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3521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docx

《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docx

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总复习

10总复习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练习二十二)。

成长小档案用4幅图涵盖了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

万以内数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数据收集整理;图形的运动。

这些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有些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为此,在回顾与整理时进行了特别的突出。

接着还安排了两项数学活动:

活动1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活动2是图形运动的再体验、再感受。

最后是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整个复习过程中,“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突出十进制思想。

教科书展示图片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将认数的内容系统化,并把握知识的本质。

“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相结合复习,以对比促进理解和系统化。

在复习时可以进一步沟通两者之间的关系,突出本质上的统一。

混合运算的编排除教学运算的顺序外,还可加深学生对4种运算本身的认识,进一步沟通运算之间的关系。

复习时应通过教学活动加以体现,让学生透过知识表面抓住其本质,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数据收集整理”的复习应注重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复习“图形的运动”时,将直观与抽象结合。

教科书中还有一些知识虽然没有以图示的形式呈现,回顾时也应受到重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进行比较和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克与千克,能掌握统计方法,通过分析统计表提出并解决问题。

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比较被动。

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复习阶段要进行系统性的复习,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使复习有实际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1.围绕核心概念,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

例如万以内数的认识选用以下策略:

由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到直观。

可以从实物图、计数器、算盘表示数进而抽象到数位顺序表、数位、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个数表示数;再由数联系到数位顺序表、计数器甚至实物图表示数。

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梳理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学习方法,进行高效复习。

2.在计算复习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复习计算题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及算理,说说题意,说说先算什么、错在哪里等,对于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读题、认真计算、及时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的良好习惯及反思能力非常有益,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教师要设置综合、有趣的数学活动完成复习。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需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以综合而有层次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回顾、梳理知识、实现自我巩固提高。

切不可把所学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再重演一遍。

◎教学笔记

第1课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116~119“练习二十二”第1、2、12、14、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2.通过复习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明白除法的意义,能合理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为学生提供反思、归纳、整理、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自主复习归纳与整理。

▶教学难点

算理算法的推理过程的理解与升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完成教科书P118“练习二十二”第12题。

学生自由抢答。

2.揭示课题。

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即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从而揭示课题,又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回顾梳理,构建联系

1.复习表内除法。

(1)构建知识体系。

师:

请同学们前后4人一小组,合作整理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

组织小组活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整理活动。

【学情预设】学生会整理出本单元的相关知识:

平均分,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符号,用乘法口诀求商,想与除数有关的乘法口诀,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师:

表内除法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都整理好了吗?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结合学生的发言,课件展示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框架。

(2)复习关键知识点。

①复习平均分。

课件出示习题。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从知识框架入手,再查漏补缺,回顾所学知识。

师:

你能结合题意说说什么是平均分吗?

【学情预设】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师:

请同学们来分一分。

【学情预设】预设1:

一朵一朵地分,充分展现平均分的过程。

预设2:

分析题意,从中理解,明确这题就是要求12里面有3个几。

想乘法口诀,3个4是12,所以每名同学分4朵。

预设3:

直接列除法算式。

学生已有相关经验,列式对于他们来说更加直接,但列式也要说清列式的理由,借此也可回顾平均分和除法的联系。

②复习除法的含义。

师:

根据刚才的例子(上题的课件),你能列出几个除法算式?

【学情预设】两个:

12÷3=4(朵)12÷4=3(名)

师:

那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情预设】12÷3=4的含义是把12朵红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朵,12÷4=3的含义是把12朵红花每4朵分一份,分成3份。

指名学生说明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③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师:

学习了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我们还要熟练地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

回顾我们所学知识,说一说快速求商的方法。

学生自由表达快速求商的方法,不完整的地方,生生互动补充完整。

最后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性地表述快速求商的方法。

课件展示表内乘法,引导学生根据乘法口诀说除法算式,并对所说的除法算式进行口头整理。

课件展示口头整理的结果。

◎教学笔记

④复习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师: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刚才对平均分的回顾,也再次明确了平均分和除法的联系。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解决表内除法问题的基本步骤。

指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注意倾听、补充。

根据学生发言,课件展示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师:

在后面的练习中,老师希望大家能对这一内容进行灵活的运用。

【教学提示】

学生表达为主,让学生逐步养成有条理表达的习惯。

【设计意图】回顾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结合具体例题,分析表内除法的重难点。

让学生能及时回顾前期所学知识,唤醒学生的记忆。

2.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1)基础知识整理。

师:

本学期,我们不仅学习了表内除法,还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

想一想,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哪些内容?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写一写。

学生两人合作,交流、归纳整理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

【学情预设】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取舍问题、找规律)。

师:

有余数的除法有哪些知识?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展示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框架。

(2)以题为例,复习除法竖式。

◎教学笔记

师:

余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竖式计算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学情预设】在进行平均分的时候出现有剩余的状况,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余数。

余数是多了不能再分的数,所以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竖式计算能更准确地体现我们思考的每一步,方便检验。

竖式计算的基本方法是一商二乘三减四比较,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出现不对的状况要调商。

师:

会列竖式计算吗?

在随堂作业本上完成教科书P116“练习二十二”第2题。

【教学提示】

利用复习表内除法的经验,让学生自主尝试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

学生独立完成。

解答完成后,全班集中交流订正。

师:

在除法计算时,余数和除数有怎样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余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师: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有什么好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学情预设】试商技巧:

想乘法口诀时,想与除数有关的乘法口诀,而且积要接近被除数但不能超过被除数。

最后一定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根据表内除法的复习经验,让学生在除法含义的基础上去回顾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本环节的设置主要以学生表达为主。

让学生充分把握自主权,慢慢做到能以点带面地全面复习的目的。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完成教科书P116“练习二十二”第1题。

(1)学生自主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教科书P119“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师:

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提示】

结合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

【学情预设】我知道了:

有8个碗、14根筷子,问题是“这些碗和筷子可以给几位客人用”。

师:

需要注意什么?

怎样解答?

【学情预设】有隐藏的信息。

基本的生活常识是一位客人吃饭时需要2根筷子和1个碗。

预设1:

先算筷子够几人用,14÷2=7(位),7<8,所以可以给7位客人。

预设2:

碗够8人使用。

8人需要8×2=16(根)筷子,16>14,所以不够8人使用。

那么接着思考7人,需要7个碗,还需要7×2=14(根)筷子,正好够用。

所以可以给7位客人使用。

师:

请用你喜欢的方法将你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并与同桌一起检验是否解答正确,互相说一说。

3.完成教科书P119“练习二十二”第16题。

学生在随堂本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展示,注意有序表达。

【设计意图】本环节复习题的选择突出了不同层次,由简单巩固到实际应用,不仅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师: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会了哪些方法?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笔记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进行表内除法的复习时,引导学生汇总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

而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则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表内除法的模式去进行总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忘记细节,特别是对算法算理的表达反而说不清楚。

在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后,重新追溯知识的所以然。

二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接受很快,可是记忆的时间却有限。

新课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这个是不可逆的,但在复习过程中也要提醒学生不能忘记了知识的理解过程。

新瓶装旧酒,也要让学生有所收获。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P63第二题。

二、填空。

1.把35个桃平均放在7个盘子里,每盘放()个,算式是();有40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能放()盘,算式是()。

2.63里面有()个9,()个9是36。

3.将下列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并根据这句口诀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八四十八,(),(),()。

4.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里。

5.一筐苹果50个,最少去掉()个苹果,正好平均分给()个同学;最少添上()个苹果,正好平均分给8个同学。

6.(2019·广东中山)按照下面的规律排列正方形,第14个正方形是()色。

如果按这个规律排列24个正方形,其中红色的正方形有()个。

参考答案

二、1.535÷7=5840÷5=8

2.74

3.六6×8=4848÷6=848÷8=6

4.81÷956÷736÷624÷8

5.16

6.绿8

◎教学笔记

第2课时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116~118“练习二十二”第3~6、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2.复习万以内数的相关知识,会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全面、系统地回顾与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相关的知识点。

▶教学难点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万以内数中间有零的读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1.估数引出课题。

【教学提示】

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将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全班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课件出示气球图片。

师:

你是怎样估的?

【学情预设】先找一个标准,一堆有100个,有这样的10堆,所以一共有1000个气球。

【设计意图】通过估数的游戏,让学生初步回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主要知识点,同时大大提高学生复习旧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2.构建“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体系。

师:

你知道这是哪个单元学的知识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万以内数的认识

师:

你能说出万以内数的认识包含哪几方面的知识吗?

学生交流万以内数的认识包含的主要知识点,教师根据遗忘的部分加以点拨。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呈现全部相关知识点。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有一定的难度,结合学生的交流,通过课件呈现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完善各知识点,逐步形成整理的意识,掌握整理的一般方法。

◎教学笔记

二、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课件展示6台液晶电视。

教师报价格,学生在纸上记录,然后课件逐个出示价格,学生看自己写得对不对。

指名说说写数的方法,写数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强调:

写中间有零或末尾有零的数时,要注意数的中间或末尾写几个零。

2.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指名学生读出课件上显示的液晶电视价格的数,边读边纠正。

师:

谁能说说读数的方法?

【学情预设】不管中间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不管末尾有几个零都不读。

师:

读数和写数有什么共同点?

【学情预设】读数和写数时都从高位起。

3.复习数的组成。

(1)复习数位顺序表。

师:

一个五位数,从右往左依次是什么数位?

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

根据教师的问题,指名学生依次在黑板上写出数位顺序表。

师:

想一想:

数位顺序表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利用数的组成介绍6款液晶电视机的价格。

课件呈现6款液晶电视机的价格。

◎教学笔记

师:

这些数分别是由哪些计数单位组成的?

学生分别说每个数的组成,课件同步呈现正确解答。

4.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1)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两款液晶电视机的价格比较数的大小,同桌之间交流比较的方法。

(2)指名汇报,交流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师选择有代表的几组:

6800

10000、4986

6800、5086

5008。

指名学生回答。

(3)归纳总结大小比较的方法。

师:

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提示】

近似数的学习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多找例子,便于学生理解。

【学情预设】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大的数大;最高位相同,依次往下比……

(4)把6款液晶电视机的价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5.找近似数的方法。

师:

老师选定了一款电视机,这款电视机的价格比6800元多一些,比10000元少得多,你知道老师选的是哪一款吗?

【学情预设】选的是7060元这一款。

师:

说一说:

4986、5008、7060、5068的近似数分别是多少?

【学情预设】5000,5000,7000(或7100),5000(或5100)。

指名学生表达求近似数的方法。

【学情预设】近似数是接近准确数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一个数的近似数可能不止一个。

【设计意图】借助商场中液晶电视机价格的情境图,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参与到“老师读数学生写数、看数再读数、学生在黑板上写数位顺序表、自主选择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猜老师选定电视机的价格”等活动中进行知识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点聚集成知识块,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表达的欲望得到满足。

在复习数的组成时,让学生初步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复习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习题。

(1)归纳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笔记

师:

将这些算式按运算顺序进行分类。

【学情预设】第一类:

75-66+23

第二类:

63÷9+455-7×55×9+6

第三类:

81÷(26-17)26+(70-24)

根据分类板书:

(2)根据分类结果说说在什么情况用哪种运算顺序,并让学生自己尝试举出类似的例子。

(3)学生独立计算以上6道题。

(4)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先看运算顺序,然后计算。

教师在学生运算时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脱式计算的格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习题。

引导学生说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师小结:

两步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找到中间隐藏的问题。

【教学提示】

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

练习时学会选择相应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可提问这一题会用到什么知识点。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类型的算式,让学生有载体去回顾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混合运算的重点是先看运算顺序,因此在复习前出示三类不同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分类,既突出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又给学生复习混合运算指明了方向。

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最后对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加以练习。

四、练习中深化知识

1.完成教科书P116“练习二十二”第3题。

引导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用脱式计算,注意脱式运算的格式。

集体展示,生生互评。

【学情预设】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根据脱式计算的格式进行计算,不仅是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巩固,同时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2.完成教科书P116“练习二十二”第4题。

先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模型独立读、写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然后全班交流读、写数的方法。

3.完成教科书P117“练习二十二”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理解和说明数的组成。

4.完成教科书P117“练习二十二”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求近似数的方法。

5.完成教科书P118“练习二十二”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用不同方式表示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有一定的层次性,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

五、梳理中内化知识

◎教学笔记

师:

今天我们对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通过估数的游戏让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并放手让学生归纳整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框架,以使学生将认数的内容系统化,并把握知识的本质。

在复习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我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体会,让学生自己归纳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透过知识表面抓住其本质,减轻记忆负担,这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P64第一至三题。

一、填一填。

1.在6868中,左边的“6”在()位上,表示()个千;右边的“6”在()位上,表示()个()。

2.一台液晶电视售价为2998元,约是()元;果园有果树795棵,约是()棵。

3.在4620、2852、981、9050、3988和5009这几个数中,比3000小的数有(),在3000和5000之间的数有(),最接近10000的数是()。

4.(2019·湖北鄂州)从0、4、8、3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二、口算我最棒。

200+700=3600-2000=1700-800=4000+1000=

800+600=1200+800=1000-200=9000-3000=

三、在

里填上“>”“<”或“=”。

42÷7×5

20+438

6×7-3(16-4)÷4

16-4÷4

27÷3+9

2×963

7×8+969-(31+17)

69-31+17

参考答案

一、1.千6千十6十2.3000800

3.2852、9814620、39889050

4.843304

二、90016009005000140020008006000

三、><<=<<

◎教学笔记

第3课时图形的运动、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5第2题,完成教科书P117~118“练习二十二”第9~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回顾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正确区分平移与对称现象。

2.在操作中,体会轴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美,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数据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准确判断图形的运动。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剪刀、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图形的运动

1.操作活动1——回顾轴对称图形和平移。

课件出示教科书P115第2题基本图形。

【教学提示】

动手操作时提醒学生注意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主或集体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

师:

猜一猜,按照画的痕迹去剪,打开后是什么呢?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情预设】学生在新授课时已有剪纸的经验,能判断出是连续的花朵。

师: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不同的活动进行操作。

看看刚才的猜测是否准确。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观察图形特点,组内分享成果,如有同种剪法得到不同的图案,组内探讨,然后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

出现半朵花。

预设2:

全部成了分开的图形。

预设3:

出现一朵花两根茎。

尽量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

如有遗忘,可让学生展示错误操作的过程,再通过已有经验去一步步寻找。

师:

根据剪出的图形说一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你能联想到我们这学期所学习到的知识吗?

【学情预设】学生能够发现每朵花都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板书:

轴对称图形)

学生回顾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师:

请沿着自己刚才剪的图形的外围画到随堂本上,观察这个图形,你能找到它的基本图案吗?

【学情预设】回顾“小小设计师”相关知识点,找到基本图案,发现这个图形可以通过单个花

◎教学笔记

朵的平移得到。

(板书:

平移)

师:

请同学说说平移的特点。

生活中有类似的例子吗?

请多名学生口头表达平移的特点,并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2.操作活动2——回顾旋转。

课件出示教科书P115第2题基本图形。

师:

这个图形看着好像很简单,谁看懂了?

它是怎么操作的呢?

学生表达剪纸的基本步骤:

剪一个正方形——折出对角线——沿对角线剪(剪到接近中心点,但不剪断)——按指示方向折角。

师:

猜一猜,剪出的会是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手工制作的经验,能够发现是风车。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不予以否认。

师: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不同的活动进行操作。

看看刚才的猜测是否准确。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观察图形特点,组内分享成果,如有同种剪法得到不同的图案,组内探讨,然后集体交流。

集体展示不同的折纸结果,说说自己折纸的过程。

【学情预设】预设1:

风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