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2903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13“我一定要等她”

教学要求

1.会认“庆、龄、释”5个生字,会写“宋、庆、龄”等12个生字。

理解“仍旧、惋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方面获得启示。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领会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会写本课12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2.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

(板书课题:

“我一定要等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有自读的、有同桌合作读的……)

2.检查生字词语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庆龄释惋吻

(2)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正音。

龄:

读líng,不要读成lín;

释:

读shì,注意与“诗”的读音有区别;

(3)课件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宋庆龄篮哎约仍旧惜吻匆催

左窄右宽的字是:

哎、仍、旧、惜、吻、催。

左右相等的字是:

龄、约。

“释”,左半部是“撇、点、撇”再加上一个“木”。

“宋、庆、龄、篮”用记部件的方法来记。

(4)识记课文中的词语并理解词语意思。

解释仍旧惋惜失望惦记急冲冲

三、再读课文,抓住要点。

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学生再读课文后,指名回答问题。

(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早上,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

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以理解的语句。

四、再读课文,理清人物。

1.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读课文。

2.讨论交流: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

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练写本课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我分为这样几部分,首先以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后引导学生读课文,重点学习生字词语,把握主要内容后,在朗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感。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课也不例外。

我上的这节课也同样如此,主要表现在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准。

没有分角色朗读课文,如果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就能更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庆龄(línglín)解释(sìshì)惋惜(wǎnwǎng)

吻着(wěnwù)仍旧(réngrén)可惜(xīxīn)

附答案:

língshìwǎnwěnréngxī

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忽然,她想起小珍要来的。

()

事她虽然感到有些失望,但是仍旧耐心地等着。

()()

附答案:

突然仍然耐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朗读和想象中感受宋庆龄是个讲信用的孩子,懂得从小就应当养成守信用的好品质。

2.通过宋庆龄的故事,激发学生讲信用的情感,感受讲信用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3.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和善于表达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师: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3课,学生齐读课题。

2.出示宋庆龄图片:

(师生谈话)(板书:

宋庆龄)你想对她说什么?

(教师板书:

讲信用)她对谁讲信用?

(小珍)

3.师:

这节课咱们就在朗读和想象中感受宋庆龄是怎样讲信用的。

二、细读课文,质疑解惑。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个讲信用的孩子?

用直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汇报,教师给予点拨:

适时出示课件:

(1)小珍高兴地说:

“真漂亮!

明天上午我到你家里来,你教我折好吗?

”宋庆龄点点头说:

“好,我一定等你。

(2)第二天一早,爸爸对全家人说:

“今天上午我们到李伯伯家去做客。

”宋庆龄拍着手说:

“太好了!

”忽然,她想起小珍要来的事,说:

“哎呀,差点儿忘记啦!

我和小珍昨天就约好了,等一会儿她要来学折花篮的。

我不能去李伯伯家!

”爸爸说:

“李伯伯挺想你的,还是去吧!

以后再教小珍折花篮也一样。

你再见到她的时候,向她解释一下就行了。

”宋庆龄想了想,说:

“爸爸,你们去吧!

小珍来了见不到我会失望的,我一定要等她!

3.指导朗读

(1)分角色朗读(学生读)

(2)师生对读时,师故意读:

“好,我等你。

”然后对比读宋庆龄的话,学生读出肯定的语气。

(3)师当爸爸,生当宋庆龄读。

思考:

宋庆龄想了想,在想什么?

4.我不能不讲信用。

你还可以怎么说?

5.宋庆龄多么讲信用呀,让我们再重新回忆一下宋庆龄是怎么说的。

    (师生对读)

6.你还从哪看出宋庆龄讲信用?

想象:

如果宋庆龄去了李伯伯家,会度过怎样的上午?

7.再读第三自然段,看有什么新的感受。

点拨:

做到讲信用真的是不容易。

一个三年级的孩子,竟然为了自己的一句答应就放弃了去做客的大好机会,多么了不起呀!

还想听宋庆龄的故事吗?

8.出示图片:

此时她已经是宋奶奶了。

一次,她答应要去幼儿园。

可就在那天,天气突变,狂风大作,下起大雨。

幼儿园的老师以为宋庆龄不回来了。

可我们的宋奶奶却准时出现在幼儿园。

幼儿园的老师都说:

“天气这么差,您可要注意身体呀!

”你们知道宋奶奶是怎么回答的吗?

(学生猜测,自由回答)

9.谈谈你对宋庆龄的了解。

10.文中还有谁讲信用吗?

11.小结:

讲信用是相互的,讲信用是不容易的,但一旦你做到了,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

三、练习写话,深化情感。

1.读完课文后,你肯定有许多话想说吧!

写出你最想对大家说的话吧!

2.在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讲信用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希望你们都成为这样的人。

让我们记住这几句格言: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一诺千金。

2.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怎样做才叫讲信用吗?

五、理清结构,情感升华。

1.回顾本节课,我们重点抓住什么体会出宋庆龄的优秀品质?

2.这是一篇写()的文章,是按()顺序写的。

写事的文章都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课文分为6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1自然段写事情的起因:

宋庆龄答应了小珍的请求,第二天上午在家里教她折花篮。

第2、3、4三个自然段写事情的经过,讲的是为了等小珍,宋庆龄没有跟家里人去李伯伯家做客,一个人在家里专心等待,可是小珍没有来。

这个等的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第一折:

第二天一早,父亲宣布全家人要到李伯伯家去做客。

宋庆龄先是很高兴,转而又想起跟小珍有约在先,决定不去做客。

父亲劝宋庆龄去李伯伯家,并且还有弥补的措施,但是宋庆龄提出不能不讲信用,表示一定要等小珍。

第二折:

宋庆龄等到十点多,始终没见到小珍来,但是仍旧耐心的等下去。

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做到讲信用是多么不简单。

她放弃了去做客这件快乐的事情,默默忍受对方“失信”给自己带来的不愉快。

第三折:

十二点过后,爸爸妈妈都从李伯伯家回来了,可是小珍还是没有来。

爸爸感到惋惜,妈妈却夸她是个好孩子。

第5、6自然段写故事的结尾,交待了小珍没有来的原因:

原来前一天夜里小珍生病住进了医院。

3.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13“我一定要等她”

↙↘

宋庆龄——答应——小珍

\/

讲信用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宋庆龄的图片为切入点导入新课,抓重点句进行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意识和好习惯,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打下基础。

但是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特点时,对学生的启发还不够到位,今后要注重引导到位。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sòngqìnglínghuālányuēhǎoāiya

()()()()

jícōngcōngréngjiùkěxī

()()()

附答案:

宋庆龄花篮约好哎呀急匆匆仍旧可惜

2.根据意思写词语。

表示对某事感到同情、可惜。

()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

表示动作、行为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

()

附答案:

惋惜解释仍旧

3.按要求写句子。

(1)做人就应该讲信用。

(改为反问句)

(2)小珍来了见不到我会失望的,我一定要等她。

(加上关联词“因为……所以……”)

附答案:

(1)难道做人就不应该讲信用吗?

(2)因为小珍来了见不到我会失望的,所以我一定要等她。

备课资料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是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

1927年11月1日,宋庆龄等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

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在其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岁。

14小珊迪

教学要求

1.会认“馆、赤、纠”等5个生字,会写“堡、薄、盒”等14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当”的不同读音,理解“纠缠、流露、乞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3.激发学生对珊迪的同情,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教育学生做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教育学生做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馆、赤、纠”等5个生字,会写“堡、薄、盒”等14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当”的不同读音,理解“纠缠、流露、乞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2.师导言:

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

发生在英国的爱丁堡。

有一天,天气寒冷,“我”和一位同事站在旅馆门前谈话,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再三请求“我”买他的火柴,他名叫“小珊迪”,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悲惨的故事。

(板书:

小珊迪,学生齐读。

二、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全文。

学生思考:

这个故事主要写了谁?

他起先干什么,后来又怎么样了?

体会老师是用怎样的语调读完全文的?

2.老师用悲伤、低沉的语调读了一个名叫小珊迪的孩子被迫卖火柴为生,又不幸被马车撞倒,最后悲惨死去的事。

3.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激发感情。

1.学生自由地轻声读全文。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读了这个故事,小珊迪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诚实、守信用)

4.由此你对小珊迪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珊迪贫苦的样子,小珊迪为了不挨饿,乞求“我”买他的火柴,对弟弟今后生活的关心,生命垂危时不忘还钱给我,对小珊迪产生了同情、可怜、佩服……)

四、理清脉络,学习字词。

1.学生默读全文,把这篇文章分为三部分,并说说依据。

(1)按地点变化(旅馆门前——旅馆里——珊迪家)

(2)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将故事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八自然段),写饿极了的小珊迪乞求“我”买火柴,因为没有零钱,“我”怀疑自己上了当。

第二部分(第九自然段~第十一自然段),写小珊迪的弟弟来还“我”买火柴找的零钱,并告诉“我”小珊迪被车撞了。

第三部分(第十二自然段~第十四自然段),写小珊迪死了。

2.学习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

(2)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纠正字音,指导字形。

纠:

jiū纠缠小珊迪和我纠缠什么?

要我买火柴。

盒:

hé量词合+皿,与盘、盆字形上有区别。

伤:

shāng翘舌音

轧:

yà倾轧 zhá轧钢gá轧轧

当:

dāng当心dàng上当

3.检查词语学习情况。

纠缠乞求流露感激又薄又破

4.多种方式读课文,个别、分组、集体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听第一段录音,找出小珊迪几次请求我买火柴,又分别是怎么说的?

     请——请求——(想了一会儿)——乞求

2.师生共读,师读同事或“我”的话,生读小珊迪,体会哪句句子感情最强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3.第七自然段中的话感情最强烈。

从“乞求”一词看出来。

4.区分词语:

请求:

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乞求:

请求给予。

5.读第3、7自然段,要说出感情。

6.齐读对话部分,你从中可以体会出小珊迪当时的处境吗?

(饥饿极了,为了得到微薄的收入,不惜降价立刻卖掉火柴,他实在是太饿了,他需要钱买食物吃。

)(板书:

饥饿:

不惜降价卖火柴)

7.小珊迪不仅饥饿,而且很寒冷,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小珊迪的外貌(板书:

穿着:

又薄又破的单衣,脸:

瘦、发青,脚:

冻得通红)。

8.在这么一个严寒的日子里,小珊迪又冷又饿乞求过路人买他的火柴,最终他的火柴有人买了吗?

9.齐读第8自然段,思考:

(1)小珊迪换零钱,过了很久还没回来,我开始怎么想?

后来又怎么想?

“我”开始想可能受骗上当,后来又认为小珊迪不是那种人。

区分词语:

猜想:

猜测(可能)。

 断定:

下结论(肯定)。

(2)再次默读,“猜想与断定”两个词语可以交换顺序吗?

我后来为什么肯定小珊迪不是那种人呢?

(顺序不可交换,因在后来我想到……所以我断定……)

(3)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

10.有感情地齐读第一部分,思考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饥寒交迫的小珊迪乞求“我”买他的火柴,“我”花一先令买了两盒火柴,可是卖火柴的小珊迪没有把零花钱送回来。

11.师:

那么到底是作者的猜想对,还是作者的断定对呢?

下一节课再学习!

六、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熟读课文。

七、教学反思: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

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地读,想达到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效果。

同时又想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

但是,我发现由于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上做得还不够,使得整堂课的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句子,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儿,身上只穿一件又薄﹙bóbáo﹚又破的单衣。

(2)小男孩儿想了一下,说:

“我可以一便﹙biànpián﹚士卖给你们两盒。

(3)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我猜想,可能上当﹙dāngdàng﹚了。

(4)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nánnàn﹚过地对我就:

“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

附答案:

(1)báo

(2)biàn(3)dàng(4)nán

2.按类别进行分类

注视追赶仰视叫嚷喝彩走动观察呼唤奔走赶路欢呼张望

看的动作:

﹙﹚

喊的动作:

﹙﹚

走的动作:

﹙﹚

附答案:

注视仰视观察张望叫嚷喝彩呼唤欢呼

追赶走动奔走赶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珊迪的同情,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教育学生做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珊迪的处境是怎样的?

(寒冷、饥饿)

2.经他再三请求,我才用一先令买了两盒火柴,可小珊迪为什么不把零钱送来呢?

我猜想可能上当。

但我后来断定他不是那种人,到底是猜想对呢,还是断定对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二部分,思考小珊迪为什么没有把零钱送来?

小珊迪在换好零钱往回跑的途中发生了什么事?

“我”是怎么知道的?

(小珊迪在换好零钱往回跑时,因为心急,怕“我”等得不耐烦,跑得快了,被一辆马车撞倒。

)(小珊迪让弟弟送零钱来,“我”是从他弟弟的话中知道的。

2.课件出示:

这个男孩儿在破衣服里摸了一会儿。

问:

“摸了一会儿”说明了什么?

(钱放得很好,正因为贫穷,所以一点点钱都很宝贝。

3.读利比的话,体会小珊迪诚实可贵的品质。

小珊迪饥寒交迫,又不幸被马车撞倒,在生命垂危时,仍委托弟弟送还应找的钱,可以看出小珊迪有什么品质?

(板书:

诚实:

生命垂危不忘让弟弟送钱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说说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珊迪让弟弟找上门来,归还应找回的零钱,“我”才知道他已被马车撞伤了。

5.小结:

通过第二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珊迪是由于被马车撞伤而延误了送钱的时间,但在他撞伤后坚持让弟弟送回了“四便士”,从中我们不得不佩服起珊迪可贵的诚实品质。

6.过渡:

那么,小珊迪的命运又如何呢?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第三部分,思考小珊迪死前最放不下的是什么事?

为什么会这样?

(小珊迪死前最放不下的事就是弟弟以后的生活。

因为他深切地关怀弟弟,他俩相依为命。

2.自由轻声读小珊迪的话,从中又可以知道小珊迪怎么样?

(板书:

善良:

深切关心弟弟生活)

3.着重指出一个感叹句,两个问句该怎么读?

读出怎样的感情?

  (对弟弟的关心,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4.这是一个多么诚实的孩子,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无情地折磨着他们,如今又要把小珊迪推向死亡的边缘,作者被他们的悲惨遭遇所同情,所以答应永远照顾小利比。

5.讨论、交流:

(1)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

珊迪为什么会目不转睛地盯着“我”?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也不动地看,表现他很惊喜,很感激“我”。

(2)“消失”是什么意思?

什么消失了?

说明了什么?

  (消失:

消逝,没有了。

珊迪死了,眼睛里的亮光消失了。

(3)齐读第14自然段,仔细琢磨词语,读出感情来。

(4)指导朗读。

6.齐读第三部分,思考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可怜的珊迪终于死了。

“我”答应永远照顾他的弟弟。

四、课文小结,深化情感。

珊迪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

1.珊迪是个小孩子,诚实善良,却悲惨地死去了,如果珊迪这次未遭车祸死去,那么他的命运,弟弟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组织讨论)

2.像珊迪这样的穷苦孤儿在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是难以生存的。

从而激发学生对资本主义的憎恨。

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续写故事。

六、板书设计。

小珊迪(饥寒交迫)

     寒冷:

穿着:

又薄又破的单衣,脸:

瘦、发青,脚:

冻得通红

          饥饿:

不惜降价卖火柴

          诚实:

生命垂危时不忘还钱让弟弟送来

          善良:

深切关心弟弟的今后生活

七、教学反思: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我认为学习该文,没有必要进行繁琐的讲解,而是应体现“以读为本,读写结合”的指导思想,因为这是一篇感情较为丰富的文章,完全可以让学生从读中去领会文章的内容,从读中去把握文章的内涵,从写中去锻炼自己的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看表演、叙情节、明内容、品词句、感情读,使抽象的语言文字生动形象化、显现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感情浓郁的学习情境中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观察、表达能力,掌握了学习下文的方法,实现了刚才提到的大纲的要求。

但是我在让学生表演故事情节方面做得还不够。

课堂作业新设计

1.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乞求请求

“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

”可怜的孩子﹙﹚着。

“请您现在就买吧!

先生,我饿极了!

”男孩子﹙﹚道,“我可以去给您换零钱。

面对小珊迪的初次﹙﹚,我和同事拒绝了。

面对小珊迪的再三﹙﹚,我答应马上买火柴。

附答案:

请求乞求请求乞求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请求﹙﹚发现﹙﹚难过﹙﹚

感激﹙﹚信任﹙﹚消失﹙﹚

附答案:

乞求发觉伤心感谢相信消逝

3.用带点的词语写话。

(1)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儿,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

(2)为了使他不再纠缠,我打算买一盒。

(3)我让这个孩子吃了些东西,然后和他一块儿去看珊迪。

附答案:

(1)池塘里的荷花又美丽又芬芳。

(2)为了按时到校,我必须早点起床。

(3)我先完成作业,然后才看了一会儿电视。

备课资料

爱丁堡是英国著名的文化古城、苏格兰首府,位于苏格兰中部低地的福斯湾的南岸,面积260km²。

1329年建市,1437-1707年为苏格兰王国首都。

造纸和印刷出版业历史悠久,造船、化工、核能、电子、电缆、玻璃和食品等工业也重要。

随着北海油田的开发,又建立一系列相关工业与服务业。

爱丁堡城堡、荷里路德宫、圣吉尔斯大教堂等名胜都位于此地。

爱丁堡的旧城和新城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2004年爱丁堡成为世界第一座文学之城。

爱丁堡的教育也很发达,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爱丁堡大学就坐落于此,现在还是世界顶尖名校。

全球权威世界大学排名QS2015年把爱丁堡大学排名世界17位,位列苏格兰地区第一名。

加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爱丁堡成了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旅游城市。

*泉

教学要求

1.认读“墨、届、钢、缺、灵”5个生字,理解诗歌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理解诗歌内容。

3.体会诗中童真雅趣,激励学生保持一颗天真纯洁的心。

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2.用多种方法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诗中的童真雅趣,理解诗中的大胆想象。

学生合作探究研读诗句,领会诗歌借助具体形象表达童真雅趣、抒发感情的手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

1.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看,这是什么?

(教师拿出墨水瓶)大家都见过吗?

那么你们回忆一下使用墨水的经历。

把时间、地点、当时的感受向大家介绍一下。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

我们看到这墨水瓶,就会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那种感觉特美好。

今天老师就来帮你们找回那种美好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诗《泉》,看看能否从这首诗中找回被我们忽视甚至忘却的东西。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课文中写到,上届同学留下了一只墨水瓶。

(板书:

一只墨水瓶)

二、美教美读——入情

(一)美美地听——感受爱

1.情境式教师范读(多媒体展示课件),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想象诗歌中的画面,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2.讨论:

你觉得可以用一种怎样的画面来描绘诗歌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