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6133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docx

《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docx

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

1.已知一条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在不含15N的原料中经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则n是()

A.2B.3C.4D.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只有2个,不含的是总数减去2,故总数应为16,子代数应是2n,故n为4,选C。

考点:

本题考查DNA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下列有关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去雄应做到干净、全部、彻底

B.母本雄蕊去除后不能立即授粉

C.授粉完成后应该立即套上纸袋

D.授粉应使用父本花蕾期的花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选D。

考点:

本题考查豌豆杂交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

3.已知AUG、C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

假设编码某多肽分子的基因中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为ACCACGACT……AGGAACTTCGAT(其中“……”表示省略了214个碱基,并且不含有编码终止密码的序列),若以此链为模板转录,最终形成的多肽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多是(  )

A.74B.75C.77D.78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首先写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所对应的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分别为:

TAC、GAC和ATT、ACT、ATC,然后在基因的起始端和末尾端寻找与之对应的碱基排列顺序,结果可以判断出下列基因片段可以编码氨基酸:

GACT……AGGAACT,其中尾端ACT转录形成的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能编码氨基酸的碱基数量为214+8=222,编码的氨基酸数量最多为74个。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中心法则体现在(  )

A.细胞分裂过程中

B.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C.细胞分化过程中

D.以上所有过程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生物体在分裂中存在DNA复制,而正常代谢细胞会不断合成蛋白质,存在转录和翻译。

故选:

D。

考点:

本题考查中心法则,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5.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P(p)和基因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

红花:

白花=12:

3:

1。

则F2中表现型为紫花的植株基因型有(  )

A.9种B.12种C.6种D.4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亲本基因型是PPrr和ppRR,杂交所得F1,基因型是PpRr,F1自交得F2,根据F2中表现型比例可知,紫花植株基因型P_R_和P_rr,种类分别是4种和2种,共6种。

考点:

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难度中等,要求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

6.某精原细胞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易位,则该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异常精细胞所占比例可能为(  )

①1/4 ②3/4 ③1/2 ④1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将产生4个精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下列2种组合方式:

1与3、2与4组合,此时产生的异常精细胞与正常精细胞的数量比为1:

0;或者1与4、2与3组合,此时产生的异常精细胞与正常精细胞的数量比为1:

1,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7.黄瓜一个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cc,其高度是150厘米。

假设每对基因有积加作用并且自由组合(其中每个显性基因使株高增加5厘米,最高可达180厘米)。

则任意两株160厘米黄瓜杂交,后代中最多含()个显性基因。

A.2B.3C.4D.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可知,含有6个显性基因的黄瓜高度为180厘米,含有6个隐性基因的黄瓜高度为150厘米,说明1个显性基因比1个隐性基因高5厘米。

两株160厘米的黄瓜,说明含有两个显性基因,杂交后代最多含有4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如AaBbcc个体自交即可,故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8.关于下侧家系图中甲、乙两种遗传病,正确的叙述是()

A.Ⅲ2个体一定携带与乙遗传病相关的致病基因

B.若乙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Ⅱ4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

C.若甲、乙病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核基因)控制,且Ⅱ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两对基因中非等位基因之间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若甲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病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影响很小,且在一个自由婚配的自然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9%,则甲病患者中,杂合子约占18%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隐性遗传病。

Ⅲ2是乙病患者,一定携带乙病致病基因,A正确;由于Ⅱ4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Ⅱ3也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若Ⅱ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故B错误。

由于Ⅱ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甲、乙病致病基因一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两对基因中非等位基因之间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C正确。

因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自然人群中患甲病的为AA、Aa,所以甲病患者中,杂合子约占18/19,故D不正确。

考点:

本题综合考查人类遗传病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遗传病图谱的知识要点、识图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9.人类白化病(a)对正常(A)为隐性,并指(B)对正常(b)为显性,它们都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人体内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中仅表示相关染色体的变化,假设相关染色体上没有发生过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分裂图中正确标出所有A(a)、B(b)基因。

(2)该细胞的名称是细胞,分裂完成时将生成4个子细胞,其基因型分别为。

(3)该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条,此时染色体组的数目为。

(4)图中染色体1和2的关系是;若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1与2没有分开,则该细胞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正常与异常的比值为。

(5)此人与基因型为Aabb的某人结婚,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种;这对夫妇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答案】

(1)见下图

(2)初级精母AB、AB、ab、ab(3)924(4)同源染色体0∶4(5)65/8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细胞质均等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可推知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图中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BBbb。

(2)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已确定,故其产生的4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也就确定了。

(3)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在有丝分裂后期最多,为92条,有4个染色体组。

(4)当同源染色体1与2在减数分裂时移向同一极,则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均异常,其形成的四个精子也都是异常的。

(5)此人(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某人婚配,后代有3×2=6(种)基因型;后代中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正常=1-3/4×1/2=5/8。

考点: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0.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d所表示的三个过程依次分别是、和。

(2)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3)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是,后者所携带的是。

【答案】

(1)转录翻译逆转录

(2)细胞核(3)tRNA氨基酸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a是DNA复制,b是转录,c是翻译,d是逆转录,e是RNA复制。

(2)DNA复制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3)识别密码子的是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tRNA携带的物质是氨基酸。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表达,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1.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

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

当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mRNA一端结合,沿mRNA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

铁蛋白基因中决定“

”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2)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结合能力,铁蛋白mRNA能够翻译。

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

(3)若铁蛋白由n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远大于3n,主要原因是。

(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

【答案】

(1)GGU …CCACTGACC…(…CCAGTCACC…)

(2)核糖体在mRNA上的结合与移动 Fe3+ 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3)mRNA两端存在不翻译的序列

(4)C→A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可知,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C,而甘氨酸位于天冬氨酸之前,所以GAC前的GGU即为甘氨酸的密码子。

mRNA的模板链与mRNA上的碱基互补,且不含U,而含T应为…CCACTGACC…

(2)由图可看出,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后,核糖体就无法与mRNA结合,从而抑制了翻译过程。

该调节机制使得细胞内Fe3+浓度既不会过高毒害细胞,也不会过低,避免了物质与能量的浪费。

(3)mRNA上有许多不编码氨基酸的碱基序列,如铁应答元件和终止密码子等。

(4)分析对比色氨酸与亮氨酸的密码子,若只改变一个碱基,应该是密码子由UGG→UUG,即DNA模板链上C→A。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2.人类性别取决于XY性染色体的组合,而有些昆虫则是以其它形式的性染色体组合来决定性别。

以家蚕为例,凡具有ZW染色体的个体会发育为雌性,而有ZZ染色体的个体则会发育为雄性。

某蛾类仅具有一对常染色体(Cl和C2),性别决定方式与家蚕相同。

(1)下图为某蛾类的原始生殖细胞,该细胞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组合有种方式。

(2)某基因位于该蛾类的W染色体上,其突变表型为显性,此种个体会产生具生殖能力且能发出荧光的子代。

现将能发出荧光的雌蛾与不能发出荧光的雄蛾交配,其子代能发出荧光的蛾类比例为,其中性别比为。

(3)在某些雄蛾中发现一种遗传性白化症。

研究者把5只有关的雄蛾进行检测,发现其中3只带有白化基因,将这3只雄蛾与多只正常雌蛾(无亲缘关系)交配,得到220个幼蛾,其中55只白化幼蛾均为雌性。

其中表现型正常的幼蛾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控制白化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

(4)家蚕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家蚕中e和f是两个位于Z染色体上的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即ZeZe、ZfZf、ZeW、ZfW的受精卵将不能发育)。

为了只得到雄性后代,通过育种,需要得到Z染色体上所含基因情况是(写出基因型即可)的雄蚕,将该雄蚕与不带有致死基因的雌蚕交配,即可达到目的。

(5)家蚕有一种三体,其6号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的多一条)。

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正常联会,然后分离,而另l条染色体不能配对,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B与白色基因b在第6号染色体上。

现以正常二倍体白色茧(bb)家蚕为父本。

三体黄色茧家蚕为母本(纯合体)进行杂交得到F1,再让F1的三体黄色茧家蚕与正常二倍体白色茧家蚕杂交得到F2,用遗传图解表示从F1到F2的杂交过程(要求写出代别、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比例)

【答案】

(1)2

(2)1/2雌:

雄=1:

0(3)雄性:

ZAZA和ZAZa雌性:

ZAW(4)ZeFZEf

(5)遗传图解:

【解析】

试题分析:

(1)产生的配子为C1Z和C2W或C2Z和C1W。

(2)设该突变基因为D,则发出荧光的雌蛾与不能发出荧光的雄蛾交配组合为ZWD×ZZ,后代为1ZZ(正常):

1ZWD(荧光)。

(3)3只雄蛾与多只正常雌蛾(无亲缘关系)交配,得到220个幼蛾,其中55只白化幼蛾均为雌性,则正常:

白化=3:

1,正常为显性,因为白化幼蛾均为雌性,故白化基因位于Z染色体。

故亲本杂交组合为:

ZAZa×ZAW,子代为1ZAZA:

1ZAZa:

1ZAW:

Z:

aW,故雌雄正常为ZAW,雄性正常为ZAZA和ZAZa。

(4)为了只得到雄性后代,雌性后代必须致死,而雄性不会,故亲本组合必须为ZeFZEf×ZEFW,后代为1ZeFZEF:

1ZEfZEF:

ZEf(致死):

ZeFW(致死)。

(5)三体黄色茧家蚕纯合子基因型为BBB,与正常二倍体白色茧(bb)杂交得到F1三体黄色茧家蚕基因型为BBb,BBb产生配子比如下;2Bb:

2B:

1BB:

1b;故遗传图解如下:

考点: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3.对某高等植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细胞核中DNA含量进行测定,在细胞周期中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为每个核中DNA相对量,横坐标为细胞周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期的主要变化是,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有。

(2)出现纺锤体是在图中段,此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

(3)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段。

(4)染色单体形成在段,消失在段。

(5)CD与DE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

【答案】

(1)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和线粒体

(2)BC1:

2:

2(3)CD(4)ABDE(5)1:

2

【解析】

试题分析:

(1)有丝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根据图示,AB段为分裂间期,BC、CD、DE和EF分别表示分裂期的前、中、后、末时期。

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前期出现的,此时期,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单体,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1:

2:

2.

(3)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计数的最佳时期。

(4)染色体经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单体,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染色单体消失。

(5)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临时加倍,为中期的两倍,所以中期与后期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

2。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4.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2表示该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2)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图2乙细胞含有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该细胞处于分裂的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答案】

(1)DNA分子复制S着丝粒分裂

(2)乙、丙甲

(3)81:

2减数第一次后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AB段表示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S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2)图1中BC段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2乙和丙。

图1中DE段没有染色单体,对应图2中甲。

(3)图2中乙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所以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1:

2,该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5.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纵坐标表示染色体变化的数目(条),横坐标表示时间。

请回答:

(1)图中细胞有丝分裂的次数为次,阶段表示一个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

(2)图中B~C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分离,G~H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分离,H~I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为条。

(3)L~M时产生的细胞是,M~N表示作用,染色体数目加倍。

(4)N~O有对同源染色体,P~Q有条染色单体,图中X时产生的细胞是。

【答案】

(1)3A~F(或N~S、S~X)

(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20

(3)成熟生殖细胞受精(4)100体细胞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曲线依次表示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两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表示一个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为A~F、N~S、S~X。

(2)B~C是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G~H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H~I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其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但着丝粒还没分裂,10条染色体中含20条染色单体。

(3)L~M时减数分裂结束产生的细胞是成熟生殖细胞,M~N表示受精作用,染色体数目恢复为与亲代相同。

(4)N~O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20条染色体为10对同源染色体,P~Q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有0条染色单体,图中X时即有丝分裂结束产生的细胞都为体细胞。

16.下面是某一个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A图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分别是、和。

(2)有同源染色体的图是。

(3)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图是。

(4)B图所示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

【答案】

(1)488

(2)AC(3)AB(4)精细胞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A图中染色体数为4,染色单体数为8,DNA分子数为8.

(2)A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是有丝分裂后期,所以有同源染色体的图是AC。

(3)属于减数分裂的是AB。

(4)由A图可知该动物是雄性,所以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7.植物像人一样也会生病,引起植物生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病毒、真菌和细菌等。

烟草由于受到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而减产,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地培育出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烟草,下图是转基因烟草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      分子,至少有一个至多个      位点。

载体除质粒之外,还可以用       、     等。

(2)作为目的基因载体的质粒往往要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主要用于                         。

(3)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烟草细胞常用的方法是          。

(4)转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品种,最突出的优点是                  。

(5)一个烟草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一个完整的烟草植株个体,原理是                    。

组织培养过程中,在培养基中要添加的两种激素是       。

【答案】

(1)环状DNA 限制酶切割 动植物病毒 λ噬菌体的衍生物

(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3)农杆菌转化法

(4)按照人类的需要,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5)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解析】

试题分析:

(1)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质粒中至少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载体常用的有质粒、动植物病毒、λ噬菌体的衍生物

(2)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起标记基因的作用,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3)由于受体细胞的不同,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的方法也不同,导入植物体常用农杆菌转化法。

(4)转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品种,最突出的优点是按照人类的需要,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5)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于诱导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8.下图是利用工程菌(大肠杆菌)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实验流程。

所用的pBR322质粒含有限制酶pstⅠ、EcoRⅠ和HindⅢ的切点各一个,且三种酶切割形成的末端各不相同,而Ampr表示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过程①所用到的组织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④所用的酶是________。

⑤过程常用________溶液处理大肠杆菌。

(2)如果用限制酶PstⅠ、EcoRⅠ和HindⅢ对图中质粒进行切割,用一种酶、两种酶和三种酶分别切割时形成的DNA片段种类与用一种酶和两种酶分别切割时形成的DNA片段种类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如果只用限制酶Pst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完成过程④、⑤后(受体大肠杆菌不含Ampr、Tetr质粒),将三角瓶内的大肠杆菌先接种到甲培养基上,形成菌落后用无菌牙签挑取培养基甲上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到乙和丙两个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状况如图乙、丙所示。

接种到甲培养基上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________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培养基乙上的大肠杆菌菌落,能存活的大肠杆菌体内导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粒。

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乙和丙上的生存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青霉素、四环素培养基上的过程,属于基因工程基本操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

【答案】

(1)人垂体组织细胞 DNA连接酶 CaCl2 

(2)相同 (3)含四环素抗性基因 完整的pBR322质粒或含有Amp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