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7078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雨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京雨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南京雨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南京雨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南京雨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雨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docx

《南京雨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雨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雨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docx

南京雨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

南京雨花区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2009年雨花区二模语文试卷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一、(24分)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5)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6)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

(7)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正如晏殊在《浣溪沙》中所说:

“无可奈何花落去,。

(8)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9)一样的乡愁,不一样的滋味。

任职在外的王湾,在岁暮腊残,连夜行舟之际,用“,”抒淡淡乡思愁绪;初离故乡,壮游天下的李白,用“,”表达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2.下面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A.狭隘(ài)阿谀奉承销声匿迹B.提防(tí)苦心孤诣惟妙惟肖

C.婆娑(suō)人声鼎沸深恶痛极D.蹒跚(pán)默守成规声色俱厉

3.用修改符号,按要求在原文上修改文字中的错误。

(4分)

①真正美丽的生命追求执著真善,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更不会让自己美丽好看的底色染上尘污。

除非用烈火将其燃为灰烬,使之化为尘埃,否则,美丽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永远百折不回、乐观坚强地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

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

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更甚至,它还未及瞥一眼那夜幕下美丽灿烂的星海苍穹,未及静静地看一声那宇宙深处的清纯之音,它就已被意想不到的庸俗与险恶一下子毁得千疮百孔,奄奄一息……

(1)修改第①节中一个语序不当的语病,一个重复啰嗦的语病。

(2分)

(2)修改第②节中的一个标点错误,一个搭配不当的语病。

(2分)

4.依据鲁迅《朝花夕拾》的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3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这个集子原来的题目是《》。

其中收录的文章,使我们看到鲁迅的学习经历。

《琐记》一文,让我们知道鲁迅在(填写地名)求学的经历;《》一文,让我们明白先生学医的朴素缘由;《藤野先生》一文,又使我们明白鲁迅弃医从文的选择。

5.阅读下面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

某市职业技术类学校招生及就业情况统计表

年份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职业技术类学校录取新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

50.01%

50.02%

50.01%

职业技术类学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

80.76%

84.48%

87.35%

职业技术类学校应届优秀毕业生就业率

99.95%

99.97%

100%

(1)近三年,该市职业技术类学校录取新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呈现出的态势。

(1分)

(2)近三年,该市职业技术类学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呈现的趋势。

(1分)

(3)很多大学生面临就业困境,以上数据可以给择业的学生怎样的启示?

(2分)

二(4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1题(16分)

【古诗阅读】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通过一个“搔”字,我们可以读出诗人的心情。

(1分)

7.下面对本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触景生情,感慨国事。

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诗题“春望”,就是望春。

B.首联写春望所见。

“破”字表现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战乱景象;“深”字描绘草木茂盛、繁荣滋长的美好春景。

C.对颔联有理解:

其一,诗人感时恨别,见花落泪,闻鸟惊心;其二,诗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D.颈联中“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古文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

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②氲氲(yūnyūn)无所:

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③瑞:

吉,善。

④兼彩:

兼有各种颜色。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陶后鲜有闻②而名之不可

9.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纯以情韵胜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辍耕之垄上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安求其能千里也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标两处)(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

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语句。

(4分)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12.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

从香味来赏,莲“香远益清”,而兰“”;从品位来赏,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兰“”;(以上用文中词句填空)从托物言志的角度来赏,这两种花都寄托了人们的情怀。

(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13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②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

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

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

③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④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

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

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

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

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

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

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

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

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

⑤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

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⑥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13.按照文意,完成下列填空。

(3分)

中国古代建筑敢于用色,善于用色。

北方古代建筑的色彩风格是;南方古代建筑的色彩风格是;南北建筑的色彩运用,共同追求的目标是。

14.文章第③节举北京故宫和天坛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分)

15.结合语境,说说文章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4分)

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②“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

”句中的“悦目”若换成“明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6.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说说苏州园林在色彩运用上的风格特点。

【链接材料】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墙壁白色。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

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14分)

至少值两千(林子晚)

大学毕业,我考上了研究生,师承乔老师门下。

由一个闭塞的内陆小城到了繁华的大都市,我在物欲横流中目眩神迷,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虚荣心极度膨胀,很快就迷失了自我。

不久我就发现,由于过度消费,我手中的钱已经所剩无几,甚至连最基本的吃饭都成了问题。

无奈之余,我想到了乔老师。

他性情温和,平易近人,更重要的是他对我一直关爱有加。

困窘之下我便常去乔教授家,借请教问题之名混顿饭吃。

一天,我又装模作样地到乔老师家打秋风。

聊了一会儿,乔老师把我带到他的书房,得意而又神秘地向我展示他新收集到的一套邮票。

原来乔老师是一个集邮迷。

我对邮票没有什么研究,只觉得好看,禁不住拿起一枚观赏起来。

尽管他一再嘱咐我要小心,我还是不小心把那发黄焦脆的纸片弄破了。

乔教授气得暴跳如雷,向我吼道:

“你知道这套邮票有多珍贵吗?

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淘到的,花了两千块钱!

你把最重要的一枚弄破了,现在一文不值了!

我惊呆了。

没想到一向温文尔雅的乔老师会发这么大的火,看样子那邮票的确很珍贵。

我不敢看他,小声说:

“我赔……”

“赔?

”他问,“你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怎么赔?

”窘境被老师看破使我有些恼怒,骨子里的倔劲儿一下子蹿了上来。

我说:

“这个您别管,我一定赔。

而且不出两个月。

为了凑齐那两千块钱,每天天还没亮我就要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送报纸,然后还要做三份家教。

那时已是初冬,早晚都特别冷,而我却要在北方刺骨的寒风中穿梭。

我知道,天气会越来越冷,我要尽快挣到那两千块钱。

我身心俱疲,但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用铁一样的事实来回击教授对我的不信任。

一个半月后,我终于挣够了那两千块钱。

拿到钱的时候我心中五味杂陈,想着这其中的苦和乐,觉得一切都值得。

我去乔教授家还钱,乔教授笑着问我:

“累吗?

”“累。

”我回答。

“那,把这两千块钱给我,你心疼吗?

”教授问。

我说:

“的确有点心疼,但那是我应该给您的。

因为我要为我自己的过失负责。

乔教授说:

“看来,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把钱退给我,说:

“你终于意识到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现在还不晚。

我早就发现你有胡乱花钱的毛病,决定给你一个教训,让你知道你手里的每一分钱都来得不容易。

到底有多不容易,相信你已经知道一二了。

以后你用每一笔钱,都应该想想你这一个半月的经历,都要谨记劳动的价值。

我想,它至少值两千。

”说完,教授笑了。

我顿时醒悟,羞愧万分。

最后,我问教授:

“可是那邮票?

乔教授笑眯眯地说:

“其实那套邮票一点也不珍贵,那张邮票本来就是坏的,我只是稍微粘了一下,一碰就会破。

17.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本文内容。

(4分)

胡乱花钱,陷入窘境→→→赔偿被退,觉察师心

18.联系人物言行,请你说说乔教授是怎样一个人?

(3分)

19.文中画横线句子描写了“我”的心理,请你联系上文,把它改写成“我”对乔老师的说话。

(2分)

我说:

20.请你对文中画浪线句子,结合乔老师的说话动机作简要分析。

(2分)

21.联系全文,请你说说标题“至少值两千”有什么深刻含义。

(3分)

三、(50分)

22.请你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009年雨花区二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0分)

(1)一览众山小

(2)谁家新燕啄春泥(3)枯藤老树昏鸦(4)何当共剪西窗烛(5)带月荷锄归(6)老木苍波无限悲(7)似曾相似燕归来(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

见贤思齐焉,其不贤而自省也)(9)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乃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8)每小题l分,第(9)题2分,有错漏添倒,本句不得分)

2.A(3分)

3.(4分)

(1)“追求”“执著”两个词调位,删去“好看”一词

(2)把第一个句号改为分号(3)(4)把“看”改为“听”(每处1分)

4.(3分)旧事重提南京父亲的病(每处1分)

5.(4分)①稳定②上升③示例:

学业优秀,学有专长,就有很多就业机会。

(前两小题各1分;第三小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

6.(1分)忧国、伤时、思家的愁苦心情。

7.(2分)B

8.(2分)①少②说出

9.(2分)A

10.(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错一处扣1分)

11.(4分)

(1)对牡丹的喜爱,该有很多人了。

(2)用臆想来描绘兰花的形状,不能与兰花的神韵想像。

(每句2分,加点处为得分点)

12.(3分)氲氲无所;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追求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意近即可)

13.(3分)鲜明活泼;秀丽淡雅;与环境相调和。

14.(3分)以故宫和天坛为例,具体地说明了北方建筑色彩善于运用对比和调和(或鲜明活泼)的特点,以及色彩风格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意对即可)

15.(4分)①“之一”不能删掉。

“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

这样使语言更准确。

②“悦目”突出了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享受,“明显”则只强调了对比的强度。

(每小题2分,意对即可)

16.(3分)多用冷色,格调淡雅,与环境相调和。

(一点1分)

17.(4分)师家混饭,弄破邮票;辛苦挣钱,决意赔偿(每格2分。

意对即可。

18.(3分)温和平易;关爱学生;育人有方。

(一点1分。

意对即可。

19.(2分)示例:

老师,原谅我不知你的良苦用心,我以后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珍爱劳动成果。

(意对即可)

20.(2分)这段话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乔老师的良苦用心,他蓄意用自己的愤怒来警醒“我”。

一个“吼”字,传神地表现了他的愤怒,他强调邮票的珍贵和来之不易,为刺激“我”认识对自己言行不负责的严重后果。

(意对即可)

21.(3分)“我”原以为的乔老师的邮票价值;乔老师所指的“对自己言行负责”的价值;对劳动成果珍惜的价值。

(一点1分)

22、(50分)

书写(3分)书写要求:

字迹清楚(1分);书写工整(1分);卷面整洁(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