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最新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3040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最新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五年级最新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五年级最新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五年级最新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五年级最新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最新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1.docx

《五年级最新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最新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1.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最新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1.docx

五年级最新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1

最新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1

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

1.

拉亮了灯等你

①冬天的夜,来得早。

②电话铃声响了。

一个稚嫩的童音:

“是田老师家吗?

”“是,我就是。

”我急忙应道。

打电话的是我班上最调皮的男孩。

“昨天一早,候婕要转学回老家。

大家商量明早六点在学校为她送行。

您能参加吗?

”“当然!

我一定准时到达!

”“真的!

谢谢老师,再见!

”一瞬间,我好像看到了电话那头甜美的喜悦。

③整整一夜,我的心潮起伏,难以释怀。

一个月前,那是怎样一个班?

纪律涣散、习惯恶劣、成绩落后。

直到新学年开始,都无人愿接。

而今天这一举动又怎么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早是六点!

天哪,那是黎明前最黑的时候!

这座落在山脚下犹如荒岛的小学校,天一黑,老师们都要结伴而行厖我的心乱极了,再想要阻止已没有可能。

我细数着钟表的嘀嗒,总算熬过了这一夜。

④匆匆洗漱完,抓起背包便冲出家门。

冰冷的黑士、呼啸的寒风吞并着深沉的夜色扑面而来。

踩过煤渣垫起的小路,穿过仍在沉睡中的矮房,我一口气爬上了陡坡。

⑤几声清脆的童声离我越来越近。

“老师!

您在等我们?

”一个女孩惊喜地发现了我。

几个同学如欢奔的羔羊般朝我跑来。

我张开双臂想要将他们全部拥在怀里,告诉她们我有多么担心。

⑥校园里一片漆黑,只有传达室透出一点光亮。

我和孩子们急步跑向校门,叫醒了值班的师傅,我来不及过多地解释,只有点点头表示歉意。

没有约定,我和孩子们一同在黑暗中开始寻我所有的照明开关。

当一个个并不明亮的灯泡被点亮时,我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我问他们:

“是害怕吗?

”一个男孩告诉我:

“不是!

早开灯,所有在坡下和山上的同学就看到了教室的亮光,他们就不会害怕了。

”望着这些天真无邪的面孔,我眼中的泪水涌动。

“好了,孩子们,呆在教室,我去接其他同学。

⑦站在土城上,冷风撩拨着我的头发,冷极了!

我心里一遍遍在呼喊:

“孩子们,快让我看到你们!

”远处,山坡上传来一群孩子的说话声。

我激动得快要跳起来了。

“快看!

教室灯亮了!

“快点儿,咱们迟到了!

”几个孩子挥舞着双臂向学校飞奔而来,大大的书包在他们身后一颠一颠。

黑暗中闪烁着点点微弱的白亮,那是孩子们精心赶制了一夜的贺卡。

⑧“老师,已经到了55人,还有5个同学没来。

”不知何时,我身后已站着一大群孩子。

“那好,我们一起来等!

”幽深的小土坡下疾跑来一个黑影,跳跃的两条麻花辫在夜里格外醒目。

“是侯婕!

“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欢呼。

侯婕飞奔着扑进我怀里。

“老师,我妈妈病了,我必须回老家读书。

”我紧紧地抱着她,什么也说不出。

⑨天空吞没了最后一颗星星。

晨曦里,校门口站齐了我的60个孩子。

我们注视着彼此冻红的鼻尖和脸蛋儿,在喷吐出的每一口雾气中会意地笑了。

那笑容比初升的太阳还要美丽。

忽然,我想起秦戈尔的一句名言: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11是的。

虽然在冬季,我却收获了。

1.依据地点的转换,本故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约定送行→→→

2.第④和第⑦自然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3.作者引用泰戈尔“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这句话,揭示了什么内涵?

4.本文结尾说“虽然在冬季,我却收获了”,“我”收获了什么?

假如你是即将告别老师和同学的候婕,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

对同学又想说点什么?

 

1.拉亮了灯等待学生师生团聚

2.通过描写环境的恶劣:

天气冷,风大,夜黑,以此衬托出孩子们善良美好的心灵和师生之间珍贵的情谊。

3.这句话揭示了最好的教育不在于严厉的批评,而在于真情投入,以心换心,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4.收获了师生情谊,收获了教育真谛。

说的话略。

 

2.

送奶工杨琴

①从背影上看,杨琴就是那种蹬着踏板助动车送货的人:

她的腿有点罗圈,送奶时,她从不敢把奶箱绑在后面,都是把它们放在踏板上,经年累月弯着膝盖,别扭小心地载着奶箱骑行,腿就变成O形。

②杨琴45岁,凌晨三点半就起床送奶的日子已经有12年,这12年,她用爬楼送奶赚来的辛苦钱,将一对双胞胎女儿送入了大学;孩子上了大学开销大,加上另一个片区送奶的姑娘回老家结婚,杨琴把她手上的五栋楼也接了下来,这样,为保证所有的奶在早上七点前送到人家门口,杨琴凌晨两点就出发了。

③听说我要跟她一起去,杨琴特地叮嘱说,别穿硬底鞋,订牛奶的人以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居多,一到后半夜,整个睡眠就像发青的薄壳蛋,有一点点动静就碎了。

杨琴12年前曾经遇上这样一件事:

她爬到某栋楼的五楼时,楼道里黑黝黝地候着一个人,定睛一看,是一个70来岁的老爷子,用压低了的喉音问她:

“姑娘,你明儿来,开奶箱的动静能不能再小点?

”老人的老伴有严重的神经衰弱,是惊醒了非得睁眼到天明的那种人,随后又对杨琴暗暗拱手说:

“麻烦你了!

④杨琴默然点头,从此改掉了戴着粗线手套放奶瓶的习惯,代价是冰凉的奶瓶,把她手上的温度和油脂水分全带走了;涂护手霜也没用。

杨琴的手,只有夏天才不长满口子。

⑤杨琴记性特别好,在昏暗的楼道里,她在某些单元房的门口停下,手脚麻利地抽去了人家门把手上卷插的广告纸,但在她放奶的那些人家门口,她却没有去理会那些小广告。

她小声说:

“有些老人到南方的儿女家去过冬了,临行,他们会退奶,等回来才续订。

我记得他们的门牌号,顺手把小广告清理了。

听说有些小偷,专靠这个判断家里有没有人。

⑥这种贴心细节,订户都记在心里。

杨琴去收奶款的时候,有的老人专给她留了从云南、海南那边带回的稀奇水果,还有的老人把空瓶放回奶箱时在里面放一张纸,杨琴抽出来打手电看,老人用一丝不苟的小楷在纸上写:

“闺女,我去医院疏通下血管,也就五天时间,奶不退了,从今天起,你帮我喝了吧;另,上次听你讲,我小院里的梅花好香,给你折了些回去插瓶,就放在门口。

⑦杨琴蹲身下去,果然,地上有个自做的小布兜,兜里是旁枝斜出的绿萼梅一大束,清香如泉水一样在窄小的旧楼道里流动。

小布兜有把手,杨琴可以把它套在车把手上,心情舒畅地骑车回家。

1.文章第①自然段对杨琴的腿有几处细节描写,请用横线画出,并说说这么写的好处。

2.送奶工杨琴的贴心表现在哪几方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3分)

3.第③自然段写“订牛奶的人以60岁以上的老人居多,一到后半夜,整个睡眠就像发青的薄蛋壳,有一点点动静就碎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对于刻画送奶工杨琴有什么作用?

4.第③自然段插叙了杨琴12年前曾经遇上的一件事,有什么作用?

5.谈谈你对第⑦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

6.文章结尾说杨琴“心情舒畅地骑车回家”,你能说说杨琴心情舒畅的原因吗?

1.“她的腿有点罗圈……腿就变成O形。

”这样写的好处:

对杨琴腿的描写主要为下文作铺垫,她的腿已经那么不健康了,还能帮助老人们做那么多贴心的事,更加突显她的善良。

2.不穿硬底鞋,不用粗线手套,轻拿轻放奶瓶,清理小广告。

3.比喻。

把小区老人的睡眠比作发青的薄壳蛋,极其敏感和脆弱,形象地表达出60岁以上老人睡眠质量差,很容易被一点点动静吵醒,而这被杨琴留意到,体现出她对老人生活状况的关心。

4.补充交代了杨琴为订户着想的品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加突出文章的中心;也避免了平铺直叙,使行文富有变化。

5.这一束梅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其实是杨琴精神品质的写照,她在她的事业中付出的不仅是时间、精力,她付出的更多的是爱心、细心和耐心。

这句话是对送奶工杨琴精神的赞美,她就像这把清香蔓散在楼道里的梅花般,把爱洒满整个楼道,给小区里的人带来了幸福快乐。

6.她对订户们的真心换来了订户们对她的真心,她觉得自豪和感动。

 

3.

睡在炊烟里的母亲

朱成玉

①母亲老了,总是遗忘。

晾晒的农物忘了在下雨前收回,莫名其妙就弄伤了手脚,衣服上的扣子去向不明,做饭糊锅底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人说,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的确,现在的母亲,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左手和右手。

②唯一忘不掉的,是她自己的孩子。

忘不掉孩子们的生日,大概她也知道自己的记性不佳,便在日历上找到那些日子,然后叠起来,用以提醒自己。

③除了儿女,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

如今,儿女们如鸟一样飞远,母亲的桌上只有一双孤独的筷子。

母亲,被冷落在遥远的炊烟里,一转身又是一年。

④看到炊烟,就看到母亲了。

我总是这样想,并习惯了这样去看每个人家的炊烟:

炊烟缓缓,那一定是孩子们都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用她的安详笼罩着孩子们的美梦;炊烟凌乱,那一定是孩子们迟迟未归,母亲牵肠挂肚,急得在院子里打转。

⑤那时,我就是个喜欢疯跑的孩子,也是喜欢哭泣的孩子,满脸鼻涕的孩子。

可是,母亲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把我抱起,毫不犹豫地,深深地吻下去。

⑥一丝风也没有的时候,炊烟笔直笔直的,那很像年轻时候的母亲,身材高挑,相貌出众,被村里无数后生的眼睛偷偷地打量过。

⑦可是一阵风就会将那笔直的身段吹弯,就像现在佝偻着的母亲。

原来,炊烟也是会老的啊。

母亲,用褶皱,用后半夜的一盏油灯,用老花镜,用哆哆嗦嗦的手,用手上的针线……爱着我们,却极力不发出声来。

哪怕一声轻咳,都埋在一块柔软的巾帕里。

⑧柴米油盐,是这一生和母亲最亲密的事物。

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

即便在艰苦的日子里,母亲也总是认认真真地做饭,从来不对付。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母亲却不一样,没看见她用了多少食材,却总能变着花样地做出许多可口的饭菜来。

母亲在厨房里劈啪作响,把贫苦颠得上下翻飞,把日子炒得香滋辣味。

灶台底下的火焰,总是忍不住窜出来为母亲鼓掌。

⑨而从灶台下欢快地跑向屋顶的炊烟,是缠绕在母亲手上的戒指,一生都未曾褪下。

因为,在母亲的指缝间,我总能闻到葱花的味道,家的味道。

⑩所以,我家的炊烟是有着葱花味儿的炊烟。

我家的炊烟也是最好客的炊烟,总是微笑的。

或是点头,或是招手。

欢迎你,挽留你。

⑪炊烟,就这样在我的目光里一茬一茬地熄灭,又一茬一茬地升起。

⑫今夜,我想念母亲。

可是我无法回到她的身边,唯有希望故乡的风能轻一点儿,别把我家的炊烟吹得东倒西斜。

因为母亲在炊烟里睡着,她累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吧,借着炊烟的暖。

⑬母亲,今夜我们梦中相见。

(选自《辽宁青年》2014年第10期,有改动)

1.作者由“炊烟”回忆了母亲的哪些活动?

2.第①自然段与第②自然段在内容上是否矛盾?

为什么?

3.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

5.你认为该文题目好不好?

说说你的理由。

1.①炊烟里等待晚归的孩子;②夜半油灯下缝补的母亲无声的关爱;③厨房里母亲用心准备饭菜。

2.不矛盾。

母亲因年迈总是遗忘自己生活中的事,却忘不了自己的孩子,对比中更突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和疼爱。

3.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厨房比作舞台,围裙比作道具,锅碗瓢盆比作乐声,生动形彖地写出了母亲为家人做饭的场景,表现母亲勤劳持家的特点。

4.不辞辛苦、疼爱孩子胜似关心自己。

5.示例:

好,题目形象地突出了母亲勤劳的品格,具有“文眼”的作用。

(言之有理即可)

 

4.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尤天晨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

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

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

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

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

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了针孔在那儿,可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

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

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

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

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如此简单。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朝夕相处:

(2)畅通无阻:

(3)行云流水:

(4)文思泉涌:

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3.这篇文章是按______顺序写的,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作者把母爱比作______,你把母爱比作______。

4.请从表达效果上简要分析第三自然段画线句。

5.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里的“美丽的梦”指什么?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6.“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认为儿子今后会怎样做?

1.

(1)从早到晚都生活在一起。

(2)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3)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4)思路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形容思路开阔敏捷。

2.自豪

3.事情发展穿针线春风

4.“不敢”“唯恐”“轻轻”这些词语从心理和动作上刻画了母亲怕打搅儿子工作而处处小心谨慎的心态,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一切为了儿子,对儿子充满无微不至的爱的母亲形象。

5.“美丽的梦”指母亲希望自己对儿子的爱能畅通无阻。

母亲“笑纹如花”写出了母亲在得到儿子对她的简单的爱的表示之后发自内心的愉悦心情,而“缝合”一词则生动地表现了母亲想要让她对儿子的爱畅通无阻的愿望在得到儿子的回应时终于得到满足。

6.和母亲交流感情等。

 

5.

修鞋的女人

吴小冰

①鞋修得多了,便和修鞋的女人熟稔(rěn)了起来。

②像人们正常上班一样,每天早晨,她都准时地来到街边的那棵松树下,轻轻地放下木板凳,摆上修鞋用的架子,然后熟练地打开工具袋,一天的工作准备就绪了。

她的工具袋破破烂烂,可有两样东西干干净净:

一双给顾客穿的棉拖鞋,一把修好鞋后用来擦鞋的细毛刷。

③不知是她的技术好,还是她的人缘佳,一般情况下都是客等她而不是她等客。

只要她一坐下去,找她修鞋的人就走了过来,她一干就是一天,除了中午吃个便当之外,她总是忙得停不下手,累得直不起腰。

④家人每每要修鞋子,大多让我代劳,反正顺路,顺便可以和那女人搭搭讪,我倒是挺乐意。

我想,人与人之间只要有交流的愿望,即便没有语言也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沟通。

就这样,我有机会知道了那修鞋的女人的情况。

⑤女人告诉我,她来自四川广安,到海丰已经十多年了,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甚至基本的海丰话都会说了。

一个陌生的地方能以博大的胸怀去接纳一个陌生的人,可见那个地方是宽和的;一个陌生的人能被一个陌生的地方接纳,可见那个人是随和的。

我想,对那修鞋的女人来说,应该就是这样一种境况吧!

⑥上线六元,换底八元,擦油两元……她童叟(sǒu)无欺,遇上讨价还价的,她就将就些;遇到大方的顾客不用找零钱的,她也是高兴地接纳。

她说:

“人都是感情动物,无所谓聪明和愚笨,不斤斤计较,也就过去了。

我们干手工活的,多少都愿意赚。

”她的话,纯朴而实在,却是生活的哲学。

她每天的生意都那么好,似乎总有修不完的鞋。

相反,她对面的同行却门可罗雀,常常是眼巴巴地看着她忙得不可开交。

难道,是她的技术好,还是她不锱铢(zīzhū)必较?

修鞋的功夫,聪明的人也许学一阵子就掌握了,而做人的艺术,却是一辈子都学不够的啊!

⑦这个修鞋的女人不知修过多少双鞋子,一针一线,一锤一挑,她都是那么娴熟,她一个活儿一个活儿地接,一双鞋子一双鞋子地修,连头都顾不得抬一抬。

无论男女老少,再破的鞋子在她手里都能修复如初,再硬的鞋底她都能自如地穿线,那个功夫,简直就是魔术表演。

顾客往往从头到尾把鞋子看了一遍,用手去拉扯了一番,才把它穿在脚上,顺便蹬一蹬地,再欣赏了一会儿才收回眼睛,然后付了钱满意地走了。

我一般是傍晚下班后才去修鞋的,因而常常成了她那一天的最后一个顾客。

这样,我和她的闲聊便多了起来,对她的了解自然也多些。

⑧在千千万万的农民工中,眼前这个修鞋的女人是幸运的。

她告诉我,她的丈夫在做建筑工,一个儿子在读大学,而且还是名牌大学呢!

我仔细地看了看她的手,那是一双扎满了布条、沾满了油污而且变了形的手;我看了看她的脸,竟然辨不出她的脸是长满了斑点还是蒙上了尘土,黑得比她略带褐色的眼珠还黑;我又看了看她的头发,竟然白的、灰的、黑的、褐的、黄的、红的都有,简直就像五色线。

我心里暗暗地感叹:

生活,生活,这就是生活!

为了生活,没有谁不用奔波劳累,不同的是,有人付出的与收获的相当,有人付出的少收获的多,又有人付出的多收获的少,好在眼前这个修鞋的女人没有想那么多。

她那么忙,哪会有时间去想那么多呢!

一个忙得没有时间去想那么多的人,一定是快乐的吧!

因为,她没有时间不快乐呢!

⑨生命不能用来叹气,生活不能老拿来相比。

人最难得的事,其实还是要拥有好心情。

心情好,不必在乎身在何处,就像这个修鞋的女人,辛苦而快乐的日子使她过得异常自得。

他们虽然很普通甚至卑微,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令人敬重。

人啊!

只要自得,就没有谁能够妨碍到他的幸福。

⑩傍晚,一阵急雨落下,行人脚步加快。

一个女顾客跑过来修鞋,她只好撑起雨伞,借着路灯的光小心翼翼地修着。

收摊了,她弯着腰用一把刷子仔仔细细地把脚下的地面扫干净。

白天摆摊的地方空荡荡的,一点痕迹也没留下。

(选自《美文精选》2015年版,有删改)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

(1)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

(2)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

()

(3)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

()

(4)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

2.文章第⑧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人物描写的______描写,表现了修鞋女人_________的形象,突出其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修鞋女人是“幸运”的?

4.如果删掉最后一段,文章的主题也能得到较好的表现,但作者还是保留了这一段文字。

请你试着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5.“生活,生活,这就是生活!

”联系本文,谈谈你对生活的认识。

1.

(1)斤斤计较

(2)门可罗雀(3)不可开交(4)小心翼翼

2.外貌因操劳而苍老生活的不易

3.①丈夫有工作可做,儿子学业有成,自己也有谋生的手段,在城市里有一席之地。

②懂得生话的哲学,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不会被生活的艰辛所打倒。

4.①内容上更能表现修鞋女人生活艰辛,衬托出修鞋女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②烘托人物形象,表现出修鞋女人的热情以及纯朴厚道的特点。

③突出主题,歌颂了像修鞋女人一样为生活辛勤付出却依然热爱生活的普通人,也引起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5.生活可能是艰辛的,但也是快乐的:

①人只要活着,就应该为了希望而辛勤付出;②为人实在,用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辛苦的生活也会很充实乐;③不必计较付出多少,要保持心境平和快乐;④无论自己处境如何,不必总是叹气,不要总和别人比,要时刻拥有好心情。

(言之有理即可)

 

6.

妈妈的额头

蒋平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

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

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

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

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

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

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烦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

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

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

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

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

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

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

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

“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

”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

“妈,谁说您老呀。

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

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1.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病痛。

(2)

(3)母亲揉拍前额缓解劳累。

(4)

(5)

2.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3.根据要求赏析第①段与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1)“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本句用了什么描写?

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

(2)“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

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活中我们都能在细节处体会到亲人们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小细节和大家分享。

1.示测:

(2)母亲的额头布满汗水、喜悦、忧伤。

(4)皱纹渐渐爬上母亲额头。

(5)母亲用额头为孙女诊断病痛。

2.“阳光灿烂”指阳光光彩夺目的样子,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开心快乐、幸福的神态。

3.

(1)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

“贴”字用得生动传神,通过母亲这一个动作表现母亲对儿女的无微不至的关爱。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母亲比作树木,把母亲额头上的皱纹比作年轮,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额头记录下了她对子女的疼爱,为家庭生活辛劳的付出,以及“我”对母亲的爱(或感恩之情)。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关爱儿女、勤劳能干、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的人。

生活中小细节示例:

父亲的关爱让我感受最深。

父亲是家中的顶粱柱,尤其是他厚实的背给了我安全感和幸福感。

小时候,我在父亲的背上尽情欢笑;现在,父亲仍然用他厚实的背为我遮风挡雨。

(能围绕所感受到的亲人们的关爱来答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7.

最温暖的墙

马国福

①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

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

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