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1071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13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1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

第二节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2

第三节简要研究结论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

第四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6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6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

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12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8

第五章厂址选择与建设条件19

第一节厂址方案19

第二节建设条件20

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24

第一节项目组成24

第二节生产技术方案24

第三节主要设备选型31

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33

第一节原辅材料供应33

第二节公用设施35

第八章工程建设方案36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36

第二节土建工程38

第三节公用工程40

第九章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45

第一节环境保护45

第二节劳动安全卫生52

第十章节能与消防55

第一节节能55

第二节消防57

第十一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59

第一节企业组织59

第二节劳动定员59

第三节人员培训60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标方案62

第一节项目实施进度62

第二节项目招标方案63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4

第一节投资估算64

第二节资金筹措66

第十四章财务评价67

第十五章社会效益分析72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表、附件、附图

一、附表

1、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13-1)

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附表13-2)

3、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13-3)

4、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13-4)

5、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4-1)

6、总成本费估算表(附表14-2)

7、外购材料费用估算表(附表14-3)

8、外购燃料和动力费用估算表(附表14-4)

9、工资及福利估算表(附表14-5)

1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附表14-6)

11、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14-7)

1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14-8)

13、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表14-9)

14、利润与利润分配表(附表14-10)

1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附表14-11)

16、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14-12)

17、资产负债表(附表14-13)

二、附件

1、项目贷款意向书

2、自有资金筹措证明

3、国有土地使用证

4、环境影响评估证明

5、其他

三、附图

1、区域位置图

2、总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扩建项目

二、承办单位

单位名称:

xxxxx市xxxxx木业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三、拟建地点

xxxxx市xxxxxxxxxx

四、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xxxxx市xxxxx木业有限公司万元。

目前该公司已达到日产180立方米的能力,生产的产品已通过国家级检测单位检测,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产品销往上海、南京、广州、郑州、成都、合肥、乌鲁木齐……等各大城市,并获得广大客户一致好评,现已取得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并先后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

五、项目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改革委员会

第二节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一、研究工作的依据

1、国家发改委关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3、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

4、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

二、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根据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

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对企业销售、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量进行预测;

2、对产品方案、生产工艺进行论述,通过研究确定项目拟建规模,拟定合理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3、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厂址、原料供应、交通条件进行研究;

4、对项目总图运输、生产工艺、公用设施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

5、就项目的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的评价;

6、对项目实施进度、劳动定员的确定;

7、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对项目的产品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提出财务评价结论;

8、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

第三节简要研究结论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中密度纤维板(MDF)是一种利用小径材和枝桠材加工而成的人造板材。

本项目以林区采伐剩余物和抚育伐材小径木等生产“三剩”等为原料,做到优材优用、劣材优用、变废为宝,不仅节约木材,还能以上乘的材料弥补天然木材供应之不足。

本项目产品用途广泛,是上好的工业用原材料,应用于家具、建筑、装修、船舶、车辆等诸多行业。

项目建成后可缓和省内的木材供需矛盾。

二、建设规模

项目的建设规模是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

三、建设地点

项目选址在xxxxxxxxxx市xxxxx,西邻xxxxx(城)周(营)公路,北邻郯xxxxx公路,西距xxxxx铁路0.5km、xxxxx国道5km及xxxxx高速公路4km,交通方便。

四、工艺技术

详细工艺流程见第六章。

五、建设内容

根据生产要求,项目在原厂区进行建设。

厂区占地面积145.14亩,新建建筑物面积为13124m2,包括生产厂房、仓库、办公室等建筑物。

六、劳动定员

项目年生产天数300天,劳动定员210人。

七、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1年。

八、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97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060万元,建设期利息8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33万元。

项目总投资5979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3000万元,其余由企业自筹。

九、财务评价

项目建成后,年实现销售收入20160万元,年总成本18417万元,年利润总额1662万元,所得税415万元。

项目投资利润率15.41%。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0.28%,投资回收期5.86年(含建设期1年)。

十、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不但可以提高当地木材的综合利用水平,而且也是发展当地林业、振兴当地林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为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实现多元化经营,并且充分利用当地木质纤维材料,xxxxx市xxxxx木业有限公司拟投资兴建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要求,也符合公司拓展业务范围的发展需求,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

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生产基本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可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四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生产规模

中密度纤维板

万立方/年

16

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5979

其中:

建设投资

万元

5060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833

建设期利息

万元

86

3

流动资金

万元

2733

4

建筑面积

m2

13124

新建

5

项目定员

210

6

全年生产天数

300

7

设备总功率

kW

8000

8

年用水量

m3

180000

9

主要原材料

万吨

20

枝丫材

10

销售收入

万元/年

20160

11

总成本

万元/年

18417

正常年

12

投资利润率

%

15.41

13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0.28

税后

14

投资回收期

5.86

含建设期

15

盈亏平衡点

%

60.53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森林资源严重溃乏的发展中国家,森林覆盖率仅为17%,人均森林资源拥有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不到,特别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木材已成为我国最为短缺的资源。

发展人造板工业,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已成为我国木材工业的重中之重。

因此,中纤板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综合利用率极高的新兴人造板板种,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前途。

中密度纤维板(MDF)是一种利用小径材和枝桠材加工而成的人造板材。

由于其物理力学性能优良,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人们又称其“无缺陷木材”。

中密度纤维板与其他人造板相比具有光滑的表面和均匀紧密的芯层,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和成型加工性能,比天然木材更具优势。

广泛应用于家具、房屋装修、车船装饰、家用电器、音响壳体、教具玩具、工艺品等广阔领域。

一、我国中密度纤维板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人造板产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的迅猛发展世人瞩目。

人造板总产量从1981年的99.61万立方米发展到2007年的8838.58万立方米。

人造板总产量、胶合板产量及干法纤维板近几年增加的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我国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占全世界总生产能力的(实际生产能力6232.1m3)42%,远远高于美国的401.9万m3以及德国的393.8万m3,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密度纤维板第一生产大国。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形势以及林业自身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使人造板工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现在已进入了超高速发展期。

但是,随着中、高密度纤维板的无序发展,行业竞争将十分激烈,焦点将集中在原材料、产品质量和企业的规模上,最近几年内,必将有一批没有原材料来源、规模过小和质量较差的纤维板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竞争力不强,将逐渐被兼并或被淘汰。

二、我国中密度纤维板行业面临的问题

经过约20年的发展,我国的中纤板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产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纤板大国。

但是我们还不是强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以下差距:

一是装备差,规模小,目前国外生产线以连续压机为主,一般规模都在20万m3以上,而我国仍以多层压机为生产线,规模一般在5万m3左右;

二是产品品质低下,无论是产品的外观质量、内在品质以及环保要求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三是产品品种单一,国内约70%的产品为9~18mm的中低档普通中厚板,而25mm以上超厚板和3mm以下的超薄板只有少数几家进口连续压机装备的企业才能生产,特殊规格和特殊用途的产品市场绝无仅有;

四是中纤板发展呈无序状态,部分中纤板企业竭泽而渔,对森林资源进行掠夺式砍伐,使部分地区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五是市场竞争呈无序发展的趋势,大部分企业在拥挤的中低档产品上偷工减料,恶拼价格,从而导致市场竞争的恶性循环;

六是人造板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以优质大径级木材为原料的胶合板比例偏大.占人造板总产量的40%。

而世界平均水平仅为30%左右:

以采伐和加工剩余物、城市废弃木料为原料的刨花板比例偏小,只占总量的9%,世界平均水平为35%左右:

OSB、高性能复合板、无胶人造板、非木材资源和农作物秸秆板等产品比例很低;特种用途板、特种规格板、后成型板和环保型板材产量很少,不利于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种状况不仅有碍扩大产品的使用领域和延长使用寿命,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我国人造板行业的政策

我国的森林资源经过多年的超量采伐之后,可采森林资源较少,尤其是我国1998年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可采资源更少,是个严重缺木的国家之一。

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木材的需求,我国从1999年开始,为鼓励木材进口,对进口木材实施了零关税,另外,对木材实施节约代用和综合利用。

由于中、高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生产所用的原材料是木材加工的剩余物和次小薪材,为了鼓励纤维板等产业的发展,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以财税[2001]72号文出台了《关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对企业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产品目录中包括了纤维板),在2005年12月31日以前由税务部门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办法。

另外,《通知》还明确规定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的范围等内容。

2006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又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中、高密度纤维板产业发展的政策,强调“加快建设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工程”,把发展速生丰产林提高到重要地位,另外,在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中强调了要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

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等等,这些政策都十分有利于纤维板产业的大发展。

四、项目的提出

xxxxx位于xxxxx市西南部、微山湖东畔,东邻市中区、峄城区,西连微山县,北与滕州市、山亭区以山为界,总面积507km2。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4.2%。

实有农田林网面积19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万亩。

按农田林网树木枝丫材获取量0.3t/亩、经济林1t/亩估算,年可利用量为9万t/a,附近地区(xxxxx市、不含xxxxx)有林地面积92万亩,农田林网、农林间作和四旁树木折实覆盖面积196万亩;按树木枝丫材可产生量的1/5估算,年可获取量17万t/a,相对而言,林业资源较为丰富,但平均利用率很低,浪费严重;同时市周边有广阔的农村,有大量的玉米、小麦秸秆等人造板加工原料。

xxxxx市xxxxx木业有限公司以树木枝丫材、木料加工的下脚料(锯末、边、稍、皮等)为原料建设年产16万m3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开展以林木废弃物为原料生产木制品及代木产品的木材节约代用项目,进行林木废弃物综合利用,有利于推动我国林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符合我国国家产业、宏观经济政策及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并强调推进木材、金属材料、水泥等的节约代用。

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2007年8月联合制定出台《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指出,林业产业是涉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复合产业群体,具有基础性、多样性、生态性、战略性。

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和林产品的可降解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展示了光明前景。

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目录中鼓励类第一款第48条“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和三剩物的深度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规定。

二、我国林产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世界森林面积为34.54亿m2,森林覆盖率平均为26.6%,森林蓄积量为3831.27亿m3。

我国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的3.9%,森林蓄积量不足世界总蓄积量的3%,森林覆盖率为13.92%,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排列在世界的120位和121位,森林覆盖率排在142位,可以认定中国是一个缺材少林的国家。

我国的林业用地率不高,森林面积仅占有林地面50.49%,而瑞典为98%,日本为96%,美国为95%。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余下的资源多分布在边远贫穷山区和主要江河的上游,基本上属于应保护的资源,可采森林资源不足20亿m3,按现在的消耗水平,只能维持5~6年。

我国树木利用率低,树木出材率仅占全树的25%,而世界林业发达国家全树利用,甚至对整个森林系统的利用。

我国树木利用率低,进一步加剧森林资源的消耗。

由于森林资源的不足,引起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林产品供给不足、林业经济危困。

因此,发展人造板材的生产,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从而缓解林产品的供需矛盾,是发展我国林产工业的有效途径。

三、我国人造板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

目前,我国人造板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以优质大径级木材为原料的胶合板比例偏大.占人造板总产量的40%.而世界平均水平仅为30%左右:

以采伐和加工剩余物、城市废弃木料为原料的中密度纤维板比例偏小,只占总量的9%,世界平均水平为35%左右。

不利于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种状况不仅有碍扩大产品的使用领域和延长使用寿命,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符合xxxxx市xxxxx木业有限公司的发展需要

xxxxx市xxxxx木业有限公司通过实施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可以为公司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并获得较大经济利益。

xxxxx市xxxxx木业有限公司提出本项目,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符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

一、我国中密度纤维板市场现状分析

1、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增长的阶段。

2000年我国有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230条,总生产能力达到638万m3,而到2007年,我国共有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598条,总生产能力达到2621万m3,生产能力年均增长22.37%,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我国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占全世界总生产能力的(实际生产能力6232.1m3)42%,远远高于美国的401.9万m3以及德国的393.8万m3,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密度纤维板第一生产大国。

2008年,预计新增生产能力约424万m3,至2008底,我国中密度纤维板总生产能力将达到3045万m3,比2007年增长16%。

2、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的区域分布

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分布较广,内地除西藏、青海和宁夏外的其他省市自治区均有生产。

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分布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有密切关系,总体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发展极不平衡。

生产能力的分布与“东扩、西治、南用、北休”的林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xxxxx省以115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477.1万m3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区。

前10位省区共计拥有413条生产线,生产能力合计为年产1966.4万m3,占全部生产能力的75%。

详见表l和表2。

表12007年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地区分布

排名

地区名称

总生产规模/(万m3/a)

生产线数量/条

1

华东地区

1208.6

266

2

华南地区

532.3

94

3

华中地区

260.2

67

4

华北地区

229.6

58

5

东北地区

170.2

50

6

西南地区

168.0

45

7

西北地区

51.9

18

表22007年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前10名省区

排名

省区名称

总生产规模/(万m3/a)

生产线数量/条

1

xxxxx省

477.1

115

2

广东省

279.8

50

3

广西壮族自治区

230.5

40

4

江苏省

204.5

43

5

河北省

163.8

41

6

安徽省

151.0

27

7

浙江省

128.0

31

8

福建省

121.5

26

9

湖北省

109.2

20

10

江西省

101.1

20

3、我国不同区域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发展状况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是资源依赖型生产,随着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的快速发展,原材料供需矛盾日渐紧张。

尽管近几年我国速生丰产林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可供其使用的木材资源也逐年增加,但还是跟不上行业对木材资源消耗的增长需求,原料问题逐步成为制约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国不同地区由于木材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建设条件、生产线密集程度、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其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发展前景也各不相同。

①东北地区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影响,大幅度削减木材采伐限额,可用于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的采伐剩余物总量供应不足;但是随着中俄边境木材贸易的不断扩大,每年带来了近2000万m3的原木进口,以这些原木为依托已经形成了几个较为集中的进口木材加工贸易区,每年可提供几百万立方米的加工剩余物用于中密度纤维板生产。

2008年该地区在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5条,总生产能力达到59.0万m3。

②华北地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以速生杨木为主要原料,但由于内蒙古、山西等地林木资源短缺,河北人造板企业密度过大,导致该地区原料供应日益吃紧,价格节节攀升,该地区不适合新建大型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企业。

2008年该地区在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12条,总生产能力达到74.0万m3。

③华东地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以速生杨木、松木等为主要原料,该地区林木资源较为丰富,同时每年还有数量可观的进口木材的加工剩余物可供使用,经济相对发达,建设大型生产线条件优越,已成为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的主要地区。

但由于该地区是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最大的地区,生产企业密集,对原料的争夺日趋激烈。

2008年该地区在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25条,总生产能力达到168.0万m3。

④华中地区林木资源较为丰富,中密度纤维板发展在我国处于中游水平,由于该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建设大型生产线的基本条件不断改善,有望成为我国未采一段时期内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发展的主要地区之一。

2008年该地区在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8条,总生产能力达到59.0万m3。

⑤华南地区速生林木资源最为丰富,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提供了优越的原料供应条件。

该地区已成为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发展最快的地区。

但由于近年新建生产企业急剧增多,原料供应压力不断增长。

2008年该地区在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18条,总生产能力达到130.0万m3。

⑥西南地区虽然林木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经济欠发达以及一定时期的禁伐,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发展水平较低。

该地区木材原料价格低廉,供应能力强,但运输条件较差。

但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森林蓄积量的不断恢复,上述地区具备发展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的发展空间。

2008年该地区在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16条,总生产能力达到164.0万m3。

⑦西北地区林木资源稀缺,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的条件差。

2008年该地区在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2条,总生产能力达到19.0万m3。

总体采说,随着我国中密度纤维板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发展的地区也在逐渐转变,在目前生产能力还不密集而资源供应尚不紧张的地区,随着当地建设条件的不断完善,有望成为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发展的新增长的热点地区。

二、我国中密度纤维板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中密度纤维板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中密度纤维板业的进一步发展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原料供应、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将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原料供应与产品质量。

预计我国中密度纤维板工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注重原料林基地的建设,实现林板生产一体化。

第二,技术进步加快,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注重产品品牌培育,产品质量将与国际接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成为中密度纤维板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三,产品多元化,单一品种格局将结束,产品将朝着多品种,功能化方向发展。

第四,企业装备水平提高,能耗和物耗降低。

第五,生产规模化,管理现代化,生产规模从中小型向大中型转化,规模化大型纤维板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涌现,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第六,注重发展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