂

2H₂O+O₂↑,则分液漏斗中添加的药品是H₂0₂溶液;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到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伸入装满水并倒扣在水槽里的集气瓶中;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则需选用B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

K₂MnO₄+MnO₂+O₂↑(3)二氧化碳的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