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新课班讲义第10讲.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9261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新课班讲义第10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班讲义第10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班讲义第10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班讲义第10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班讲义第10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新课班讲义第10讲.docx

《初三化学新课班讲义第10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新课班讲义第10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新课班讲义第10讲.docx

初三化学新课班讲义第10讲

升初三化学(新课)班讲义

第十讲分子和原子

(一)

考考你

1、(09河南)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   ()

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B.水通电分解和水的蒸发都是化学变化

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2、欧盟国家从2006年起禁用水银温度计,因为它在使用时易破碎而泄漏水银危害人体健康。

水银属于()

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D.单质

3、有关电解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B.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电解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混合物

D.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化合物

4、有些地方的水洗衣服浪费肥皂,洗后衣服发硬,这是因为这里的水中含有较多的()

A.可溶性钙、镁化合物B.可溶性杂质

C.不溶性杂质D.食盐

5、下列措施中不能真正达到节水目的的是()

A.农业上推广喷灌、滴灌技术B.提倡多次用水

C.多打水井,多找水源D.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

物质是由粒子组成的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在第一讲的时候我们提到了科学家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这里说到的原子和分子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物质是什么构成的?

”这个一个化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

然而,从上古代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年)到17世纪的波义耳(1627~1691年),上下2000多年,尚未做出完全正确的回答。

德谟克里特早曾提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粒构成。

并把这种微粒称作“原子”(希腊文意思是不可分割的),但只是一种猜想,一种推理,没有实验根据。

直到1804年道尔顿就已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

并且编制了一张原子量表。

道尔顿的原子论开辟了从微观世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新纪元。

7年后,也就1811年,阿伏伽德罗写了一篇题为《原子相对质量的测定方法及原子进入化合物的数目比例的确定》的论文,并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他认为单质或化合物在游离状态下能独立存在的最小质点称作分子,单质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他巧妙地修正了当时另一位著名科学家盖·吕萨克的假说,提出: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原子”改为“分子”的一字之改,正是阿伏伽德罗假说的奇妙之处。

由此可见,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必须一丝不苟。

对此他解释说,之所以引进分子的概念是因为道尔顿的原子概念与实验事实发生了矛盾,必须用新的假说来解决这一矛盾。

想知道原子、分子的具体知识吗?

请认真学习本讲内容。

一、知识要点

1、物质的构成

在客观世界里,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等。

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如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如食盐等。

2、原子:

(1)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原子也是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例如铁就是由许多铁原子聚集而成的,金刚石就是由许多碳原子聚集而成的。

(2)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

1、分子保持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的,二氧化碳的化学

性质由二氧化碳分子保持的;

2、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是由大量分子聚集在

一起才能表现出来的,是宏观现象,不是单个分子能表现出来的。

3、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原子,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由该原子保持。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题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B.二氧化碳C.双氧水D.高锰酸钾

分析:

含有氧气的物质中才含有分子。

空气含有多种物质,其中有氧气。

答案:

A

针对性练习:

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氮气B.水C.二氧化硫D.汞

2、氧气是由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

铁是由构成的。

(3)分子的基本性质

思考:

一滴水(20滴水1g计)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全世界6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五千多年才能数完。

以上说明:

分子大还是小?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质量约3×10-26Kg,一滴水(20滴水1g计)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通常1cm³的空气中,约有2.7×1019个分子,一个小学生深呼吸一口气,约能吞进了6.75×1019个空气分子。

思考:

A.为什么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明显减少?

B.为什么蓝墨水滴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蓝色?

②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用此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分子扩散、蒸发、挥发等。

也可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现象,如路过面包店,烘焙面包的香味会扑面而来;湿衣服晾在空气中会变干;白酒打开瓶塞后,忘记盖好,过几天会发现剩下的白酒体积明显变少;樟脑丸打开包装后体积会变小,最终完全消失等。

 

③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思考:

平常我们经常说“1+1=2”,但实验证明,1体积水和1体积酒精混合后,体积不等于两体积,这是为什么?

 

 

事实上,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间分别有间隔,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渗透到彼此间的分子间隔中,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物质在不同状态时,分子间的间隔不同,其中以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态时分子间隔最小。

固体液体气体

用此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

也可解释一些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现象,如石油气是如何被压缩为液化石油气,再存储在液化石油气罐里;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思考:

实验室制取的氧气和工业制取的氧气是不是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例题2】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

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D.丹桂飘香──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分析:

酒精挥发的过程是酒精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分子的间隔会增大,所以选项A的说法正确。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或者离子,所以B选项错误;热胀冷缩都是属于分子间隔改变的原因,分子本身大小不会改变;丹桂飘香是因为分子总在不断运动,因此选项C也是错误。

答案:

A

针对性练习:

3、厨房里煤气管道泄露,造成卧室人员中毒,主要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有间隔C.分子很小  D.分子比原子大

4、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

A.水分子B.氧原子C.氧元素D.氧分子

5、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

A.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B.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C.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6、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4)用分子的理论解释

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种物质的分子,如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在此反应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水分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②纯净物和混合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它的组成和性质固定。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如空气是由氮分子、氧分子等构成,它的组成不固定,混合物中各物质仍保持原物质的性质。

【例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也发生变化

D.氧化镁由氧和镁组成,因此氧化镁是混合物

分析:

许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二氧化碳、水等都是由分子构成,但也有许多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原子也可以构成物质,如汞原子构成金属汞;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变成别的物质的分子;氧化镁是一种白色固体,是纯净物。

因此A、B、D错误。

答案:

C

针对性练习:

7、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实质的是()

A.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B.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分子改变,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D.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中间去

8、下列生活中的现象,用分子的知识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气体易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间隔很小

C.“蔗糖能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分解成了更小的粒子

D.“水的蒸发”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

B.水变成水蒸气是化学变化,因为水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C.当发生物理变化时,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D.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分子

二、巩固与提高

A.巩固练习

1、(09苏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2、(09德州)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

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D.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3、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氢原子B.氧原子C.水分子D.小水珠

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分子受热体积会变大,遇冷体积会缩小

B.气体可压缩,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的缘故

C.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不可能是同一种物质的分子

D.水在发生物理变化时,水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5、固态碘受热后变成红色的碘蒸气,无论是固态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切开的土豆变成蓝色,这

说明()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有一定的大小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6、下列关于对煤气站或加油站必须严禁烟火的解释中,最完善准确的是()

A.因为煤气和油都是可燃物

B.因为分子是运动的,煤气或油的分子会向四周扩散

C.因为分子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D.以上三项综合起来才最完善准确

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解释的是()

A.把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8、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的是()

A.隔夜的米饭变馊B.酒精灯忘记盖帽,长时间酒精变少

C.氢气燃烧生成水D.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9、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质量B.不同的质量C.相同的化学性质D.不同的化学性质

10、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1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只有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才是纯净物

12、将有关分子特点的编号,填写在下列叙述后的横线上。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后变干。

(2)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3)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4)墙内开花墙外香。

(5)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物质不能与氧气反应。

B.能力拓展

13、(08年揭阳)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氧化物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4、(08年潍坊)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15、(08年烟台)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

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图为其模拟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问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运动加快了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1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ABCD

17、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碘受热变成碘蒸气是碘分子发生了变化

B.参加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物体受热膨胀,是由于分子受热后分子体积变大的缘故

D.坐在教室里闻到窗外飘进来的桂花香气,说明分子体积很小

18、如右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该图说明了()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19、

(1)如图所示,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中加水至虚线处,

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

,说明。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线相切。

塞紧玻璃

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

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

的现象为,说明。

仪器A细颈部分的作用是。

20、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手来回扇动时会感觉到有风,这是因为:

(2)阴雨天湿衣服干得慢,主要是因为:

(3)盛酒精、汽油的瓶子要塞紧瓶塞,主要是因为:

(4)物体受热膨胀主要是因为:

(5)水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三态变化,主要是因为:

(6)液氧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因为:

21、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活塞向外拉,

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末端的小孔,将活

塞慢慢推入(如右图所示)。

哪一支注射器内的物质容易被压

缩?

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请你再举出可以用这种观点解释的一个实例来:

22、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

(如图所示)。

资料:

①氨气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溶于水后生成的氨水能是无色酚酞变红;

②氨水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极易分解挥发出氨气。

(1)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邵阳)下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映的微观示意图,“

”和“

”分别表示不用原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的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

粒子(填序号)

A.

B.

C.

(2)由“

”构成的物质属于(填序号)。

A.混合物B.化合物C.单质

(3)写出一个符合给微观示意图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趣味化学

24、若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请根据水的化学式H2O来回答)。

画好图案了吧,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这个图案像什么?

想好了之后,你们可要记住啊,这可是我们常考的图案哦。

三、课外练习

25、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和,生成的新粒子是和。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

应中可再分,而则不能再分。

 

升初三化学(新课)班讲义第十讲参考答案(55期)

考考你:

1、B2、D3、C4、A5、C

针对性练习:

1、D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铁原子

3、A4、D5、B6、C7、C8、D9、B

二、巩固与提高:

A.巩固练习

1、A2、C3、C4、A5、D6、D7、C8、B9、C10、B

11、C

12、

(1)B;

(2)C;(3)A;(4)B;(5)D

B.能力拓展

13、D14、D15、D16、B17、B18、D

19、

(1)瓶中水变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液面低于刻线且距离较远;分子间存在间隔;便于观察液面变化

20、

(1)大量向相反方向的运动的空气中各气体分子碰撞皮肤产生的触觉;

(2)阴雨天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少;

(3)酒精分子或汽油分子不断运动,塞紧瓶塞可以防止其想空气中扩散;

(4)分子间的间隔在受热时增大;

(5)分子之间间隔大小发生变化;

(6)液氧与氧气所含的分子都是氧分子,具有的化学性质相同。

21、吸入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比固体、液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得多,因此气体物质容易被压缩;

实例:

①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后体积缩小;

②工业上常把氧气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举例只要科学合理即可)

22、

(1)烧杯A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氨水中挥发出的氨气分子在大烧杯中运动,溶于烧杯A中,生成氨水,使无色酚酞变红。

23、

(1)C;

(2)C;(3)氢气+氧气水

C.趣味化学

24、迪士尼的米奇老鼠的头像

25、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分子,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