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课题立项申请书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2630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项目课题立项申请书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研项目课题立项申请书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研项目课题立项申请书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研项目课题立项申请书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研项目课题立项申请书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研项目课题立项申请书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docx

《科研项目课题立项申请书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项目课题立项申请书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研项目课题立项申请书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docx

科研项目课题立项申请书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

 

课题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

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

项目申请人:

申请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2015年3月

 

一、基本情况表

二、项目论证

1.项目的背景、意义及必要性

项目背景: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土地被征用,主要用于社会公共设施和商业建设。

在这种背景下,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如果解决不当,将产生难以估量的结果。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失去土地意味着农民失去了最低的生活保障。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失地农民在逐年增加,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的统计,2000年到2030年的30年间,耕地被占用量达到5450万亩。

根据这个数据,失地农民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虽然国家对失地农民进行了一些经济补偿,但大部分补偿都是以货币安置为主,货币安置是以生活补偿为导向的,而不是以就业安置为导向的。

农民在拿到货币补偿之后失去了土地而被推向劳动力市场,因为缺乏相应的劳动技能而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并且农民缺乏响应的理财观念,只能依靠国家的经济补偿金生活,最后坐吃山空。

另外我国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比较缺乏,不能保障农民的医疗、养老等问题。

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行的发展和失地农民数量的不断扩大,最后将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河北省是环京津第一大省,在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大量的城市郊区被开发成经济开发区,并且随着城市的扩大,出现了大量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这就意味着失地农民的数量在不断扩大。

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和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京津冀经济圈将成为今后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这对河北省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可以依靠京津地区的经济人才优势加快发展速度,同时又必须积极稳妥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就是这些社会问题中重要的一项。

因此,正确处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对于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项目的意义:

我国在快速发展工业化的同时也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非农建设用地和城市住房需求不断增加,造成大量农民土地被征用。

这不但影响了农民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由于部分集体土地被征收,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日渐突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城乡规划部门需采取新的措施。

在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的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中之重,发展不仅指经济发展,还包括民生发展、社会保障发展等内容。

妥善处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更好的贯彻十八大精神,有利于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项目的必要性:

河北省2014年经济总量排在全国第六位,随着环京津区域协同发展的实施,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城市化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河北省的外出务工人员也随着耕地被占用的加大而逐年增加。

这对河北省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从长远来看,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河北省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势必会影响周边的北京和天津的发展。

因此,本课题对于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必要性。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和国内的市场化经济背景下,国外农民失地后的就业要求和其他普通劳动从业者没有太大区别,而国外大多实行私有制的农场制,这与国内政策性的征地造成的失地农民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国外对于政策性失地农民的就业研究较少。

国外关于城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国外城镇化的步伐远远早于我国,因此国外学者对于城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了解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研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霍华德于1989年提出田园城镇理论,主张以田园城镇来控制甚至取代以往城市的扩张。

在城市周围建造许多小城镇,且有自己独立的绿化和城郊体系,这些田园城镇共同组成一个“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基于这一理论,相关地区的农民也在很大程度上不用远离故土,在新的田园城镇开启新的生活。

恩维将霍华德的田园城镇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卫星城学说。

实现了由“从属于母城的卧城”到“半独立城镇”再到“独立的城镇”的过度。

生活设施和居民福利都在不断完善,当地农民可以自己选择在新城镇工作,也可以到母城上班,这样的城镇建设模式给了失地农民自由和广阔的生活环境。

加拿大籍学者麦吉通针对亚洲城镇化特点提出灰色区域学说。

他认为新型的城镇化与城市化是不同的。

这一区域位于农村,却按照城市而建,像是城市与农村的混血儿,兼具两者的特点,又有自己的不同之处。

典型的就是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中国式发展模式,在城乡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战后在英国兴起了新城镇运动学说。

这是一种从无到有的标准化城镇建设理论。

这样的城镇必须兼具居住和工作的双重功能,新城镇的建设过程和生活方式,本身就包含着失地农民的新的工作,也省去了人口迁移、户籍改革、福利转移等许多麻烦。

圣海斯等学者于1970年提出自我中心发展学说。

这一理论主张以城镇地区自身优势为发展依据,最大程度的降低对城镇外部的依赖性。

这种模式更像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当地农民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当地资源和工作机会。

国外关于失地农民就业的相关研究:

迈阿密大学政治系教授、前任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委员金德芳通过多年相关中国的工作经验,对比中国的不同城市,她认为,中国城镇化的建设并不同步,不同城市目前的建设成果也并不均衡,甚至在未来还会继续这样一种趋势。

中国城镇化的进程,由于不同地区自然和人文的不同条件,城镇化的建设进度和发展趋势,都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失地农民自然也面临着不同的就业环境和机遇。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宄所所长郑永年教授认为,“如果仅为了GDP而进行城市化,土地等要素都城市化了,但人还没有城市化,这不会带来更好的城市生活,反而会带来无穷的问题。

”每个地区都应有自己的城镇化建设节奏与规划,如果在城镇建成以后再去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无异于做好鞋子再量尺码,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所以,无论是现在的农民市民化,还是失地农民重新就业,都是人的城镇化,都应走在土地的城镇化之前。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近些年国内经济迅猛发展,中央又提出加快城镇化速度,城镇化和失地农民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城镇化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研究几个方面。

关于城镇化的研究,国内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1)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城镇化。

王英洪、郑春雪(2011)认为城镇化是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农业资源向非农化转化的过程,即经济从农业向非农转变,生产要素逐渐向城市集中化的过程。

(2)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城镇化。

如朱杰、张荣(2012)认为城镇化是人类价值观念、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社会演变过程,也是社会结构的变化过程。

(3)从人口学的角度探讨城镇化。

如戴中亮(2012)认为城镇化是人口的地理迁移过程,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涌进,即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则不断上升的过程。

(4)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城镇化。

如陈杰(2011)认为城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内发生的一种空间过程,它是由于生产力的变革而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发生改变的一个综合性过程。

(5)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城镇化。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人类是一种高级生物群,人类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过程就是不断寻求最佳环境的过程,城镇化过程即是城市生态位优于农村生态位的过程。

关于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国内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也较多,陈玛琳(2012)、陈纪元(2012)、惠宁(2011)等人分别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历史、经济效应等角度进行了研究。

对于目前我国出现的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区域流动的现象,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关注。

大多学者认为农民跨区域的流动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缓解了流出地的就业压力及人地紧张的状态。

(2)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流入和流出两地经济的协调发展。

(3)有利于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也有人对这一现象予以否定,主要表现在:

(1)这种流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范恒山(2010)认为转移要以劳动力市场机制为基础,要有序、合理地转移。

(2)如吴靖(2010)认为由于缺乏有组织的管理,盲目的流动性转移扰乱了交通、城市管理秩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经济损失。

(3)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认为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市场滞后于劳动力市场,局部地区频繁的劳动力流动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关于中国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研究。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失地农民的总体状况进行阐述。

王晓刚(2012)认为,从数量上看,1987年到2011年我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8394.6万亩,并预计从2011年到2030年将新增失地农民5800万人。

从分布上看,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大型、中型城市的郊区及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林民书(2011)认为,由于农村劳动力占居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率达到60%-70%,所以首要任务是解决这些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也就意味着当前的社会就业基本趋于稳定。

蔡防(2012)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指出我国失地农民就业渠道狭窄,稳定性差,政府安置能力有限。

(2)对失地农民的特点进行研究。

刘培军(2010)针对郑州市失地农民的情况,总结出失地农民的特点,即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生活普遍困难、市民角色转化较慢、社会保障力度不足等。

陈洁(2011)认为,我国2010年城市化率已达到46.6%,而具有城市户籍的在册人口只占28%,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成了无地、无工作、无社会保障的社会“流民”,失去土地后面临诸多风险和损失。

本研究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的深入和持续化,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聚焦于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分类研究上,如聚焦于某一地域,根据这一地域城镇化过程中的独有特征来研究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就属于此范畴;聚焦于某一类型的失地农民,如聚焦于失地后得到货币安置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或失地后得到住房补偿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等,不同的政策处理方式对失地农民就业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失地农民就行就业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通过河北省失地农民的就业研究来进一步揭示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为今后河北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意义。

3.对科技进步和实际工作作用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十八大提出的党中央工作的重点,而城镇化水平是衡量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尺度,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城镇化速度,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格局对我国的社会总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大量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是否健康发展,更加关乎社会健康运行。

本课题针对河北省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从河北省发展的角度探索出一条经济健康运行,社会安定发展的路径,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实际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切实可行的工作重点。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以下几点将对实际工作产生效应:

(1)有利于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发挥良性作用

河北省地理位置环保北京天津,由于以往不注重京津地区经济发展中对河北省的资源吸附作用,河北省不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都远远落后于京津地区,近年来中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概念,由河北省借助京津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使京津冀地区形成一个资源互补、社会共赢的良性循环体制。

在发展中河北省正确的处理好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不仅可以促进河北省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更有利于京津地区的协调互动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良性作用。

(2)有利于维护河北省社会发展的稳定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大量的农民土地被征用,使得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一社会现象,将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

据相关统计,近年来因土地问题上访的数量在逐渐增多,且上方频率较高,规模较大,经常出现重复上访。

可见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不仅不能更好的推进城镇化的步伐,反而会成为城镇化建设甚至是社会建设的阻碍。

(3)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和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失去土地意味着农民失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如果再缺乏相应的就业技能,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课题,农民就业更是发展中的头等大事,如果不能很好地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对于社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并且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也能很好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加农民在社会中的自身能力,加大低于社会变革风险的能力。

4.预计可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对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状况的研究,将以河北省为范本,选取河北省各个地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失地农民就业状况,揭示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预计可产生一下社会和经济效益:

预计产生的社会效益: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因素,通过影响因素的分析,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切实可行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保持社会稳定繁荣。

对于河北省来说,在当今经济发展的紧要关头下,既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同京津地区的协同发展效应,又要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社会安定。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失地农民也逐年增多,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社会课题。

本研究针对这一社会问题,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河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当中,将产生重要的社会效益。

预计产生的经济效益:

河北省经济总产值在全国列第六位,今后随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河北省将更加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在经济发展中,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发面,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城市化和城镇化,大量的农村向城镇化发展,与此同时大量的失地农民出现,开始向城市转移劳动力,这既促进了城市劳动力的供应,但同时也加大了城市就业供应的压力,降低了整体劳动力市场的质量。

失地农民一般都以土地为生产资料和赖以生存的基础,失去土地后没有特殊就业技能,只能从事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作岗位甚至根本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使整体劳动力市场质量降低。

合理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失地农民就业技能,提高整体就业质量,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技能劳动力。

5.完成项目的基础和保证(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项目申请人参与完成的课题及成果概述:

2011年参与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课题《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析》,2013年结项,积累了科研课题的经验,其中阶段性成果《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探析——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获得《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优秀论文奖;2013年参与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合作科研项目课题《提高河北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路径研究》,作为课题参与人主要负责初稿的完成和数据的收集分析;2014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民营经济人才队伍建设对河北省产业升级、绿色崛起的影响研究》。

此外,项目申请人和参与人发表了数篇关于人力资源等相关学术论文。

已具备的研究基础和环境为:

项目申请人均为高校教师和人力资源相关学科研究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和河北经贸大学也对教师以及研究生申请课题提供全力支持。

从学科和学历情况来看,项目申请和参与人分别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还包括博士在读一人,均具有中高级职称,具有较高的课题研究能力,项目申请人和参与人分别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经济、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特长,能够很好的分配课题任务,学科组合较为合理。

另外课题组成员还参与和主持过多项研究课题,完成和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完全具备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

以上条件均为本课题的完成提供了保证,另外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和河北经贸大学也为课题研究提供相应经费支持,这为课题的完成提供给了物质保证。

 

三、主要研究内容

1.项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研究目标:

(1)通过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影响因素研究,探讨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各项因素,为今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2)通过研究全国以及各个省市的相关课题得出失地农民就业的一般因素,结合河北省的特点分析在河北省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3)研究河北省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和各项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其中包括经济问题方面的解决对策和社会问题方面的解决对策。

研究内容:

本课题着眼于近年来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伴随着大量耕地的消失,耕地被占用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关系着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稳定。

本课题通过河北省失地农民的就业研究,选取河北省各地市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作为研究内容,并对照其他省市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和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对策进行研究,依照河北省省情的特点,提出符合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的相关对策。

具体内容包括:

(1)河北省近年来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类型和方向;

(2)其他省市在处理失地农民就业方面的经验和特点;

(3)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河北省正确处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4)依据河北省的近些年发展的特点,提出合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相关对策。

拟创新之处:

(1)本课题在参照其他省市失地农民就业研究的前提下,分析河北省失地农民和其他省市的异同点,结合河北省省情的特点进行研究,依据在全国范围内比较好的处理失地农民就业的示范地区,提出符合河北省特点的失地农民就业相关对策。

(2)结合近年来中央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经济圈建设的内容,并依据河北省提出的环京津一小时经济圈的建设,分析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对京津地区的影响,从地域经济相关性的角度阐释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不仅关系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对北京天津地区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课题在研究失地农民就业方面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河北省为研究区域,研究的范围限定在河北省内,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利用失地调研和年鉴数据研究分析失地农民就业情况,并结合案例对照的方法,参照其他省市对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研究,借鉴相关经验作为本研究的补充。

具体研究技术路线如下:

(1)研究全国范围内各省市失地农民就业情况,分析产生其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的异同点;

(2)通过分析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的相关数据,得出河北省同其他省市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异同,从而分析出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的特点;

(3)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和研究,分析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对于京津地区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

(4)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研究提出相关对策。

3.最终成果形式

本课题针对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状况进行研究,在研究中通过案例对比和实证研究的方式,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提出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相关解决对策,其成果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情况同其他省市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异同,以及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特点,这部分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

(2)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这部分成果以文论形式发表;

(3)河北省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以及对策研究,这部分成果以研究报告形式提交。

 

四、项目研究计划

1.项目总体实施步骤

(1)收集相关文献,对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相关研究和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本阶段主要通过CNKI文献检索和相关课题及理论著作研究完成;

(2)通过河北省统计年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相关因素;

(3)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总结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对于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

2.调研安排

(1)通过CNKI收集相关文献,对不同省市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分析,做好文献收集和分析工作,这部分主要由课题组成员完成。

(2)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一手数据,通过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得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这部分主要由课题组成员完成。

(3)通过研究北京、天津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分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对京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北京、天津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相关失地农民就业情况和政策,这部分主要由课题组成员完成。

3.项目研究计划进度(按季度)、阶段性成果

2015年4月——6月,为收集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阶段;

2015年7月——9月,为数据分析整理阶段,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状况的影响因素以及同其他省市失地农民就业状况的异同点;

2015年10——12月,为总结调研和数据分析成果,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阶段,主要完成阶段性论文成果和整体研究报告的初稿;

2016年1月——3月,为整理修改研究报告阶段,最终完成整个研究课题。

 

五、申请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申请人的业务能力是否适合承担本项目的研究工作。

签字:

(科研处盖章)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