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专题19《生命系统的稳态》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3925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专题19《生命系统的稳态》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专题19《生命系统的稳态》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专题19《生命系统的稳态》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专题19《生命系统的稳态》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专题19《生命系统的稳态》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专题19《生命系统的稳态》新人教版.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专题19《生命系统的稳态》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专题19《生命系统的稳态》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专题19《生命系统的稳态》新人教版.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专题19《生命系统的稳态》新人教版

训练19生命系统的稳态

(时间:

45分钟)

1.(2012·江苏,1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

2.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3.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液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

B.②内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

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

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4.如图各曲线能够反映典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变化的是(  )。

5.下列与体温及体温调节有关的叙述均正确的是(  )。

①人体体温的形成源于体内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②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黏膜里 ③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加强产热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 ④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⑤正常体温是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表现之一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④⑤

6.(辽宁大连双基测试)鸟类的繁殖大多在春天进行,性周期为一年。

下图表示在一个性周期过程中,某种鸟体内的激素调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繁殖季节,适宜的日照时间通过神经调节不断引发激素A的分泌,从

而影响鸟类的繁殖行为

B.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在非繁殖季节,其分泌量明显减少

C.激素C的化学本质是固醇,既能调节鸟的繁殖行为又能抑制下丘脑和垂

体的分泌

D.激素C分泌增加将导致激素A分泌减少,两者是拮抗关系

7.下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且细胞a是吞噬细胞

B.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C.图中d为抗体,且能分布到血液或内环境中起作用

D.若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

8.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中屈肌既是感受器也是效

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以受大脑皮层的控

C.a点受到有效刺激后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D.c处施加刺激引起的伸肌收缩属于反射

9.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①②电流表的电极均放置在神经纤维表面。

a、b为电流表接线的中点,刺激b点后(  )。

A.电流表②偏转,电流表①不偏转

B.b点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C.兴奋由b―→c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化

D.c点能检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只能由b―→c

10.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C.大脑皮层V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有关

11.用实验动物可以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具体方法是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接种含疫苗的接种物,然后再分别给每组接种等量的病毒。

下列对该实验原理、结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原理是疫苗进入动物体内后可刺激B细胞,使之分化形成浆细胞

并产生抗体,同时产生部分记忆细胞,当再次接种同种抗原后,可以产生

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B.接种病毒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免疫反应一样强烈

C.为确定疫苗的有效浓度,需要对实验组注射不同浓度的疫苗

D.本实验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2.(2011·珠海二模)下表为甲、乙、丙3位病人早晨空腹时血清的部分指标值。

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

指标项

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

5~40/(U·L-1)

90

30

31

总蛋白

55~85/(g·L-1)

40

38

60

葡萄糖

3.9~5.9/(mmol·L-1)

3.6

3.8

10

尿素氮

1.9~7.2/(mmol·L-1)

1.2

3.0

8.5

A.甲的血氨浓度可能低于正常值范围

B.乙可能水肿并伴有蛋白尿现象

C.丙可能身体消瘦并伴有多尿现象

D.甲、乙、丙的病变器官可能分别是肝、肾、胰

13.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a处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是(  )。

A.m<X<nB.X=i

C.n<X<iD.X>i

14.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表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

细胞分裂素(浸泡浓度)

0ppm

2ppm

0ppm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15.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③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④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

A.有一种说法错误B.有二种说法错误

C.有三种说法错误D.以上说法都错误

16.浙江省海宁市一位农民曾不慎错将家中存放的植物生长素当作农药,喷施到两亩多晚稻田中用来治虫。

结果短短一个月里,这些晚稻疯长到了一人多高,并且呈芦苇状,不结果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成芦苇状,是由于在生长素的作用下晚稻发生了基因突变

B.晚稻的疯长,主要是由于生长素促进了细胞分裂

C.晚稻不结实,是由于大量能量用于营养生长,影响了生殖生长

D.如果当时进一步提高配制浓度,晚稻将会长得更高

17.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分

别为t3和t5

B.t2~t3时间段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

率,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t1~t2时间段内甲、乙种群都呈“J”型增长

D.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18.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D、B=E、C=F

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

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至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19.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群落中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替代的过程叫做演替

B.保留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C.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0.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

如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的CO2

B.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C.参与②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开发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增加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参考答案:

1.B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基础知识。

记忆细胞可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逆转形成记忆细胞,所以B错。

]

2.D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的稳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

3.A [①是血浆,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A正确;②是组织液,其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B错误:

细胞内液中产生乳酸后,由于人体的调节作用,pH变化不大,C错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溶胶,而不是内环境,D错误。

]

4.A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0.8~1.2g·L-1之间,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高于1.2g·L-1,餐后由于消化和吸收糖类,导致血糖浓度升高,A选项曲线符合。

]

5.C [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内脏等全身各处;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加强产热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实现的,其他各项均正确

6.D [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机制。

分析图像可知,鸟类的繁殖活动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激素A为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性腺激素,激素C为雌激素。

性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为反馈调节,性激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并非作用于同一生理过程,两者不存在拮抗或协同关系。

]

7.A [a为B细胞,b为记忆细胞,c为浆细胞,d为抗体;图中没有出现效应T细胞,所以不是细胞免疫;同种抗原进入机体后会被记忆细胞b识别,记忆细胞大量增殖分化出浆细胞;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组织液及细胞外分泌液中;HIV主要攻击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

8.B [该反射弧中伸肌是感受器,屈肌是效应器;膝跳反射神经元的活动受大脑皮层的控制;a点受到刺激后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反射是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完成的,c处施加刺激引起的伸肌收缩并没有神经中枢的参与,因此不属于反射。

]

9.C [由图示中的突触结构可知,兴奋只能由a―→b―→c,因此刺激b点,电流表①不偏转,电流表②也不偏转;b点膜外的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兴奋由b―→c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c点能够检测到电位的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只能由b―→c,因为缺乏对照实验。

]

10.A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

它是通过控制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脊髓,间接控制四肢的反射活动。

]

11.B [因为对照组注射的接种物不含疫苗,所以后来接种病毒时,其免疫反应没有实验组强烈。

]

12.A [甲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超过正常值,则显示甲的病变器官是肝脏,因而影响脱氨基后形成的氨的肝脏内合成尿素,使得甲的血氨浓度可能高于正常值。

]

归纳提升 组织水肿的原因分析

组织水肿是组织间隙中的组织液过多导致的,其形成机理分析如下:

(1)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血浆中的水分透过毛细血管壁过多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实例:

①长期营养不良,摄入蛋白质过少;②肝功能异常导致血浆蛋白合成量下降;③过敏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渗出;④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形成蛋白尿。

(2)淋巴循环受阻,组织液不能顺利形成淋巴而积聚于组织间隙,导致组织液过多,如丝虫寄生导致淋巴管阻塞。

13.A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促进生长作用大于向光侧。

]

14.A [从甲组与丙组信息可知,顶芽的存在能抑制侧芽的生长,B、C错误;从乙组与丙组信息可知,细胞分裂素可抵消顶端优势,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生长有关,A正确、D错误。

]

15.C [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所以①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种群B、C、F处于同一营养级,所获能量之和占A种群能量的10%~20%,故②错误;E和F代表不同物种,说明二者存在着生殖隔离,但两者处于同一食物网中,不可能存在地理隔离,③错误;E以D为食,D种群数量逐渐增加,E种群数量也会逐渐增加,④正确。

]

16.C [晚稻疯长是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造成的,不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水稻的营养被大量用于营养生长,影响了生殖生长。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

17.A [种群的“S”型增长过程中,种群的增长速率先逐渐增大;当种群数量达到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超过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当种群的数量达到环境所容纳的最大值即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A项正确,D项错误;t2~t3时间段,甲、乙种群的数量都处于增长状态,所以二者的出生率都大于死亡率;t1~t2时间段内,甲、乙两种群都呈“S”型增长。

虽然“S”型增长曲线的上升阶段与“J”型增长曲线很相似,但两者并不相同,因为“S”型增长中始终有环境阻力在起作用,而“J”型增长中没有环境阻力。

]

18.B [图中A>D、B>E、C>F;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狼所处的营养级;第一营养级至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19.A [演替指的是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破坏的地方所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其他均为次生演替;群落能否演替至森林阶段,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气候等条件,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

20.C [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②过程指的是呼吸作用,参与该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开发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