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3164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高2016级2018年春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题

1.牙齿洁白,人人喜欢.将漂白剂沾在牙套上,牙齿咬住牙套可使牙齿变得洁白.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可作为牙齿漂白剂的是()

A.Cl2B.HNO3C.Na2O2D.H2O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虽然都具有漂白性,但C12的水溶液有毒,HNO3具有腐蚀性,Na2O2能与水剧烈反应且生成的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双氧水还原产物是水,适合漂白牙齿.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

漂白原理的应用

2.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3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C.硫酸亚铁补血剂应与维生素C同服,是因为维生素C能防止Fe2+氧化

D.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

【答案】A

【解析】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所以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2,故A错误;B.明矾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为Cu2(OH)2CO3,溶于酸性溶液,故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故B正确;C.维生素C有还原性,能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有利于人体吸收,所以维生素C宜与含硫酸亚铁的补血剂同服,故C正确;D.肥皂有效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盐,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高级脂肪酸钠盐会与钙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高级脂肪酸钙,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故D正确,答案为A。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B.HC1、H2S、NH3都是电解质

C.强酸强碱都是离子化合物D.FeBr3、FeCl2、CuS都不能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高锰酸酐Mn2O7就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B.HCl都是电解质,但是H2S、NH3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HCl是强酸,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FeCl2可以用金属铁和氯化铁之间的化合反应来制备,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

考查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4.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图a所示装置干燥SO2气体

B.用图b所示装置蒸发氯化钠溶液得氯化钠晶体

C.用图c所示装置分离有机层与水层,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用图d所示装置测量氨气的体积

【答案】B

【解析】分析:

干燥管在使用时从大口进气;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且受热不分解;分液时,下层的从下口放出,上层的从上口倒出;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

详解:

A.用图a所示装置干燥SO2气体,干燥管在使用时从大口进气,A不正确;

B.用图b所示装置蒸发氯化钠溶液得氯化钠晶体,因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且受热不分解,故B正确;

C.用图c所示装置分离有机层与水层,水层要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C不正确;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D不正确。

本题选B。

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14C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H2O2的电子式:

C.NH4Cl的电子式:

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68O

【答案】A

【解析】A.14C原子的质子数为6,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A正确;B.H2O2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故B错误;C.NH4Cl的电子式为

,故C错误;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8,其核素为

,故D错误;答案为A。

点睛:

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

①书写电子式时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阴离子及多核阳离子均要加“[]”并注明电荷,书写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时,不得使用“[]”,没有成键的价电子也要写出来。

②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时首先要明确原子间结合顺序(如HClO应是H—O—Cl,而不是H—Cl—O),其次是书写结构简式时,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应该写出来。

③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要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及分子的空间结构。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F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B.1L0.1mol/L的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D.5.6gFe在0.1mol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答案】D

【解析】A.标准状况下,HF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FeCl3溶液中Fe3+要发生水解反应,1L0.1mol/L的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小于0.1NA,故B错误;C.氯气溶解于水,与水生成HCl和HClO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限度小于100%,故C错误;D.0.1molFe在0.1molCl2中充分燃烧,铁过量,实际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故D正确;答案为D。

点睛:

有关阿德常数判断时要正确运用物质的量有关计算,同时要注意使用时条件,如运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时,要注意是标准状态下的气体,另外还要防此题中陷阱,如讨论溶液里的离子微粒时,要考虑

(1)溶液的体积

(2)离子是否水解(3)对应的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4)是否是可逆反应,如选项A就是要考虑离子的水解,其它如微粒的结构、反应原理等,总之要认真审题,切忌凭感觉答题。

7.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单位mol/L),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c1:

c2=1:

3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

2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Y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假定完全反应,则:

根据方程式X(气)+3Y(气)

2Z(气)

开始(mol/L):

c1c2c3

变化(mol/L):

0.040.120.08

平衡(mol/L):

0.10.30.08

c1=0.14c2=0.42c3=0

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Y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假定完全反应,则:

根据方程式X(气)+3Y(气)

2Z(气)

开始(mol/L):

c1c2c3

变化(mol/L):

0.10.30.2

平衡(mol/L):

0.10.30.08

c1=0c2=0c3=0.28

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起始时浓度范围为0<c(X)<0.14,0<c(Y)<0.42,0<c(Z)<0.28,A、X和Y平衡浓度为1:

3,变化的量为1;3,所以起始量为1:

3,c1:

c2=1:

3,A正确;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化学方程式系数之比为3:

2,B正确;C、X、Y的变化量之比和起始量之比相同,所以转化率相同,C错误;D、依据上述计算,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mol•L-1,D正确;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建立与计算

【名师点晴】依据极值法进行转化计算分析判断是本题的关键。

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

8.常温下,在下列溶液里,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

Na+、K+、SO42﹣、MnO4﹣

B.pH=1的溶液中:

Fe2+、SO42﹣、Cl﹣、NO3﹣

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

Na+、Cl﹣、SO42﹣、Fe3+、

D.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

K+、Cl﹣、Ba2+、Br﹣

【答案】D

【解析】A.含有MnO4﹣的溶液显紫色,故A错误;B.pH=1的溶液显酸性,Fe2+在酸性溶液中能被NO3﹣氧化,不能共存,故B错误;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而Fe3+不可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C错误;D.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2mol/L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离子组K+、Cl﹣、Ba2+、Br﹣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发生离子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答案为D。

9.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A

【解析】A.由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可知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A正确;B.香叶醇分子含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错误;C.香叶醇分子含碳碳双键、-OH,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D.香叶醇分子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OH可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答案选A。

视频

10.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元素的原子序数,E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

C>E

B.D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比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C.由A、B、C二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

1

D.由C、D、E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溶液显中性或碱性

【答案】B

【解析】分析:

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是H元素;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元素的原子序数,则B为N元素、C为O元素、D为S元素;E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E为Na元素。

详解:

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是H元素;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元素的原子序数,则B为N元素、C为O元素、D为S元素;E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E为Na元素。

A.氧离子和钠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氧元素的核电荷数较小,故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

C>E,A正确;

B.O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O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比S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B不正确;

C.由A、B、C二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有硝酸铵和亚硝酸铵,其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

1,C正确;

D.由C、D、E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硫酸钠和亚硫酸钠等等,硫酸钠溶液显中性,亚硫酸钠溶液显碱性,D正确。

本题选B。

11.下列关于钠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是白色固体,与冷水作用放出氧气,生成氢氧化钠

B.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CO2

C.Na和O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

D.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

【答案】C

【解析】A、钠的氧化物中氧化钠是白色固体,而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A错误。

B、Na2O2与CO2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在反应过程中只有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错误。

C、Na和O2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温度有关系,在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在常温时反应生成Na2O,故C正确。

D、碱性氧化物是能和水反应只生成碱的氧化物,而Na2O2与水反应,除了生成NaOH还生成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故D正确。

12.有机物数量庞大,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将乙醇、乙酸、葡萄糖、蔗糖几种溶液区别

B.乙烯与HCl、乙烷与Cl2这两组反应均可得到CH3CH2Cl,但二者反应类型不同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苯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B

【解析】A.蔗糖与乙醇与新制Cu(OH)2悬浊液均不能反应,故不能区分两者,故A错误;B.乙烯与HCl是发生的加成反应,乙烷与Cl2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两者反应类型不同,故B正确;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碳纤维为无机物,故C错误;D.苯能燃烧,有机物的燃烧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B。

13.分子是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

【答案】D

【解析】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说明该化合物一定含有—OH,所以此有机物的结构符合C5H11—OH,首先写出C5H11—碳链异构有3种:

①C—C—C—C—C、②

、③

,再分别加上—OH。

①式有3种结构,②式有4种结构,③式有1种结构,共8种。

视频

14.下列陈述Ⅰ和Ⅱ均正确,并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陈述Ⅰ

陈述Ⅱ

A

BaSO4难溶于水

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B

非金属性:

Cl>S

酸性:

HClO3>H2SO4

C

常温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产生沉淀

D

常温下,SO2与氢硫酸和NaOH溶液均可反应

SO2是两性氧化物

 

A.AB.BC.CD.D

【答案】C

.................................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NaHSO4溶液中滴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

2H++SO42-+Ba2++2OH-=2H2O+BaSO4↓

B.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2Fe2++Cl2=2Fe3++2Cl-

C.加热可增强纯碱溶液去污力:

CO32-+2H2O⇌H2CO3+2OH-

D.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

ClO-+CO2+H2O=HCO3-+HClO

【答案】D

【解析】分析:

向NaHSO4溶液中滴Ba(OH)2溶液,硫酸根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时,溶液呈碱性;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加热可以增大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使溶液的碱性增强,碳酸根离子水解分为两步,以第一步为主;

详解:

A.向NaHSO4溶液中滴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42-+Ba2++OH-=H2O+BaSO4↓,A不正确;

B.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B不正确;

C.加热可以增大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使溶液的碱性增强,碳酸根离子水解分为两步,以第一步为主,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C不正确;

D.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钙和次氯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O3-+HClO,D正确。

本题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难度较大。

判断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关键要弄清反应物的配比、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强弱竞争优势和基本的反应原理,结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进行判断。

16.下列物质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二氧化碳B.四氯化碳C.双氧水D.乙炔

【答案】D

【解析】分析:

二氧化碳分子中只有极性键;四氯化碳分子中只有极键;双氧水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但其为极性分子;乙炔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其分子结构对称且分子中四原子共线,故其为非极性分子。

详解:

A.二氧化碳分子中只有极性键;

B.四氯化碳分子中只有极性键;

C.双氧水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但其为极性分子;

D.乙炔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其分子结构对称且四原子共线,故其为非极性分子

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本题选D。

点睛:

根据分子中电荷分布是否均匀来判断分子的极性,若分子的电荷分布是均匀的、正负电荷的中心是重合的,则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若分子的电荷分布是不均匀的、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则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不一定只有非极性键,非极性分子中的共价键可以全部是极性键,如甲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分子内只有极性键。

17.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B.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

C.基态F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s区

【答案】C

【解析】A.同一层即同一能级中的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比s轨道电子能量高,但外层s轨道电子能量则比内层p轨道电子能量高,故A错误;B.N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满,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故B错误;C.基态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故C正确;D.Cu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故D错误;故选C。

18.已知A、B、D、E均为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A是铁,则E可能为稀硝酸B.若A是CuO,E是碳,则B为CO

C.若A是NaOH溶液,E是CO2,则B为NaHCO3D.若A是AlCl3溶液,E可能是氨水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如果A是Fe,E为稀硝酸,B为Fe(NO3)3,D为Fe(NO3)2,Fe(NO)3和Fe反应生成Fe(NO3)2,Fe(NO3)2和硝酸反应生成Fe(NO3)3,符合转化关系,故说法正确;B、C+CuO=Cu+CO2,过量的C和CO2发生反应:

C+CO2=2CO,因此B为CO,D为CO2,符合转化关系,故说法正确;C、2NaOH+CO2(少量))=Na2CO3+H2O,NaOH+CO2(过量)=NaHCO3、2NaHCO3

Na2CO3+CO2↑+H2O,Na2CO3+CO2+H2O=2NaHCO3,符合转化关系,故说法正确;D、氢氧化铝溶于强碱,不溶于弱碱,无论氨水是否过量,生成都是氢氧化铝沉淀,不符合转化关系,故说法错误。

考点:

考查无机推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

19.在恒容恒温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X和2molY,发生反应:

X(g)+2Y(g)

2Z(g)+M(s)△H=-akJ/mol(a>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v正(X)=v逆(M),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为akJ

C.反应达到平衡时,X和Y的转化率相等

D.降低反应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C

【解析】分析:

M为固体,其浓度在反应过程中不变,故不能用其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小于akJ。

反应物的起始量和变化量均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当反应达到平衡时,X和Y的转化率相等。

降低反应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也减小。

详解:

A.M为固体,其浓度在反应过程中不变,故不能用其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A不正确;

B.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小于akJ,B不正确;

C.反应物的起始量和变化量均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当反应达到平衡时,X和Y的转化率相等,C正确;

D.降低反应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也减小,D不正确。

本题选C。

20.如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

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CO32﹣+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答案】D

【解析】丙池两端的电极材料相同,应作电解池,甲池是燃料电池,CH3OH中碳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作负极,电极反应为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作正极,电极反应为

乙池石墨电极与正极相连,作阳极;

电极是阴极。

丙池右侧

与负极相连,作阴极;左侧

是阳极。

A项,根据分析知,甲池是燃料电池(原电池),实现化学能转为电能,乙、丙池是电解池,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项错误。

B项,据分析知,

中碳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作负极,电极反应为

,碱性溶液中

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

C项,乙池是电解池,石墨电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

,阴极反应为

,移出体系的物质可视作

,加入

后相当于多引入部分

,溶液变稀,不可恢复原浓度,故C错误。

D项,标况下,甲池消耗

的物质的量为n(O2)=0.28/22.4=0.0125mol,转移电子0.05mol,丙池中总反应为

,当装置中转移相同物质的量的电子时,生成固体m(Mg(OH)2)=2×0.0125×58=1.45g,故D项正确.本题正确选项为D。

点睛:

本题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相连接时的电极反应,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原电池反应,此装置为原电池,其他装置为电解池。

在原电池中根据负极氧化正极还原写出电极反应式,在电解池中根据阳极氧化阴极还原写出电极反应式。

21.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分别为Va和Vb的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a+Vb=100mL,Va、Vb与混合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a(HA)=Kb(BOH)=10-5

B.b点时,c(B+)=c(A-)≠c(H+)=c(OH-)

C.c点时,

随温度升高不变

D.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

【解析】分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Va=100mL时,pH=3,c(H+)=

,则HA为弱酸;Vb=100mL时,pH=11,c(OH-)=

,则BOH为弱碱。

Ka(HA)=Kb(BOH)=

10-5,在相同条件下,两者的电离程度相同。

为A-的水解常数的倒数。

详解:

A.Ka(HA)=Kb(BOH)=

10-5,A正确;

B.b点时,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BA溶液,B+和A-均水解且水解程度相同,pH=7,溶液显中性,故c(B+)=c(A-)>c(H+)=c(OH-),B正确;

C.

为A-的水解常数的倒数,温度升高,水解常数变大,所以c点时,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不正确;

D.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而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D正确。

本题选C。

2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K+、Fe3+、Cl-、Mg2+、I-、CO32-、SO42-,限用的试剂有:

盐酸、硫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

设计如下实验步骤,并记录相关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