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3256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docx

《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docx

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

作新民的乡土遭遇

——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1][2

潘家恩温铁军:

     摘要:

本文以实践者的独特视角,通过历史与当代结合的平民教育的具体脉络分析,“跳出平民教育看平民教育”。

作者借用“双向运动”的理论框架提出:

假设平民教育实践者作为一种带着“启蒙—作新民”的“正向运动”目标出发的“正向运动”,在实践中不期然“遭遇”了来自“乡土”各种形式与表现的“自我保护”;却没有在这种角力中自我简化为“双向运动”的任何一方,而是不断融合并理解来自“反向运动”的资源与立场,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正向运动”的目标及局限,通过复杂的互动探索出一种以“乡村建设”为脉络的“另类正向运动”。

 

   关键词:

平民教育双向运动乡土

   

  历史上平民教育得以展开、并从最初的“除文盲”向乡村建设[3]转向[4]的出发点与基本动力,是传统文化中的“作新民”[5];其蕴含着的从基础开始的变革想象则成为一种有效的动员。

但晏阳初在第一次大战身处欧洲战场“华工”之中而受平民启发、与鼓舞后提出的“开脑矿”之不同于传统文化,乃在于民国初年的平民教育实践者虽带着“启蒙—开发”的信念,但却在丰富的底层实践及与“被启蒙者”的互动中完成对主流启蒙的反思与拒绝。

其中,“作新民”不再局限于“主客体”清晰二分和口号上的“呼吁”,而包含告别说教与浪漫化想象而反身进行自我改造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讨论的是被后人归纳为“乡村建设派”的平民教育[6],它虽不是唯一和最早,但却持续时间最长并与当代同名实践呼应,同时兼顾理论实践与城市乡村。

  针对这场规模浩大并涉及不少那个时代重要知识创新的社会运动,最常见的是人物赞扬与道德肯定,或静态和去脉络化的、依据片面表达及局部行为特征进行批评。

两者得出的结论迥异,但都有将复杂历史“简单化”和具体脉络“抽象化”的危险——今人褒贬不一但却都自圆其说的论据,似乎揭示了那个年代那批人的诸多“矛盾”,可能正需通过矛盾解析才能把握当时的复杂脉络,以进入实践本身的丰富空间。

  本文所用“遭遇”这样非学术词汇,希望可以较生动地讨论其中之“不期然”,因其不是个体的碰撞,而是整体上不同脉络的互动。

例如,对于梁漱溟来说,那是短时间内急剧变化的年代——东西大交通所带来的东方“遭遇”西方,广大农村“遭遇”资本化和工业化扩张的城市,自成体系的农业文明“遭遇”枪炮和现代文明武装结合的工业化……

  作为从事乡村建设与平民教育实践的当事人,笔者借助“双向运动”这样一个颇具解释力的分析框架,在论证上直接引用晏阳初等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场合下的原文,相对动态地、完整地让读者把握其中的复杂性与张力。

但不管引用多少文献,本文仍不可能精准地把握历史脉络,因此,文中呼应了笔者及当代乡建同仁的反思、感受与案例,尝试让历史与当代互动起来。

 

一、双向运动的视野

  在近年来引起学界普遍关注的《大转型》中,波兰尼提出了所谓“双向运动(doublemovement)”,通过对以百年为单位的历史分析,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

“若不是保护主义的反向运动阻滞了这个自我毁灭机制的运行,人类社会可能早就烟消云散了(卡尔·波兰尼2007:

66)”。

虽然,以激进与乌托邦为特点但表现各异的“正向运动”狂飙突进,但其相应的“社会自我保护运动”也同样宽广的存在着。

如此相对的“双向运动”不仅限于在经济意义上让市场和经济“脱嵌-嵌回”于社会,同样有助于我们对全面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下乡村处境的全新理解。

波兰尼也在书中以历史欧洲为例,认为正是保护主义的“反向运动”实际上成功地使欧洲乡村稳定下来,也成功的削弱了那个时代的灾祸朝城市蔓延(2007:

158)。

  我们不应“浪漫”地看待这种“反向运动”,它既不会机械般自动发生而被想当然的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进行对应解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甘心”;更不可顾名思义的理解“自我保护”为完全的正面或积极——其同样可能产生更大的破坏或危险的政治经济停滞。

  按照作者的分析,不是“反向运动”本身将取得胜利,而是“正向运动”建基其上的乌托邦假设本身的虚拟性。

故,重点不是悲观或乐观的预言式期待,而是通过这种“双向运动”以避免我们的讨论简单化,并以此为寻找新空间的启发。

  借助这样的视野,近代中国同样存在着以“百年激进”为特点的“正向运动”——作为数代主流知识分子追求与梦想的现代化“大计”,及在这一想象下产生的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生产、评价体系在内的各种影响。

无论是先后以日本、苏联、欧美“为师”的时代潮流,还是“超英赶美”、“大国崛起”的新时代变奏,都一以贯之地以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工业化、都市化、理性化为特征,将现代和传统分割并对立,尝试让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科技、卫生等方面全方位转型。

  具体到“三农”领域则表现为:

城市化导致乡村“三要素(土地、资金、劳动力)”大规模流出;产业化加剧农业资源的资本化,“非农化”价值取向促使乡土社会基础与价值体系根本颠覆——以西方的个体理性替代东方村社理性,内涵性地造成最大弱势群体的农民与最无言的生态环境承担这种大转型的实际代价。

  然而,对于以原住民性质的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并以农业文明为主要载体的乡土中国来说,这种“去脉络化”(脱离基本国情与生态限制、无视各种形式反抗的既定存在)的激进“正向运动”——既产生出“三农”危机这样的极端表现形式,也遭遇来自“三农”的“自我保护”——这种“反向运动”因作为“保护/反应”的对应存在,虽形式多样,但自发、分散而无目标计划,并可被不同力量所影响和利用,既可能产生积极效果,也可能表现为盲目排外的狭隘——将“本土/乡土”本质化的浪漫和真正的保守。

  关于“双向运动”的复杂理论分析非本文重点,笔者主要是借助这样的视野来尝试理解历史和当代的平民教育实践:

前后互相呼应的两场运动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于“双向运动”脉络下,虽然其有“自我保护”的目标和功能——来自草根和乡土的“反向运动”也源源不断的为其提供动力、资源与启示,但因其仍有独特的目标与计划而不等同于“反向运动”[7],并自觉不自觉的受制于所出发的“正向运动”脉络。

  简而言之,平民教育作为“反启蒙”的启蒙者,本质上也是一种另类的“正向运动”,其尝试通过自我赋权提高底层民众在与主流博弈中相对有利并能有所制衡的位置,促进“自我保护运动”更加有效与积极。

之所以是一种另类,还因为不同于主流“正向运动”的“激进”之不可能应和农民、乡土和生态等国情限制派生的具体脉络。

因此,平民教育实践虽然同样也从“正向运动”出发并始终坚持清晰的目标与计划,但“作新民”的历史性脉络目标却在“乡土遭遇”中转换为“乡村建设”的脉络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十分缓慢和认真地通过互动完成反思与调整。

最后,其另类性还表现为其“反身”对“正向运动”脉络进行的“改造”——如对“现代教育/知识/现代化想象”的质疑与反思。

  下文论述与案例讨论,解释这种另类的“正向运动”如何在实践中与来自乡土和平民的“自我保护”脉络互动,同时也在这种本土化经验研究“借用”外来概念的论述中,进一步思考波兰尼“双向运动”的复杂机制。

 

二、“新民”作为语境

   1919年5月,杜威在江苏省教育会做来华两年的首次演讲,题目即为“平民主义之教育”,但意味深长的是,该题实为Democracyeducation 在当时脉络下的特殊翻译(川尻文彦2009:

143)。

可见平民教育本身的多义性[8],并与当时的整体社会思潮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

  在1902年发表的《新民说》中,梁启超(1902:

44-45)提出了“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政府,无新国家?

”,这无疑对晏阳初将“新民”作为平民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有着重要启示,他在97岁的回忆(1987a:

491)中就表达了当时的“崇拜”心情,但也指出梁先生没有进一步具体化,而自己的毕生工作是对这个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通过对这一观念的崭新改造,让其不仅成为中国变革的重要资源,而且使占绝大多数的农民、苦力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体与基础(晏阳初 1929b:

171;邱建生 2005:

36)。

  张灏进一步指出(2000:

52),“从‘新民’观念,到‘五四’时代的‘新青年’观念恰恰反映当时时代感里的个人自觉意识。

”可以说,“新民”不仅是平民教育实践得以出发的基本动力与想象来源,也是那个“变革”年代的主要语境。

  但也正是这种求“新”弃“旧”,因其对“新-旧”二分提供了合理化的指认,并为现代性标准“下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被人所诟病。

本文不对此进行抽象评论,而是先讨论那个时代的整体脉络与氛围。

 

   1. 让启蒙“落地”的时代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洋务运动以来的“器物说”到庚子事变的“制度说”,清末官方用了近半个世纪以不同形式学习并引进现成的“西方”,这样的“拿来主义”甚至延续到今天这一经过革命涅槃后的“制度决定论”,它逐步规定了我们与西方互动的基本方式,也因民族自尊与自救而产生了“启蒙”这一试图在文化层面上有所作为的时代主题。

  虽然晚清以来各种变革思想不断,但丧权辱国与危机事实无疑强化以“国家”为救亡与复兴的对象,虽然《新民说》产生于1902年,但“救国”压倒“救民”,对大多数人来说,“新民”的丰富意涵被窄化为“新国家”的诸多实现手段之一。

  但到“一战”和“五四”之后,与巴黎和会所引发的民族主义兴起相伴随,是中国现代化照搬西方摹本的幻灭,变革者们俞来俞发现,自己长期所想象和倡导的富强计划多少显得迂阔和一厢情愿。

事实证明,自西方舶来的个人主义价值也难以在以儒学为文化背景的农业中国动员起广大民众变革社会的热情与力量(许纪霖,陈达凯 1995:

352-353)。

  正是这种内外刺激让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启蒙”转向社会改造,希望行胜于言地进行更深层和基础性的变革,以走出一条特别的路[9]。

这也是罗岗(2009:

5)在纪念“五四”九十周年时所指,以往对“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和讨论都集中在思想层面,但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一个实践层面,而这是之前所有思想家根本做不到,甚至是无法想象的。

正是这种实践空间的打开,让“五四”次年回国的晏阳初(1928:

122)说道,“就我国的新文化运动来说,都是少数学者的笔墨运动,和多数平民真是风马牛不相及。

  即使这样,经由“五四”出发的平民教育实践初期,其实践目标及自我定位依然是“启蒙运动”(宋恩荣 2008:

7;顾昕 2006:

522),但却因为乡土和实践的改造而让启蒙进一步“落地”,后文将有详述。

  作为“落地生根”的遥远呼应,当代平民教育实践者邱建生[10]的观点值得比较——在指出当下教育因被各种超稳态利益“绑架”而异化为坚硬的“花岗岩”后,他形象的定位自己所长期从事的平民教育实践为——“我们可以做什么?

我们抡起铁锤?

我们去爆破?

或者,我们种上小花爬满花岗岩?

……我们必须要独辟蹊径。

如果我们在花岗岩的缝隙中植入一粒种子,一粒具有变革社会的远大理想的种子,我们集合这个社会善的力量,用心去培育这粒种子,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它将长成苍天大树,它强壮的根系将从根本上撼动这花岗岩石[11]。

  从这个意义上说,晚清产生了启蒙的基本概念、范式与对象——“新民”,而“五四”及随后大规模的平民教育则让提留在口号和理论阶段的启蒙在实践中“生根发芽”并出现变异。

 

   2. 新式教育与现代知识分子的兴起

  “新民”不仅催生了启蒙实践,还广泛影响着社会转型期的知识分子,其重要载体则是以“废科举、兴学堂”为标志的新式教育。

平民教育实践者,无论晏阳初、陶行知还是梁漱溟都受到很大影响。

辩证地看,正是新教育“启蒙”了后来的“启蒙者”,才使后来的平民教育实践中秉持创新精神的“启蒙者”们在不同层次上以“反启蒙”的方式对话这些新式教育。

  新式教育与作为群体的现代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需追溯至清末新政特别是1905年的废除科举制割断了乡村士绅与官僚阶层制度上的纽带。

许纪霖和陈达凯认为(1995:

17、217-218):

乡绅及其弟子要继续充当社会精英,只有进入城市接受新式教育,一旦接受了新知识和新观念就不愿再回农村,甚至在感情和观念上格格不入。

同时,出洋留学也快速发展着。

正是这两方面读书人求取功名获利的体制变化,造就了新一代远离乡土中国的主流知识分子。

既然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正途’被堵塞,同时传统文化既定价值目标所需的工具性连环已经破碎,政治系统与社会精英的传统联系已经割断,整个社会成就取向的根本改变及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社会结构的裂痕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这不仅让知识分子的传统社会角色与功能发生“去乡土”变迁,更对知识的理解和定位发生着悄然的改变。

在现代知识体系的新坐标中,“乡土”自然成为不科学的总载体,而以农民为主要组成的平民则因“缺”而待“补”。

  但就像沟口雄三(1997)以梁漱溟为例提出一个常被忽略与遮蔽的“另一个五四”——存在着一批有不同看法的另类现代知识分子。

晏阳初在晚年《九十自述》的回忆中(1987b:

546),谈到安逸舒适的普林斯顿学习并未使自己“乐不思蜀”,相反,美国的富裕和民主更使他深惭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他怀疑自己在学校里所学有多少可实用于中国的改革,而要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与安乐社会则必须从基层做起,扫除文盲、普及教育。

至于这点,他认为已是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的同感。

  但更需要的是进一步的实践,因为:

“中国人易犯的毛病,思想主张用文字写出来以后,有人读了赞赏一下就完事,文字就是工作,理想等于幻想(晏阳初 1940:

128)。

”;“学者想写平民百姓的艰辛和奋斗,诗人赞美中国农民生活纯朴,歌颂农村美丽,却丝毫不能解脱他们身上的沉重负担(赛珍珠 1945:

599)。

  可见,既需看到早期平民教育实践者在回归乡土前所受的现代教育影响,也要看到正是这种新教育所携带的“作新民”想象鼓励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乡土社会。

 

   3.来自乡土与平民的影响

  乡土中国“遭遇”现代化的过程绝非常见的“被动化/单向化”归纳,相反,其从来就存在着不同形式与表现的“自我保护”,正是它们在实践层面上影响着“作新民”语境下成长并出发的现代知识分子。

  虽然费孝通承认(1948c:

354)“中国乡土社会中本来包含着赖以维持其健全性的习惯、制度、道德、人才,曾在过去百年中,不断受到一种被损蚀和冲洗的作用,结果剩下了贫穷、疾病、压迫和痛苦。

”但他仍确凿的提出这样的总体性判断(1948a:

316-327):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只有当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文字则是现代化的工具,这些乡土社会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所决定。

  从中我们可反思平民教育实践者们初期“文字下乡”所存在的主观性,也可理解那些常被类型化为“受害者、牺牲者”的乡土社会及以农民为主体的平民为何会对“外来者、启蒙者”产生“改造”效果?

它在初期可能表现为消极不配合[12],也可能表现为让启蒙者感动、震惊等充满启示性的情感力量。

  晏阳初在其毕生的实践中不断重复类似的话:

“我去法国,原是想教育华工,没想到他们竟教育了我。

他们的智力和热诚,渐渐引导我发现一种新人(1987b:

542)”。

今天的我们不应轻易将“发现”这样的词汇归纳为“他者化”这样的问题意识,因为其不仅挂在实践者的嘴边和笔头,而是真切的融为他们的行动与自我反思:

“我们所以能十余年如一日,在乡间吃苦挣扎,就因为受了这些可爱可造农民的感动,否则我们也愿意享受都市很舒服的生活,老早就一丢光跑了(晏阳初 1934:

298)。

”;“‘到民间去’的口号,喊得何等响亮!

究竟有几人到了民间去?

去了又多久?

做了什么事?

到民间去休息休息,那倒是常见。

到农村去把农村大骂一场,也大有其人。

真正到民间去为农村谋一点建设,为农民谋一点福利,这样的人却太少了。

……新的士大夫呢,从东西洋回来,斥农民为‘麻木不仁’。

他们讲政治,讲教育,讲经济都不及于农村,瞧不起农民,抹杀了中国的基本问题,眼红着西洋的繁荣,高唱工业化,抛弃了现实(晏阳初 1938:

36)。

  可见,虽然平民教育实践者也确有“精英化”和因现代化追求而将乡土本质化与他者化的倾向与危险,但其与那些“新士大夫”仍然不可混为一谈。

乡土脉络所映照出的问题与局限,不应算在个人头上,而应该回到他们所出发并深受影响的“正向运动”脉络。

除警惕常见的“个人化”处理会遮蔽更大的结构性问题,之所以不应以“好人好事”来简单化他们的努力、危险与尴尬,还因作为实践者的他们几乎都在“双向运动”的“遭遇”和互动中保持着独特的自觉与敏感。

  比如,由于在中国本土和乡土双重脉络下的“摸爬滚打”,晏阳初和陶行知都对当时全球知识界权威的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理论提出质疑。

前者认为“其教育即生活在美国是正确的。

但在非洲、亚洲,教育是何种生活(晏阳初 1978:

447)?

”,而作为杜威弟子的陶行知则从晓庄师范的实践中指出“我从民国六年起便陪着‘教育即生活’这个现代教育思潮的中流到中国来。

八年的经验告诉我‘此路不通’,整个教育需变个方向 (夏军 1998:

66)。

”;“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捉来关在笼里一样。

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上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

……要先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到‘教育即生活’。

这正体现了生生不己的‘生活’(川尻文彦 2009:

151)。

  除来自乡土社会的影响、平民的启发、实践的证伪外,历史和当代的改造还可能包括各种限制:

如农民时间、各种资源、国情矛盾、生态环境等。

 

                  三、平民教育的多重面向

  平民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即具高度实践性。

除上文所述语境,其还存在于“五四运动前后为适应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教育救国’(张荣禄 1996:

101-103)”及“近百年来依附于国家工业化必须的产业资本并在当代服务于全球化竞争与金融资本的主流教育界(温铁军、邱建生 2010:

30)”这两大脉络。

这更让平民教育在定位、特点等方面显得复杂。

 

   1.现代教育与平民教育

  许多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都对自己身处的现代教育进行过猛烈的抨击,归纳为“不洋不中”“不城不乡”的怪物。

但实践者在批判的同时也认为其是一个可以期待的领域,因其既是中西文化和城乡冲突的前沿,更是基础性改变的载体。

因此在讨论平民教育之前,应简单的谈论现代教育并以此作出区分。

  从小就读新式学堂的“最后儒家”梁漱溟决绝但不无深刻的指出:

“数十年来与此乡村社会全不切合的西式学校教育,是专门诱致乡村人于都市,提高他的欲望而毁灭他的能力,(而)流为高等乞丐(1992:

224)。

”;“旧日社会之教育,其病在无教育可说,是消极有所不足;(但)三十年来之新教育,则为个人生命上添病,是积极的中毒(1992:

254)。

  他指出,除耳熟能详的内容差别外,现代教育与传统私塾教育的一个重要不同是,前者必须有后者所没有的单独校舍、西式教材、通晓现代知识的新式教师、不菲的学费……这些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要以上条件通通具备,只有城市和大的城镇才可能有。

因此随着全国蜂拥的“兴学堂”成为热潮,乡村原有的旧式教育体系迅速瓦解,这让乡村教育和人才流向出现了方向性转变——“所谓新教育便是西洋化的教育,并且是都市文明体系中的一种制度。

无论从知识思想,(还是)生活习惯,所以乡村子弟受教育的那天,便是脱离乡村的那一天(2005:

480)。

  费孝通说的更彻底,这种现代教育是悬空而不切实际的,并且像“采矿”,损蚀了乡土社会。

“乡间把子弟送出来受教育,结果连人都收不回(1948c:

359)。

  陶行知则不无“后悔”的说道:

“我以前也是把外国教育制度拉到中国来的东洋车夫之一,不过我现在觉到这是害国害民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

……新学办了三十年,依然换汤不换药,卖尽气力,不过把‘老八股’变成‘洋八股’罢了。

‘老八股’与民众生活无关,‘洋八股’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1927:

208;1928:

237)。

  被学界归为“西化/现代”派的晏阳初同样认真反思道:

“工商业发达的国家的都市人的教育,如何能适合犹滞在农业时代的中国社会需要?

我们初到乡间,看见农民失学,慨叹中国教育不普及,后来在乡间久住,才知道幸而今日中国的教育不普及,否则真非亡国不可。

这并非愤激之谈,因为农村青年,未入学校之前,尚能帮助他的父母,拾柴捡粪,看牛耕田,不失为一个生产者,可是一旦入了学校,受了一些都市文明的教育,他简直变成一个在乡村不安,到城市无能,不文不武的无业游民(1934:

299)。

  这些不同学科背景的知识分子,之所以都对自己深受其惠的现代教育给予了如此猛烈的抨击,如简单归因现代教育“脱离生活”则明显不公,现代教育同样强调实践与创新,实用主义更是指导思想。

关键在于配合“什么样的生活”。

除“成本高、乡村没有那么多合格教师”这些技术性原因外,更在于现代教育所服务并受制的“(大)工业化”、“都市化”与“资本化”在根本方向上偏离了乡土脉络。

这种以“现代化=非农化”为主导的教育,让乡村教育成为不为乡村和生活服务,因此,他们的一致认识是需要“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3]”。

  这种改造对于陶行知来说是“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对于晏阳初来说是“实验的改造民族生活的教育”——中国式的古董教育,与民族生活不相干,只能造成三家村的乡学究;西洋式的舶来教育,与民族生活不相应,只能造成外国货的消费人。

只有实验的改造民族生活的教育,才能造成国家中兴发强刚毅有作为有创造的民族(1934:

297)。

  为配合主题,本文将这些在实践中自觉与城市化的现代教育做出区分与改造的创新性实践扩展为广义乡村建设中的“平民教育”。

结合历史及当代的各种实践,它应如杨东平所强调(2008:

8-10):

倡导“平民化的教育”,主要面向农村、难民、贫民[14]、农民工及其子女等弱势群体,重新强调大多数人的价值,坚持教育平等、教育民主的价值,并以此开启知识分子参与社会变革,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路径。

  此外,平民教育更强调在教育方向上的探讨:

如何通过生活教育、乡土教育、乡土知识等手段让教育重新回到“本土、乡土、生活”的脉络中,并在这个目标下创造出平民化和低成本的教育方法——如:

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导生制……

 

   2.教育平民与平民视角

  就像乡村建设不同于建设乡村一样,平民教育也不等于教育平民。

更重要的是从平民出发,让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互相影响,打破对立分割的假设与界限,从而挑战现代教育的权利关系与利益结构。

  在这方面,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Freire)在拉丁美洲数十年的“扫盲”实践可与中国经验进行跨文化的呼应。

他认为文盲不仅是读写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缺乏。

具体表现为,他们会自认为没有力量,必须透过有权力的“读书人”才能了解这个世界,他们的世界是被界定出来的,因此自然经常处于一种消极无力的感受中。

因此,“识字”不仅要让文盲具有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建立自信、认识世界并与世界展开对话(吴建兴 2006:

78)。

  回到中国历史上大范围的“除文盲”脉络,有研究认为,晏阳初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是指出农民的“愚穷弱私”,这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典型的“问题为本”缺乏视角,总是关注不足和缺陷,进而的策略就是如何解决他们的不足,这种视角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运动一直持续至今(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 2008:

176-177)。

六十多年前费孝通(1948b:

505)也有相近的质疑,认为这种“传教精神”假定了自己“是”以“教育”别人的“不是”。

在他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