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现场管理制度汇编(全).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2603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8.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现场管理制度汇编(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工程现场管理制度汇编(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工程现场管理制度汇编(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工程现场管理制度汇编(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工程现场管理制度汇编(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现场管理制度汇编(全).doc

《工程现场管理制度汇编(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现场管理制度汇编(全).doc(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现场管理制度汇编(全).doc

吉东·托斯卡纳小区工程中建保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CHINASTATECONSTRUCTIONENGNR.CORP.

吉东·托斯卡纳小区工程

项目管理制度汇编

中建保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第一章项目部工程管理目标

第二章项目部员工守则

第三章施工现场十不准

第四章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第五章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制度

第六章施工现场挂牌制度

第七章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第八章技术复核制度

第九章工程“三检”及工序交接验收制度

第十章现场材料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工程计量管理制度

第十二章现场搅拌机(站)管理制度

第十三章工程成品保护制度

第十四章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第十五章夜间值班制度

第十六章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第十七章现场防火管理制度

第十八章防火领导小组及职责

第十九章现场治安综合管理条例

第二十章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条例

第二十一章三级动火作业审批制度

第二十二章食堂管理制度

项目部工程管理目标

质量管理目标----市级优质工程、确保“江城杯”优质奖、争创省级“长白山杯”优质奖

安全管理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达标创优

文明管理目标----中建公司CI文明示范工地

项目部员工守则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

2、立志保华,争创一流

3、遵纪守法遵守项目部规章制度

4、爱护公物,不破坏公共设施

5、热爱集体,为项目部争荣创誉

6、爱岗敬业,要有良好的职工道德修养

7、积极上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8、穿戴整齐,礼貌待人,正确使用公司、项目部文明用语

9、外出请假,不迟到,不早退

10、助人为乐,积极参与社会上的公益活动

施工现场十不准

一、不戴好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二、不系安全带,不准悬空高处作业;

三、未持证人员,不准上岗;

四、高处作业人准打闹,不准从高处向下抛掷杂物;

五、吊钩下不准站人;

六、施工区域禁止闲人进入;

七、不准穿高跟鞋、拖鞋或赤脚进入施工现场;

八、施工现场禁止赌博;

九、不准酒后作业;

十、不准带小孩子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的质量由各分包项目经理全权负责,质检员、施工员具体负责。

●进场原材料必须经质检员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急需放行时需追加试验合格证明;不得放行的物资一律不得预期使用,半成品需经施工员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每道工序结束后,班组自检合格后,再由质检员检验合格并上报项目质量部门、监理复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每道工序施工前应由分包技术负责人、技术员向各班组交底,操作时由施工员监督按交底内容实施。

●对于特殊工序特殊部位,需提前上报项目总工办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并在具体操作时加强监督。

●总包现场管理人员对分包单位定期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总包项目经理部。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制度

●技术交底的内容

1)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步骤。

技术交底的目的,一是使参加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作业班组明确所担负工程任务或作业项目的特点及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以便更好地组织施工。

二是明确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间的责任。

2)技术交底必须安排在工序施工前进行,并应为施工留出适当的准备时间。

技术交底不得后补。

3)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辅以口头讲解。

交底人和接受人应履行交接签字手续。

技术交底资料和交接手续是工程技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

●技术交底的实施与要求

1)项目部各级现场管理人员必须督导分包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施工员、安全员等进行技术交底。

2)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做到施工方法正确,各项措施针对性强,技术先进,详略得当,结合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

施工现场挂牌制度

1、各项目必须在现场办公室、会议室等醒目位置悬挂公司有关规章、制度、职责、组织机构等宣传展板。

2、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要挂牌作业,特殊工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随时接受主管部门监督检查。

3、作业班组应在不同施工部位、楼层等挂牌,注明部位、班组名称、操作人员姓名、施工质量状况(由技术负责人填写)等,以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督促责任人严把施工质量关。

4、进场材料(钢筋、水泥、砂石、装饰材料等)必须具备出厂质量证明,入库分类存放,标识明确:

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检测情况有效日期等内容。

5、成品、半成品材料应挂牌分类堆放,明确材料状态、型号、尺寸、使用部位等。

6、混凝土、砂浆自拌时,应挂牌明确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等级、施工配合比、水泥黄砂等骨料用量及使用部位等数据。

7、现场施工机械设备(钢筋棚、木工房等)要在明显位置悬挂设备铭牌、责任人及安全操作规程。

8、建立健全临时用电责任制度、检维修制度,建立检维修台账,现场各级配电箱悬挂警示牌和责任人标签。

9、所有经过法定检测单位鉴定的测量、计量设备必须做出标识,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隐蔽工程验收是指将被其他分项、检验批工程所隐蔽的分部或分项、检验批工程,在隐蔽前所进行的验收。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是防止质量隐患、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制度。

1、验收组织:

一般分部(项)、检验批隐蔽工程在项目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项目专职质检员组织验收,邀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参加;重要的隐蔽工程项目,如基础工程等,应由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主持,邀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质量监督部门进行验收。

2、隐蔽工程项目及检查内容:

2.1地基与基础工程:

地质、土质情况、标高尺寸、地基的处理。

基础断面尺寸,桩的位置、数量、试桩打桩记录、人工地基的试验记录、坐标记录。

2.2钢筋砼工程:

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形状、焊接搭接尺寸、接头位置、除锈情况,预埋件的数量及位置,预应力钢筋的对焊、冷拉、控制应力、砼、砂浆标号及强度,以及材料代用等情况。

2.3砖砌体:

抗震、拉结、砖过梁配筋部位品种、规格及数量。

2.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10.0.3条规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等规范规定必须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的项目。

2.5完工后无法进行检查、重要结构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隐蔽工程。

3、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是工程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隐蔽工程经双方共同验收后,应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及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其内容按各专业表式填写,填写应力求规范(如钢筋分项工程横向与竖向构件要分开填写)、简明扼要、说明问题;项目专职质检员和监理(建设)单位代表共同会签。

不同项目的隐蔽工程,应分别填写检查记录表,份数参见吉林省城建档案管理相关规定。

4、对于隐蔽工程验收中提出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要认真处理,处理后要经复核合格并写明处理情况。

隐蔽工程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技术复核制度

技术复核是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过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复核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控制施工过程缺陷或失误,保证工程质量、预防质量事故的有效技术管理制度。

1、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

1.1建筑物龙门板的轴线尺寸和标高:

包括龙门板上的轴线尺寸是否与工程测量定位的轴线尺寸一致以及龙门板的标高是否与现场的水准点标高一致。

1.2基础的灰线:

首先应复核龙门板上的墙身中心线是否垂直引到地面上,或龙门板上算出的基槽宽的钉间距离是否正确,然后复核灰线的距离是否与基础宽度一致。

1.3桩基的定位:

根据龙门板的轴线或控制网的控制点,对所定桩位点进行复核。

1.4模板的轴线、断面尺寸和标高:

模板支设完成后,应及时对模板的轴线、断面尺寸和标高进行技术复核,凡有不符合要求之处,均应进行纠偏或返工处理。

1.5设备基础的位置和标高:

根据设备基础图对设备基础的位置和标高进行复核。

1.6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安装时,各类构件的型号、安装位置、搁置长度和标高:

主要复核各类构件的型号是否正确,是否按设计位置安放,构件的搁置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构件安装后的标高是否正确。

1.7砖砌体的轴线尺寸和皮数杆:

在砌完基础或每一楼层后,应对砌体的轴线进行技术复核,其偏差值应在基础顶面或楼层面进行纠正。

关于皮杆数的技术复核,其一是检查皮数杆的数量是否能保证墙的大角处、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及洞口多的地方均能设置;其二是应对皮数杆上的竖向尺寸标志进行复核。

1.8屋架、楼梯、钢结构的大样图:

屋架、楼梯、钢结构的节点,各尺寸间的关系均比较复杂,施工中容易发生错误,一旦有误,处理比较困难,往往给工程带来不可弥补的缺陷,因此必须由翻样预先画出大样图,并经现场技术员、质检员对其进行技术复核,只有经复核无误后方可支模或下料。

1.9主要管道、沟的标高和坡度:

建筑物的管道、沟的标高和坡度是根据使用的要求决定的,如用于排除液体的管道、沟不能够倒泛水;用于空调的管道标高应与设备协调等。

技术复核时按设计要求逐层、逐段进行测量或放水检查。

2、技术复核一般由现场施工班组长和观砌、翻样自复后,由现场施工员、质检员会同项目工长共同进行复核,对高、大、难、新及复杂的或采用新结构、新材料的技术复核项目,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公司有关部门及项目监理单位共同参与技术复核。

3、技术复核完成后,应立即填写自复记录和复核意见,自复人、复核人、项目主管部门均应在复核单上签字。

4、属于技术复核的项目,未经技术复核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如在技术复核中发现有不符合要求之处,应立即纠正,并在纠正后再进行复核,未经技术复核合格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工程“三检”及工序交接验收制度

工程“三检”制度是指对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始终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其目的是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要求工序质量,将工程质量通病和不足之处消除在分项工序之中。

“三检”制度应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1、各分部、分项、检验批工程,尤其是隐蔽工程每个工序施工完成,班组必须自检,自检要作文字记录。

自检合格后,由项目部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验收。

在内部自行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方可通知监理进行验收。

2、本工种工作完成后,在不同工种间还应进行互检,检查对方施工工序与本工种工序衔接的正确性、与设计图纸、国家规范的符合性,若有不符,应及时向对方班组质检员或项目质检员提出。

3、在上一道工序完成并将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时,还应由施工员或质检员组织上、下道工序施工班组长和工种负责人进行不同工序施工交接检查,上一班人员必须对接班人员进行质量、技术、数据交接(交底),并做好交接记录。

4、项目质检员还应通过抽检等实测实量的手段,把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地方及时加以纠正和更改。

同时加强隐蔽工程验收、技术复核等过程验收,分项、检验批工程施工完成后,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验评标准进行评定,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评定。

5、各项目应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及工序交接验收制度,层层把关,上道工序未经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应及时整改,在质检员对该工序质量评定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现场材料管理制度

1、原材料仓库管理制度

1.1物料进库

1.1.1凭进库单,对进库物料的规格、型号、质量、数量认真进行验收,对质量、数量不符的物品,有权拒绝入库。

1.1.2物料上架,堆放整齐,挂牌标识,做到名称相符,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