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6293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2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

三位数的加减法

课题

(教学内容)

三位数的加减法1、整十整百数加减法例1、2

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类比的方法理解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算理,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并通过说口算思路的训练,培养学生有高的思考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用“可以这样算”培养学生初步发散思维力。

教学重点

正确地进行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整十不整百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计数器、展示台、小黑板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设境引入

1、提出问题:

(小黑板)

8袋红气球和5袋黄气球,每袋都是10个。

提问: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列式计算:

80+5080-50

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3、引出并板书课题:

整十数相加减

1、自读信息,大胆提问

2、跟随老师一起解题,理解思路

观察、思考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初步感知整十数加减法算式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1:

1、组织学生对题目进行讨论:

80+5080-50

2、引导学生说出思考方法

1、分小组讨论、解答

2、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

可能有:

(1)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即130。

8个十减去5个十是3个十即30。

(2)用计数器拨珠

初步感知整十数的口述方法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3、小结:

同学们提出了两种想法,都能口算出正确结果,实际口算时,可根据数据特点选择你合适的想法,能算的又对又快就行了。

得出(3)80个一加上50个一是130个一,即130。

80个一减去50个一是30个一,即30(4)引导学生把口算结果填入□里

 

教学例2

展示台出示例2图,指导学生观察。

1、理解算式表示意义:

提问:

300+50表示什么意义?

2、探索算法:

3、汇报、交流

7

1、观察例题图

2、分别讲出3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3、分别讨论出计算方法

4、用同样的方法讲出减法思考过程

进一步感知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和算法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做“试一试”,独立思考,填出结果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口算,你有什么收获呢?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例1算一算:

80+50=130(个)例2:

300+50=

想:

8个十加5个十得13()-50=

个十,也就是130。

80-50=30(个)答:

()-300=

想:

8个十减5个十得3个

十,也就是30

课外补充(反思)

正确地进行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口头说出计算思路,效果较好。

 

 

 

 

 

课题

(教学内容)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二)例3、例4

进一步理解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学会验算方法,养成认真口算,细心验算的良好习惯。

经历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验算的方法,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掌握验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整十数加减的口算卡片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复习

1、口算训练:

出示口算卡片题进行训练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1、口算

2、讲出部分题,口算思路

复习整十数加减口算算理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3

1、出示例3情景图

2、提问:

根据这个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能列出算式并口算吗?

4、再提出问题,合作交流:

怎样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5、展示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6、引导观察验算的算式:

1、观察

2、提出:

小玲家离小丁家多远?

3、口算出结果,并讲出方法

4、独立思考后进行四人小组交流

5、体会每一种验算方法的思考方法

初步感知验算的方法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指出:

和-加数=加数

验算是检验结果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平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6、倾听、体会、理解

掌握验算方法的算理

教学例4

展示台出示例题图

1、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问:

根据图文怎样求文学读物销售多少册?

怎样列式?

2、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问:

怎样检验计算的结果对否?

1、观察

2、独立思考、解答、填空

3、全班交流,列出验算算式,并评讲

小结

在计算加法和减法算式时,我们都可以通过难处的方法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小组再次讨论难处加减法的方法并举例巩固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做1—3题

完成练习

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学会归纳知识的方法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验算方法——和-加数=加数

例3:

400+500=()例4:

600-400=()(册)

验算:

A、500+400=900验算:

A、400+200=600

B、900-500=400B、600-200=400

用0、1、2、3、4,这5个数组成整十数加减算式,共?

课外补充(反思)

学会验算方法,养成认真口算,细心验算的良好习惯,有几个孩子较困难,加强练习。

 

 

 

 

 

课题

(教学内容)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练习课练习六

通过练习,能熟练地进行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认识验算的必要性,自觉养成细心计算,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并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计算和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应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引入课题

开门见山、点题

倾听、思考

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目的

二、指导练习

1、做1题

展示台出示主题图,引导看图

2、做2题

指导学生学会看线段图。

3、口算3题。

4、指导学生看图写算式。

5、指导学生填算式。

6、多媒体出示插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提问: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这题要我们求什么?

怎样算?

7、做7题

让学生计算填空。

8、指导学生做8题。

9、让学生做9题,再抽生展示结果。

10、做10题。

11、展示插图,让学生读问题,理解题意。

列算式,再全班交流。

1、看懂图意,说出自己的理解再全班交流回答再填空。

2、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3、口算。

4、思考写算式。

5、填算式。

3、四人一组,列式计算

4、独立口算再全班交流、订正。

1、计算填空,展示答案。

1、计算并检验结果。

1、学生计算。

1、理解题意。

2、列算式,交流结果。

学会看图,借助小组合作的办法学习,像学生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2、做12题

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及所提供的信息,及能用几种方法解决

独立解答:

1、10+10+10+10=40(m)

2、20+20=40(m)

3、30+10=40(m)

4、10+30=40(m)

5、直接看出

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训练

 

13、做13题:

春游:

80人

(1)获取信息,出示情境图

(2)提出问题,进行交流

讨论独立和合作学习和结合解决

三、拓展深化

完成思考题

1、小组合作交流

2、汇报、全班交流

3、展示不同填法

四、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练习课)

 

课外补充(反思)

正确熟练地计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计算和验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课题

(教学内容)

加法的估算

认识“≈”的读法,写法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加法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并能对估算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并能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技能。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不足整百的三位数看成整百数进行估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设境导入

展示台出示“接乙肝疫苗”的图

1、指导观察,获取信息

问:

从图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找出条件和问题

2、认识估算的必要性

讲:

要求大约准备多少支的意思是不必要算出精确的数字,只要估算大约的范围,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板:

加法的估算

1、看情境图,了解图的意思

2、回答图中给出的信息

3、倾听

初步感知估算在生活中的存在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提问:

想一想怎样求大约要准备多少支呢?

独立思考后再列出算式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2)介绍“≈”

讲:

因为我们没有精确地算出要准备多少支,只要估算出大约要多少,所以在这不能用“=”,而要用“≈”(板出算式)

指出:

“=”和“≈”表示不同的意义

(3)探究算式:

想:

怎样算出295+278=

讲:

295看作200,278看作200,295+278≈400

1、倾听

2、认识“≈”和书写,在课堂上试写

3、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展示不同估算方法

4、口述估算的计算过程

认识“≈”

小结:

相加时,我们可以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进行估算,关键是看这些数更接近哪个整十、整百数。

用“≈”表示。

理解和掌握估算时口述思考过程

教学例2

出示例2题,引导看图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2)汇报交流,展示算法

1、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2、抽讲口算估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某校有男生485人,女生338人,全班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2、小明的妈妈有800元钱,一辆自行车368元,收录机405元,够买吗?

完成练习

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我回顾、反思本节课

 

2、加减法的估算

加法的估算

——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

看作整十、整百

例1:

295+278≈400(人)例2:

917+470≈()(kg)

想:

295和278都看作200想:

917和470分别看作?

≈读作“约等于”

课外补充(反思)

掌握加法估算的方法,认识“≈”的读法,写法及其所表示的意义。

 

 

 

 

 

课题

(教学内容)

减法的估算例3

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减法估算,并能理解估算的过程,能对估算的过程和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技能。

教学重点

掌握减法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不是整百的三位数看成整百数进行估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设境引入

展示如出示例3主题图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板书:

326-187≈□(元)

525-327≈□(元)

2、点题,并板书

1、看图读题理解

2、列出算式、讲出

3、读、看算式

初步感知减法也可估算

二、探索新知

1、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2、展示出估算的方法

思路:

326-187估算过程,把327看作300,187看作200,把以326-187≈100

525-326:

把525看作500,326看作300,所民525-326≈200

引导学生口述两题思考过程

1、看清被减数和减数分别是多少

2、讲出怎样思考

3、口述两题思考过程

4、把得数填入□

理解减法估算的思考过程和方法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3、想想看,怎样进行减法的估算?

4、进一步认识估算的必要性

讲:

我们已经学会了估算加减法,想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用到估算

5、小组讨论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6、讲出生活中的相关例子,如:

买东西、盖房子……

了解估算来源于生活

三、巩固练习

指导做课堂活动

1、做1题,引导读题,理解题意

2、做2题,引导读题,理解题意。

1、独立思考

2、全班交流讲出思考过程。

加深和巩固估算方法的掌握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思考、尝试总结

 

减法的估算

—把被减数和减数看作接近的整百数

例3:

(1)326-187≈□(元)

(2)525-326≈□(元)

||||

看作看作看作看作

300200500300

课外补充(反思)

掌握减法的估算方法,大多数孩子掌握较好,有部份孩子把减法算成加法,多练习。

 

 

 

 

 

课题

(教学内容)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及加减法的估算练习课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发展估算意识和估算技能,体会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及加减法的估算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加减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怎样判断整百和整十数是多少

教学准备

展示台

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引入新课

讲:

这一节我们要对前面所学的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及其估算进行复习。

板书课题

倾听、思考

明确本课时目的

二、指导练习

1、做第1题

出示1题,要求学生读懂这题,理解题意。

2、指导学生做2题。

3、指导学生做3题。

4、指导学生做4题。

5、指导学生读题,列算式,估算结果。

6、完成第6题

出示6题图表,引导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引导根据图填写答案。

7、展示台出示第7题图,指导学生观察,得出信息,解答。

1、独立估算。

2、交流订正。

3、独立解答。

4、估算,交流结果。

5、全班交流,说出思路

6、讨论提出数学问题

7、理解题意,列式解答。

观察和口述能力的训练

 

8、做第8题:

引导读懂题意,找出条件和要求问题

9、做9题,估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

10、展示插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列式解答,再提数学问题。

11、做第11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列式解答。

1、独立思考

2、列出算式并讲出

3、独立思考

4、小组合作学习

5、同桌互相口算

6、交流讲出思考过程

7、讲出每种作品的价钱

8、一个一个地解答

9、交流组织讨论

加强口述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拓展引申

完成思考题

思考、回答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及加减法估算练习课

课外补充(反思)

进一步掌握加减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效果较好。

 

 

 

 

 

课题

(教学内容)

三位数的加法

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三位数加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并能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估算,增强估算意识。

并能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三位数加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满十进一的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

计数器、口算卡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复习引入

二、探究新知

1、口算:

卡片出示:

20+4050+40

80+100200+400

800+3001000+300

300+50700-200

2、点明课题,并板书

1、数学例1,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出问题:

根据插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重点关注“两种笔一共多少支?

(2)列出算式,板书并写竖式

(3)引导说出几种计算方法

开火车形式回答出得数

1、看图、观察

2、同桌互相提问题

3、说出算式

4、口述方法:

(1)200+200=400

20+60=80

400+80=480

(2)220+200=420

420+60=480

(3)用竖式

复习口算计算方法

初步感知计算时,思考过程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三、巩固练习

提问:

你认这做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呢?

指出: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

出示例题图,提出信息

提问:

表中“合计”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列式?

(1)尝试计算

(2)汇报板出竖式

(3)议一议,在计算中要注意些什么?

指出:

(1)相同数位对齐

(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指导完成课堂活动

1题独立思考后再填写

2题观察表中各个数据

3题引导学生观察再明确题意,然后独立解决,再时行全班交流,最后小结

5、看着计数器边想边说过程

6、讨论计算方法

1、看图,理解题和图意

2、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3、口述计算过程

完成课堂活动

理解竖式计算时思考过程

练习中巩固新知识

3、三位数的加法(不连续进位的)

例1:

220+260=480(枝)例2:

433+418=851(人)

220433

+260+418

480851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课外补充(反思)

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三位数加法的算理,有少数孩子会忘记进位,加强练习。

 

 

 

 

 

课题

(教学内容)

连续进位加例3、例4

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及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算法,通过连续进位加的三位数的加法学习,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理解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及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连续进位加的算理,掌握方法

教学准备

口算卡、展示台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复习引入

二、探索新知

1、口算:

(卡片)

200+500700-400

50+8040+90

70+6025+75

500+900900-500

80+90

2、计算:

420+360

328+125

1、教学例3:

展示台出示例3图

(1)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这头牛重多少千克?

(2)尝试计算

(3)组织讨论交流、并做好板书

1、口算

2、独立完成

1、看图、观察

2、口头列出算式

153+270

3、小组互相讨论:

怎样列出竖式并全班交流

153+270=423(千克)

153

+270

423

熟悉口算和计算的方法

初步感知满十进一的算理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3、巩固练习

四、小结

提问:

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小结:

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

教学例4:

展示台出示例4图

(1)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问:

一辆童车和一辆自行车一共要多少元钱?

378+125

你能列出竖式计算吗?

在竖式计算中发现了什么?

补充:

如何进行连续进位加的计算

小结:

在计算时,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指导学生做1、2、3题

引导启发:

你认为进行三位数墨守成规加时,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

思考回答:

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

1、引导从图中获得信息

2、尝试列出算式

3、独立计算

4、回答:

相加时连续进位

5、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

独立完成1、2、3题

理解连续进位加的思考过程

连续进位加

例3:

153+270=420例4:

125+378=503

153125

+270+378

420503

十位相加满进向百位进一个位相加满十?

十位呢?

课外补充(反思)

理解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及连续进位的算理,孩子容易出错,多练习。

 

 

 

 

 

课题

(教学内容)

三位数加法练习课

进一步掌握三位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法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并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计算和三位数加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准确性的训练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流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引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讲;今天进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练习(板书课题)

指导做1—10题

1、第1题

口算卡片出示

2、第2题:

6道小题、出示题

3、第3题:

学生独立尝试进行小组交流,再抽板汇报。

4、做4题

指导学生写竖式。

5、做5题,出示长江航线示意图

板:

270+297=567(元)

652+626=1278(km)

760+342=1102(km)

倾听

1、开火车形式完成

2、先独立估算,现列竖式计算

3、独立计算,讲出思考过程

4、写竖式并计算。

5、独立思考、交流、写出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