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
紫荆中学2016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卷)
(本套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民谣谚语,是人们世世代代的生
活经验的高度总结与卓越智慧的长期积淀,有着极为丰富、深厚的内涵,是极富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形式之一。
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中,有大量的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
宋人认为:
为官之要,曰廉曰勤。
岳飞更是直率地指出: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至于名相范仲淹,则其境界更高。
他提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心做官,莫营私利。
这些至理名言,后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
另外,当时还有劝廉、守廉的民谣。
例如:
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人人为官莫敛财;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
否则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些或诗或歌的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华、莫敛财的良好愿望。
据传,当时民歌谣谚中还广为流传着宋真宗写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诗歌中既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写得清楚明白。
但不论怎么说,学而优则仕,总比不学无术、只顾投机钻营和贪赃枉法要好。
因此,时人又唱道:
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粟;但他们也深知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且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尤其是对北宋末年童贯、蔡京、朱勔等人的切齿之恨。
如贪官朱勔受宠,仅家奴即有百余人封官赐爵。
其中受金带者至有数十人。
当时民谣说:
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以贪污勒索的钱财而换取的腰带到手后,又被高价转卖,从而大获其利。
因此,人们对贪赃枉法之徒愤慨至极,认为“打破筒(指童贯),泼了菜(指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有些诗歌民谚还揭露了贪官的罪恶与崇拜金钱的无耻嘴脸。
南宋初,因大将张俊所领士兵自臀而下,文刺至足,故有“花腿军”之名。
然而,这些花腿军成了他的私仆。
他役使这些花腿搬运花石,在杭州为他修盖太平楼。
当时民谣道:
“张家寨里没由来,使他花腿抬石头,二圣犹自救不得,行在盖起太平楼。
”
贪官污吏无耻,他们崇尚“欲得富,须胡做”之道。
其中,王黼尤为突出,他公然把各种官职按不同等级定价出售。
于是,人们为他编了顺口溜:
三千索,直秘阁;五千贯,擢通判。
以致大官大贪,小官小贪,甚至无官不贪。
官吏贪污,实同盗贼,有时,贪官为害甚至倍过于贼。
在西夏的反贪文化中,同样有许多哲理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兼具的民谣谚语。
如对贪官污吏追逐升官发财、贪婪成性、惟求享受的寄生生活抨击道:
“又穿服,又贮财宝,不用借债;官爵已升,宫室已成,不缺用品”;“户户紫衣不缫丝,人人为官莫敛财”!
这其中,既有控诉,也有讽刺,还有劝善戒恶民谣;世上正事三件:
“畜牧、耕作和商贩;天下坏事三件:
骗盗、贪索和赌钱”。
(摘自王春瑜著《简明中国反贪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宋初,大将张俊让“花腿军”做他的私人仆从,为他搬运花石,为他修楼盖屋。
当时就有民谣揭露了他的无耻嘴脸与罪恶。
B.名将岳飞等人的为官之说,名相范仲淹的至理名言,后多成为宋人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中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
C.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内容都是倡导廉洁、颂扬廉政,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贪官污吏的严厉谴责与愤恨。
D.宋朝贪官污吏崇尚“欲得富,须胡做”之道,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不贪。
王黼甚至公然把各种官职按不同等级定价出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时民歌谣谚中广为流传的宋真宗的《劝学诗》,虽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但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功利化了。
B.两宋时期有大量的倡廉、颂廉、劝廉、守廉的民谣,这些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华、莫敛财等良好愿望。
C.民谚“又穿服,又贮财宝,不用借债;官爵已升,宫室已成,不缺用品”抨击了西夏贪官污吏的贪图
享受、贪婪成性、贪逐升官。
D.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宋时期,人们用民谣谚语赞颂清官廉政,谴责贪官污吏,揭露社会黑暗,控诉贪污无耻,反映民众辛酸,对当今的反贪文化颇有影响。
B.同为民谣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与“
何必为官去贪污”“宝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对待功利的态度却是矛盾的。
C.童贯、蔡京、朱勔、王黼等贪官污吏行径卑劣无耻,引得百姓切齿愤恨,百姓用民谚控诉、讽刺、抨击,揭露了他们的无耻嘴脸。
D.两宋的民谣谚语哲理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兼具,代表了民众的意志和情感,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表现了百姓的好恶与褒贬。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1)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
年十有九,举进士。
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
或教准增年,答曰:
“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
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
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①。
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上由是嘉之,曰:
“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
淳化二年春,大旱,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
准对曰:
“《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
”太宗怒,起入禁中。
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
“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
”有诏召二府入,准乃言曰:
“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
”太宗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而知准为可用矣。
即拜准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
自唐末蕃户有居渭南者温仲舒知秦州驱之渭北立堡栅以限其往来。
太宗览奏不怿,曰:
“古羌戎尚杂处伊、洛,彼蕃夷易动难安,一有调发,将重困吾关中矣。
”准言:
“唐宋璟不赏边功,卒致开元太平。
疆埸之臣邀功以稔祸,深可戒也。
”帝因命准使渭北,安抚族帐,而徙仲舒凤翔。
真宗即位,迁尚书工部侍郎。
六年,迁兵部,为三司使。
时合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真
宗命准裁定,遂以六判官分掌之,繁简始适中。
景德元年,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
准曰:
“是狃我也。
请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
”是冬,契丹果大入。
因请帝幸澶州。
高琼麾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
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
敌数千骑乘
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
天禧三年,真宗得风疾,刘太后预政于内,降准为太常卿、知相州,徙安州,贬道州司马。
帝初不知也,他日,问左右曰:
“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
”左右莫敢对。
帝崩时亦信惟准与李迪可托,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列传四十》)
[注]①郎中是官,直学士是职,吏部东铨是差遣,有实际职责。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A.自唐末/蕃户有居/渭南者温仲舒知秦州/驱之渭北/立堡栅/以限其往来
B.自唐末蕃户有居渭南者/温仲舒知秦州驱之/渭北立堡栅/以限其往来
C.自唐末/蕃户有居渭南者/温仲舒知秦州/驱之渭北/立堡栅以限其往来
D.自唐末蕃户/有居渭南者温仲舒/知秦州驱之渭北/立堡栅以限其往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
一项是()
A.“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传”,即传记。
B.尚书,即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并称“三省”,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主要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
C.“淳化二年春”,是中国古代四种主要纪年法中的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另外三种纪年法分别是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
D.“崩”是指古代帝王去世,王后去世为“薨”,诸侯去世为“卒”,大夫去世为“不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寇准年少有才且诚实。
他通晓《春秋》三传,19岁就考中进士;有人建议他面见太宗时不妨虚报年龄,以免被太宗认为年少而除去功名。
寇准却认为欺君不妥。
B.寇准为官耿直执着。
与皇帝谈论国事意见不合,使得皇帝非常生气而要离开,寇准牵扯皇帝衣服不让离去,直到有了决断才离开。
C.寇准精通天数。
淳化二年天大旱,寇准认为与朝政得失有关,于是对皇帝指出法度有不公平之处,于是说出祖吉、王淮枉法受贿之案件。
D.寇准抗击契丹显出谋略。
他通过分析及时训练、调遣军队进行防御,而且请得皇帝驾临澶州增加官兵士气,最后大败契丹军队。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
(5分)
(2)唐宋璟不赏边功,卒致开元太平。
疆埸之臣邀功以稔祸,深可戒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①[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分)答:
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4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_________,。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2)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
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
(3)在《劝学》中,荀子用“木受绳”和“金就砺”来比喻论证,引出学习效果:
“______________”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11□四、12□(必须要选涂)
三、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渐渐消散的炊烟
老了。
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地,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
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
老木挤巴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
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
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
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
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人手一个是棍打不动的。
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
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
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
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
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
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就是想吃也吃不上。
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
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
怎么就不见了?
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
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
可除了一刻不离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
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滞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
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的,就在身边。
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
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有
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
地种着,田耕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
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
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头上出现的。
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瘌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
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
可阿黄的皮也塌拉下来了,越发灰暗,声音早
没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了短促沉闷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
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
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
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那是李家的女儿在给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
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
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
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
该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
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子媳妇又到哪张罗帮忙的人呢?
听说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听到火化就动气。
人活一辈子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死了连个全尸都没有,造孽呀。
可现在老木不这样想了,人死了,还知道什么呢,能肥几棵庄稼也算是做了好事。
烧就烧吧,总比没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
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2年第9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写老木对瞎眼奶奶、童年伙伴及游戏的回忆,又写昔日伙伴或搬走,或离乡外出打工,这样写是为了使今昔形成对比。
B.每次走过无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停留,觉得会有人走出来叫自己进去坐坐,写出老木人缘好,广受乡亲欢迎。
C.小说除塑造老木这一形象外,还直接通过老木的言行刻画了一个与老木形影不离的阿黄的形象。
D.小说以“渐渐消散的炊烟”为题,暗示村庄的人越来越少,表现出老木对故土的依恋,引发读者对时代变迁的感叹。
E.小说主要叙写了老木的所见所忆所感,情节起伏,结构紧凑,语言朴实,主题鲜明。
(2)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6分)
(3)小说以“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结尾有什么好处?
(6分)
(4)本文以“渐渐消散的炊烟”来反映农村人口渐渐向城镇转移、村庄渐渐消逝的城镇化事实。
有人说,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你是怎样认为的?
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屠呦呦:
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
“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
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
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
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
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
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
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
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4年,泰国玛希敦奖将5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
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
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
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2011年9月,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
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
四年后,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的魔力。
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屠呦呦从小树立治病救人理想到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钻研,不懈追求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B.“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
C.由于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试验中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工作,先后完成了抽取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研制、开发双氢青蒿素等工作。
D.屠呦呦因《肘后备急方
》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受到启发,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
E.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2)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6分)
(3)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上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屠呦呦因
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
(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作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莫言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议论。
②这部小说刚刚在网上连载,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网友赞不绝口,好评如潮。
接着,出版人、制片人、编剧,纷至沓来。
一夜之间,作者红遍了大江南北。
③在航空博物馆里,在歼敌机前人流不绝如缕,孩子们非常兴奋,很多白发老人
也与孩子们一样惊奇,纷纷用相机拍下这难忘的画面。
④王蒙的新著《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⑤“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⑥惩治腐败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而非职能部门唱“独角戏”。
因此,公开官场“地震”信息,是对公众参与意识的尊重,不能语焉不详,遮遮掩掩。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C.在两会的遏制态度、刚性需求几乎消耗殆尽以及投资需求的观望气氛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房价如何调整备受关注,楼市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拐点。
D.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越火山的巨大破坏性。
以美国为例,_①_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_②_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_③_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