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7379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精品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推荐精品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推荐精品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推荐精品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推荐精品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精品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

《推荐精品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精品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精品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

推荐精品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5年10月

 

引言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二、行业分析

(一)中药行业简介

(二)中药行业产业价值链分析

(三)中药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供方竞价能力

2.买方竞价能力

3.新入侵者威胁

4.替代品的威胁和互补品的作用

5.行业内竞争状况

(四)中药产业经济周期与行业分析

1.产品特异性,针对性强

2.需求弹性小,供应弹性大

3.购买行为不由消费者决定

(五)中药产业政策分析

1.行业认证

2.行业政策

3.医疗制度改革

(六)中药产业优势

1.文化与历史优势

2.丰富中药资源的优势

3.广大的市场需求优势

4.政府的大力扶持

(七)行业机遇

1.充足的发展基金

2.海外市场的空间大

3.药品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

4.人口老龄化促进医药市场发展

三、公司分析

(一)五家代表性的中药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分析

2.偿债能力分析

3.管理能力分析

4.发展能力分析

(二)杜邦分析

四、中药行业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药行业创新意识薄弱,研发投入低

(二)质量检验标准低

(三)临床应用的监控不足

(四)企业规模大多偏小

(五)在全球市场缺乏竞争力

五、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引言

医药行业是按国家标准划分的巧类国际化产业之一,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医药行业分为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中药,医药商业等子行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各行各业均发展迅猛,医药行业的地位也逐步提高。

在整体市场规避周期性行业追寻稳定增长行业的大前提下,医药工业作为朝阳产业是合理的选择,持有持续稳定增长的中药品牌企业近年来成为医药行业投资的主脉之一。

作为我国宝贵遗产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瑰宝,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和医疗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对中国中医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越来越予以重视,为中国中药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医药消费结构中,国产药品比例的提升以及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始启动,都对在国内有重要认知度的中药销售增长形成支撑。

展望未来,21世纪将会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药是极具高科技含量和巨大增长潜力的产业。

中医药是最具我国民族特色和独特优势的领域,在我国21世纪产业结构调整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药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良好的发展趋势,初步形成了由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业组成的产业体系和具有一定实力的中药工业企业集团。

然而我国中药企业的整体情况并不乐观,企业规模不大、实力较为弱小;产品集中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不多;中药产品标准化程度不够,因此在中国加入WTO和国外公司纷纷投入天然植物药市场的情况下,中药企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加上我国医疗政策因素,推动着我国中药企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带动了产业的升级。

医改因素是短期内行业发展和结构变化的催化剂;两税合并是锦上添花的短期利好因素,以上三个中、短期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使中药行业在近几年孕育着比较好的投资机遇。

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中药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药行业在医药行业的特殊地位以及从其成长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管理水平,以及市场表现等方面衡量,都可以看出正处于新发展阶段的中药业未来将继续以较快速度稳定增长,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

以下我们就从宏观经济环境倒中观行业分析,最后选取5个中药行业代表性上市公司为例,综合分析论证我国中药行业的投资前景。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十年来中国经济稳健前行,交出令人瞩目的“中国答卷”,创造了惊艳世界的“中国奇迹”。

这是国力快速增强的10年: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5895亿元,2016年,这一数字已逾636462亿元。

根据2011年初公布的2010年经济数据,中国以58786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的54742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

GDP年均增长率达10%,而同期全球GDP年均增长率仅为3.9%左右。

而居民收入增速也一直保持高增长。

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467元,农村居民收入为9429.6元;到2014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为28843.9元,农村居民收入为10488.9元,增长率分别为9%和11.2%,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增速进一步加快。

收入的直接增加使得居民在医药保健方面的支出直接增加,进而带动了医药行业的发展。

此外,我国现阶段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从而使证券市场上资金较为充裕,有利于医药这一由投资价值行业的吸引投资和发展壮大。

二、行业分析

(一)中药行业简介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中药由于其具有疗效稳定、安全、无毒、无副作用及对疑难病与慢性病有一定疗效的优点,拥有一批忠实的消费者。

近年来,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与”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中医药的发展与成就日益引起世人的瞩目。

世界文化的交融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中医药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中国的中药行业也由此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中药生产企业已近1555家,其中在深沪两地上市的中药上市公司共有近30家。

其中拥有“中华老字号”品牌的有7家,分别是:

东阿阿胶、云南白药、紫光古汉、桐君阁、九芝堂、同仁堂、广州药业、中新药业。

一些中药上市公司虽然没有老字号品牌,但是通过在科技手段和先进的工艺在新药和特药上下功夫,同样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如天士力、昆明制药等。

中药产业年规模已达4100亿元以上,占国内医药市场的3成,中药出口已达268.7百万美元。

(二)中药行业产业价值链分析

中药行业涉及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等,是集农、工、商于一体,产、供、销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

1978年5月3日,国务院批准决定将历年来由商业、供销等部门管辖的中药系列划归卫生部门管理。

对于中药产业这几部分内容简述如下:

中药材生产:

中药材以植物为主,也有动物和矿物材料。

植物性中药材有野生与人工种植的区别,甚至有产地的区分。

全国己经验证的天然药物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

目前常用的500种中药材,依靠人工栽培、养殖的供应量已近70%。

部分大的中药厂自身设有药材生产基地,按照GAP1的标准生产,但大部分中药材生产仍属于农业部门,按照传统的集贸市场的方式进行流通。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仍显薄弱,大宗中药材品种生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力度不够,栽培繁育生产管理粗放;药材单产低、质量差现象较为普遍;优良品种的选育、种籽的提纯复壮滞后;一些品种病虫害防治及高效、低残留无公害农药在中药材生产领域的研究推广进展缓慢,导致中药材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超限。

中成药工业:

指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采用针剂、粉剂、软胶囊、缓释剂、气雾剂等方式制作而成的成药,经批准后发给药准字文号进行生产。

这是我国中药行业的支柱部分,目前中药剂型已达40多种。

国家己要求这部分工业按照GMP的要求进行认证。

中药饮片工业:

指对中药材单品种进行加工与炮剂,最后用于配方与煮服。

目前这部分工业仍以个体化加工生产为主,通过中药材市场进行销售,缺少统一的质量标准和炮制规范,生产质量控制主要还是依靠区域性的、经验性的,以饮片传统鉴别性状为特征的质量控制。

目前加工中干燥工艺还采用露天、场地晾晒,造成饮片污染。

包装缺乏定量、商标规范。

中药商业:

中药的批发、仓储和零售。

中药材批发以专门的中药材市场为主,其中有比较大型与正规的,也有小规模、零散的,在2001国家药品监督局对全国十七个中药材专业市场的二十种中药材抽检中,最差的市场不合格中药材达到95%以上。

最好安国市场也是25%以上。

中成药的批发与普通西药没有区别。

零售方面,目前一般药店均兼营中成药,但仅有一些传统“老字号”还保留中药饮片,大部分中药饮片销售在中医院。

中药保健品:

中药保健品属于药品与食品的边缘产业。

中药的滋补、养生的功效及天然的特性使得其在保健品领域有广阔的应用。

上市公司中太太药业等属于此产业。

在中药行业的六个组成部分中,中成药工业规模最大,也是监管的重点。

中药保健品被认为是潜力最大的一个部分。

中药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要业务均是中成药的生产与销售。

但也会涉及到相关的药材种植与商业经营。

目前,全国共有中药工业企业1000多家,共有职工50多万人,中药工业人均创利13万元。

中药企业平均固定资产净值2030.99万元、总资产9134.72万元。

在全国中药企业中,大型企业仅占6%,中型企业占14%,而小型企业多达80%。

从中成药生产企业的性质来看,国有企业占18%,集体企业占9%,民营企业占19%,股份制企业占41%,合资企业占13%。

改革开放后新兴的经济类型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总数已经远超过传统经济类型企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总和。

并且,它们的企业平均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是同期传统企业的两倍多。

(三)中药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我们用波特竞争战略模型来分析中药行业的竞争结构。

该理论认为一个行业内存在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即潜在入侵者、替代产品、供方、需方以及行业内现有竞争者。

通过五种1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后文的行业政策里我们会详细说明,在此不多做释义。

力的分析,我们发现中药行业内部有着激烈的竞争但外部环境较为温和,在面对供方及需求方时均有相当大的讨价还价能力,而新入侵者与替代品的威胁较小。

行业分析模型图

1.供方竞价能力

中药行业的供方主要是中药材原材料生产者。

全国有22个省、区把发展中药当作支柱产业,已获种养成功的中药材品种有五百种左右,约占常用中药材品种的30%,种植面积约1500万亩,其中耕地和非耕地各占50%左右,非耕地主要种植杜仲、厚朴、黄柏、英肉等木本药材。

人工种植的中药商品量约占全国年需要量的70%。

全部中药材有统计的品种年产量约40万吨,国内销售38万吨左右,出口1一1.5万吨,产销处于基本平衡状态。

从七五末期至今,中药材的需求量一直稳定在上述范围内。

变化的只是中成药生产持续增长、需求的中药材原料有所上升,而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销售以及中药出口则逐年在减少,这样维持了中药材的产销稳定。

为了降低成本与保证原材料质量,达到药监部门的要求,大型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开始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前向一体化。

如同仁堂、天士力等均有其原料生产基地。

但因为不同中药材适宜生产的环境不一致,生产企业的大部分品种原材料还必须向市场采购。

因为中药材的需求是基本稳定的,而中药材除了入药之外,大部分没有其它作用。

同时生产者一般也没有很好的贮藏条件,因而一般丰收的年份价格往往会暴跌,而歉收的年份价格上涨并不大。

这说明,在一个需求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中药行业供方的竞价能力有限,收益也有限。

这可以从中成药企业自己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的收益作为参照,这些基地都是企业利润最低或亏损的部门。

因为供方竞价能力弱,利润低,造成中药材的种植者不重视药材质量。

2003年,药监局组织中检所等对全国17家专业药材市场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40%。

共抽取1075件样品,涉及药材品种88种。

检验重点为常用中药材如丹参、金银花、山茱英、防已、金蝎、冤丝子、知母8个品种,抽取了650件,不合格261件。

检验指标主要是含量测定,性状,鉴别,溶出物,杂质,总灰分等。

含量不合格比重最高,占总不合格的53.6%。

2.买方竞价能力

中药行业的买方即消费者可以从药店、医院两种渠道获得药品。

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中药的信任程度明显高于对西药的信任程度,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降低。

同时大多数消费者认同中药的优点在于能够治本且副作用小。

这一调查结果衍生出两个结论,一是随着消费者年龄的增大,对健康消费需求增加,因而对使用中药来治疗疾病,提高体质有着更多的需求。

二是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科技知识增加,消费者有可能因为中药乏现代科学基础而产生了不信任态度。

但在未来的几年内,中药的消费群体不大可能出现剧增或锐减的情况,因此国内中药市场总需求将基本保持目前的稳定增长趋势。

但随着消费者对质量、品牌的日益关注,使得知名企业的同种产品的销售要大大好于小企业,尽管它们都是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生产,尽管前者的价格一般要比后者高30%。

这意味着需方对价格不太敏感。

3.新入侵者威胁

我国中药市场基本是封闭的市场,一般情况下国外竞争者很难进入。

于来自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的的天然药物只是初步向我国渗透。

目前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种天然药物已在我国注册。

日、韩等国家的天然药物理论与用药来源于我国,但在国际市场上己经走在我们之前,是中药的国际化的重要的障碍。

在国内市场上,目前还未形成明显的竞争态势。

在国家提出GMP要求之前,中药行业的投资门槛非常低,只需要向省级卫生管理部门申报批准文号即可进行生产,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

在GMP要求提出并将生产许可申批权收归国家药监局后,投资门槛有所提高。

新投资者需要一至两年的时间才能拿到相应的审批许可,并预先投资进行生产厂房的建设。

但与化学制药与生物制药相比,中药在研发投入方面要低得多,因而总体投资成本仍要低很多。

并且中药的高毛利率仍对许多投资者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这使得最近五年的中药企业数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

4.替代品的威胁和互补品的作用

保健品和西药、藏药等可以同时作为中药的互补品和替代品。

对于以保健身体为目的的消费者,保健品和中药、藏药等生物类药品存在替代作用;对于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消费者,西药和中药互为替代品。

在临床用药上,国内许多医生与患者喜欢中西药并用,“标本兼治”治疗与保健并重。

通过同时使用西药与中药,使得两种药理互补,在此种状况下,中药与西药形成互补品的关系。

这种替代与互补并存的关系,使得西药与中药之间的一直没有形成全面的竞争关系,在国内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用药习惯。

中药的保健功能与功能性保健品(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在理论与消费群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因而替代作用也不强。

5.行业内竞争状况

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活跃程度增加,中药行业也呈现出越来越快的集中化趋势,使得行业内部的竞争非常激烈。

在政策、资本、品牌等多方面的限制下,越来越多的小型企业被退出。

整个行业出现了如下趋势:

(1)老牌名优中成药处于竞争优势地位。

主要是由于这类产品长期应用,品牌深入人心,疗效确实可靠,如同仁堂集团的板兰根冲剂、重庆太极的急支糖浆等。

这些品种己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一般不易受到竞争威胁,也成为生产企业的稳定的利润来源。

(2)新特品种借助强劲广告势头销售迅猛。

近几年来国内生产厂商开发出不少新特中成药,并借助强劲的广告在消费市场发展势均力势头迅猛。

有的品种因生产工艺先进,质量优良,功效确切并通过物理药理安全性评价,叩开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市场大门,有的新品种问世后不久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3)滋补保健类中成药销势强劲。

中药的保健作用被大大强调,并通过广告深入人心。

(4)竞争并未导致药品价格的下降。

更多是在非价格层面上进行的。

(5)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规模越来越大。

(四)中药产业经济周期与行业分析

医药行业是与生命科学紧密相关的行业,因此,它并不存在成熟期,是一个永远成长和发展的行业,这就是为什么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的原因。

在世界范围内,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一般高于其它行业,越是发达的地区越是明显,而且较少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从一个国家范围来看,由于医药行业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据测算,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137%,即收入每提高100元,医疗消费水平要增长137元),因此,当国家经济比较稳定,情况良好时,个人收入增长将拉动个人药品需求增加;但是在经济萧条低迷时,药品需求价格弹性则较低,因此药品需求并不会有大幅度减少,这个可以在国家经济不景气时期,感受较为明显,因此这就是为什么医药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一般要优于其它行业的原因。

从产品市场角度来看,医药行业还呈现如下特征:

1.产品特异性,针对性强

每一种药对应指定的病痛症状,有道是“对症下药”,大多数药品用途专一,事关患者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丝毫不可混淆,药品种类繁多、各有差异,对药品市场的分析必须十分细致。

2.需求弹性小,供应弹性大

健康人一般不会因药品价格下降而多吃药,病人一般也不会因药品价格上涨而拒绝消费,尤其是在公费医疗和保险逐渐普及的情况下,消费者一般不太注意药品的价格变化,但是药品价格对其供应的影响却很大,通常情况下控制供应量使之与其需求相适应。

3.购买行为不由消费者决定

对于绝大部分药品来说,其购买决定不是由消费者作出,而是由医疗机构作出的,其经销渠道也不同于一般商品,消费者并不一定熟悉其所消费的药品。

中药行业更是显现出这种特色,消费者对于复杂的药方通常根本不了解。

(五)中药产业政策分析

一直以来,中药在国内受到相对的保护。

审批新药要宽松一些,几次的价格调整对中药涉及很少。

而且中药GMP厂商与非GMP厂商的差价更大一些,优质优价更为明显。

如逍遥丸200粒浓缩丸剂型,一般GMP厂家的最高限价7.2元,而河南宛西制药的同类品种可以定价为12元。

国家对优势企业有扶持的意图。

有两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监管的宽松。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1年6月下发的有关通知要求,中药说明书也要列出不良反应等项内容,但同时指出,若有些项目缺乏可靠的实验数据,则可不写明。

另外,《药品管理法》中规定,生产药品要获得批准文号,要发许可证,但中药材和饮片除外。

1.行业认证

SFDA(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3年4月16日正式挂牌,以前分散在卫生部、工商局、技术监督局以及原来药品管理局有关食品、药品、化妆品的安全管理等职能全部划归该局。

GAP、GMP、GSP是药监部门针对药品的三大认证。

对中药而言,GAP针对中药材种植,GMP针对中成药生产,GSP针对零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试图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以提高药品质量,淘汰不合格企业。

这些认证提高了行业门槛,促进了规模化发展,以初见成效。

2.行业政策

医药行业尤其是中医药行业受到我国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及各部委陆续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1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等支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2010年10月9日,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医药行业需要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出口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促进品种、技术、渠道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通过扶优扶强和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显著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医药企业数量明显减少,医药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到全行业的销售收入的5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

“十二五”时期,中医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六项重点任务之一。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等中药产业扶持政策接连出台,加强了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大对中医药的投入,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疗效确切和费用低廉的中医药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4年5月2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从鼓励研发创制、加快申报审评、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质量监管、推动合理用药、完善体系建设、提升综合能力等环节,对保障儿童用药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关于儿童用药的第一个综合性指导文件。

此外,该意见还进一步强调了确保药品质量和使用安全、规范处方行为、发挥中医药儿科传统特色优势、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和健康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工作要求。

3.医疗制度改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带动农村医药市场启动。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低,对医药产品的消费水平有限,低收入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容易出现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

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截至2012年底,新农合覆盖面持续稳固扩大,全国有2,566个县(区、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数达8.05亿人,参合率为98.3%。

2012年度新农合筹资总额达2,483.43亿元,人均筹资308.5元。

全国新农合基金支出2,408亿元;补偿支出受益17.45亿人次。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三级卫生预防网的加强、农民收入的提高等因素,为医药市场创造了巨大发展空间,农村药品消费需求开始成为医药市场主要的增长点。

据统计,在农村市场中,对中药产品的需求增长超过了对化学药产品的需求增长。

2012年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528元,同比增长20.40%,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0.40%增长率。

由此可见,农村这个巨大的市场已经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今后将会逐步扩大在全国医药消费市场的份额。

此外,还有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的推出,使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医药支出合理增长,大力促进了医药行业的发展,有助于中药产业的发展成熟。

(六)中药产业优势

我国中药产业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化与历史优势

自古以来我国历代人民就一直使用中草药治疗疾病、保健身体、延年益寿。

中药的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融汇了古人的经验,体现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中药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2.丰富中药资源的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天然药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中药资源已达12,807种。

中药资源中药用植物种类最多,达11,146种,占总数的87.03%;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

320种常用大宗植物药材和29种常用动物药材野生总蕴藏量为850万吨,家种药材年产量为30多万吨。

野生药材蕴藏量最多的是新疆、黑龙江、内蒙古。

家种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四川、陕西、甘肃等省。

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中成药制造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广大的市场需求优势

随着人们对西医药毒副作用和局限性的逐渐认识,中药标本兼治的优势逐渐显示出来,尤其是中药对一些疑难杂症和保健养生的独特功效使得中药拥有不同替代的作用。

4.政府的大力扶持

包括在政策及科研投入上。

政府是中药科研资金的最主要的投入者。

“七五”、“八五”、“九五”、“十五”计划中,国家都有对中药产业科技投入。

2002年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指出要重点支持2一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中药研究开发中心,20个中药国家工程和技术研究中心,10个中药产业基地建设,要建立完善500种常用中药材,500种中药饮片的现代质量标准。

要完成200种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开发出100个中药新产品,完成100个传统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争取2一3个中药品种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七)行业机遇

就现阶段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