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簿板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19661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墙簿板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外墙簿板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外墙簿板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外墙簿板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外墙簿板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墙簿板施工方案.doc

《外墙簿板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墙簿板施工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墙簿板施工方案.doc

外墙簿板施工方案

簿

编制:

审核:

日期:

1、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1.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1.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1.7《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2

1.1.8《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06-2002

1.1.9《陶瓷砖》GB/T4100-2006

1.1.10《陶瓷墙地砖胶粘剂》JC/T547-2005

1.1.11《陶瓷墙地砖填缝剂》JC/T1004-2006

1.1.12《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2002

1.1.13《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

2、工程概况

工程按合同约定于2012年6月22日开工,总工期为720天,建筑物外墙装饰采用外墙簿板、玻璃幕墙、干挂大理石等。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组织项目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纸消化、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进行“样板施工”,样板施工选择在工地临时设施样品展示区内砖墙立面上,样板实施完成至少7d后进行面砖抗拔试验,检查验收,组织专家论证,得到各方同意后严格按照样板进行施工。

3.2施工设备准备

3.2.1搅拌机、手提电动调速搅拌器、卧式正反转捏合搅拌机、空压机。

3.2.2电动冲击钻,8mm×12cm(钻头),射钉枪。

3.2.3常用工具:

铁抹子、托灰板、灰桶、铁铲、杠尺(铝合金杠尺长度2—2.5m和长度1.5m两种)、靠尺(木靠尺2—3m单面为八字尺)、猪鬃刷(2寸)、木搓板、U型钉、拉毛滚筒、方斗铁铲、手推车、木方尺(单位长不小于15cm)、常用的检测工具(经纬仪及放线工具)、2m托线板、杠尺、水平尺、探针、钢尺、手锤、钳子等。

3.3材料准备

3.3.1新型外墙簿板

外墙粉刷后开始粘贴新中源有限公司生产的“簿板”,单位面积质量12.5kg/m2,干压砖,该产品粘贴面均带有粘贴槽且表面无脱模剂。

吸水率、抗冻性等各检测项目、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均满足<<陶瓷砖>>GB/T4100-2006的有关规定。

3.3.2界面处理剂选用上海亚细亚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界面剂,该产品为粉剂,可用作界面增强剂、基面处理剂和水泥砂浆添加剂。

主要优点是:

增加砂浆粘结力、防止砂浆过早硬化、减少砂浆开裂、提升防水抗渗效果,且环保无毒。

符合<<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2002的有关规定。

3.3.3胶粘剂、填缝剂采用上海亚细亚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外墙二合一瓷砖填缝料,该产品由优质水泥,精细骨料、颜料和特殊添加剂组成。

3.2.4施工设施

利用已有脚手架进行操作,对脚手架进行必要的加固保证安全。

3.2.5施工作业条件

①外墙墙体平整度达到要求,经建设、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同意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②门窗边框与墙体缝隙之间分层填塞严密,做好门窗表面防护。

③外墙外表面的雨水管卡、预埋铁件、设备穿墙管道等提前安装完毕,并预留出保温层的厚度。

④施工用脚手架搭设牢固,安全检验合格。

4、外墙面砖施工方法

4.1施工步骤

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弹线分格材料制备面材粘贴面清理胶粘剂施工面材背涂面材铺贴平整度调整表面清洁及保护

4.1.1基层处理:

基面需清理干净,表面不得有灰尘、油污、脱模剂等影响防水膜与基面粘结的物质;对不平整的区域要先找平;局部空鼓区域,用钢丝刷、铲刀将粘结在面层上的浆皮铲掉后再找平;基面泛坡度需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用扫帚将灰尘和垃圾清理干净。

施工温度为5-32℃。

4.1.2弹线分格:

在基层抹灰面上,先弹出垂直、水平控制线,再根据簿板的规格尺寸、排列图,弹出控制线。

4.1.2.1排砖要求:

根据簿板排列图要求,水平、垂直缝宽分别控制在5mm。

水平缝、窗台面一般在同一水平线上,并按照图纸要求留设分仓缝,分仓缝用硅硐胶填满,刷同色外墙涂料。

墙面阴、阳角处第一块必须为整砖,如排砖不巧时,簿板容许切割,放在窗洞口两边,但切割后的面砖长度要求不小于300mm,窗洞两边不严格要求对称。

试排成功后,在基层抹灰上弹出每块砖纵、横分格线,保证簿板粘贴后灰缝横平竖直。

4.1.3材料制备:

亚细亚乳液(或稀释后的乳液)与预拌砂浆重量比约为1:

4(根据气候不同可做适当调整),首先将一定量的乳液倒入搅拌桶内,将适量的干粉料倒入搅拌桶内,用低速电动搅拌器将二者搅拌均匀至奶油状,用批灰刀挑起搅拌均匀的粘结剂后倒置,粘贴剂在5秒左右从批灰刀上坠落,此时的粘结剂的粘稠度为最佳。

严禁在粘结剂的制作过程中加水。

粘结剂在置备完毕后需静置5-10分钟。

粘结剂的可操作时间常温下为2小时。

(可操作时间指置备完毕到使用的时间)。

4.1.4面材粘贴面清理:

用油漆刷刷去面材粘贴面的浮灰,用批灰刀或小铲刀清除粘贴面的尖锐突起、油脂、铁锈等影响粘结的附着物,然后用海绵块蘸水清洁面材粘贴面。

4.1.5胶粘剂施工

在基材上先用锯齿镘刀的直边,将粘结剂平整地涂抹一层,胶粘剂厚度根据面材尺寸而定。

首先用镘刀的锯齿边沿垂直方向将粘结剂梳理出饱满无间断的锯齿状条纹,然后沿水平方向梳理一遍。

梳理时,镘刀与基面的夹角约为45°。

4.1.6面材背涂:

对于尺寸大于300mm×300mm的面材,应在铺贴到基面上前在其粘贴面背涂一层胶粘剂。

用锯齿镘刀的直边将粘结剂在清洁的面材粘贴面压平涂抹一层,厚度约为1-2mm;然后用锯齿边夹角30°梳理粘结剂,面材粘贴面成形的粘结剂梳理方向应与基面上胶粘剂梳理的方向垂直。

用镘刀的直边以少于夹角45°将面材四边的粘结剂作出倒角,以免在粘贴时多余的粘结剂被挤出污染面材表面,减少表面清理工作和以后的清缝工作量。

然后将背涂好的面材铺贴到基面上已经梳理好的胶粘剂上。

4.1.7面材铺贴:

4.1.7.1面材的粘贴顺序为:

自下而上。

自内而外。

4.1.7.2底边的面材应设置牢固的水平支撑。

4.1.7.3必须保证粘结剂的饱满度,避免出现空鼓现象;每粘贴30块面材应撬开一块检查粘结剂是否饱满。

4.1.7.4根据设计的要求,在面材粘贴时应使用适当的定位器,以保证留缝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留缝宽度的一致。

4.1.8平整度调整:

面材巾装到基面后,用橡胶锤轻敲调整面材至平整,可以使用垫块调整面材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粘结剂的可调整时间为30分钟,即在粘贴后30分钟内可以对面材进行移动调整。

4.1.9表面清洁及保护:

4.1.9.1缝隙清洁:

无论留缝是否需要填缝处理,都应在粘结剂初步凝固而未完全初凝固前,用批灰刀将缝隙内粘附的粘结剂清除。

时间约在粘贴后24小时到48小时。

过早进行清理,会造成面材的移动;间隔太长时间后进行清理,粘结剂凝固后强度很高,清理的难度很大,同时还可能损伤面。

4.1.9.2表面清洁:

在面材粘贴前发现表面被污染,应及时清理;在粘贴后发现面材被污染,应在不会造成面材位移的前提下,轻轻擦拭掉污物;在施工全部完毕7天后,可以采用中性清洁剂进行彻底清洁。

清洁工具和清洁剂的选择请按照面材供应商的指南。

4.2注意事项

4.2.1在基面梳理好胶粘剂后,必须确保胶粘剂表面未成膜前及时将簿板铺贴于胶粘剂上。

如果胶粘剂表面一旦成膜,簿板难以很好被胶粘剂有效粘贴,粘结强度会大幅度降低并空鼓。

可以用手指轻触梳理好的胶粘剂来判断胶粘剂表面是否成膜,如果轻触后手指粘有胶粘剂,表面胶粘剂已经成膜,此时需要将梳理好的胶粘剂全部铲掉,在桶中搅拌均匀后重新梳理。

4.2.2施工过程中及施工结束3天内,禁止雨淋;施工期间确保待施工材料与待处理基体表面温度为5-32℃,温度太高或太低都应采取相应措施。

4.2.3根据应用场合调整混合比例。

4.2.4乳液在使用过程中不得加水稀释。

4.2.5如果铺大型面材(>300mm×300mm),还需要在面材背面也涂抹一层胶粘剂,使得粘结效果更好。

4.2.6施工前,必须确保基面找平达到要求。

对于大型面材(>300mm×300mm)尤其重要。

5、质量保证措施

5.1质量目标:

争创市优质工程

质量方针:

遵循建筑业法律法规,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对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努力把每一项工程建立成同行业一流产品.

5.2基础工作

按设立专职质检员和成品保护管理员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

5.3物资检验规定

对所有进场的材料组织检查验收,建立台帐。

所有进场物资必须随材料进场提供合格的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对进场的物资必须进行标识,按照已经经过检验、未经检验和经检验不合格等三种状态进行分各类堆放,严格保管,避免用不合格的材料。

对不合格物资,坚决要求不准进场,同时要注明处理结果和材料去向。

对不合格材料的处理,应建立台帐。

5.4质量目标

本工程实施目标:

合格。

5.5技术保证措施

项目部将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充分领会该工程的建筑节能设计意图,了解该工程的外墙外保温施工特点,抓住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关键环节,制定针对性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

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5.5.1结合工程特点,拟出关键工序,制定关键工序的过程监督办法和对实施结果的检查、复核程序。

5.5.2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操作技术规程、施工工法及施工组织设计,并由项目工程师对全体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做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

5.6质量保证措施:

5.6.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过程质量控制及监督体系

为了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目标,该工程施工将在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和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管理、监督下进行。

并针对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人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以技术工程师为总负责的项目质量控制及监督体系;通过各体系的有效运行,达到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监督的目的。

5.6.2材料:

5.6.2.1按合同要求提供合格产品及相关检测报告。

5.6.2.2根据工程需要量,合理安排工程所需材料的进场。

5.6.2.3加强材料现场管理。

严格按照材料配比、搅拌方法、时间等调配材料。

5.6.2.4材料到现场后,监理协同我方人员现场见证取样送检。

5.6.3技术:

5.6.3.1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将工程的技术要点、难点进行技术交底,让每个工人明确施工进程、施工要点和难点,引起高度重视。

施工员场全程跟踪管理。

5.6.3.2每一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5.6.4机具:

5.6.4.1为保证质量,工机具由专人进行购置。

同时如有必要,配备足够大型切割工具,由专人进行切割,避免不同人之间的误差,工机具配备专门机电工负责维修保养。

培训工人养成保护好工机具的习惯。

6、安全保证措施

6.1操作人员上下架子,要有保证人员安全的吊笼、扶梯、爬梯或斜道。

6.2脚手架使用的升降设备必须有可靠的制动装置。

6.3必须有良好的防电、避雷装置,钢脚手架等均应可靠接地,高于四周建筑物的脚手架应架设避雷装置。

6.4必须按规定设剪刀撑和支撑,高于7m的架子必须和建筑物连接牢固,保证架子不摇晃。

脚手架上要满铺跳板,不得铺单块跳板且不得留探头板,跳板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