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场景歌》完美版教案2.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2191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场景歌》完美版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部编版《场景歌》完美版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部编版《场景歌》完美版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部编版《场景歌》完美版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部编版《场景歌》完美版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场景歌》完美版教案2.docx

《部编版《场景歌》完美版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场景歌》完美版教案2.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场景歌》完美版教案2.docx

部编版《场景歌》完美版教案2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1场景歌人教(部编版)

第二单元快乐识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就是说,行程千里,从走每一步开始;江海无涯,从接纳每一条溪流开始。

学习语文,正是从认识每一个方块字开始的。

怎样识字?

身边的一花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我们的老师。

漫步海边、乡间、公园、郊外时,聪明的你定会发现量词的身影;感受树木不同的身姿时,聪明的你定想知道树名;和鸟兽交朋友时,聪明的你定会从新朋友身上学到知识;来到田园,聪明的你定会从四季风光和农事活动中学到知识。

识字不难,语文有趣,我们都能由识字这条道路走进多彩的语文花园。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以4个识字主题“场景”“树木”“动物”“农事”串联起了本单元的会认字、多音字、会写字,旨在引导学生在短小、生动的韵文儿歌中识记生字,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感受汉字的趣味。

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大都以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能亲近自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丰富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课文

场景歌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4幅不同的场景图中,以歌谣的形式呈现,在诵读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

朗读、背诵儿歌,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数量词,并运用数量词来表达不同的事物。

2课时

树之歌

这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2课时

拍手歌

本文以儿童熟悉的拍手游戏为活动形式,串起了8种动物的生活场景,呈现了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处的场景。

朗读、背诵儿歌,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用部件归类法识字;感受动物生活的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2课时

田家四季歌

这首儿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农家人的辛勤劳动,抒发了他们收获的喜悦。

朗读、背诵课文,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2课时

语文园地二

查字典

由儿歌、部首查字法的步骤要领和查字典练习3个部分组成。

通过练习,会查7个生字,引导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提高主动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朗读、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经典名句,初步了解大意; 阅读儿歌,了解十二月花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2课时

日积月累

编排了3个出自经典的名句,丰富学生的积累。

2课时

我爱阅读

按照时间顺序,以一首儿歌《十二月花名歌》表现农历时序和每个月花的特点。

2课时

 

识字1场景歌

文本分析: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4幅不同的场景图中,以歌谣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

全文分4个小节,每小节由4个描绘的景物组成一幅场景图。

第1小节是一幅大海沙滩风景图:

蔚蓝的大海上,白色的海鸥在翱翔,远处有庞大的军舰,近处有小巧的帆船,海浪拍打着沙滩。

第2小节是一幅山村田园风光图:

有稻田,有鱼塘,有一排排的垂柳以及美丽的花园。

第3小节是一幅公园景色.图:

小桥流水,茂林修竹,鸟鸣山幽。

第4小节是少先队员活动的场面:

“红领巾”指少先队员。

一群少先队员举着队旗,吹着铜号,开展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清脆的欢笑声撒了一路。

本文节奏感强,朗朗上口,适合打节奏诵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和运用过一些量词,但有时会出现误用的现象。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量词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知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场景中学习并在实际中准确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处、园”等9个字,会写“花园、石桥”等6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3.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儿歌。

2.了解数量词,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表达不同的事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花园、石桥”等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和相关图片理解词语,理解课文。

要点把握

1.随文识字。

2.反复朗读,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少先队员举旗、吹号去郊游的活动场面,图上有美丽风景,有一张张笑脸。

导语:

告别了炎热的夏天,凉爽、美丽的秋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大家想不想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去游玩一番呢?

今天我们就跟着一群少先队员去大自然中走一走,瞧一瞧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理解“场景”:

指情景、场面。

二、初读课文,了解场景

1.配乐听读,感知课文。

过渡:

同学们,我们的旅行马上就要开始啦!

先来听听导游的介绍,了解我们这次郊游要观赏的景点吧!

(配乐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2.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主学文。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在文中圈出来,多读几遍。

(2)和小组内的同学比赛认一认生字新词,交流一下识字方法。

(3)想一想:

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

3.交流汇报:

少先队员分别到了海边、乡村和公园。

(板书:

海边、乡村、公园)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场景,注意把主要景物画出来。

(2)指名介绍自己的图画,说出主要内容。

小结:

大家画得真漂亮,描述得也非常生动。

这一张张图画就是一处处场景,这一处处场景就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场景歌》。

大家先把自己的画放好,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还要用到它哦!

三、创设情境,随文识字

1.学习第4小节,了解少先队员的精神面貌。

(1)学生齐读第4小节。

(2)师生合作,一起说一说少先队员活动的场面,感受少先队员的活力。

师:

和同学们一起郊游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看,这群少先队员就一起出发了。

他们举着——生:

红旗,师:

吹着——生:

铜号,师:

每个人脖子上还系着——生:

红领巾,师:

他们一路走一路笑,欢声笑语撒满了大地。

(3)随文识记生字。

①出示队旗、铜号的图片,指导读准“队”“旗”“铜”“号”。

②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比一比:

“队”与“对”

(对)不起(队)员排(队)(对)错

◆丰富语境识记“铜”“号”

预设:

看图认识“铜号”,出示长号、短号、小号的图片,识记“铜”。

还可以结合一年级课文《青蛙写诗》,复习逗号、句号、省略号,在认读中巩固生字“号”的识记。

◆换个偏旁记一记

旗——棋(下棋)     铜——洞(小洞)

小结:

同学们识字的方法可真多:

比一比、换偏旁……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在生活中识字。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多开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争做“识字大王”!

(4)加上数量词,学生读一读。

(出示图片及词语: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提示:

这里的“红领巾”不是指我们平时佩戴的红领巾,所以不能用“一条”。

这“一队‘红领巾’”指的是许多少先队员,所以用“一队”。

过渡:

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地去郊游。

大家是多么高兴啊!

同学们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

我们再来读读看。

(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指导: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中的“面”和“把”要重读,“一队‘红领巾’”中“一队”语调要上扬,“一片欢笑”中“片”要拖长声音,“欢笑”要拖音且重读。

2.学习第1小节,欣赏海边风光图。

过渡:

孩子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我们出发喽!

咱们先

去海边,好不好?

(1)(出示海边景色.图)学生看图说话,教师板贴词卡:

海鸥、帆船、军舰、港湾。

(2)识记生字。

方法指导:

◆加一加:

车+冖=军凡+巾=帆

◆比一比

艘—舰—船,引导学生明白带有“舟”旁的字都和船有关。

(3)(出示图片:

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要求学生给词语加上数量词,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4)朗读第1小节。

过渡:

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军舰,一条彩色的帆船在海面漂游,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港湾里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许多船只,满是海边别样的风情。

多么美丽的海边景色啊!

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师生齐读)

3.学习第2小节,欣赏田园风光图。

过渡:

离开了海边,我们继续往前走。

这里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出示图片:

乡村景色)这里又有什么景色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小节吧!

(1)说一说:

乡村里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预设:

出示图片,学生看图感受柳条的“垂感”,理解“垂柳”。

春天,柳树长出了碧绿碧绿的枝条,像无数绿色的丝带挂在枝头,微风吹来,左右摆动。

可出示唐朝诗人贺知章写垂柳的名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从中感受“一行垂柳”的绿色和多姿。

(2)指导识字。

稻:

是一种农作物,通过图文对照,让学生明白带有禾字旁的字跟禾苗有关。

园:

扩词练习——花园、公园、果园。

注意辨析“园”与“圆”。

(3)指导朗读。

过渡:

一方鱼塘,小鱼们快乐地游来游去;一座花园,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我们招手。

同学们,小村子美吗?

谁想用朗读来表现出这种美呢?

(出示图片: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片花园。

自.由读、指名读、四人一组赛读)

4.学习第3小节,感受公园景色.图。

过渡:

同学们,欣赏了美丽的海景和田园风光,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

(出示图片:

公园景色)大家看到了什么?

(指生回答)

(1)指导识字。

(出示图片:

一座石桥、一丛翠竹)

座:

这个量词生活中比较常用,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如一座山、一座房屋等。

桥:

“桥”的右边是“乔”而不是“交”。

翠:

上面“羽”的第一、四画不带钩。

预设:

在12个生字中,“翠”字字形识记相对较难,可以从图画入手,通过图画形象感知“翠竹”的绿,明白“翠”表示绿色;还可以通过组词引出“翠鸟”一词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翠鸟羽毛的颜色,从而明白“翠”字上边“羽”字头的表意功能。

(2)学生齐读第3小节。

过渡:

瞧,一丛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出示图片:

一道小溪,一座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我们再把这一小节诗读一遍吧!

四、集中识字,诵读全文

1.集中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采用多种方式认读。

帆船海鸥一艘军舰一处稻田花园

石桥翠竹队旗铜号红领巾一队

(1)学生自己读一读,读不准的结合课文拼音再读一读,直到读正确为止。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出示写有生字的字卡,教师随意抽字卡,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3)组词游戏。

过渡:

同学们,识字还有个好办法,那就是把字组成词语。

看哪个小朋友脑筋最灵活,给下面这几个字组组词吧。

(教师出示字卡,学生抢答比赛)

2.多种形式读课文。

(1)指名读。

 

过渡:

我们跟着这队少先队员去了海边、山村、公园,谁能把这些美景再给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呢?

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合作读)。

(2)(展示海边、乡村、公园美景图或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音频)师生配乐齐读课文,还可以对读、拍手读、开火车读等。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

今天的这节课真是一节轻松、愉快的课,因为我们去了那么多美丽的地方,欣赏了那么多美丽的风景,老师也想带着同学们去大自然中来一次真正的旅行!

这节课,我们反反复复读了课文,有些同学差不多能背诵下来了,真棒!

而且,这节课我们没有像前面那样把生字单独拿出来在课前学习,而是把它们放在课文中,随着句子、词语来学习。

大家觉得这种识字方法好不好?

识字的方法有很多,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在今后的学习中,让我们一起总结更多识字的好方法吧!

我们也进行了数量词的训练,但只是提及了一下,在下节课,我们就将重点学习数量词,要知道,它们可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它们有多重要呢?

大家下节课就知道了。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总结本课学习的识字方法。

(2)积累文中提到的数量词,尝试着运用数量词。

六、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处、园”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了解数量词。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要点把握

1.会写9个字;背诵儿歌。

2.掌握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积累常见的数量词。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1.做“摘苹果”游戏,复习生字。

导语: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现在你还能准确地认出它们吗?

咱们来做个小游戏吧!

预设:

课件出示苹果树,玩“摘苹果”游戏,读对了就能摘下一个苹果,看谁摘得多,以此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也可以用其他形式来检查。

2.通过拍手歌,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拍手歌,学生边读边拍手,和同桌玩一玩)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海鸥展翅飞。

你拍二,我拍二,一片沙滩在眼前。

你拍三,我拍三,一艘军舰真好看。

你拍四,我拍四,一条帆船向前驶。

你拍五,我拍五,一方鱼塘许多鱼。

你拍六,我拍六,一块稻田庆丰收。

你拍七,我拍七,一行垂柳燕子戏。

你拍八,我拍八,一座花园开满花。

你拍九,我拍九,海滩边上走一走。

你拍十,我拍十,乡村风光真美丽!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出示相关图片,整体感知美景。

过渡:

上节课我们一起郊游,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咱们再去欣赏一下吧!

请大家看着屏幕,一起说说都有哪些景物。

预设:

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呈现:

出现一个场景图,学生找出场景图中的景物,教师运用课件给出相应的词语,把相关词语和具体景物一一对应起来。

然后仅出示场景图,教师指景物,学生自.由说出相关的景物名,看谁说得又快又准。

2.循序渐进,学习数量词。

(1)背一背:

大家能背诵哪一小节呢?

(学生试着背诵)

(2)评一评:

在大家的背诵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只漂亮的海鸥,一处繁忙的港湾……大家看,像“一只、一条、一艘”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作“数量词”。

(板书:

数量词)你们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画出来吗?

(教师在评价中导学)

一只、一条、一艘、一处、一方、一块、一行、一片、一道、一座、一丛、一群、一面、一把、一队。

提示:

“一方鱼塘”中的“一方”作为数量词,一般用来形容方形的物品,如“一方砚台、一方手

帕”;“一方”也专指用地、土地,如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一方水土”。

(3)读一读:

读文中的数量词,注意“一”的变调。

指导:

“一”在单用或词尾读一声,如第一(yī);在四声前面读二声,如一(yí)片;在一、二、三声前面读四声,如一(yì)只、一(yì)群、一(yì)把。

(4)填一填:

出示由16个短语组成的4幅场景图,学生对照图片,完成练习。

海鸥沙滩军舰帆船

鱼塘稻田垂柳花园

小溪石桥翠竹飞鸟

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

(5)练一练:

创设语境,练习运用量词。

我们先来到美丽的大海边,看到了一()海鸥,一()帆船,一()军舰,一()港湾;我们又来到乡村田间,看到了一()鱼塘,一()稻田,一()垂柳,一()花园。

(6)说一说:

拓展运用,看谁说得多。

一艘()一片()一座()一面()

一条()一只()一群()一道()

3.学生拿出在第一课时画的图片,在图片相应的地方写上数量词与景物。

过渡:

同学们,你们上节课画的画还在吗?

现在请大家拿出来,看看你画的景物都有哪些。

它们有些可能是课本上提到的景物,有些是你自己想象的景物,你们能用恰当的数量词来描述它们吗?

请大家工工整整地写在相应景物的旁边。

(引导学生运用“数量词+事物名称”的形式说说画面)

示例:

在画的一棵树旁边写上“一棵树”,在两朵云旁边写上“两朵云”。

三、指导书写,练习背诵

1.指导学生写字。

过渡:

在刚才的学习中,大家读了,说了,嘴巴越来越灵活了,老师还想检验下同学们的字写得好不好。

大家有信心吗?

(1)课件出示“园、孔、旗、领、群”等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观察教师范写,注意笔顺。

◆书写指导

园“口”大、扁;“元”次横在横中线上侧,竖弯钩的竖段在竖中线右侧。

处横撇的折点抵竖中线,捺从横中线起笔,笔程长,捺脚低;“卜”的竖起笔高,点收笔于横中线。

桥左窄右宽。

“木”捺写成点;“乔”三个撇写法各不相同:

起笔撇要平,第三笔撇往左靠,与木字旁穿插,第五笔撇写作竖撇。

(4)学生根据范字和教师指导自己书写生字。

(5)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和结构美。

小结:

本课要写的9个字,从结构上来分,“桥、群、队、旗、铜、领”是左右结构,“园”是全包围结构,“号”是上下结构,“巾”是独体字,“处”是半包围结构。

在写字时,我们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占格大小以及笔画的穿插,注意书写的姿势。

2.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2)根据教师提示,试着背一背课文。

(课件出示相应的场景图)

(3)师生“对口令”游戏:

教师说数量词,学生说相应的事物。

(4)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试着背诵课文,师生评出“记忆之星”。

四、课外延伸,作业设计

1.课件出示另一首数量歌,学生读一读,找出其中的数量词。

过渡:

同学们将课文中的数量词学得很好,一起读一读下面这首《量词歌》。

量词歌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鲤鱼四只鸭,五本书,六支笔,七棵果树八朵花,九架飞机十辆车。

2.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数量词说一说。

3.课后作业。

(1)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朗读训练,学习数量词(教学重点)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去了海边、乡村和公园。

老师最喜欢的是乡村的景色。

下面请大家拿起课本,听老师把第2小节读一读。

(师范读)

师: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里的景色,就请看着课本,读给你的小伙伴听。

(学生读课文)谁愿意大声地读出来,让大家欣赏?

生:

我也最喜欢乡村的景色: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

一行垂柳,一片花园。

师:

多美的乡村啊!

生:

我最喜欢公园的景色:

一道小溪,一座石桥。

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师:

这也是让人迷恋的景色。

还有吗?

你最喜欢哪里的景色?

生:

我最喜欢海边的景色:

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

师:

读得多好呀!

老师仿佛来到了优美的海边。

师:

我们现在进行一场朗读接力赛。

第1、2组读第1小节,第3、4组读第2小节,第5、6组读第3小节。

请大家拿起课本,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学生接力读课文)

师:

请大家放下课本,站起来,看大屏幕,让我们配着优美的音乐,做着自己喜欢的动作,尽情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这美丽的大自然。

(音乐起,学生齐读课文)

师:

请坐,大家读得多高兴呀!

(出示写有“海鸥、帆船、港湾”等词语的词卡,将词卡贴到黑板上)这些词语听你们读得入了迷,和他们的数量词朋友都走散了,你们愿意帮它们找回自己的朋友吗?

生:

愿意。

师:

找朋友,找朋友,谁来帮我找朋友?

生:

我愿意帮你找朋友。

师:

请你帮我找朋友,快快把它贴上去,贴上去。

(找朋友的音乐起)

(学生拿着手中的数量词贴到黑板相应的词语旁边)

师:

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找对了吗?

大家读一读。

生:

一片沙滩,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块稻田,一方鱼塘,一道小溪,一行垂柳……

师:

都找对了。

现在让我们再来比一比,把手中的生字卡片读一张,摆一张,一边读,一边摆,开始吧!

(学生活动)

赏析: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抓住了七八岁孩子爱做游戏、爱表达、好动等性格特点,创造了一个个情境,让学生开心地读、踊跃地说、积极地活动。

学生兴致勃勃地读课文、做游戏、学数量词,一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就在这样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掌握了本课的学习重点。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十分认真,充分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我觉得成功教学本课的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一是开篇巧设郊游这一情境,营造了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了乐趣。

二是自主学习,随文识字。

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兴趣和感情记忆的东西是深刻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还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交流识记生字,总结识记技巧,以解决识记生字的问题。

三是创设情境,认识数量词。

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数量词的扩充训练,了解数量词的意思和作用,使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也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场景歌人教部编版

《树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松、柏、杉、桂”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4、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5、培养学生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

2、会写“松、柏、杉、桂”4个生字。

难点:

1、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幻灯片。

学生准备:

课前观察相关树木,收集树木的资料。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儿歌视.频《大树妈妈》,导入新课。

孩子们喜欢听儿歌吗?

(生:

喜欢)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吧。

名字叫《大树妈妈》。

大树妈妈真有爱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树木的儿歌《树之歌》。

(课件出示课题)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看“树”这个字是什么偏旁?

(“木”字旁)“木”字旁一般与树有关。

《树之歌》讲的就是关于树的儿歌。

请孩子们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导入:

儿歌中写了哪些树呢?

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吧。

1、请孩子们读一读这首儿歌。

要求:

(1)自.由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

儿歌一共介绍了几种树?

把它们的名字圈出来。

2、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吗?

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

你们找到了哪些树呢?

请按顺序来说一说。

生汇报:

找到了11种树木。

有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3、学习词语,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带拼音树木名称。

老师把它们请到大屏幕上了,谁来读一读它们的名字。

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梧桐”连读第二声,“枫、松”后鼻音、“松”平舌音、“杉”翘舌音。

(2)课件出示去拼音的树木名称。

去掉了拼音小帽你们还认识吗?

(开小火车读)

(3)课件出示生字:

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①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需要我们认识的生字宝宝呢?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

都是左右结构。

生汇报:

都是木字旁。

生汇报:

都是形声字。

左边是表示与树木有关的“木”字旁,右边是表示读音的字。

师总结:

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树木,右边的字就提示了它们的读音,真有趣!

像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