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盐产酯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21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耐盐产酯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耐盐产酯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耐盐产酯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耐盐产酯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耐盐产酯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耐盐产酯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docx

《耐盐产酯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盐产酯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耐盐产酯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docx

耐盐产酯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耐盐产酯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

黄桂凤,童辉绍,苏诗琪,施俊博,唐敬军,叶志林,蒋敏华,马小雯,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300)

摘要:

为了提升高盐发酵酱类产品的风味,从自然发酵的辣椒酱中筛选高产酯的菌种。

通过发酵筛选和产物分析,获得1株乙酸乙酯高产菌种DZ-3。

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8SrDNA分子生物学分析,菌种DZ-3被鉴定为皮状丝孢酵母。

通过氮源和发酵条件的优选试验,确定菌种DZ-3最佳氮源是酵母膏,最佳的摇瓶发酵条件为:

温度28°C、初始pH6.0和转速200rpm,乙酸乙酯的最高产量达3.84g/L。

以含有0~180g/L氯化钠的培养基中进行耐盐性试验,菌种DZ-3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

关键词:

产酯酵母;耐盐;筛选;鉴定;特性

Screening,Ident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Salt-tolerantandEster-producingYeast

HUANGGui-feng,YEZhi-lin,MAXiao-wen,SUShi-qi,JIANGMin-hua,TANGJing-jun,SHIJun-bo,

TONGHui-shao,CHENWei-xin,LIJing,DENGMao-cheng

(GuangdongIndustryTechnicalCollege,Guangzhou510300)

Abstract:

Inordertoupgradetheflavorofhigh-saltfermentationpasteproducts,highester-producingandsalt-tolerantstrainswerescreenedfromnaturalfermentationchilisauce.ThestrainDZ-3withthehighestester-producingcapabilitywasobtainedbyfermentationscreeningandproductanalysis.DZ-3wasidentifiedasTrichosporoncutaneumbyusingthe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physiologicalandbiochemicalcharacteristicsand18SrDNAsequencesanalysis.

Bymeansofoptimizationtests,theoptimalnitrogenresourceforstrainDZ-3wasyeastextractandthebestfermentationconditionsforethylacetate-producingweredeterminedastemperatureof28°C,initialpHof6.0androtationspeedof200rpm.Thehighestyieldofethylacetatereached3.84g/Lwiththeoptimalcondition.Seriesofsalttolerancetestswereperformedinamediumcontaining0~180g/LsodiumchlorideandstrainDZ-3showedgoodsaltresistance.

Keywords:

ester-producingyeast;salttolerant;screen;identification;characterization

引言

酯类是酒类、酱类的重要香气物质,这些产品中常见的酯类有甲酸丁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等[1-2]。

产酯微生物通常有酵母菌、霉菌和细菌,酵母菌在产酯的研究及应用中较为普遍[3-5]。

但是,由于我国酱类发酵的盐度较高,风味品质不仅要求微生物具有较高的产酯能力,还对微生物的耐盐性有很高的要求。

随着高端发酵型酱类的市场需求日益扩大,耐盐产酯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逐渐成为发酵型酱类领域的热点。

为了提高发酵型酱类的风味品质,本实验主要探索耐盐产酯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基本特性。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主要试剂

筛选材料:

自然发酵的辣椒酱;无水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

色谱纯,市售;其它试剂:

市售。

1.2富集培养与平板分离

富集培养基:

葡萄糖50g/L,乙醇10%(v/v),酵母膏10g/L,NaCl100g/L,KH2PO42.0g/L;先将乙醇以外的组分溶于纯净水,调节pH至4.5,121°C灭菌20min,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无水乙醇,混匀。

平板培养基:

葡萄糖20g/L,酵母膏10g/L,蛋白胨10g/L,琼脂20g/L,pH4.5。

斜面培养基的组成同平板培养基,pH7.0。

称取10g自然发酵辣椒酱,接入200mL的富集培养基,置于28°C、200rpm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4h。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梯度稀释培养液,涂布于平板培养基上,28°C培养36h。

从平板上挑取单菌落,接入斜面培养基,28°C培养24h,放入4°C冰箱保藏,备用。

1.3产酯酵母的筛选

摇瓶发酵的基础培养基:

葡萄糖50g/L,酵母膏4.0g/L,KH2PO42.0g/L,MgSO4·7H2O0.5g/L,pH7.0。

用接种环挑取上述分离菌株的斜面菌种,接入发酵培养基,100mL发酵培养基的接种量为1环,置于28°C、200rpm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4h。

然后,检测各菌株发酵液中的总酯,根据检测结果筛选出酯类高产菌株。

1.4总酯的测定

在8000rpm的条件下对发酵液进行离心20min,收集清液,加入等体积的纯净水,于100°C进行蒸馏,直至馏出液为总体积的50%。

然后,采用回流皂化法测定馏出液中的总酯(以乙酸乙酯计)[6]。

1.5产物的GCMS分析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QP2010Plus(日本岛津公司)对馏出液中的组分进行分析。

GC条件:

进样口温度250°C,色谱柱Rtx-WAX(30m×0.25mm×0.25µm),柱温35°C,保持2min,程序升温10°C/min,至250°C保持5min,载气He,流速1.0mL/min,柱前压68kPa,分流比10:

1,进样量1μL。

MS条件:

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扫描范围10-400,离子源温度230°C,检测器电压1.20kV,GC/MS接口温度250°C。

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等作为标准品。

1.6菌种鉴定

参照《酵母菌的特征与鉴定手册》中的鉴定方法[7],对筛选所得的高产菌株进行显微镜检查和生理生化试验,并利用扫描电镜进行菌体形态观察和摄像。

参照文献的方法[8],采用通用引物(5′-GTAGTCATATGCTTGTCTC-3′和5′-TCCGCAGGTTCACCTACGGA-3′)对18SrDNA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纯化后,送至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公司进行序列测序,将拼接后的序列输入NCBI(http:

//blast.ncbi.nlm.nih.gov)中进行同源性检索,从而对高产菌株进行18SrDNA鉴定。

1.7氮源对产酯的影响

分别以酵母膏、尿素、NH4Cl、NH4NO3、(NH4)2SO4等作为摇瓶培养基的唯一氮源,在发酵培养基中接入高产菌株的斜面菌种,在28°C、200rpm的条件下发酵24h,检测酯类的产量,根据测定结果优选氮源。

1.8发酵条件对产酯的影响

以1.7中优选所得的氮源为唯一氮源,配制培养基,接入高产菌株的斜面菌种,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初始pH和摇瓶转速下进行发酵,检测酯类的产量。

1.9盐度对产酯的影响

在1.7和1.8的实验基础上,将不同用量的氯化钠添加至培养基中,经摇瓶发酵,检测酯类的产量。

2结果与讨论

2.1产酯菌株的筛选

从平板中挑取了82个单菌落,经摇瓶发酵筛选,获得产酯菌株7株,总酯的产量如图1所示。

7株菌总酯产量的范围为0.65~3.87g/L,其中,菌株DZ-3的产量最高。

王旭亮等从清香型酒醅中筛选获得一株异常毕赤酵母Ac-19,该菌发酵4d的总酯产量约为1.572g/L[9]。

宋韡等利用从汾酒大曲中分离获得的异常汉逊酵母NZ-19-1,在优化条件下发酵7d,产酯量达到2.9g/L[10]。

与文献报道的产酯率相比,菌株DZ-3具有较高的产酯能力,故被选为进一步研究的菌株。

图17株菌株的总酯产量

Fig.1Totalesteryieldproducedform7strains

2.2酯类的GC-MS分析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菌株DZ-3发酵液的馏出液进行分析,各组分的GC-MS图谱如图2所示。

图2中主要存在3个峰,第一个峰(2.769min)对应的组分是乙酸乙酯,第二个峰(3.462min)对应的组分是乙醇,第三个峰(6.975min)对应的组分是水。

经GCMS分析,菌株DZ-3所产的酯类物质以乙酸乙酯为主,其产量为3.84g/L,与总酯测定的结果十分接近。

图2菌株DZ-3酯类产物的GC-MS

Fig.2GC-MSspectrumofesterproductderivedfromstrainDZ-3

2.3菌种DZ-3的鉴定

菌种DZ-3在平板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白色、圆形、中央凸起、边缘整齐。

通过载片培养物制作和显微镜观察,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与摄像,扫描电镜(×5000)下的菌体形态如图3所示,发现菌体呈椭圆形,有假菌丝和子囊孢子的形成。

部分生理生化试验项目的结果如表1所示,菌种DZ-3可利用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进行发酵,可利用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可分解利用尿素,不能产生胞外类淀粉多糖。

通过对菌种DZ-3的18SrDNA进行PCR扩增,获得1762bp的序列,在NCBI中利用BLAST程序与数据库的序列进行比对,发现菌种DZ-3与TrichosporoncutaneumSJH05(登录号:

EF114682.1)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它们的同源性达99%。

利用软件MEGA5.2以Neighbor-joining法对菌种DZ-3构建系统发育树,如图4所示。

根据菌种DZ-3的形态特征、部分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8SrDNA分子生物学特征,可确定它为皮状丝胞酵母(Trichosporoncutaneum)。

图3菌种DZ-3在扫描电镜(×5000)下的形态

Fig.3SEMphotographsofcellmorphologyofstrainDZ-3(×5000)

表1生理生化试验情况

Table1Physiologicalandbio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strainDZ-3

试验项目

结果

葡萄糖发酵

果糖发酵

麦芽糖发酵

蔗糖发酵

硝酸盐利用

产类淀粉物质

脲酶试验

+

+

+

+

+

-

+

注:

“+”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图4菌种DZ-3的系统发育树

Fig.4Thesequencephylogeneti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