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应物流研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1241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供应物流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企业供应物流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企业供应物流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企业供应物流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企业供应物流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供应物流研究.docx

《企业供应物流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供应物流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供应物流研究.docx

企业供应物流研究

企业供应物流研究

 

学生姓名:

黄慧

学号:

1015055123

所在系部:

管理系

专业班级:

10gb物流管理1班

指导教师:

明均仁

日期:

二○一一年十二月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食品之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食品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供给能力迅速扩大,供给产品多样性增加等趋势.如今,食品行业占国民经济很大比重,它已经成为肩负着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增加我国国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是,我国的食品行业仍然存在着繁荣下难以掩饰的悲哀.在21世纪的今天,外部市场环境变幻莫测,顾客消费心理难以揣摩,食品行业出现了以下不能回避的尴尬和无奈:

 首先,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但要求产品新鲜,还要求生产无污染;不但要求种类多样,还要求配送及时迅速.总之,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食品消费结构成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购买动机却趋向多品种少数量模式。

但食品行业现有的软件和硬件设备还不能满足人们"多品种,少数量"的消费模式.

 其次,食品运送过程中浪费严重,物流占食品成本很大比重.据估计,中国每年有总值七百五十亿元人民币的食品在运送过程腐坏。

一些容易腐坏食品的售价其中七成便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弄坏货物的支出。

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我国食品业现有人员对食品物流理论研究及供应链管理认识不足,是造成了我国某些食品零售价格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最后,中国食品物流供应链被定位为“昂贵,耗损食品,无利可图,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我国食品行业有着负面的公众形象.据统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为24万人,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1/10。

这为我国食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创造了不利因素,也使我国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缺乏信心和忠诚度.

  我国加入WTO已经走过了一年的历程,在这段时间里,我国的食品行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从传统单一向现代的多样、快捷化变化。

对食品产业来说,就提出了提供"更好的质量、更大的柔性、更多的选择、更高的价值和更低价格的服务"等要求。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跟上市场的脚步,我国的食品行业必就须不断的缩短产品开发研制时间、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周期。

中国大地目前兴起了一股"物流热",物流被成为"第三利润>利润源泉"和"冰山的一角",充分说明了其将会带来的巨大的潜力和成本节约.一般来说,物流的定义是:

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物流是一个提供整合的服务和理念,它将以往独立的生产和运输过程综合起来,从全局化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而我们食品行业面临的众多问题,恰恰就是需要物流软件的管理思想和硬件的物质支持.将物流引入食品行业,是我国食品行业势在必行的改变和趋势.

1.2食品供应物流概念及组成

1.2.1食品物流概念

供应物流是指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物资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应管理,也称为原材料采购物流。

它是生产物流系统中相对独立性较强的子系统,并且和生产系统、财务系统等生产企业各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资源市场、运输部门有密切的联系。

供应物流是企业为保证生产节奏,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率进行发挥着保障作用。

企业供应物流不仅要实现保证供应的目标,而且要在低成本、少消耗、高可靠性的限制条件下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因此难度很大。

食品物流是食品流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它所指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食品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动。

食品物流学既是食品科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物流和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1.2.2食品物流的特点

食品物流相对于其他行业物流而言,具有其突出的特点:

  一是为了保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食品安全性,食品物流要求高度清洁卫生,同时对物流设备和工作人员有较高要求;

  二是由于食品具有特定的保鲜期和保质期,食品物流对产品交货时间即前置期有严格标准;

  三是食品物流对外界环境有特殊要求,比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四是生鲜食品和冷冻食品在食品消费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食品物流必须有相应的冷链。

1.2.3食品物流的组成

1、采购。

采购工作是供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衔接点,是依据生产企业生产——供应——采购计划来进行原材料外购的作业层,负责市场资源、供货厂家、市场变化等信息的采集和反馈。

2、生产资料供应。

供应工作是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的衔接点,是依据供应计划一消耗定额进行生产资料供给的作业层,负责原材料消耗的控制。

3、仓储、库存管理。

仓储管理工作是供应物流的转换点,负责生产资料的接货和发货,以及物料保管工作;库存管理工作是供应物流的重要部分,依据企业生产计划制定供应和采购计划,并负责制定库存控制策略及计划的执行与反馈修改。

4、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工作是原材料接货、发货、堆码时进行的操作。

虽然装卸、搬运是随着运输和保管而产生的作业,但却是衔接供应物流中其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食品供应物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食品供应物流现状

食品工业是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随着食品工业的持续发展,食品行业对物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我国各类食品的年产量达10亿吨,占世界食品总量的16%,其中肉类、水果、水产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

但是,目前我国的食品工业产成品每年在运输和储存方面的损失超过千亿元。

据统计,仅仅由于冷链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整个物流费用就占到易腐食品成本的6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生产与流通的主导因素。

构建我国食品行业的现代物流平台,通过变革将传统的基础物流向食品供应链现代物流转变,并逐渐使之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已成为现代食品物流行业面临的主要课题。

  食品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扩大,这些易腐食品均离不开冷链物流,冷链物流市场存在很大空间。

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大约在10%,这对冷链物流的发展来说是好事,但对冷链物流行业本身也是个挑战。

由于我国食品冷链起步较晚,在食品物流这一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整个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

目前大约75%肉类、6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

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

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

  虽然食品冷链物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专业人员缺乏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我国第三方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企业才刚刚开始兴起,发展极不成熟,绝大部分新成立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原有从事冷藏运输或仓储的企业转制而成,企业规模小、网络不健全、市场覆盖面较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食品冷链物流服务。

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业市场规模不大,区域性特征较强,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第三方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袖。

近年来,我国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奶类等的生产发展很快,年均增长率分别达约11%、25%、8%、12%、24%和7.8%;其运输特点是运量增长较快,主要以新鲜状态进行运输。

水产品产量与养殖面积增长较快,水产品生产结构与品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淡水产品比例增加较大,海水产品已由以鱼类为主转变为以其它类(虾、贝类等)为主;淡水产品尽管仍以鱼类蟹、为主,但其比例有所下降。

但是我国农产品产后又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

目前,我国蔬菜类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只有5%,肉类15%,水产品是23%。

而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入冷链流通在95%以上。

我国的冷藏运输,长期以来以铁路冷藏运输为主。

目前,铁路部门有加冰冷藏车3500余辆人,机械冷藏车1800余辆,这些车辆担负着我国近20%的易腐食品的运输任务。

公路冷藏运输发燕尾服也较快,目前约有15000辆冷藏保温汽车,其中机械冷藏汽车占15%左右,主要担负着大城市内、靠城市的生产基地到市场的运输任务,以短途运输为主。

水上冷藏运输能力较小,现有各种类型的冷藏运输船近200艘,总容量为10万吨左右,多为内河或沿海的短途运输。

公路运输生鲜货物以其方便,快捷,灵活,门到门,风险小,货源组织容易等特点,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20%增加到了80%以上。

铁路运输鲜活货物的运量从1992的近1700万吨骤减到2003年的494万吨。

2.2食品供应物流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向小康社会的过渡,我国的食品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供给能力迅速扩大,供给产品多样性增加等趋势。

如今,食品行业已经成为肩负着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增加国民收入重任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是,面对变幻莫测的外部市场环境和不容回避。

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行业一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对市场把握不准、计划频繁调整、生产要么过剩要么不足、批号老化、全国范围工厂间调货、客户要货批量减少、渠道渗透及产品铺货率不够高、产品推广不理想、责任难以划分、横向协调较难,配送陷入被动操作等。

加上食品物流链本身具有的链条长,运转起来难度大,管理起来难度大,并且对人员设备的清洁卫生等都有特殊要求。

而食品行业的物流更是个小生产、大流通的物流,创造的利润价值低,更是造成食品物流供应链的问题层出不穷。

首先,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呈现出向个性化和多元化趋势。

不但要求产品新鲜,还要求绿色、环保、无污染;不但要求种类多样,还要求配送及时迅速。

但食品行业现有的软件和硬件设备还不能满足人们“多品种,少数量”的消费模式。

其次,食品运送过程中浪费严重,物流成本比重很大。

据估计,中国每年有总值近千亿元人民币的食品在运送过程腐坏。

一些容易腐坏食品的售价中有七成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损坏货物的支出,这个比例令人触目惊心。

我国食品业现有人员对食品物流理论研究及供应链管理认识严重不足,这也是造成我国某些食品零售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第三,食品供应链环节监管不到位,食品行业的质量事件接连不断,相继发生不同程度的食品安全问题,多次出现食物中毒事件,令许多家庭对国产品牌的食品丧失信心,不得不花很高价格购买外国品牌的产品,这严重损害了顾客利益。

目前,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从传统的单一向现代的多样、快捷化变化。

这对食品产业提出了“更好的质量、更大的柔性、更多的选择、更高的价值和更低价格的服务”等要求。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跟上市场的脚步,我国的食品行业必须重新设计或优化供应链,不断地缩短产品开发研制时间、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周期。

引进先进的食品物流供应链管理思想,将食品生产链的上下源头有机结合起来,以一体化供应链运作体系来提高食品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我国食品行业的不二选择。

2.3造成食品供应链出现诸多问题的因素分析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积重难返,目前全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尚未形成,专门用于食品运输的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运输通道更是无从谈起。

还有不少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长期不合理,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致使食品供应链物流阻塞时有发生,甚至使食品供应链频繁出现断链现象。

2、港口设备和仓储设施严重不足

我国目前的港口设备和仓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发展滞后,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食品供应链。

现实中所谓的食品供应链,充其量不过是一般商品供应链的简单延伸而已,根本无法适应食品安全呼声日高及食品贸易国际化的要求。

3、食品运输专用车辆投运率极其低下

目前我国易腐保鲜食品的装卸搬运,装船卸船,装车卸车,都是在露天作业,不是按照ISO9001:

2000质量标准或安全食品供应链标准ISO22000:

2005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也无法达到HACCP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要求。

此外,在我国现有的公路食品运输总量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大约只有20%左右,其余80%左右的果蔬、禽蛋、肉食、水产品大多是用普通箱式货车运输,甚至直接用普通卡车运输。

4、食品供应链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形成

信息化水平较低,尤其是能反映物流现代化水平的物流信息技术和装备设施,如RFID、GPS、EDI、CRM、ECR、JMI、CPFR、SCOR技术,以及农产品食品保鲜技术、低温制冷技术、冷链设计技术、智能化仓储和配送技术与装备等在食品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普及程度比较低,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运作水平和运作效率,延缓了我国食品供应链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和速度。

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低,食品供应链上的信息阻塞,不够透明和畅通,供应链各环节时常脱钩,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风险。

3

食品物流供应链问题应对措施

3.1发展食品物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充分发挥食品物流的桥梁作用。

餐饮企业、超级市场、专卖店、大型企事业单位等通过物流链获得安全优质产品和现代化配送服务。

生产企业则获得生产订单,按照标准生产出安全的产品,保证了产品出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食品消费结构向多元化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购买动机已趋向多品种、少数量模式。

一般食品的附加值并不高,而品种数量却非常大,需要在短期内快速分拔到所有地方。

这对我国目前落后的物流业是一大挑战,要求食品物流达到快速、多样化等标准。

物流为我国食品行业“多品种、大批量”的生产和顾客 “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支持。

 

2.保障食品安全的需要。

民以食为天,食品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运销保鲜技术是目前影响食品物流的突出问题之一。

“新鲜”是食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食品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大大限制了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要求。

流通中的物流环境与运作也是影响食品安全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由于食品的安全标准,食品原料种植和采购、生产、流通加工和配送每一环节都影响食品安全卫生,所以食品物流较其它行业物流更重 

视一体化模式。

3.减少食品仓储和运输方面的损耗。

我国食品工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许多食品企业从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到销售物流的整个供应链,还停留在传统的储运模式上,不仅使企业不能集中财力、物力、人力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竞争,而且还使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道路建设、现代化冷藏储运基础设施落后,每年在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乳制品和其他容易损坏的食品物流成本占产品售价的七成以上。

缺乏训练有素的食品物流供应链管理人员和现代化冷藏储运基础设施,是导致每年数亿元食品浪费和损失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食品物流不畅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

冷冻食品供应链已经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关注课题。

 

3.2发展我国食品物流的对策及建议

1、改进和完善食品供应链的运作机制

基于我国食品行业面临的新环境,要解决与食品物流密切相关的食品多样快捷化要求、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规模效益等问题,就要求引进先进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思想,将生产链的上下源头有机结合起来,使供应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形成新兴的“双赢”关系。

供应链管理是对产品从原材料生产、物资采购、产成品制造到商品批发分销、零售的所有企业协同过程的管理,它不同于企业内部管理,更不同于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

它是一个企业的战略层面的取向,更多的是战略决策与协同标准的管理。

针对食品行业的特定性,渠道订单管理。

2、加强对食品物流设施的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物流硬件设备和物流管理软件。

在实行物流外包的同时,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硬件设备和人员管理水平。

推进集约化共同配送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实施配送、流通、加工一体化,引入先进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用现代物流技术推进食品物流合理化。

建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相关科研单位重点支持一些涉及食品物流设施的课题研究,重点扶植一些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

对先进设施的推广应用,政府短期内可给予一定的补贴,促进食品行业物流的发展。

3、构建食品供应链。

食品物流产业涉及到多个组成单位,从开始的原料运输、食品加工生产到运往配送中心, 直至零售商和到被消费者消费的全过程。

由于其中的每一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整个物流过程,需通过变革将传统的基础物流向整合物流模式——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转变。

就是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地结合成一体,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一套方法。

供应链管理涵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其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产生的价值最大化。

构建我国食品行业的现代物流平台,改革传统的作业模式,是现代食品企业面临的主要课题。

食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合作,自身专注于对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规模效益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

食品物流供应链系统就是通过将供链上下游的原料提供商、生产商和零售商等联合起来,使企业间的关系由传统的

“竞争”转为“双赢”,从全局化的角度来找到最优的方案。

同时,物流供应链还可以将顾客与企业紧密结合,快速反映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从而全面提高食品行业综合竞争力。

4、加快食品物流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国食品物流缺少标准,物流质量保障体系薄弱,缺少高效率的配送体系。

今后须加快食品物流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建立起食品物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食品企业与政府与物流行业协会合作,共同建立和完善食品物流的法规和制度,从根本上改变食品物流的负面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形象和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由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行业提供食品物流的交流平台,建立食品供应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发展食品物流配送的网络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食品安全。

共同打造中国食品行业"健康、绿色"的新形象。

5、构建食品物流信息化体系。

食品物流业的信息化起步比较晚,信息化的基础比较薄弱,不像零售业有多年接触信息技术的经验。

因此,食品物流业的管理和运作方式比较传统,存在管理落后、运作效率低等问题,远远达不到现代物流的水平。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食品物流业的这种状况必然受到挑战。

网络技术、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必将为食品物流行业整合现有资源、提高运作效率提供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同时建立食品物流全程监控与可追溯系统,为食品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食品监管部门提供一个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工具。

6、推动物流外包,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

作为物流的先进模式,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和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方向。

第三方物流已占物流市场的相当比例:

日本为80%、美国为57%、德国为23%、法国为27%、英国为34%;而我国仅为18%,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在华外资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数据表明,大陆的外资企业90%将物流业务外包,占整个大陆物流外包市场的70%。

说明大陆本土企业急需转变观念,因为“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不仅无法降低成本,而且也无法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7、通过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

尤其是增加内陆地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优化全国路网布局,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路网布局合理、交通设施完善、交通功能强大、交通方式多样互补、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和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

在建设资金的筹措和投入上,可以考虑采用国家扶持、地方自筹、民间集资、中外合资以及BOT等多种筹资形式,通过实施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并使运输绿色化,开辟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食品运输通道,并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将其联结起来,在全国范围内构建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绿色运输网络和联运系统。

8、政府机构适当介入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不在于管制,而在于规范和疏导。

在我国地域分割与行业分割已经严重阻碍了物流业的健康成长,服务商若要提供全国范围的物流服务,就必须取得按省份的和运输方式的多个运营许可证。

这种做法极大地阻碍了物流市场的整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物流提供商的市场份额超过2%。

 

4推进食品物流合理化

基于我国食品行业面临的新环境,要解决与食品物流密切相关的食品多样快捷化需求、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规模效益等问题,就要求引进现代的供应链物流思想与技术以推进食品物流合理化。

 

一、采用食品“延迟”生产战略 

顾客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显现个性化、方便化趋势。

不同消费者对同一食品的要求有很大差异,我们很难预测到消费需求的准确数据,等收到零售商的食品订货单后再进行食品全过程生产则延长了前置期。

这与顾客对食品快速变化的偏好是不相符的。

利用“延迟”生产技术可有效的利用总体预测的信息,缩短交货期和有效降低食品生产、销售成本。

这些技术包括通过设计食品和生产工艺,可以把制造何种食品和差异化的决策延迟到开始进行生产时,使一类或一系列产品延迟区分为专门的产成品,这种方法称为延迟产品的 差异,即食品生产的通用工序和特色化工序进行分离。

分离点之前的食品生产是可预测的,能大批量生产,效率最大化;分离点后依靠顾客对食品的个性需求驱动对食品进行特色化,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 求。

因此,从时间角度考虑,我们尽可能将分离点推迟,即向生产过程下游移动,如将食品生产的最后段工艺 (特色化包装、份量大小分级、营养成分添加、顾客额外要求等)延迟到收到客户的订单以后来完成。

 

二、推进集约化共同配送 

物流中的配送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厂家直送、一般配送、共同配送等。

物流配送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服务水平与降低配送成本。

目前食品物流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的运输己成必然趋势。

从配送成本角度考虑,共同配送较厂家直送、一般配送更为经济,所谓共同配 送,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所述:

是为提高物流效率, 对许多企业一起进行配送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