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大道冲击锤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4873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4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沿江大道冲击锤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沿江大道冲击锤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沿江大道冲击锤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沿江大道冲击锤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沿江大道冲击锤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沿江大道冲击锤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

《沿江大道冲击锤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江大道冲击锤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沿江大道冲击锤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

沿江大道冲击锤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沿江大道(观潮路~和睦港)地下综合管廊(自来水供水管道维修改造)Ⅰ标工程

冲击锤钻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沿江大道(观潮路~和睦港)地下综合管廊(自来水供水管道维修改造)Ⅰ标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7年3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编制原则1

三、工程概况1

3.1相关单位1

3.2工程简介2

3.3钻孔灌注桩2

四、施工进度安排5

五、施工工艺流程6

六、施工工艺6

6.1、施工准备6

6.2、测量放样7

6.3、施工工艺7

6.4、成孔工艺8

6.5、清孔10

6.6、钢筋笼制作安装11

6.7、桩芯砼灌注12

6.8、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13

七、质量保证措施15

7.1、质量保证体系15

7.2、质量保证具体措施16

八、安全保证措施18

8.1、安全保证体系18

8.2、安全管理目标19

8.3、安全保证具体措施19

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0

 

沿江大道(观潮路~和睦港)地下综合管廊(自来水供水管道维修改造)Ⅰ标工程冲击锤钻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沿江大道(观潮路~和睦港)地下综合管廊(自来水供水管道维修改造)Ⅰ标工程施工图设计》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TJ94-2008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二、编制原则

1、在充分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图纸为依据,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整个工程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采取对周围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周围环境的破坏。

3、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流水作业,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相结合原则。

4、强化质量管理,树立优良工程观念,创一流施工水平,创精品工程。

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的预期目标。

三、工程概况

3.1相关单位

工程名称:

沿江大道(观潮路~和睦港)地下综合管廊(自来水供水管道维修改造)Ⅰ标工程

建设地点:

沿沿江大道(K0+000~K2+160)

建设单位:

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浙江省工程勘察院

监理单位:

浙江明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2工程简介

沿江大道(观潮路—和睦路)地下综合管廊(自来水供水管道维修改造)工程位于杭州市钱江新城二期扩容区块内,管廊西起观潮路,东至和睦港,全长约3600米,主要布置在沿江大道北侧绿化带内,局部布置在道路范围内。

本次施工范围为沿江大道(观潮路—和睦路)地下综合管廊(自来水供水管道维修改造)工程Ⅰ标,工程起点桩号0+000、终点桩号2+160,全长2160米。

地下管廊为单层三舱结构,自北向南分别为燃气舱、综合舱、电力舱。

一般段管廊顶板覆土2.5~3.0m,穿越现状河道段按低于规划河底标高2.0m控制,最大覆土约12m,采用单箱三室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标段工程包括范围内地面道路、排水、基坑围护、地下管廊工程以及相关附属工程。

K2+160

地下管廊

K0+000

沿江大道

图3.2-1工程位置图

3.3钻孔灌注桩

3.3.1、灌注桩概况

地下管廊基坑围护桩基选用直径0.8m和1.0m的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C30。

(1)、ø800@1000灌注桩

序号

起止桩号

桩长(m)

序号

起止桩号

桩长(m)

1

K0+060~K0+140

18

11

K1+140~K1+265

16

2

K0+282~K0+505

16.3

12

K1+265~K1+277

20

3

K0+505~K0+520

20.3

13

K1+485~K1+500

20

4

K0+546~K0+563

20.3

14

K1+500~K1+520

17

5

K0+563~K0+650

16.3

15

K1+520~K1+697

18

6

K0+650~K0+665

20.3

16

K1+840~K1+857

20

7

K0+793~K0+810

20.3

17

K1+857~K1+940

16

8

K0+810~K0+854.6

16.3

18

K1+940~K1+970

20

9

K0+854.6~K0+875

14

19

K1+970~K2+160

18

10

K0+925~K1+140

14

(2)、ø1000@1200mm灌注桩

序号

起止桩号

桩长(m)

序号

起止桩号

桩长(m)

1

K0+000~K0+060

23

6

K0+665~K0+793

26.0

2

K0+140~K0+200

23

7

K1+277~K1+295

26.5

3

K0+200~K0+250

25

8

K1+470~K1+485

26.5

4

K0+250~K0+282

23

9

K1+697~K1+840

26.5

5

K0+520~K0+546

23.3

3.3.2、场区地质情况

根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工程浅部土层自上而下分层评述如下:

①1层杂填土:

杂色,黄灰色为主,松散,主要有碎石、碎砖块、碎砼块等建筑垃圾混砂质粉土组成,局部以砂质粉土混少量建筑为主,硬质颗粒粒径一般5~30cm,最大50cm以上,含量20%~70%,土质不均匀,该层物理力学性质差。

①2层素填土:

杂色,黄灰色为主,松散,稍湿,主要由砂质粉土夹碎石和块石回填而成,局部为块石填土,硬质颗粒粒径一般5~20cm,最大粒径不小于50cm,土质不均一该层物理力学性质差。

①3层暗塘土:

灰黑色,松散,很湿,主要由砂质粉土组成,见少量黑色有机质斑点,稍有臭味,土质不均一。

该层为原有河浜、池塘底部淤积塘泥,在上部填土回填后形成,该层物理力学性质差,高压塑性。

③1层砂质粉土:

灰黄色,稍密,湿~很湿,薄层状构造,含少量铁锰质氧化斑,局部偶见黏性土条纹,土质不均匀;摇振反应迅速:

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该层物理力学性质一般,中等压缩性。

③2层砂质粉土:

黄灰色~灰色,稍密,很湿,层状结构明显,偶见云母屑,局部夹少量粉砂,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该层物理力学性质一般,中等压缩性。

③3层粉土夹粉砂:

灰色、稍密,很湿,薄层状,层间夹粉砂薄层,土质不均一,局部以砂质粉土或粉砂夹粉土为主;摇振反应迅速,极易析水,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中偏低压缩性。

③4层砂质粉土:

灰色、稍密,很湿,薄层状,质不纯,黏粒含量稍高,局部含大量腐植物碎屑和半碳化植物碎屑。

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低。

该层该层物理力学性质差,中偏高压缩性。

③5层粉土夹粉砂:

灰色、稍密,很湿,薄层状,层间夹粉砂薄层,土质不均一,局部以砂质粉土或粉砂夹粉土为主人摇振反应迅速,极易析水,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该层物理力学性质一般,中压缩性。

③6层粉砂夹粉土:

灰绿色、黄绿色,稍~中密,很湿~饱和,薄层状,粉砂单层厚度为1~5mm左右,见少量云母和贝壳碎屑,局部偶见黏性土团块、薄层,土质不均一,局部以砂质粉土或粉砂为主,个别底部偶见圈砾和较多贝壳碎片;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低。

该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中偏低压缩性。

③夹层碎(抛)石:

灰绿色为主:

碎石粒径一般5~25cm,局部为漂石,最大粒径5Ocm以上,母岩成分多为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呈强~中风化状,局部为中风化,混砂质粉土和少量黏性土,局部可能为钱塘江古堤坝。

该层分布无规律,呈不规则状分布于③5粉土夹粉砂和③6层粉砂夹粉土中。

③7层砂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黏土:

灰色,稍密,很湿,薄层状,单层厚2~5mm左右,夹黏性土团块或淤泥质土薄层,自上而下淤泥质土含量渐高,底部局部呈互层状,顶部局部为黏质粉土,土质不均一;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低。

该层物理力学性质差,中偏高压缩性。

⑥1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

灰色,流塑,饱和,薄层状,夹单层厚度l~3mm粉土、粉砂,含量约O%~30%不等,局部含量稍高,呈互层状,偶见有机质斑点和腐殖质碎屑,局部为淤泥质粉质黏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物理力学性质差,高压缩性,是场地主要的软弱层,场地内均有分布。

⑥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

灰色,流塑,饱和,细鳞片状~絮状,底部局部呈厚层状,见有机质斑点、条纹,偶见腐殖质碎屑和贝壳碎片,局部底部呈软塑状粉质黏土状;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高。

该层物理力

学性质差,高压缩性,是场地主要的软弱层,场地普遍分布。

⑥2’层砂质粉土:

灰色,稍密,很湿,略具层理,局部夹淤泥质土薄层和少量粉砂,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低。

该层物理力学性质差,中偏高压缩性,仅个别地段分布。

⑨1层粉质黏土:

灰绿色、黄绿色,底部灰黄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可塑,见少量铁锰质氧化斑和灰白色高岭土氧化条纹、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高,韧性中等。

该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中偏低压缩性,场地大部

分地段均有分布。

⑨2层粉质黏土夹粉土:

灰黄色,软可塑:

层状构造,夹粉土,粉砂薄层,团块,含量10%~30%不等,自上而下由粉质黏土夹粉土过渡为含砂粉质黏土。

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物理力学性质一般,中等压缩性,场地

普遍分布,仅少数地段缺失。

⑨3层粉砂:

灰黄色,饱和,中密,厚层状。

砂质不纯,分选性一般,顶部多含少量黏性土,局部含有少量砾石,质不均一。

该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中偏低压缩性。

 

四、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本工程桩基施工工程量及单根桩基的施工工效,整个工程桩基施工基桩施工起止时间为:

2016年12月26日~2017年6月28日;

冲击锤钻孔灌注桩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主要以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和年进度计划为依据。

冲击锤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间为2017年3月~2017年6月。

 

五、施工工艺流程

冲击锤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六、施工工艺

6.1、施工准备

6.1.1、技术准备

开工前主要做好以下技术准备工作:

①、开工前对场地工程的水文地质资料、施工图图纸进行会审并形成会议纪要;②、对施工现场环境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上地下管线(高压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实际地质情况等进行资料收集,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确保不影响现场的施钻及其它工作;③、收集整理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做好材料的检验和配合比试验;④、工程地质资料。

作好全面的施工准备,施工前对工程的地质情况尤其是对粉砂土的特性进行必要的研究,对钻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突发事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

6.1.2、生产准备

开工前还要做好方便后续施工的生产准备工作:

①、冲击锤桩机进场前还应对场地进行平整夯实,保证场地有一定硬度以免钻机沉陷或倾斜;

②、合理布置临时用水、用电设施及泥浆、排渣等其它设施,全面满足施工工作的要求;

③、在桩孔的施工顺序安排上采用相邻桩孔交替施工;

④、桩基钻孔时采用跳桩法施工,在已灌注成桩邻近桩位钻孔时,则待到已灌注钻孔桩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后方可施钻,避免扰动相邻已施工的钻孔桩;

⑤、操作前应对吊车等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⑥、场地应先按设计图纸要求的标高进行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物(包括大块石、树根和垃圾等),场地低洼处须回填夯实。

按照其他桩施工方法测量放样。

6.2、测量放样

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桩孔的位置,根据桩定位点拉十字线钉放四个控制桩,以四个控制护桩为基准控制护筒的埋设位置和钻机的准确就位。

护桩要做好保护工作,防止施工过程中被扰动。

桩基施工测量控制图如下所示:

图7.2-1冲击锤桩基施工测量控制图

6.3、施工工艺

冲进成孔方法根据工程桩基设计情况,本工程确定选用普通冲进成孔工艺,导管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桩技术;该项工艺技术具有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成孔成桩速度快,工期短、质量好、适用性广等优点。

护壁方式,本工程冲孔护壁采用泥浆护壁工艺;根据本场地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特点和施工场地条件,泥浆制备为自然造浆,为保证孔壁稳定和孔底渣符合设计要求,冲进作业时,保持泥浆液面高度,以形成足够的泥浆柱压力,并随时向孔内补充泥浆。

6.4、成孔工艺

6.4.1、护筒用6~8㎜钢板卷制焊接而成,护筒直径比桩径大240㎜,200㎜、180㎜上部开一个溢浆口;护筒埋设时先开挖比护筒直径大0.2~0.3m,深1.3m左右的基坑,再安装护筒;按桩位中心线找正后四周倒入粘土压实;进行复测,以确保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相一致。

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控制在<50㎜,护筒顶端应高于地面0.2m;护筒底部用铁钎探测有无障碍物,若遇障碍物必须及时处理,必要时加长护筒高度;护筒埋好后用钢丝绳做保险系在钢轨上。

6.4.2、挖循环泥浆池,采用泥浆循环的方法掏渣。

6.4.3、桩机就位

护筒埋设结束后将冲孔机就位,冲孔机摆放平稳,钻机底座用钢管支垫,钻机摆放就位后对机具及机座稳固性等进行全面检查,用水平尺检查钻机摆放是否水平,吊线检查钻机摆放是否正确。

6.4.4、冲击锤成孔

根据基桩的直径及工程地质情况,采用5~8T冲击锤。

在钻机驱动钻锤冲击的同时,利用泥浆泵,向孔内输送泥浆(当钻进一个时期,检查孔内泥浆性能如果不符合要求时,必须根据不符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净化改善)。

冲洗孔底携带钻渣的冲洗液沿钢丝绳与孔壁之间的外环空间上升,从孔口回流向泥浆池,形成排渣系统。

4.1冲孔机桩就位前,应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主要机具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全面检查钻机的各运转部位是否灵活可靠,润滑油是否够量,冲孔桩机安装是否平稳钻机就位后,应水平平稳,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天车、冲头和桩位中心三者应在同一铅垂线上,开孔的孔位必须准确。

4.2冲锥的钢丝绳同钢护筒中心位置偏差不大于2㎝,升降机锥头时要平稳,不得碰撞护壁和孔壁。

4.3冲进过程中,每进5~8尺检查钻机直径和竖直度,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捞取渣样,判明后记入记录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根据实际地层变化采用相应的钻进方式,在冲进至中层易液化砂层时,冲进速度必须放慢,以确保成孔质量。

4.4在护筒下1m范围内,宜慢速冲进。

4.5冲孔作业必须连续,并作冲孔施工记录,经常对冲孔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符合要求的随时改正,注意补充新拌的好泥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泥浆的损失较小,水头始终要保证,有效地防止了孔壁坍塌,埋冲锥头的现象发生,确保了冲孔桩的成孔质量和成孔速度。

4.6冲孔应用小径冲锥冲到深度后,用大径冲锥扩孔,冲管内的泥渣和泥浆经常倒出,在冲孔排渣,提冲锥头除土或因故停冲时,应保持孔内水头和要求的泥浆指标。

6.4.5、成孔要点

5.1钻孔桩在软土中钻进,应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在硬层或岩层中的钻进速度以钻机不发生跳动为准。

5.2冲孔桩每钻进4~5m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应验孔。

5.3桩进入全风化岩后,非桩端持力层每钻进30~50cm,桩端持力层每钻进10~30cm应清孔分段取样分析一次,确保入岩深度,并做记录。

5.4成孔中如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失稳等情况,应停止施工,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施工。

6.4.6、冲孔桩机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6.1开冲时,应稍提冲头,在护筒内旋转造浆,开动泥浆进行循环,待泥浆均匀后以抵挡慢速开始冲进,使护筒脚处有牢固的泥皮护壁。

冲至护筒脚下1.0m后,方可按正常速度钻进。

冲进过程中必须保证冲孔的垂直。

6.2在冲进过程中,应注意地层变化。

对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冲进方法;在粘土中冲进,中等转速,大泵量稀泥浆,进尺不得太快;在砂土或软土层中,冲进时要控制进尺,抵挡慢速大泵量,稠泥浆冲进,防止泥浆排量不足,冲渣来不及排除而造成埋冲头事故;在土夹砾(卵)石层中冲进时,宜采用抵挡、慢速、良好的泥浆,大泵量。

6.3冲进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孔内水位及进尺变化情况,冲机的负荷情况,以便判断塌孔或漏浆。

6.4冲进过程中,对于地层交界处软硬不匀,颗粒粒径大小悬殊,采用低速慢冲,上下反复扫孔,并随时注意冲孔垂直度检测;在松软土层中冲进,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冲进速度。

6.5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控制在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冲速不要太快,在孔深4m以内不要超过2m/h,往后也不要超过3m/h。

6.6冲进过程中,经常注意泥浆指标变化情况,并掌握好孔内泥浆面高度,发现变化后及时调整。

6.7经常检查机具的运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立即向当班班长和技术人员报告;润滑部位每班检查一次。

6.8小工具如扳手、榔头、撬棍、垫叉等应放在离孔口较远处,防止掉入孔内。

6.9上下冲时发现阻力大的易缩径孔段,应采取上下来回反复划圆扫孔以保证孔径达到要求。

6.10操作人员要执行操作规程,按规定表格详细记录冲进中每一环节的变化。

6.11、钻孔灌注桩施工泥浆循环系统由泥浆泵、护筒、连通管、泥浆池等组成。

钻孔泥浆由泥浆泵从泥浆池1内泵送进浆,使悬浮在泥浆中的钻渣上升至孔口,用泥浆泵排入泥浆池2沉淀,经过沉淀后通过连通管进入泥浆池1,再通过泥浆泵泵送进入,如此反复循环。

6.12、综合泥浆池、基桩的钻孔灌注工程量及钻孔平台场地条件,钻孔施工过程,利用泥浆池对钻孔泥浆采用重力沉淀法进行净化。

6.13、当满足设计要求并达到设计孔深时,经值班质检员判定并经监理认可后允许终孔。

6.14、终孔后,首先进行清孔,根据泥浆质量及井内沉渣多少由质检员确定清孔时间及措施。

清孔结束后,由质检员会同监理下探孔器,孔径孔深及沉渣厚度,作好记录,填写相应表格。

6.5、清孔

每钻进1m,采用泵吸(或所举法)反循环清渣;在砼灌注前再次用泵吸(或所举法)反循环清渣进行二次清孔、控制沉淀。

6.6、钢筋笼制作安装

6.6.1施工工艺

该桩基钢筋笼制作应在现场指定钢筋加工区分节采用长线模架绑扎成型,钢筋笼安装在终孔验收合格后进行。

采用25T吊车为吊装工具,分段在井内吊制安装。

钢筋笼吊放具体分六步走:

第一步:

指挥转移到起吊位置,起重工分别安装吊点的卸扣。

第二步:

检查三吊点钢丝绳的安装情况及受力重心后,开始同时平吊。

第三步:

钢筋笼吊至离地面0.3m~0.5m后,应检查钢筋笼是否平稳后主钩起钩,根据钢筋笼尾部距地面距离,随时指挥副钩配合起钩。

第四步:

钢筋笼吊起后,主钩匀速起钩,副钩配合使钢筋笼垂直于地面。

第五步:

指挥起重工卸除钢筋笼上副钩吊点的卸甲,然后远离起吊作业范围。

第六步:

指挥吊机吊笼入孔、定位,吊机走行应平稳,钢筋笼上应拉牵引绳。

6.6.2钢筋笼制作注意事项

(1)钢筋笼的主筋、箍筋和加劲箍筋应按品种、规格、长度编号堆放,以免造成弯曲和错用;钢筋笼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钢筋笼加劲箍和箍筋、焊点必须密实牢固;严禁钢筋笼成型有弯曲或扭曲现象。

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笼普通节分节为每节9M,底笼长度根据实际孔深计算。

(3)钢筋笼分段连接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时,其接头互相错开,35倍钢筋直径区段范围内的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一半。

(4)直螺纹套筒连接的钢筋丝头应加以保护,在其端头加带保护帽或用套筒拧紧,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5)本工程钢筋笼为保证在运输及吊装过程中不变形,沿加劲圈每两米设置一道十字内支撑。

(6)本工程钢筋笼下放均以吊车或塔吊下放为主,每节钢筋笼吊耳筋均设在笼顶部加劲圈下与主筋焊接,吊耳筋型号采用与主筋型号相同,形状为U型。

(7)制作完毕后的钢筋骨架必须放在平整、干燥的场地上;存放时,每个加劲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方木以免粘上泥土;存放钢筋骨架还要注意防雨、防潮。

(8)钢筋笼每下放一节,应根据钢护筒做基础点用十字拉线法确定中心位置,特别是下放完毕时应重点检查。

如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必须及时调整。

(9)钢筋笼安装完成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定位方法采用四根钢筋制作成短撑(型号与主筋相同,长度根据钢筋笼实际的允许平面误差而定)支撑住预埋钢护并焊接。

以防止钢筋笼在砼浇注完成这个时间段内产生偏移。

6.6.3钢筋笼吊放注意事项

(1)抬运时在若干加劲筋处尽量靠近骨架中心穿入抬棍,各抬棍受力要均匀,必须保证骨架不变形。

(2)单根扁担可采用工14型钢,严禁随意采用承载力不足器件。

(3)吊放钢筋笼入孔:

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

(4)顶笼吊耳筋型号采用与钢筋笼主筋相同,对称分部,长度根据实际孔深设计算,确保钢筋笼顶面标高与设计符合。

(5)钢筋笼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需按设计厚度为净7.5cm配合规范要求严格控制。

钢筋笼放入桩孔时必须按照设计安装保护层垫件(垫件强度≥30Mpa;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6)在吊装、运输过程中可采用十字加强支撑注意割除,以免阻止导管或串通下放。

割除的支撑注意回收利用。

(7)混凝土灌注前及灌注中,应时刻注意、采取措施校正设计标高、固定钢筋笼位置。

(8)桩头外露的主钢筋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切断。

6.7、桩芯砼灌注

6.7.1准备工作

①钻孔桩砼灌注是成桩的最后一环,在浇注砼之前,制定详尽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②提前向砼拌和站下发书面通知,提出数量、标号、质量要求、供应时间,做好砼准备工作。

③砼浇注之前,必须准备好备用供电系统。

④要求砼拌和站按二倍浇注桩身砼体积备齐砂、石、水泥、外加剂等材料。

⑤备置首方料斗,容量不小于3.5m³。

6.7.2砼浇注

①砼浇注导管采用Φ250型快速接口管,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TJ94-2008要求,在浇注前进行密封耐压试验,长度测量标码等工作。

②钻孔桩砼浇注工序要求衔接紧凑、有条不紊,清孔完成后,应立即下放钢筋笼,接着下放导管。

③在浇注砼前再次检查孔度沉渣厚度,如不满足,则立即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

④下导管口离孔底0.2~0.4m,第一批灌注砼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

⑤灌注开始后,应连续、快速地进行,做到一气呵成,在灌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孔内的静压水头,不少于2.0m,同时要及时测量砼面的高度及上升速度。

⑥根据导管长度,推算和控制埋管深度。

导管最大埋深不大于6m,最小埋深不小于2m。

⑦桩顶标高的确定:

灌注桩顶要比设计桩顶标高多浇注0.8-1.0m,以确保桩顶质量。

做好每根桩水下砼灌注记录和砼施工记录。

6.8、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6.8.1主要风险

(1)砼灌注过程中,由于砼和易性较差、砼离析严重,或导管埋深过长、导管提空等,导致断桩。

(2)砼由漏斗顺导管向下灌注时,产生一种顶托力,使钢筋笼上浮。

6.8.2拟采取的主要对策

(1)防坍孔对策

采用高性能的淡水泥浆成孔。

根据不同土层选择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