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1133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docx

《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docx

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1)

主备人

曹丽华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7~2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讲解,练习

媒体运用

ppt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

出示:

根据下列问题分别说出数量关系。

(1)松树和柏树一共有多少棵?

(2)松树比柏树多多少棵?

(3)平均每人摘多少个苹果?

(4)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二、预习检查。

谈话:

同学们,你们有去过商场购物吗?

出示商场购物情境图,提问:

如果你有100元,这些商品你想买什么?

还剩多少元?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启发引导。

三、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

谈话:

小明和爸爸今天也到商场购物,它们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他们可能买什么?

提问:

小明和爸爸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能花多少元?

学生计算,并说出多种可能,教师相应板书。

明确:

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因为选择不同,有多种选法。

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2)出示问题:

小明和爸爸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讨论:

最多剩下多少元?

再指名汇报。

师小结:

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

提问: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

①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

②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

引导:

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①一共用去多少元?

130+85=215(元)

②剩下多少元?

300-215=85(元)

(3)想一想:

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提问: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

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①最多用去多少元?

24×3=72(元)

②最少找回多少元?

100-72=28(元)

2.思考: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

我们要在读题后要弄清题目里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

四、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出示问题

(1),引导分析:

从“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想到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追问:

有了这样的数量关系,要求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

(2)学生独立分析问题

(2),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再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教师强调:

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观察表格,并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启发。

提示:

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再将总人数减去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即可求得足球组的人数。

3.完成教材第29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

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数量关系。

师提示:

这两题都要先算四个茶杯的总价。

五、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想起:

根据问题想数量关系——看需要的条件——确定先求什么

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9页第3题。

2、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24页。

3、预习作业。

课本29页例2,预习画线段图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2)

主备人

曹丽华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9~3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几倍求和(差)、比多(少)求和】。

教学难点

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讲解,练习

媒体运用

ppt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口算练习。

18×50=48×30=60×20=500×5=20×80=403×2=23×20=6×8-30=64×10=8×7+30=

二、谈话引入

谈话:

同学们,咱们身上穿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

你有自己去买过吗?

今天,我们就去商场看看。

三、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2的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题意。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画线段图。

提出问题:

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追问:

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

引导: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

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①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

(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

48元

裤子

②上衣价钱的线段该怎么表示?

画多长呢?

(学生讨论)

引导:

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要画这样的3份。

(指名板演)

48元

裤子

上衣

(3)列式解答。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你是怎么列式的?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①方法一:

先算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144+48=192(元)。

②方法二:

先算一套衣服一共有几个48,1+3=4;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4=192(元)。

2.想一想:

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

(1)提问:

你能说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讨论,说出数量关系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上衣比裤子多用多少元

引导思考:

在这个数量关系里,哪一个量是直接告诉我们的?

(裤子48元)要先求的是哪一部分?

(上衣的价钱)和上面一题相比,什么不变?

(已知条件)什么变了?

(所求问题)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

怎样改?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

你能指出所求问题是哪一部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

48元

裤子

上衣

(2)追问:

现在你能解答这道题吗?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回答,教师板书。

3.比较:

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解答的过程呢?

(学生讨论)

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相同点:

(1)已知条件相同,问题不同。

(2)都可以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3)题中的数量关系不同,解题的方法也不同。

(4)上衣的价格不知道,都要先算买一件上衣多少元。

四、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读线段图,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各可以先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阅读小芸和小力的话,并说说从中获得的信息。

学生独立填表,完成后可以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师巡视,适时进行引导。

3、创编题。

(1)班男生有15人,,三

(1)班男生

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补充一个条件,变成一道两步

计算的应用题)

五、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线段图)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2、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25页。

3、预习作业。

课本练习四1——6题。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1)

主备人

曹丽华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3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从问题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过程,能从问题想起说明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思路,正确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从问题想起的分析、推理的方法,进一步体会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先算什么,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有条理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从问题想起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从问题想起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讲解,练习

媒体运用

ppt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口算。

8×600=31×80=49×10=

32×30=11×80=48×5=

4×105=24×9=26×20=

二、引入课题。

提问:

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策略?

你是怎样理解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的?

(板书课题)

三、基本训练。

1、根据问题说数量关系,找出需要的两个条件。

(1)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笔记本电脑比台式电脑多多少台?

(3)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还剩多少枚邮票?

2、做练习四第1题。

三、基本题练习。

1、出示:

(1)学校校园里有玉兰花18棵,桂花的棵树是玉兰花的4倍,玉兰花和桂花一共有多少棵?

(2)学校校园里有玉兰花18棵,桂花比玉兰花多54棵,玉兰花和桂花一共有多少棵?

问: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列式解答。

说说先求什么再列式解答。

四、变式题练习。

1、做练习四第2题。

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哪一步?

为什么?

2、做练习四第5题。

(1)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问:

如果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这两题分别可以怎样想?

(3)启发:

(2)题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

五、练习总结。

这节课重点练习了什么策略?

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题——————条件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3、4题。

2、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26——27页。

3、预习作业。

预习课本33页。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2)

主备人

曹丽华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3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正确解答稍复杂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问题想起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稍复杂实际问题条件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讲解,练习

媒体运用

ppt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口算。

80×60=45×20=5×700=12×40=

23×30=50×6=11×50=48×0=

330×3=20×24=

二、揭示课题。

三、策略应用。

1、分析解答。

出示:

一个鸭蛋80克,8个鸡蛋480克,一个鸭蛋比一个鸡蛋重多少克?

(1)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列式解答。

2、做练习四第7题。

学生读题,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问:

求他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可以怎样想?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3、做练习四第10题。

学生初步观察、阅读习题。

问: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

要知道哪个商店的便宜,可以比什么?

怎样求每个商店每袋各多少元?

4、做练习四第11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

两个问题各怎样解答?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你对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有了哪些认识?

你还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2、完成思考题。

(1)学生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怎样画线段图?

怎样列式解答?

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2)是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直接看清数量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______________画线段图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8、9题。

2、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28——29页。

3、预习作业。

预习课本34——3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