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拟检测题2含答案新课标版解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9362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模拟检测题2含答案新课标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模拟检测题2含答案新课标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模拟检测题2含答案新课标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模拟检测题2含答案新课标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模拟检测题2含答案新课标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模拟检测题2含答案新课标版解析.docx

《高三模拟检测题2含答案新课标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模拟检测题2含答案新课标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模拟检测题2含答案新课标版解析.docx

高三模拟检测题2含答案新课标版解析

2015年高二语文检测试题

(二)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朝的反腐败

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炀帝“驱天下以纵欲,罄万物而自奉”,终致“率土分崩”,深刻指出:

“为主贪,必丧其国。

”他即位伊始便把后宫美女释放3000人,任其择偶出嫁。

贞观十二年(638年)出巡山西,浦州刺史赵元楷大肆铺张接迎,太宗斥责他此举纯属“亡隋弊俗”,吓得赵元楷“数日不食而卒”。

唐朝制定的反腐败专项法律法规是唐律中的《职律》。

唐律规定对监临主司受财“二十五匹绞”,收受钱财而枉法者“加役流”。

形象点说,在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县长和处长们)贪污受贿相当于其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唐太宗曾告诫群臣“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谕劝百官不要因贪图钱财而毁了身家性命。

《唐律·诈伪》设有谎报、虚报政绩罪,即自报、指使下属或授意他人谎报、虚报均属此列。

《唐律·职制》设有请托说情罪,明确规定没有使用财物而仅靠人情向主管人员求办某事,也要禁止。

非主管人员替别人请托,只要开口,就要杖一百;如果枉法,和主管人员同等处罚。

《唐律》还规定,主管官员受财枉法,受贿相当于一尺绢的,要判处杖刑一百,并且一匹加一等,十五匹判处绞刑。

官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受百姓财物、牛羊瓜果等供馈,或向百姓借贷财物,役使人力等,均以贪污罪论处,以防止官吏对下属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

而普通百姓盗窃,即使五十匹,只是流放服役而已。

唐代开始,监察官“二周年一替”,且以较快的速度升迁,既鼓励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又防止了在位长久带来的弊病,因为“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

”唐代对官吏的考核主要是“德”、“行”两个方面。

“德”包括官吏的品质、道德修养、对君主的忠、信、笃、卫等;“行’包括官吏的能力大小,守职的勤惰、政绩的好坏等。

“德”的标准是“四善”:

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简称“德、慎、公、勤”。

这“四善”是对全国所有官吏而言的标准。

行能政绩的考核标准有二十七条,称之为“二十七最”。

这二十七条标准是针对各种不同业务,不同部门的官吏而言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各项中对“唐律”中相关反腐败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律》中的《职律》是唐朝制定的反腐败的专项法律法规,其中有对官员收受钱财进行严格的处罚的规定。

B.《唐律》规定自报、指使下属或授意他人谎报、虚报政绩,是一种犯罪,可以看出唐朝对官员的政绩考核较为严格。

C.《唐律》也禁止没有使用财物而仅靠人情向主管人员求办某事,非主管人员替别人请托,要杖一百并和主管人员同等处罚。

D.《唐律》对主管官员受财枉法有严格的规定,受贿相当于一尺绢的,要判处杖刑一百,十五匹判处绞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亲眼目睹隋朝隋朝灭亡,深刻指出官员腐败的严重后果,并在上任伊始便释放宫女3000,这反映出他反腐的决心。

B.唐太宗反对官员铺张浪费,出巡山西时严厉斥责赵元楷,吓得赵元楷“数日不食而卒”。

C.唐朝对贪污受贿的处罚十分严厉,规定正七品官员贪污受贿相当于其一个多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D.为防止官吏对下属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唐律规定官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受百姓财物或向百姓借贷财物等,均以贪污罪论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律规定普通百姓,即使盗窃五十匹绢,也只是流放服役,可见唐律对百姓犯罪处罚比较宽松。

B.为了鼓励官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在位长久带来的弊病,唐代开始,实行监察官“二周年一替”制度。

C.唐朝主要从“德”、“行”两个方面对官吏进行考核,“德”包括官吏的品质、道德修养等,“行’包括官吏的能力大小,守职的勤惰等。

D.唐朝对官员的考核有明确的标准,有对全国所有官吏而言的标准“四善”,还有针对各种不同业务,不同部门的官吏的考核标准“二十七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承,赵郡高邑人,幼孤,晔鞠养之。

既长,事兄以孝闻。

尹子奇围汴州,陷贼,拘承送洛阳。

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数月除德清令,旬日拜监察御史。

淮南节度使崔圆请留充判官,圆卒,历抚州、江州二刺史,课绩连最。

寻为淮南西道黜陟使,奏于楚州置常丰堰以御海潮,屯田瘠卤,岁收十倍,至今受其利。

任时梁崇义纵恣倨慢,朝廷将加讨伐。

李希烈揣知之,上表数崇义过恶,请率先诛讨。

上悦之,每对朝臣多称希烈忠诚。

承自黜陟回,因奏之曰:

“希烈将兵讨伐,必有微勋,但恐立功之后,纵恣跋扈,不禀朝宪,必劳王师问罪。

”上初未之信。

无几,希烈既平崇义,果有不顺之迹,上思承言,故骤加擢用。

希烈既破崇义,拥兵襄州,遂有其地。

朝廷虑不受命,欲以禁兵送承,承请单骑径行。

既至,希烈处承于外馆,迫胁万态,承恬然自安,誓死王事。

希烈不能屈,遂剽虏阖境所有而去,襄、汉为之空。

承治之一年,颇得完复。

累赐密诏褒美之。

承寻改检校工部尚书,兼潭州刺史、湖南都团练观察使。

建中四年七月,卒于位,年六十二,赠吏部尚书。

承少有雅望,至其从官,颇以贞廉才术见称于时。

(选自《新唐书·李承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月除德清令除:

免除。

B.课绩连最课:

考核。

C.上表数崇义过恶数:

列举。

D.故骤加擢用骤:

快速。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B.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C.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D.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承知恩图报并由此闻名:

李承幼小时父亲死去,哥哥晔抚养他,长大以后,以侍奉其兄因为“孝”而闻名。

B.李承颇有政绩:

为抚州、江州刺史,课绩连最;为淮南西道黜陟使,在贫瘠的盐碱地上屯田,岁收十倍。

C.李承头脑清醒:

李希烈请率先诛讨梁崇义,李承从贬黜的地方归来上奏说李希烈日后会居功自傲,不守法令。

D.李承做事胆大,不屈服:

李希烈在襄州拥兵自重,李承敢单骑径行到襄州赴任,到任后李希烈百般迫胁李承誓死不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上初未之信。

无几,希烈既平崇义,果有不顺之迹。

(5分)

(2)承少有雅望,至其从官,颇以贞廉才术见称于时。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

江上一犁春雨。

【注】玉堂,翰林院。

此词作于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8.词的开头“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一句在结构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5分)

9.结合全诗分析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是如何表达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学习的作用。

(2)《蜀道难》中“,”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3)《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夜色迷茫

梅贻涵

列车快到江湾市时是子夜时分,我和女儿迷迷糊糊地从卧铺上爬起来,准备下车。

这时一瘦如麻杆的男人在昏暗中鬼鬼祟祟地走过来,小声地问道:

你的车票报销吗?

我不免有些疑惑,心想他问这个做什么,但还是如实地回答道:

不报。

那把票卖给我吧!

十元一张。

麻杆看了一眼四周声音低低地说。

你买用过的旧车票做什么?

想到现在骗人的太多,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们公出报销,每人可报二张,现在还缺少几张,大姐,你就帮个忙吧!

麻杆有些犹豫,声音也更低了。

不卖。

我没有表情地回答。

二十怎样?

你不用担心,我也在江湾市下车,我们的人会送你出站台的。

不,我回去也报销。

明知道不会有人替我报销,这票在我手里完全是废纸一张,还不如换了四十元钱,但我坚持着不卖。

刚说了不报,怎么这一会就又报了!

麻杆看看我还很小的女儿,脸色变得阴沉起来。

我见他变了脸,想起刚才他说的“我们的人”,突然有些害怕,担心他们下车后报复我和女儿。

正害怕,又一脸上有一道明显刀疤的男子幽灵般走来,对麻杆说:

怎么样,到手几份了?

麻杆呸了一声道:

妈的,不顺,二十还不出手。

刀疤听了,凶狠的目光在我脸上横扫了一遍,以命令的口吻低声说:

二十五。

二十五也不卖。

我听出了自己声音里的胆怯。

白拣五十还不行,真他妈的黑。

刀疤边说边将手插在了夹克衫的衣兜里,似乎要掏什么。

我的心立即砰砰砰地狂跳起来,心里万分紧张地想:

他的手伸进衣兜里做什么,是不是在掏刀或者别的什么凶器?

他们是不是黑社会的?

或者是什么犯罪团伙?

若真是这样,如果不卖,他们能放过我们吗,如果卖了,出不去站台怎么办,他们是说有人带我们出去,可跟着他们走,太危险了啊。

这时,车已停了下来,旅客们都在纷纷下车,可俩人并没有要放弃的意思,刀疤蛮横地挡在我的面前,似乎要连票带我一下子吞下去;麻杆则软中带硬地说:

大姐,跟我们走吧,我们送你出去。

说着要拎我的皮箱。

我紧张得心都要蹦出来了,可看看四周,该下车的在下车,不该下车的都在呼呼大睡,没人关注我们,似乎也不会有人帮助我们,自己是如此孤立无援。

女儿似乎也很怕,紧张地问:

妈妈,我们怎么还不下车?

人都要下完了呀。

林恂叔叔会来接我们吗?

听了女儿的话,我灵机一动,对车窗外喊道:

林恂,我在这,快到门口接我!

那俩人一怔,匆忙闪开,我忙趁机拉着女儿逃下车去。

刚走出站台,一茄脸女子迎面走来,问道:

卖车票吗?

十元一张。

对方是一女子,我不再像刚才那样害怕,态度坚决地说:

一百也不卖。

茄脸狠狠地剜我一眼,扭头走了。

茄脸刚走,林恂匆匆走来,有些歉意地说:

对不起,刚办了一件别的事,来晚了!

我刚想说,有什么对不起的,应当谢谢你的,大半夜的来接我们!

可一抬眼,见俩凶巴巴的人正朝我们走来,心有余悸的我,立即想起麻杆说的“我们的人”,害怕他们真的来纠缠,低声对林恂说了句:

快走,他们来了!

匆忙拉起女儿,上了一辆正好开过来的出租车。

林恂听我匆匆说了句话,便如避难的兔子一样,动作神速地一下子钻进了车里,也跟着上了车,笑着问道:

哈哈,他们是谁?

是不是有要买旧车票的人缠你了?

我松了一口气苦笑道:

是的,你怎么知道?

林恂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笑着问道:

卖了吗?

没卖的话送给我,我正好也需要两张。

我愕然。

车窗外,一片夜色迷茫。

(摘自2014年《中国小小说欣赏》,有删节)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中对人物的称呼如“麻杆”“刀疤”等是一种借代的手法,他的作用是突出人物的面部特征,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B.文中“该下车的在下车,不该下车的都在呼呼大睡,没人关注我们”,交代了我当时的尴尬的处境,同时也批评了人们的冷漠。

C.文中女儿说“林恂叔叔会来接我们吗”,说明小孩训练有素,知道在遇到危险时说有人来接,这样能够摆脱纠缠。

D.“我”在出站时遇到茄脸女子来买车票,我态度坚决地说:

一百也不卖,表明因为前面买车票的人让我受到惊吓,正好拿这个女子出气。

E.小说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式,塑造了“我”和几个“买车票”的人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鲜明、突出。

(2)分析文章的标题“夜色迷茫”的含义。

(6分)

(3)结合全文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特征(6分)

(4)小说的结尾独具匠心、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于敏院士:

出国留学不要等到老了才落叶归根

少年于敏有一个执着的信念:

在那个内乱外侮的国土上,尽管自己不能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驰骋沙场,但他相信,总会有诸葛亮、岳飞式的盖世英雄出现,能够荡寇平虏,重振河山。

于敏怎么也想不到,半个世纪后,自己会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

1945年高中毕业后,于敏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

但他发现强调动手能力的工科,并不适合“心灵手不巧”的他。

沉静好思的性格使他更倾心于理科,他喜欢并选修了理论物理,并最终弃工从理,转至理学院物理系。

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被我国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和钱三强器重,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于敏的研究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他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

1962年,在原子核理论中创立了集体运动模型的丹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A•玻尔亲自邀请他去哥本哈根,于敏婉谢。

与同时期从事核武器研制的大多数同仁不同,于敏不曾出国留学或进修。

于敏那时却不曾踏出国门一步,他对此有些许遗憾。

“如果生在现在,重新上大学,我当然会留学。

”他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而且“不要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1960年12月,我国作出部署,由核武器研究院集中攻关,突破原子弹,同时,原子能研究所先行一步对氢弹作理论探索。

1961年1月12日,于敏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于敏感到很突然,甚至有些不解。

他内向沉默,喜欢做基础理论研究,不喜欢搞应用研究,自认为不适宜从事研制氢弹这种大系统科学工程。

而且,他当时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

不过,于敏没有犹豫,因为他忘不了“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带给他的惨痛记忆,他忘不了少年时代的那个关于“盖世英雄”的信念。

“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

”于敏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于敏的身影在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消失于公众的视野。

他的夫人孙玉芹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二十多年后才恍然,“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1960年到1965年初,“轻核理论组”在于敏等人的带领下,对氢弹原理和结构作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产生了六十多篇论文,但均作为秘密文件保存。

1965年9月底,于敏率领研究人员赶在国庆节前夕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假期间空出的J501计算机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

同年10月下旬,于敏为上海研究人员作了“氢弹原理设想”系列学术报告,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形的设想,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在上海的近百个日夜,于敏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到氢弹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

氢弹原理一突破,大家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就造出氢弹。

但是,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

接下来的一年,于敏他们忙于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和英国之后,第四个掌握氢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

但在试验现场的于敏,看着蘑菇云翻滚而上,仍不觉得圆满,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脱口而出:

“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称呼,于敏并不接受。

“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他说。

(选自2015年1月11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少年于敏有一个执着的信念要成为诸葛亮、岳飞式的盖世英雄,荡寇平虏,重振河山,半个世纪后,他真的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

B.1951他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因此可以说于敏的研究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C.于敏说“如果生在现在,重新上大学,我当然会留学。

”话语中有些许遗憾,因为他认为“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

D.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中国成为第四个掌握氢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

E.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称呼,于敏并不接受,因为他觉得自己只是氢弹的“父亲”之一。

(2)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请概括于敏在中国氢弹研制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6分)

(3)于敏说“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改变对人的一生很重要,请概括于敏一生中的改变,并分析他改变的原因。

(6分)

(4)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获得较高的声望,在这些成绩和声望的背后定有美好的品质作支撑,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中国曾有意申办2019年亚洲杯,却因为对泰国的那场惨败而作罢。

如今,国足已经,在4年后的杯赛上能够交出怎样的答卷,无疑最值得期待。

(2)在尼日利亚似乎“前途光明”之时,“博科圣地”的与愈演愈烈,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宣布建国”那么简单。

(3)1月29日,16岁少年韩某为追求刺激,将北京百荣世贸商城仓库纸箱点燃,商城内纺织品等易燃物密集,明火扑灭后,“阴火”又不断,消防员头盔被高温烤化。

A.重整旗鼓死灰复燃卷土重来B.死灰复燃卷土重来重整旗鼓

C.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死灰复燃D.卷土重来重整旗鼓死灰复燃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通过制定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十大产业推进方案,使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B.乌克兰自从1991年独立之后,美国已陆续向其投资超过50亿美元进行援助,并表示该行为并不存在任何“阴谋论”。

C.今年各地高校艺考政策进一步收紧,部分学校不仅被取消“校考招生”资格,而且一些高校削减招生计划,调整专业设置,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D.反腐败斗争是一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生死战、持久战,没有“减速带”和“休息区”,必须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一锤接着一锤敲,尤其要把新春“第一锤”敲响、敲到位。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与人最大的问题不在价值观差异,而在看到的事实不一样。

不同的人选择性地看到了不同的事实,就得出了不同的价值判断。

①还是网络舆论场上的“越右越正义”

②把姿态摆在比事实更高的位置

③都无视基本的事实和逻辑

④无论是某些地方官场流行的“越左越安全”

⑤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这些都有基本的社会共识

⑥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对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并没有差别

A.⑥⑤④①③②B.⑥⑤④①②③C.④①③②⑤⑥D.④①②③⑤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l5个字。

(6分)

呼吸作用根据①,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②,是高等植物进行呼吸的主要形式,但在缺氧条件和特殊组织中植物可进行③,以维持代谢的进行。

17.给下面的漫画拟一个标题并阐释漫画的寓意。

(要求能准确概括漫画的内容,不准用“无题”)(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在CCTV-3《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上,当一位年逾不惑的男学员用他那粗粝质朴的声音演绎自己原创歌曲《傻瓜》时,所有的导师都为之感动,当他自报家门后,羽泉惊讶地反问:

“你就是马条?

”刘欢则连忙表示“听说过”,并惊叹道:

“看到这么漂亮的歌词,这是真功夫,不是白给的。

”原来,马条也“混迹”音乐圈多年,他的实力早已被专家认可。

虽然在自己的音乐领域中早已成名,但却是不为大众所知的“非著名歌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高二语文期末检测题二答案

1.【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选项对应的原文“非主管人员替别人请托,只要幵口,就要杖一百;如果枉法,和主管人员同等处罚”’选项少了条件“如果枉法”,混淆逻辑范围。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答案】A【解析】

试题分祈:

选项对应的原文“深刻指出:

(为主贪,必丧其国。

’”,选项把文中的“为主”变为“官员”,张冠李戴。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答案】A【解析】

试题分析:

选项对应的原文的意思是为了强调对对官员贪赃枉法处罚的严厉,选项为“对百姓犯罪处罚的宽松”曲解文意。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解祈】

试题分析:

“除”,“授予官职”的意思。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答案】B

【解祈】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软”“耶”等句尾虛词,“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

初(时间和事件)武臣赏罚无法(新的陈述对象)吏得高下为奸(新陈述对象)竦为集前比(并列)著为定例(新陈述对象)事皆按比而行。

学科网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

选项对应的原文“承自黜陟回”是“李承从淮南西道黜陟使的任上回来”,选项“黜陟”解释

错误。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解析】

试题分祈:

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揠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

翻译a寸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李承,赵郡高邑人,幼小时父亲死去,哥哥晔抚养他,长大以后,以侍奉其兄闻名。

尹子奇围困汴州,落入贼手,将他拘押到洛阳,承在贼廷中,暗中上书(报告)贼人奸计,大多被皇上所知。

两京收复后,照惯例被贬为抚州临川尉。

数月后任德清令,十天后升为监察御史。

淮南节度使崔圆请他留下充任判官,圆死后,任抚州、江州两地刺史,功绩显著。

不久任淮南西道黜陟使,上奏在楚州修置常丰堰以抵御海潮冲击,在贫港的土地上田.每年收获的粮食为以前的十倍,至今仍然在受益。

当a寸梁柰义纵恣傲货.朝廷准备讨伐他。

李希烈知道此事后,上奏列数桊义的罪过,请求率先讨伐。

皇上很军兴,常常在朝臣面前称赞希烈忠诚。

承完成黜陟回朝,对此事上奏说:

“希烈率兵讨伐,首足会立小功,可是担心油在立功之后骄項跋扈,不遵守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