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答题方法及公式.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4251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答题方法及公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校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答题方法及公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校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答题方法及公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校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答题方法及公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校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答题方法及公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校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答题方法及公式.docx

《精校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答题方法及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答题方法及公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校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答题方法及公式.docx

精校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答题方法及公式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答题方法及公式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答题方法及公式

考纲陈述: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答题方法

【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

在了解诗歌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

(1)上看:

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再看,回忆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

(2)下看:

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

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

孤独自寂)。

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

读题目、读、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

小口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

(1)采用的写作手法

(2)

手法揭示的内容:

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

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注意:

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写明白:

此诗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

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

二、试题类型及答题公式

第一种类型:

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

常式问:

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

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变式问: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或: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或:

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答题步骤:

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

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

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公式:

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见后面知识总结)

答题示例

鹧鸪天

[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

词人为何写杜鹃的啼叫声?

[参考答案]诗人用杜鹃的意象,仿佛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声

,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

第二种类型:

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问:

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的思想感情。

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A.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B.

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答题公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答题示例

(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步骤一)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

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步骤二)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步骤三)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答题示例

(2)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析其效果?

(3分)

[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

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2分)

第三种类型:

分析主旨类(含情感及寄寓义)

常式问: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变式问: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

咏史怀古诗:

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托物言志诗:

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

(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边塞征战诗:

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塞奇特风光、艰苦生活、战争→立功报国的乐观豪迈的精神、思乡、思归、思亲→情景交融、夸张、比喻、引用典故、以古喻今、对偶。

羁旅思乡诗:

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

(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送别留念诗:

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田园山水诗:

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自然风光→喜悦,恬静→表达隐居,逃避现实→借景抒情、拟人、烘托对比、反衬、托物言志。

即事感怀诗:

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闺怨闺愁诗:

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我们认为不会考,但是课本中有,我们还是要了解一点。

婉约派:

男女恋情→离愁别绪、婉缠绵、深沉幽怨、凄凉寂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虚实相生。

(豪放派:

立功报国、豪情壮志、爱国热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直抒胸臆、以古喻今、引用典故。

答题公式:

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

(1)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三农:

指春耕、夏耘、秋收。

问: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步骤一)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步骤三)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答题示例

(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问:

是怎样写思家的?

[参考答案](步骤一)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二)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来表现思家的。

(步骤三)诗歌题目已经说明想家的情感。

第四种类型:

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

常式问:

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或:

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

变式问:

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或: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

→第一种:

描写景物的方法:

1.

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

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

运用修辞手法:

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

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

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

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

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

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第二种:

描写人物的方法

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

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

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运用表现手法来写:

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第三种:

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

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

→第四种:

结构(构篇)方式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

答题公式:

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

或者:

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答题示例

(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问: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步骤一)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二)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三)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答题示例

(2)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

老来猛气还轩举。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堵:

座。

削碎中原路:

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

意气飞扬。

问: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

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烘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

问: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

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第五种类型:

语言炼字类

常式问: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或:

这首诗中某个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

变式问: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炼实词:

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

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

炼虚词:

数词,连词,副词等。

炼押韵(平仄):

调换词序

注意:

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

答题公式:

X一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

(1)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问: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1)(步骤一)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二)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

(2)(步骤一)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二)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

(步骤三)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答题示例

(2)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

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

(步骤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扬呢?

(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

(步骤二)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岂字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

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应字反其意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步骤三)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

答题示例(3)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问: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分)

[参考答案]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的孤独寂寞情感。

问: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4分)

[参考答案]

(1)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

一人独坐而无聊。

(2)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第六种类型:

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

常式问:

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或:

有人说某字是全诗的诗眼,你同意吗?

说说你理由。

变式问:

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

为什么?

或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

为什么?

解答分析: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3)明确答题方向:

A该诗眼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

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

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答题公式:

诗眼X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

(1)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答题示例

(2)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问: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

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步骤一)。

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

答题示例(3)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

唤醒三日酲。

[注]:

一种水草。

酲:

ch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问:

(1)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是如何统领全诗的?

(3分)

[参考答案]拟人手法(1分)。

由首联浮云不定议阴晴领起,颔联写荷雨、湿——下起雨来;颈联写日出——太阳又出来了。

(2分)。

问:

(2)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分)

[参考答案]借喜鹊的喧声表现对日出的喜悦;雨霁日出,波平如镜,爱水的鸥尽情地玩乐。

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2分)。

诗人精神愉快、神清气爽(1分)。

第六种类型:

分析语言特色类

常式问: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

变式问: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有(语言特点类术语):

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典雅、粗俗、自然、清新、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公式:

本诗在语言上…(写出特色或风格),通过对…的描写,写出了…(主要内容),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

(1)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问: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步骤一)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二)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步骤三)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

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

答题示例

(2)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步骤一)《乌衣巷》一诗语言含蓄深沉,(步骤二)通过对野草野花在曾经繁华的朱雀桥边肆意蔓延和斜阳残照笼罩着曾经繁华而今冷落凄凉的乌衣巷的今昔对比描写,寓情于景,借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同时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步骤三)抒发了诗人对人事沧桑、兴衰无常的深沉感慨。

第七种类型:

诗歌比较评价类

常式问: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各有什么寓意?

/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这两首诗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即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步骤

先明确比较角度,找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后写出异同之处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研究;

最后指明不同之处在各自诗中的作用。

答题公式:

两首诗都…,都表达了诗人…(写出共同点);不同之处是:

第一首…(写出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第二首…(写出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

答题示例

(1)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问: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参考]

(1)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2)(步骤一)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步骤二)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步骤一)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二)表露了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特别提示]不论回答何种问题,都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

诗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

例如第五种模式的示例,答案中已包含内容和主旨两方面的内容,如果加上‘折柳’运用了双关修辞,既指听到的折柳曲,又指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折柳相送的生活场景,那么就万无一失了。

答题示例

(2)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释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问:

两首诗都描写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意义是否相同?

请简析。

[答案参考]不同。

《禾熟》中的老牛是一个知足而乐、悠然自得的形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像老牛一样早点了却役债,舒闲疲惫身心的渴望,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长期仕途坎坷而积于胸中的郁闷之情。

《病牛》中的牛在未病之前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的谷物,在它老病时,却遭到冷遇,但仍念但得众生皆得饱,这是一个流尽血汗仍愿奉献到底的崇高形象诗人以牛自喻,写出了自己坎坷与辛酸的遭遇,并借此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甘愿奉献到底的心志。

第八种类型:

观点品评类

常式问:

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

为什么?

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注意:

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七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步骤

弄清品评的角度(内容形式?

整体局部?

表现手法?

);

读诗和某人的评价;

研读诗作,形成自己的看法;

结合原诗句具体分析你观点的依据

答题公式:

(1)同意。

理由是: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不同意。

理由是: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题示例

(1)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问:

前人曾说过:

余窃谓删去末两句做绝句,更觉浑含无尽。

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

请说说理由。

[答案参考]

同意。

理由:

第四句中的玉关情写的是女子思念征人,而女子思念征人的哀怨已经涵盖了诗歌最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诗意,删除后不会影响诗意的表达,反而更显精炼含蓄。

不同意。

理由:

最后两句何日…远征加深了对前面玉关情的内容的表达,由亲人之情上升到家国之爱,扩展了诗歌的内容,升华了诗歌的境界。

答题示例

(2)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问: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

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意象艺术是中国诗歌的传统。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