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堑路基施组.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6213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6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堑路基施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路堑路基施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路堑路基施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路堑路基施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路堑路基施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堑路基施组.docx

《路堑路基施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堑路基施组.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堑路基施组.docx

路堑路基施组

1.编制原则、依据及范围

1.1编制原则

⑴遵循招、投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及投标文件承诺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信息化管理等目标编制施工方案,使业主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

⑵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结合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⑶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严格按照铁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业主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办事。

⑷遵循客运专线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将路基工程当作结构物施工,精心组织,认真施工,将工后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⑸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

采用国内外高速铁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技术,配备精干高效的技术骨干力量和专业化的施工作业队伍,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⑹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

⑺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

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⑻坚持动态管理原则。

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资源。

1.2编制依据

⑴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⑵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

⑷近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国内外相关高速铁路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

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认定的ISO9001:

2000《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⑹为完成本分部工程所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

1.3编制范围

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XXTJ标DKXXX~DKXXX段路堑工程。

2.工程概况

2.1位置环境

本段路基路堑工程起讫里程为DKXXX~XXX,位于XXXXXX。

2.2主要工程数量

施工项目

数量

备注

挖方

挖淤泥

120m3

挖普通土

67634m3

计708432m3

挖硬土

579400m3

挖软石

61398m3

2.3地形、地貌

区段沿线主要通过剥蚀、侵蚀丘陵区。

丘陵丘坡相对较缓,DKXXX段丘坡植被不发育,其余地段丘坡植被较发育。

沟谷多狭长平缓,大部分已辟为农田。

2.4工程水文、地质

本区段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地下水类型以红层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含碎屑岩类、岩浆岩类、变质岩类等)为主,部分谷地段、河流阶地段分布有少量松散岩类孔隙水。

沿线多属剥蚀地貌,第四系残坡积土层主要由粘土、粉质粘土组成,局部碎石含量较高时相变为碎石、砾石类土。

第四系残坡积厚度一般小于3米,多呈硬塑状态。

第四系溪流冲洪积、坡积相土层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厚度一般小于10m,多呈软塑至硬塑状态,局部地段流塑。

2.5气候、气象

沿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雨量充沛,汛期雨量集中。

霜期较短,夏季湿热,冬季干寒。

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高气温43.7℃,极端最低气温-11.8℃,年平均降水量1200~1750㎜,雨季为3~8月,洪水期在4~7月,日最大降水量259.5㎜。

2.6施工道路情况

区内总体交通条件较为方便,县道、乡道众多。

因地形相对较为复杂,部分地段交通不便。

3.工程重难点

3.1工期紧,任务重

根据局武广客运专线项目部下发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本段路堑工程总工期为8个月。

区段内地形较复杂,路堑挖方工程量大。

3.2设计标准高,要求严

本工程项目设计速度为350km/h,工程验收(综合调试)速度要达到1.1倍设计速度要求,对路基工程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总体施工方案

4.1总体施工方案

本区段挖方数量远大于填方数量,多为弃方;因此,优先安排挖方施工,首先将不合格的挖方材料做弃方处理。

对路基土石方工程组织机械化作业。

土质和软质岩石路堑采用挖掘机开挖,挖掘机开挖土质路堑边坡时预留0.5m厚,以便人工刷坡。

挖出的土石方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将符合填料标准的作填方使用,多余及不符合标准的部分则运至弃土场堆放。

由于本段路堑全部位于山区、丘陵地带,调配时考虑调配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为保证路基质量,各作业面投入先进的重型振动压路机及检测设备,配置Evd动态模量检测仪,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

4.2总体施工顺序安排

上场后抓紧施工准备,及时修建贯通施工便道,为全区段大规模施工创造条件。

施工前先全线贯通防排水系统及做好施工防护等工程。

为确保路基工程按时完成,并为按时铺架创造条件,本段落路堑工程分两个作业面平行流水作业。

路堑施工作业顺序为:

土石方开挖→基床底层以下加固处理→基床底层换填→沉降放置6个月→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

准备工作完成后,各作业面相继展开土石方施工,拆迁改移在主体工程展开前提前进行。

路基挡护工程施工随路基施工同步进行,深路堑边坡每开挖1个平台,即施作防护一级挡护和一个平台。

路基排水和植被防护工程及时跟进,并注意永临结合,确保施工过程中及路基成型后排水通畅,不积水,不冲缺口。

对桥梁结构物开工或正常施工影响较大的路堑段提前和重点安排施工,加大设备和人员投入,确保不挡道。

4.3施工队伍安排

根据本段路堑工程特点及工程数量,本分部工程由我项目队三工区路基七队施工。

现场组织机构框图见图4—1。

图4-1现场组织机构框图

 

4.4施工布署

4.4.1弃土场位置

本段路堑挖方在XXX(DKXXX右侧150m)设一弃土场(弃方67.325万方)。

4.4.2施工便道、水、电等

施工便道沿线路纵向贯通,横向接入乡镇主干道(部分地段需拓改)。

施工用水就近采用无污染的河水、渠水或打井抽水。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工程用电就近接变压器,离变压器较远的工点采用发电机供电的方式。

4.4.3总体施工平面布置见图4-2。

5.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

5.1进度计划指标

序号

机械名称

单机日产量

单机月产量(每月按20天计算)

总工程数量

计划工期(月)

需机械(台)

1

自卸车

350m3/d

7000m3

708282m3

8.4

14

2

挖掘机

1000m3/d

20000m3

708282m3

8.4

2

3

装载机

12503/d

25000m3

2

5.2进度计划(附路基工程形象进度图)

序号

工程项目

开工时间

完工时间

1

施工准备

2006.3.16

2006.5.10

2

路堑开挖

2006.5.11

2007.1.31

5.3劳动力组织

队伍名称

人员

人员组成

路基防护7队

120

管理人员,机械司机,车辆司机钻爆工等。

5.4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小松220

2

路基涵洞及防护7队

2

装载机

柳工50

2

路基涵洞及防护7队

3

压路机

中联YZ18

1

路基涵洞及防护7队

4

自卸车

东风

18

路基涵洞及防护7队

6.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及工艺标准、试验检测

6.1土质路堑开挖工艺及方法

⑴工艺流程

土质路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

图6-1土质路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⑵工艺方法

施工前根据设计文件,首先恢复中线,并进行现场调查,根据地形、路堑断面及长度,确定合理的开挖方式。

然后结合现场实际与设计要求,修建临时排水设施,并考虑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路堑宜在旱季施工,当在雨季施工时,应集中力量快速施工,工作面应随时保持大于4%的坡度。

路堑边坡不得受水浸泡、冲刷。

挖除需换填加固的土层并将底部整平。

当底部起伏较大,可设置台阶或缓坡,并按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加放坡宽度。

根据换填部分所处的路基部位,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分层填筑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换填范围及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应对需换填土层范围及深度进行核实,当采用机械挖除需换填土时,应预留厚度30~50cm的土层由人工清理,所用填料及压实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对填料应定期进行抽样检验。

土质路堑基床表层应换填级配碎石,并符合下表规定。

级配碎石基床表层压实标准

填料

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孔隙率

级配碎石

≥190

≥55

<18%

基床表层0.4m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堑地段基底挖除换填1.8m厚A、B组填料。

路堑挖除换填底部采用冲击压实加固,冲击压实能2500KJ。

碾压时,应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

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沿线路纵向行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应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塔接压实长度不应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碾压后的基床表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局部表层不平整应补平并补压。

①施工准备

a.现场核对

内容主要包括:

地形地貌、挖方数量、取弃土场位置、土方利用等。

工程开工前,根据现场对设计文件进行核对。

b.分析土体的稳定性

土体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路堑边坡的稳定。

因此,施工前必须做好土体稳定性分析,如土体结构和构造、土的密实度、潮湿程度等。

在对土体进行分析后应根据既有施工经验复核设计边坡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最后确定施工方案。

c.布置并施工便道

根据现场地形确定机械进出便道路线并修筑。

便道修筑应满足施工机械和运土车辆转弯半径及正常行驶要求。

d.测量放线

根据复测的线路中线放出开挖边线桩,放线时应定位准确,两侧各予留0.2~0.3m不开挖,待开挖后进行人工刷坡。

e.施工排水系统

开挖前,首先按设计位置做好堑顶排水系统如截水沟、天沟,待排水系统完善后进行路堑开挖。

②开挖

根据土石方调配方案和施工顺序,选择最佳的挖方作业面,采用横向全宽挖掘法、逐层顺坡自上而下开挖的办法施工,严禁下部掏挖施工。

以机械施工为主,运土距离较近时采用推土机作业,运距较远时,采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装载机挖土装车,自卸汽车运至路基填方路段或弃土点。

当机械开挖至靠近边坡0.2m~0.3m时,改为人工修坡。

需设圬工防护工程的边坡,在防护工程开工前留置不小于50cm的保护层,待防护圬工施工时刷坡。

不设圬工防护的边坡,每10m边坡范围插杆挂线人工刷坡。

当开挖接近路基施工标高时,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施工。

到达设计标高后及时对基底土质情况进行检测,不合规范要求的换填。

路堑施工要做到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曲线圆顺、边线顺直,边坡坡面平顺稳定、无亏坡,边沟整齐、沟底无积水或阻水现象。

工艺要点:

a.据测设边桩位置,用机械开挖,预留0.2~0.3m的保护层以利于人工修坡。

施工时逐层控制,每10m边坡范围插杆挂线人工修刷。

边坡上若有坑穴,采用挖台阶浆砌片石嵌补。

b.接近堑底时,按设计横断面放线,开挖修整压实,并挖好侧沟,疏通排水,边坡刷好后及时进行边坡防护和排水工程施工。

c.采用顺坡开挖,长大路堑如需要采用反坡开挖时,先预留一定厚度的土层不开挖,形成顺坡开挖,挖通后再突击挖除预留的土层。

6.2石质路堑开挖工艺及方法

石质路堑开挖施工按如下三种方式开挖:

对于面层风化岩、软石用裂土机开挖,小方量石方段采用机械打眼小炮开挖,大方量石方地段采用光面爆破和深孔松动控制爆破技术分层开挖。

对于一般石质路堑或石质路堑挖深在5m以上且集中,采用潜孔钻机深孔松动爆破。

石质路堑挖深在5m以内时,采用光面爆破。

钻孔粉尘采用粉尘回收装置,以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石方爆破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禁止采用大、中型爆破。

开挖后的石方满足路基填料要求的用于路基填筑,用于路基填筑的大块石料较多时,集中在挖方区进行二次爆破,直至石料满足路基填筑要求。

爆破作业在施工前,进行详细设计并进行爆破试验,通过试验进一步修正爆破参数。

根据岩石的岩性、产状及路堑边坡高度等,选择爆破方法,爆破时严格控制装药量。

靠近边坡处,平行于边坡打预裂孔,先起爆预裂孔,再依次从临空面向边坡方向爆破。

靠近基床部位,预留30cm光爆层,施工时分段顺线路方向平行于路基面钻孔,实行光面爆破。

爆破后,使基床、边坡和堑顶山体稳定,不受扰动,爆出的坡面平顺。

路基石方开挖时,充分重视挖方边坡稳定,选用中小爆破。

开挖风化较严重、节理发育或岩层产状对边坡稳定不利的石方,采用小型排炮微差爆破,小型排炮药室距设计坡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炮孔间距的1/2。

当岩层走向与路线走向基本一致,倾角大于15°,且倾向铁路侧或开挖边界线外有建筑物,施爆可能对建筑地基造成影响时,在开挖层边界沿设计坡面打预裂孔,孔深同炮孔深度,孔内不装炸药和其他爆破材料,孔的距离不大于炮孔纵向间距的1/2。

路堑开挖后,边坡采用风镐刷坡或隔孔装药光爆。

开挖层靠边坡的两侧炮孔,特别是靠顺层边坡的一侧炮孔,采用减弱松动爆破。

石质路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如图6-2所示。

图6-2石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⑴石方深孔松动控制爆破方法

①爆破设计

深孔松动控制爆破,通常采取梯段(台阶)爆破,炮孔布置如图6-3。

图6-3炮孔布置图

炮孔倾角:

炮孔倾角α一般为60°~75°之间,使用的炸药多为硝铵炸药;

炮孔直径:

炮孔直径d采用100~150mm,临近边坡的炮孔直径适当缩小;

底板抵抗线:

底板抵抗线We,按岩石类别特征,结合炮孔直径d、孔距a、炸药密度Δ、单位炸药用量q、梯段高度与其坡面角α、超钻系数μ、堵塞系数β等参数,综合考虑确定,或按规范要求选取;

超钻系数:

超钻系数μ,即超钻深度与底板抵抗线的比值,按下列数值选取:

软石μ=0.1~0.15;次坚石μ=0.15~0.25;坚石μ=0.25~0.35。

当梯段坡面角较小或岩面较坚硬完整时取较高值,反之取较低值;

排距:

排距根据爆破效果,采取单排或多排等间距布孔。

瞬发起爆的炮孔排数控制在3排以内,交错布置,并按规范预留适当保护层厚度;

孔距:

孔距a与底板抵抗线We同时确定,一般取a=0.7Wp~1.3Wp;

装药量:

装药量Q按首排炮Q=whap,后排炮Q=bah选取。

单位炸药消耗量q按规范选取;

装药长度:

深孔装药长度与堵塞结合考虑,通过计算确定;

起爆网络:

采用塑料导管非电起爆网络,网络设计根据地形、爆破方量、炮孔位置以及对爆破作业要求的不同,在实际施工时确定。

②钻爆方法

平整钻机作业场地:

为使钻机就位,需对作业场地进行平整。

覆盖层较厚时,利用推土机推平;覆盖层薄且石头凸起时,用风枪打孔小爆破,然后用推土机推平。

作业面的平整度以保障钻机移动和钻孔的安全为主。

布孔与钻孔:

首先按设计的孔距、排距布孔。

对台阶边沿的孔要特别注意最小抵抗线不要过小,以防最小抵抗线方向出现飞石。

钻孔时根据设计要求,确保孔位、方向、倾斜角和孔深。

每孔钻完后,首先将岩石粉吹干净,然后从孔中把钻杆提升到孔口上,这时不要移动钻机,以防孔深不够时,可以继续在原孔中加深钻孔。

装药与堵塞:

装药之前,测量孔深,对过浅或过深的炮孔,调整装药量。

孔中有水时尽量排除干净,水排不净时装防水炸药。

在孔中装药时,定量定位,防止卡孔。

回填堵塞的材料选取一定湿度的粘土,为防止卡孔,分多次回填,边回填边用木炮棍捣实,同时注意保护好孔中的电线或导爆管。

网络连接与安全警戒:

当使用导爆管非静电起爆系统进行孔内外微差起爆时,联线时切忌踩踏孔外串联雷管。

为确保网络准爆,采用双雷管双导爆管网络。

放炮之前,人员及机械撤离到安全区,设置安全警戒哨,离公路、村镇较近地段,设置炮被覆盖,并用φ8钢筋网加桩固定防护,抑制飞石、滚石,确保爆破安全。

爆破安全检查:

爆破之后,派爆破员先到现场进行踏看,发现有哑炮时及时处理。

深孔松动控制爆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4所示。

图6-4深孔爆破施工工艺框图

⑵石方光面爆破方法

光面爆破应在要求岩石面平整和边坡稳定、减少震动及超,欠挖时采用。

光面爆破应选用低威力、低爆速、低密度、传爆性能好的炸药。

炮孔间距根据工程特点、岩石特征、炮孔直径等决定。

光面爆破的炮孔间距可选用炮孔直径的10~16倍,并满足a=W/m(m为炮孔密集系数,m>1)。

光面爆破的装药结构应采用小直径药卷不偶合连续装药或空隙间隔装药。

装药不偶合系数(炮孔直径与药卷直径的比值)深孔可采用2~4,浅孔可采用1.5~2.0,间隔的空隙不宜大于20cm,药卷宜固定在炮孔中央或靠近开挖一侧,孔口应堵塞严实,堵塞长度可采用12倍炮孔直径。

光面爆破均适当增加炮孔底部装药量并减少上部的装药量。

光面炮孔的倾斜度应与设计边坡度一致,每层炮孔底应设在同一平面上。

光面爆破可采用预留光爆层的办法实施。

光面炮孔与主炮孔在同一网路中起爆时,主炮孔应在光面炮孔之先起爆,且各光面炮孔均宜使用同一段的雷管起爆。

坡面上应均匀留下50﹪以上的炮孔痕迹率;边坡坡面平整,凹凸差小于150mm;坡面上不应有明显的爆震裂纹。

6.3路堑与路堤及隧道的过渡段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坚硬岩石时,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为0.6m左右,并应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其填料和结构形式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应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为0.6m左右,其开挖部分应采用相邻路堤同样填料。

过渡段填筑时,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应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过渡段的填筑施工应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

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应符合技术的有关规定;靠近堤堑结合处,应沿堑坡边缘进行横向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路堑与隧道连接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应采用渐变厚度的混凝土或掺入适量水泥的级配碎石填筑。

6.4路堑断面质量检测

路基开挖施工时避免超挖和欠挖,做到开挖后的路基边坡直顺,曲线圆顺,坡面平整稳定。

确保开挖后的石质路堑边坡无松石、险石,路基面和坡面平顺,底板平整,无凹凸不平现象;爆堆的位置、高度符合爆破任务的要求,石料适于铲挖、装运,满足路基填筑要求。

6.5路基开挖底面的检测标准

路堑基床底层为软质岩、强风化的硬质岩及土层时,其范围内的地基土比贯入阻力Ps值不应小于1.5MPa或基本承载力σ0不应小于0.18MPa。

不能满足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

6.6特殊类型路基工程措施

路基工点设计表

序号

起始里程

终止里程

线路长度

工点类型

备注

1

DK1615+080

DK1615+441.87

361.87

深路堑

 

2

DK1616+750

DK1616+920

170

深路堑

 

3

DK1618+600

DK1618+790

190

顺层路堑

 

本区段路堑的特殊类型为深路堑、顺层路堑共2种(具体情况见路基工点设计表)。

6.6.1深路堑

⑴工点概述

土质及各类基岩全风化地层堑坡高度大于4m,软质岩类强风化带堑坡高度大于8m,软质岩类弱风化带堑坡高度大于12m,硬质岩类强风化带堑坡高度大于12m、弱风化带堑坡大于15m,以及有不利结构面的岩质边坡按深路堑设计。

⑵工程措施

深路堑高边坡采取分层开挖、分级锚固,并设置边坡支挡加固防护措施,确保路堑高边坡的安全、稳定,针对不同地形、地质条件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具体有挡墙、锚固桩、桩板墙、拉索锚固桩、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锚杆等支挡措施,坡面采用立体植被护坡网喷播植草、M7.5浆砌片石截水骨架内空心砖客土喷播植草防护、挂网喷混植生、M7.5浆砌片石拱型或方植草窗护坡等边坡防护措施或多种措施的组合。

6.6.2顺层路堑

⑴工点概述

线路走向与岩层夹角小于45°,岩层视仰角位10~40°地段(部分极软岩地层缓倾角顺层,可放宽至10°以下)按顺层路堑设计及施工。

⑵工程措施

有条件时采用顺层刷方并加强边坡加固与防护。

施工时自上而下逐层开挖、逐层加固,并设置变形位移监测网,进行坡表位移、深部位移监测,每工点有不少于2个边坡变形监测面,一般设置间距为30~50m。

深部位移监测应选择最不利位置或代表性位置,当地下水活动明显,进行渗压监测。

6.7路基沉降控制及措施

6.7.1加强地基地质复查勘测

开工前对线路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补勘,以验证地质资料,确保地基条件评价准确。

具体实施如下:

沿路基中线每50m先布置一个初步补充勘测点,根据线路路基的不同地质情况,选用N10轻型动力触探、N63.7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四种原位测试方法的一种进行现场勘测,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判断设计采用的地质资料的可靠性,当地质核查补勘结果与原设计采用的地质勘查数据不同时,再进行详细地质勘察,重新评价地基条件和地基处理措施。

6.7.2路基施工沉降监测及评估

高速铁路路基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筑物,应进行沉降变形动态监测系统设计,并在施工期间进行系统的沉降监测与系统的分析评估,保证工后沉降不超标。

通过变形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与评估,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路基处理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分析推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确定无碴轨道铺设时间,同时观测数据还可作为竣工验交时控制沉降量的依据。

路基工后沉降量控制、系统的监测以及系统的评价,是武广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建设的关键。

为此,在工程施工实施过程中,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沉降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综合评估,以确定无碴轨道施作时间。

具体监测措施方法如下:

6.7.2.1路基沉降变形监测设计

设计在路堑基床(主要为土质路堑、全风化层)中、路基面布置监测点、构筑纵横向立体监测网络。

由于路基工后沉降要求高,选用的监测设备应具备精度高、性能稳定、同时尽量避免对施工造成干扰。

A.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监测断面的设置根据路基工点的特点、长度、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数量,原则上每个工点应不少于2个监测断面,监测断面间距不大于50m;地质条件变化大、地形起伏大及过渡段范围应加密,一般每20m布置一处,其中过渡段折角处必须设置监测断面。

B.监测测试项目与内容

以路基中心沉降监测为重点、包括路基面沉降监测,监测项目见表1。

表1路基基床检测、变形监测项目表

序号

监测项目名称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或监测用仪器

1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

路基面位移监测

监测桩

2

路堑边坡位移监测

边坡地表位移监测

钻孔(φ100mm)

多点位移计(φ80mm)

监测桩

深部位移监测

钻孔(φ100mm)

多点位移计(φ80mm)

预应力锚索监测

锚索计

土压力监测

土压力盒

地下水渗流监测

钻孔(φ100mm)

渗压计

路基面沉降监测具体布置如下:

路堑地段主要指厚层土质、全风化岩层路堑、红黏土和膨胀土路堑、花岗岩全风化路堑、浅挖路堑(挖深≤3m),分别于路基中心、两侧路肩各一个监测点。

每个监测断面共3个点。

监测桩在路基成形后设置。

C.监测系统设置

路基自动化监测采用电测沉降仪和水平位移计等,测量路基沉降和水平位移,配合土压力盒、孔隙水压计、柔性位移计和无线自动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