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各乡镇概况.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8706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8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各乡镇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各乡镇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各乡镇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各乡镇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各乡镇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各乡镇概况.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各乡镇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各乡镇概况.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各乡镇概况.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各乡镇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各乡镇概况

包括各行政村(社区)管辖的自然村名称、数量、总人口数、各民族人口数等

 

宾阳县[BīnyánɡXiàn]南宁市辖县。

在广西中南部、南宁市东部,处东经108°32′~109°15′,北纬22°54′~23°26′。

距南宁市67.5千米。

东接贵港市覃塘区,南连横县、南宁市青秀区,西南接南宁市兴宁区,西邻武鸣县、上林县,北靠来宾市兴宾区。

面积2308.49平方千米。

辖宾州、黎塘、甘棠、思陇、新桥、新圩、邹圩、大桥、武陵、中华、古辣、露圩、王灵、和吉、洋桥15个镇和陈平乡。

县人民政府驻宾州镇。

总人口105.1万,其中农业人口90.1万;汉、壮等民族聚居,其中汉族占80.8%,壮族占18.8%。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领方县。

唐代改置宾州。

1912年改称宾阳县。

1952年原属永淳县的甘棠、露圩、古辣以及芦村、沙江等地划归宾阳县。

1958年12月与上林县合并置宾林县。

1959年5月宾林县撤销,复置宾阳县。

1959年原属甘棠公社管辖的沙江、芦村等10个大队划归横县辖。

2003年6月由南宁地区改属南宁市。

县名取“位于宾水之北”之意。

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向东北倾斜,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开阔。

中部为一大片冲积平原(海拔在100~120米之间)。

东南部有镇龙山脉,西南为大明山余脉。

河流属珠江流域之浔江水系,总长706.7千米。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重要矿产资源有银锌、铅锌、铜、锑、三水铝、石灰石、花岗岩等。

主要旅游景区(点)有清平湖、情人谷风景区、昆仑关抗战遗址、狮子岩山水旅游区、陈平江漂流、蔡氏书香古宅、龙岩公园。

桂海高速公路、南梧、南柳二级公路过境。

铁路总长55千米,设有黎塘、和吉、稔竹、露圩、凤鸣5个火车站。

有公路干线12条,等级公路593.1千米。

耕地面积127.05万亩,林地面积141.37万亩,有林面积121.29万亩,森林覆盖率35.3%。

特产莲藕、香米、香芋、夏阳菜、甜竹笋等。

是广西商品粮基地县。

有宾阳永凯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华润红水河水泥有限公司等亿元企业11家;中小学校270所;医疗卫生机构26个。

民俗风情有游彩架、舞炮龙、三月三和四月八逢圩等。

其中每年正月十一的“宾阳炮龙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宾林县[BīnlínXiàn]中华人民共和国原行政建置。

在广西中南部。

县人民政府驻芦圩镇。

1958年12月宾阳县和上林县合并称宾林县,1959年5月撤销,恢复原宾阳县和上林县建制。

1958年12月合并时取宾阳、上林两县名各一字得名。

 

宾州镇[BīnzhōuZhèn]宾阳县辖镇。

在县境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

东接大桥镇、武陵镇,南连陈平乡,西邻思陇镇、新桥镇,北靠新圩镇、邹圩镇、洋桥镇。

面积228.59平方千米。

辖蒙村、顾明、黄卢、国太、蒙田、古城、王明、吴村、六明、碗窑、芦圩农业、陆村、新廖、新模、北街、宝水、新宾农业、恭村、六岭、勒马、长岗、呇塘、展志、文伟、太乡、基塘、三韦、七里、六和、河田、中兴、德明、南山33个村和新城、临浦、永武、枫江、兴仁、同仁、镇兴、中靖太、建设、商贸城、城中、三联、南街、仁爱、中和15个社区,268个自然村。

镇人民政府驻新城社区。

有22.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0.45%,少数民族人口占3.41%。

1959年6月成立芦圩公社。

1960年7月撤。

1961年复设芦圩公社。

1962年9月改区。

1968年9月改人民公社。

1984年8月改乡。

1994年改镇。

2003年3月宾州、新宾镇并入。

2005年7月河田乡并入。

2009年11月改今名。

镇名为沿用宾阳县前身“宾州”之名,意为“州内有宾水”。

地处平原、丘陵。

耕地面积13.02万亩,其中水田10.81万亩。

林地面积10.17万亩。

主要种植水稻、糖蔗。

特产瓷器、毛笔、鞭炮、草席。

322、324国道和县道过境。

新宾镇[XīnbīnZhèn]宾阳县原辖镇,在县境北部。

辖六岭、七里、六和、展志、文伟、太乡、三韦、基塘、勒马、长岗、呇塘、恭村12个村。

镇人民政府驻宾州镇。

1925年~1957年称新宾镇,1958年1月称新宾乡。

1958年9月与展志乡合称前进人民公社。

1959年6月为新宾公社。

1962年9月改区。

1968年改公社。

1984年改乡。

1994年改镇。

2003年撤销,所辖村划归芦圩镇。

取新市场和宾阳地名各一字得名。

河田乡[HétiánXiānɡ] 宾阳县原辖乡,在县境南部。

辖河田、中兴、德明、南山4个村。

乡人民政府驻地河田。

1925年为河田乡。

1958年9月与新桥、太守、大仙乡合称大跃进人民公社。

1959年6月为河田公社。

1962年9月归芦圩区辖。

1984年改乡。

2005年7月撤销,所辖村、社区划归芦圩镇。

1943年因该处田地中有两条小溪穿过得名。

芦圩[Lùxū]宾阳县宾州镇辖圩。

在镇境中偏西部。

东接蒙田、新廖村,南连顾明村,西邻蒙村,北靠新宾圩。

面积8平方千米。

辖新城、临浦、永武、枫江、兴仁、同仁、镇兴、中靖太、建设、商贸城、城中11个社区。

东环公路、西环路绕城而过。

有宾阳县、宾州镇各机关单位;竹木器、皮革制品、沙石、农贸、服装、小五金、陶瓷、农机、摩托车、汽车等专业市场;中大型超市8家;中、小学16所;公办医疗机构及交通、邮政、电信、体育馆等现代设施。

有7万人,汉、壮等民族聚居。

明朝万历十三年(1585年)前已成圩场。

同治元年(1862年)后由南往北发展,相继建成谷行街(今伍屋街、同仁街)、盐行街(今太平街)、碗行街(今靖安街)、故衣行(今中兴街)、油行街(今治兴街)、正街(今中和街)、薯菜行(今镇安街)、碗行(今富安街)、鸡行(今兴仁街)等。

1933年设卢圩镇,后改芦圩镇。

1947年先后建成临浦街、枫江街、永武街。

广西四大圩镇之一。

相传卢姓人造圩得名卢圩。

后建镇时,卢圩绅士伍良桥在写镇公所牌子时将“卢”写为“芦”,说卢圩人越来越多,百家百姓,加上个“サ”更好,故名。

新宾圩[XīnbīnXū]宾阳县宾州镇仁爱社区辖圩。

在镇境中偏西北部。

东至白水塘,南至冲锋岭,西与旧县城连接,北与勒马村相交。

面积0.5平方千米。

分正街、东街、西街。

县、镇行政单位;中、小学7所及医院3所。

有4886人,汉、壮等民族聚居。

1933年建圩,时称新市场。

县内及周边上林、来宾、合山等各类产品集散地。

广西著名牛市之一。

“新宾”一名来历和含义参见“新宾镇”条。

新城社区[Xīnchénɡ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西部,镇人民政府驻地。

东、南、北接蒙村,西邻新桥镇大庄村。

面积0.4平方千米。

有立新中路、南湖、南海、南洋、北亭、北园等6条路;工业品、瓷器市场。

居委会驻南海路127号。

有4774人,汉族聚居。

1993年冬兴建,称芦圩新城区。

2002年6月称商城社区。

2008年6月改新城社区。

意为新开发的城区。

322、324国道过境。

属混合型社区。

临浦社区[Línpǔ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中偏西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7千米。

东接商贸城社区,南连中和社区,西邻永武社区,北靠城中社区。

面积1.3平方千米。

辖临浦街。

有行政、企事业单位62个。

是县城商品批发、零售一条街。

居委会驻临浦街80号。

有4980人,汉族聚居。

1946年规划建设临浦街。

1968年临浦、永武街合并为解放街。

1981年11月与永武街分开,复称临浦街。

2002年6月改社区。

因宾阳县在三国时期曾称临浦县得名。

属混合型社区。

永武社区[Yǒnɡwǔ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中偏西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7千米。

东接临浦社区,南连枫江社区,西邻建设社区,北靠临浦社区。

面积1.1平方千米。

辖永武街。

有县人民政府、县党校、中医院、体育学校等行政、企事业单位64个;商铺456间。

居委会驻永武街29号。

有8852人,汉族聚居。

1946年规划建设永仁街和武襄街。

1953年永仁、武襄街合并称永武街。

1968年永武、临浦街合并为解放街。

1981年11月与临浦街分开,复称永武街。

2002年6月改社区。

1953年合并街时取永仁、武襄街两街名各一字得名。

属混合型社区。

枫江社区[Fēnɡjiānɡ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中偏西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3千米。

东接中和社区,南连兴仁社区,西邻建设社区,北靠永武社区。

面积1.0平方千米。

辖枫江街。

有城南派出所、水电局等行政、事业单位8个和糖果批零、农贸、家俱市场各一个。

居委会驻枫江街67号。

有5232人,汉族聚居。

1945年建枫江街。

1968年枫江、兴仁街合并为向阳街。

1981年11月与兴仁街分开,复称枫江街。

1985年街道向西扩展。

2002年6月改社区。

建街时因西面有河称枫江得名。

属混合型社区。

兴仁社区[Xìnɡrén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中偏西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5千米。

东接中和社区,南连同仁社区,西、北靠枫江社区。

面积0.3平方千米。

辖兴仁街。

居委会驻兴仁街212号。

有1239人,汉族聚居。

1928年建兴仁街。

1968年兴仁、枫江街合并为向阳街。

1981年11月与枫江街分开,复称兴仁街。

2002年6月改社区。

建街时逢整编街甲户口,取合并的福兴、里仁两甲名各一字得名。

属居住型社区。

同仁社区[Tónɡrén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中偏西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7千米。

东接中靖太社区,南连顾明村,西邻兴仁社区,北靠中靖太、中和、兴仁社区。

面积0.65平方千米。

有主干道5条、路段23条;兽医办事处、学校。

居委会驻同仁街490号。

有1023人,汉族聚居。

1936年大同、亲仁街合并为同仁街。

1968年同仁、中和街合并为红旗街。

1981年11月与中和街分开,复称同仁街。

2002年6月改社区。

1936年合并街时取大同、亲仁两街名各一字得名。

属混合型社区。

镇兴社区[Zhènxìnɡ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中偏西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9千米。

东接宾州中学,南、北连中和社区,西邻中靖太社区。

面积0.7平方千米。

有镇安街、治兴街;县教育局、镇卫生院和文化站、农村信用合作社城东分社等单位。

居委会驻镇安街222号。

有4590人,汉族聚居。

1933年建镇安街、治兴街。

1968年镇安、治兴街合并为东风街。

1981年11月两街分开,各复原名。

2002年6月镇安、治兴街合并为社区。

取镇安、治兴两街名各一字得名。

属混合型社区。

中靖太社区[Zhōnɡjìnɡtài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中偏西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9千米。

东接同仁社区,南、西连中和社区,北靠镇兴社区。

面积0.9平方千米。

有中兴街、靖安街、太平街和宾州中学。

居委会驻靖安街93号。

有1689人,汉族聚居。

1968年太平街、靖安街并入中兴街。

1981年11月分开复称原名。

2002年6月,中兴、靖安、太平街合并为社区。

取三街名各一字得名。

有卢氏、伍氏、李氏宗祠和芦圩老庙。

属居住型社区。

建设社区[Jiànshè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中偏西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0.9千米。

东接永武社区,南连枫江社区,西邻新城社区,北靠蒙村。

面积0.22平方千米。

有建设街;县住建局、畜牧水产局、国税局、卫生局、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林业局、保险公司、交警大队等21个行政、企事业单位。

居委会驻建设街278号。

有3340人,汉族聚居。

2002年设立。

因宾阳县建设局开发建成得名。

属混合型社区。

商贸城社区[Shānɡmàochénɡ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中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2.4千米。

东接蒙田村,南连中靖太社区,西邻临浦社区,北靠新廖村。

面积1.5平方千米。

有24条街道;县发改局、经信局、民政局、国土资源管理局、农业局、文体影视局、审计局、招商局、地税局、工商局、物价局等27个行政、企事业单位。

居委会驻北段63号。

有1.86万人,汉族聚居。

2002年6月设立。

因商贸活动集中区域得名。

属混合型社区。

城中社区[Chénɡzhōnɡ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中偏西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3.0千米。

东接新廖村,南连陆村,西邻宝水村,北靠三联社区。

面积0.7平方千米。

有县社会劳动保险事业管理所、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社会福利院、宾州镇司法所等17个企事业单位。

居委会驻东九里32号。

有6076人,汉族聚居。

1999年9月成立城中街。

2002年6月改社区。

因位于县城中段得名。

属混合型社区。

三联社区[Sānlián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中偏西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4.4千米。

东接仁爱社区,南连城中社区,西邻南街社区,北靠北街村。

面积0.48平方千米。

社区内有县地税分局、民族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光华中学、民族织锦厂、食品公司等7个行政、企事业单位。

居委会驻圣贤街01号。

有3376人,汉族聚居。

宋开宝六年(973年)宾州治地从古城村址搬到此地。

1946年设三联街。

1968年改为东风街。

1981年11月恢复原名。

2002年改社区。

因1946年设街时由朝阳、太和、兴贤三条街联合组成得名。

有宋、元、明、清时旧宾州城墙、宾州署、小教场、思恩府试院遗址。

有宾阳书院、节岑祠、李氏大院、湛家大宅、陆氏家居等民清建筑。

属混合型社区。

南街社区[Nánjiē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中偏西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3.9千米。

东接城中社区,南、西连宝水村,北靠三联社区。

面积0.3平方千米。

有县新兴锁厂。

居委会驻南街南端。

有1267人,汉族聚居。

始建于元代而成于明代。

1949年前分上南街、下南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南街。

1968年改长征街。

1981年11月复称南街。

2002年6月改社区。

因位于宾州城南部得名。

有明洪武六年(1373)修建的南桥和城隍庙、二铺庙、天后宫古迹;江西会馆、贞节坊、白沙楼遗址;黄家大宅古民居。

属居住型社区。

仁爱社区[Rén’ài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中偏西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4.8千米。

东、南接新廖村,西邻三联社区,北靠新模村。

面积1.1平方千米。

有东街、西街、正街;宾阳中学、县人民医院、县公路局、新宾中学、缫丝厂、中山公园等25个企事业单位。

居委会驻东街06号。

有4886人,汉族聚居。

1933年建成居民区并将原东门圩迁移到此,农历5月12日成圩名为新市场。

1938年称仁爱街。

1968年称红卫街。

1981年11月复称仁爱街。

2002年6月改社区。

设街时取儒家仁义爱人之意得名。

有天主教堂、基督教堂。

属混合型社区。

中和社区[ZhōnɡhéShèqū]宾阳县宾州镇辖社区。

在镇境中偏西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0千米。

东接中靖太社区,南连同仁社区,西邻枫江社区,北靠临浦、镇兴社区。

面积1.0平方千米。

辖中和街。

有芦圩完小、县糖业烟酒公司、印刷厂、药监局、餐饮具消毒中心等单位。

居委会驻中和街129号。

有3860人,汉族聚居。

原名武胜街。

1935年此街成芦圩镇商业中心,称中和街、正街。

1968年与同仁街合并为红旗街。

1981年11月与同仁街分开,复称中和街。

2002年6月改社区。

因处商业中心且望和气生财得名。

属混合型社区。

蒙村[Ménɡcūn]宾阳县宾州镇辖村。

在镇境中西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0.9千米。

东接建设社区、陆村,南连顾明村,西邻新桥镇立新村,北靠宝水村、新桥镇大罗村。

面积6.09平方千米。

辖大蒙、宋村、杨村、张村、中蒙、小蒙、新里、礼村8个自然村。

村委会驻新城社区芦圩工业品市场。

有1.08万人,汉族聚居。

1949年前称蒙村。

1951年改乡。

1962年改公社。

1968年改大队。

1984年10月改村。

2002年改社区。

2006年4月改村。

因村委会原驻地大蒙得名。

大蒙因村大、村民均姓蒙得名。

2003年驻地迁新城社区,名称不变。

地处平原。

耕地面积5031.4亩,主种水稻、蔬菜,有竹编、皮革制品手工业。

顾明村[GùmínɡCūn]宾阳县宾州镇辖村。

在镇境西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8千米。

北靠蒙村、建设社区,东接蒙田村,南连王明、六明村,西邻新桥镇大庄村。

面积7.57平方千米。

辖塘来、大罗、覃村、石村、上寨、中寨、下寨7个自然村。

村委会驻地大罗。

有8347人,汉族聚居。

1949年前称顾明村。

1952年改乡。

1953年塘来、1962年石村乡先后并入。

1962年改公社。

1968年改大队。

1984年10月改村。

因村委会原驻覃村,覃村直面王明,故名。

“顾明”意为“看向王明”。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驻地迁大罗,名称不变。

地处平原,耕地面积3672.5亩,林地面积3313.5亩。

主种水稻、速生桉、松树,有毛扫、米筛等手工业。

322、324国道过境。

黄卢村[HuánɡlúCūn]宾阳县宾州镇辖村。

在镇境中东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8.0千米。

西邻国太村、蒙田村,北靠六和村,东接大桥镇大程村,南连大桥镇连朋村、武陵镇理化村。

面积5.92平方千米。

辖畲村、黄三、新丙子、老丙子、新贵、门楼、朝岭、六思、黄安9个自然村。

村委会驻地畲村。

有4558人,汉族聚居。

1943年为贵卢村。

1951年撤。

1969年成立黄卢大队。

1984年10月改村。

因该村以黄、卢两姓为主得名。

地处丘陵。

耕地面积6279.4亩,主种水稻、糖蔗。

国太村[GuótàiCūn]宾阳县宾州镇辖村。

在镇境中东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5.6千米。

东接黄卢村,南连蒙田村,西邻蒙田村,北靠六和村、新廖村。

面积6.15平方千米。

辖马兰圩和国太、南华、莫陈、寨岭、陆瓦匠、大园6个自然村。

村委会驻地马兰圩。

有6315人,汉族聚居。

1943年为国泰村。

1951年为民安乡。

1953年为国泰乡。

1962年改公社。

1968年改大队。

1984年10月改村。

因村旁有一座国泰庙得名。

后人为书写方便,将“泰”写成“太”。

地处丘陵。

耕地面积6363亩,主种水稻,兼做鞭炮。

县道过境。

马兰圩[MǎlánXū]宾阳县宾州镇国太村辖圩。

在镇境中东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5.6千米。

北靠大园,东接南华,南连莫陈,西邻蒙田村的大湴。

面积约0.04平方千米。

有346人,汉族聚居。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3)建圩。

曾为马的交易场所并生产栓马的绳缆,故称马缆圩。

1959年当地一官员见“缆”字太繁,便改谐音字“兰”,故名。

为周边十多个自然村的经济中心。

宾横县道过境。

蒙田村[MénɡtiánCūn]宾阳县宾州镇辖村。

在镇境东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4.6千米。

东接黄卢村,南连古城村,西邻顾明村,北靠国太村、陆村。

面积7.59平方千米。

辖梁村、大湴、马池、木庙、蒲村、蒋村、田粮、泮塘、上蒙、东蒙10个自然村。

村委会驻地梁村。

有8504人,汉族聚居。

1949年前称蒙田村。

1951年改乡。

1962年改公社。

1968年9月改大队。

1984年10月改村。

初设村时取辖区内蒙村、田粮村两个大村的村名各一字得名。

地处丘陵。

耕地面积6482亩,主种水稻、糖蔗。

古城村[GǔchénɡCūn]宾阳县宾州镇辖村。

在镇境东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5.2千米。

西邻王明村、吴村,北靠蒙田村,东接武陵镇理化村,南连吴村、武陵镇理化村。

面积5.12平方千米。

辖孟村、古城、龙门、古爽、李村、下马6个自然村。

村委会驻地孟村。

有6477人,汉族聚居。

1943年为古城村。

1951年为龙门乡。

1962年称古城公社。

1968年改大队。

1984年10月改村。

因该村处在西汉时期所置领方县故址得名。

地处丘陵。

耕地面积4186亩,主种水稻。

王明村[WánɡmínɡCūn]宾阳县宾州镇辖村。

在镇境中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3.4千米。

东接蒙田村、古城村,南连六明村、吴村,西邻顾明村、六明村,北靠顾明村、蒙田村。

面积6.21平方千米。

辖王明、高明、景明、林村、枫木、岭脚、新塘7个自然村。

村委会驻地王明。

有6054人,汉族聚居。

明朝建村。

1943年为王明村。

1951年改乡。

1962年改公社。

1968年称红明大队。

1984年10月改王明村。

因村委会驻地得名。

因明朝设村且全村姓王,故以姓氏和朝代得名。

地处丘陵。

耕地面积2683亩,林地面积3612亩。

主种水稻、松树、速生桉,兼瓷业生产。

吴村[Wúcūn]宾阳县宾州镇辖村。

在镇境中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4.6千米。

南连六明村、碗窑村,西邻王明村、六明村,北靠王明村、古城村,东接古城村、武陵镇沙井村。

面积6.86平方千米。

辖吴村、武岭、塘山3个自然村。

村委会驻地吴村。

有5330人,汉族聚居。

1943年为吴村。

1958年改农业社。

1968年9月改大队。

1984年10月改村。

因村委会驻地得名。

吴姓先来建村,故名。

地处丘陵。

耕地面积2428亩,林地面积6682.5亩。

主种水稻、速生桉。

六明村[LiùmínɡCūn]宾阳县宾州镇辖村。

在镇境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5.9千米。

北靠顾明村、王明村,东接吴村、武陵镇沙井村,南连南山村、碗窑村,西邻南山村、新桥镇清平村。

面积7.02平方千米。

辖卡唛、沙江、六料、马眠、三鹿、六罗、渌思7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卡唛。

有3228人,汉族聚居。

1943年为四通村。

1958年改农业社。

1968年称六明大队。

1984年10月改村。

因所辖7个村有六个村建村较早,最早的始建于明朝,故取六个村之“六”字与明朝的“明”字得名。

地处山区。

耕地面积931亩,林地面积8299.5亩。

主种水稻、速生桉、松树、杉树,兼瓷业生产。

碗窑村[WǎnyáoCūn]宾阳县宾州镇辖村。

在镇境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9.5千米。

西邻南山村,北靠六明村,东接武陵镇留寺村,南连陈平乡和平村、武陵镇六蒙村。

面积14.57平方千米。

辖碗窑、爱民、高田、赖村、老王兴、新王兴、上王兴、马脚、天堂、桐子排、谭冲、丹劳、六道、六周、凤凰15个自然村。

村委会驻地碗窑。

有4465人,汉族聚居。

1943年为碗窑村。

1951年改乡。

1962年改公社。

1968年改大队。

1984年10月改村。

因村委会驻地得名。

碗窑村民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从广东嘉庆迁来,以烧制瓷碗为业,建有很多烧碗的窑,故名。

地处山区。

耕地面积1376亩,林地面积21825亩。

主种水稻、速生桉、松树、八角树,兼瓷器手工业。

芦圩农业村[LúxūNónɡyèCūn]宾阳县宾州镇辖村。

在镇境中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7千米。

辖围村和太平、同仁、中和3个片。

面积0.5平方千米。

村委会驻中和社区中和街55号。

有4300人,汉族聚居。

1968年9月中和、太平、同仁、围村四个大队合并,因以农为主得名农业大队。

1984年10月改农业村。

为区别同镇的新宾农业村,遂冠以原辖区“芦圩”名。

地处平原。

耕地面积1254亩,主种水稻。

“芦圩”一名来历和含义参见“芦圩”条。

陆村[Lùcūn]宾阳县宾州镇辖村。

在镇境中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9千米。

东接国太村、新廖村,南连商贸城社区,西邻蒙村,北靠城中社区。

面积8.83平方千米。

辖马二、潘村、陆村、马村、马一5个自然村。

村委会驻地马二。

有7132人,汉族聚居。

1943年为陆村。

1951年改乡。

1962年改公社。

1968年改大队。

1984年10月改村。

因村委会原驻地陆村得名。

陆村因村民均姓陆得名。

1985年村委会驻地迁马二,名称不变。

地处平原。

耕地面积1252亩,主种水稻。

新廖村[XīnliàoCūn]宾阳县宾州镇辖村。

在镇境中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3.3千米。

东接六和村,南连陆村,西邻城中社区,北靠仁爱社区。

面积7.79平方千米。

辖四和、老覃、白水塘、竹高、新廖、凤凰、明堂、竹根8个自然村。

村委会驻地四和。

有6115人,汉族聚居。

1968年设新廖大队。

1984年10月改村。

因村委会原驻地新廖得名。

“新廖”村因是廖姓迁来建设的新村,故名。

1978年村委会驻地迁四和,名称不变。

地处丘陵。

耕地面积4853亩,主种水稻。

县道过境。

新模村[XīnmóCūn]宾阳县宾州镇辖村。

在镇境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5.7千米。

东接七里村,南连仁爱社区,西邻北街村,北靠勒马村、展志村。

面积5.51平方千米。

辖新村、合岭、镇州、谭村、良范、黄留、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