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宏观调控.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1913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宏观调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财政学宏观调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财政学宏观调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财政学宏观调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财政学宏观调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宏观调控.ppt

《财政学宏观调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宏观调控.ppt(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宏观调控.ppt

宏宏观观调调控控篇篇l第十二章财政预算管理l第十三章公共债务l第十四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l第十五章政府间财政关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财政预算管理财政预算管理l第一节第一节财政预算概述财政预算概述l第二节第二节财政预算的编制财政预算的编制l第三节第三节财政预算的执行财政预算的执行l第四节第四节财政平衡财政平衡第一节第一节财政预算概述财政预算概述l一、财政预算的概念一、财政预算的概念l财财政政预预算算就就是是由由政政府府编编制制、经经立立法法机机关关审审批批、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况的计划。

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况的计划。

财政预算是政府活动计划的一个财务反映。

财政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财政预算是政府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二、财政预算的产生和发展二、财政预算的产生和发展l现代财政预算制度最早出现于英国。

l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财政预算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也是财政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

l加强财政管理,是财政预算产生的另一个动因。

l预算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是“民主”与“科学”精神深入财政管理的写照。

三、财政预算的基本特征三、财政预算的基本特征(预算原则预算原则)l1.法定性。

l2.精细性。

l3.完整性。

l4.时效性。

l5.公开性。

四、财政预算体系和基本程序四、财政预算体系和基本程序l财政预算体系:

中国的预算法明确规定,一级政府设一级预算。

l五级政府:

中央、省、市、县、乡l财政预算基本程序:

编制审批执行决算第二节第二节财政预算的编制财政预算的编制一、财政预算的编制形式一、财政预算的编制形式l

(一)单式预算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

优点:

-完整性强;-体现国库统一和会计统一的原则要求;-便于立法机关的审议批准和社会公众对财政预算的了解。

(二)复式预算l复复式式预预算算是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通常包括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

l经常预算是指财政经常性收支计划。

收入主要来源于税费,支出主要用于公共消费l资本预算是财政投资性收支计划,由政府投资性支出和各种专门收入来源组成。

在资本预算中,经常预算结余和债务收入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

复式预算制的优缺点l优点:

(1)便于考核预算资金的来源和用途;

(2)有利于分析预算收支对社会供求的影响;(3)有助于使预算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杠杆,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

l缺点:

(1)容易导致债务规模过大;

(2)给预算编制带来一些困难。

二、财政预算的编制方法二、财政预算的编制方法l绩效预算绩效预算就是政府首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费用,来编制预算。

l计划项目预算计划项目预算依据国家确定的目标,着重按项目用途和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编制预算。

l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预算方案的一切安排从实际需要而不是以往支出基数出发,综合确定支出总体方案。

三、部门预算制l部门预算制是以编制部门预算为依托的一种预算资金管理制度。

l所谓“部门”是指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

l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立法机关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

l它以部门为单位,一个部门编制一本预算。

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和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组成。

(一)传统的“功能预算”l传统的预算是收入按类别、支出按功能的汇总预算。

l这种“功能预算”不分组织单位和开支对象、按照政府的职能对开支加以分类,便于了解政府所行使的职能。

l从预算管理的角度上看,其缺陷非常突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残”、“粗”、“散”、“软”。

“功能预算”的缺陷l“残”是指预算残缺不全,一个部门没有一本完整的预算。

l“粗”是指预算编制粗糙,没有将预算指标细化到部门和单位。

l“散”是指预算资金分配权分散。

l“软”是指预算机动权力过大,预算约束软化。

(二)部门预算的特点l1、完整性。

部门预算内容由预算内扩展到预算外。

l2、细化性。

部门预算的内容细化到部门及下属单位。

l3、综合性。

部门预算采用综合预算,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类资金。

(三)部门预算的编制l部门预算包括部门收入预算和部门支出预算。

l收入预算要按收入类别逐项核定。

l部门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专项支出预算。

l基本支出预算:

部门根据经费政策和规定,测算本部门的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l专项支出预算按项目编制。

主要包括专项公用经费、事业发展项目支出和建设性专项支出。

第三节第三节财政预算的执行财政预算的执行一、预算执行的基本任务

(一)组织预算收入

(二)拨付预算支出(三)预算调整:

局部调整、全面调整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l

(一)国库集中收付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所有的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主要内容l财政集中开设账户,即国库单一账户,取消各预算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各种账户l收入、支出集中管理,实现对财政预算收入、支出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和控制,保证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合理、安全、高效。

l相关配套措施。

这些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国库管理制度、预算编制方法、政府收支分类、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等等。

(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优点l1.有助于加大预算管理力度。

l2.有助于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l3.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l4.有利于防止腐败行为的滋生,加强廉政建设。

三、政府采购三、政府采购l

(一)政府采购与政府采购制度

(一)政府采购与政府采购制度l政政府府采采购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行为,即财政购买性支出的一种行为。

l政政府府采采购购制制度度是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章和办法。

传统政府采购供应商D供应商E供应商F采购人A采购人B采购人C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供应商D供应商E供应商F采购管理监督机构资金集中支付机构采购集中代理机构采购集中代理采购人A采购人B采购人C政府采购制度的特点l传统政府采购的特点:

同质性直接性自主性分散性l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特点:

规范性集中性计划性公开性

(二)政府采购的基本方式1、按是否具备招标性质分类招标性采购方式。

非招标性采购方式。

2、按招标范围分类公开招标采购。

选择性招标采购。

限制性招标。

3、按招标阶段分类单阶段招标采购。

两阶段招标采购。

(三)政府采购的基本程序l1、确定采购需求。

l2、选择采购方式。

l3、执行采购方式和签订采购合同。

l4、履行采购合同。

l5、效益评估。

l其中前2个阶段称为合同形成阶段;后3个阶段称为合同管理阶段。

第四节第四节财政平衡财政平衡l一、财政平衡的含义一、财政平衡的含义l二、财政收支矛盾二、财政收支矛盾l三、财政赤字三、财政赤字l四、预算平衡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四、预算平衡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l五、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五、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一、财政一、财政平衡的含义l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在量上大体相等收支平衡:

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财政结余:

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余额财政赤字:

财政收入小于支出的差额财政赤字是收支对比的常态l欧盟标准:

赤字率小于3%l是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的统一l是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统一l是中央财政平衡与地方财政平衡的统一二、财政收支矛盾l收支矛盾是财政分配的主要矛盾l收入可能的有限性与支出需要的无限性l收入的均衡性与支出的集中性(季节性)l收支约束的不对称性:

(广义)收入弹性与支出刚性l公共决策机制:

预算最大化与财政幻觉l相对于长期结余,公众更容易接受长期赤字,债务融资比税收融资更方便。

三、财政赤字l

(一)赤字口径

(一)赤字口径l

(二)周期性赤字与结构性赤字

(二)周期性赤字与结构性赤字l(三)财政赤字的弥补l(四)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一)赤字口径

(一)赤字口径l硬赤字总支出总收入(1993年前)l总支出=经常支出+资本支出+债务支出l总收入=经常收入+债务收入l原始赤字总支出净利息支出经常收入(1994年-1999年)l软赤字总支出经常收入(2000年后)l国际口径

(二)周期性赤字与结构性赤字二)周期性赤字与结构性赤字l周期性赤字(cyclicaldeficit):

是指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引起的赤字,即在经济衰退期间,由于财政支出增加而财政收入减少所形成的赤字。

财政自动稳定器(制度)作用的结果l结构性赤字(structuraldeficit):

是指非经济周期性因素引起的赤字,即经济活动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时出现的赤字,故又称充分就业赤字(full-employmentdeficit)。

政府政策作用的结果(三)财政赤字的弥补l动用历年结余一般无结余可动用财政与中央银行的协调l增加税收纳税人的阻力难解政府的燃眉之急l增发货币:

通货膨胀税l透支:

向中央银行借款(1994年前1582亿)l发行公债:

现实可靠、世界各国通行的作法(四)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l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

l国债规模扩大。

l货币扩张效应。

l拉动总需求,带动经济增长。

四、预算平衡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四、预算平衡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大衰退以前的正统预算准则:

预算平衡论对私人部门发行公债会造成原被用于生产投资的资本被挪作政府花费;政府支出是非生产性的,财政赤字更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财政赤字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年度预算平衡是控制政府支出增长的有效手段。

(二)大衰退的产物:

周期预算平衡论1.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减少税收,增加支出,有意识地使预算形成赤字。

2.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增加税收,紧缩开支,有意识地使预算形成盈余。

3.在上述情况下,财政将发挥其“熨平”经济波幅的效力同时,政府仍可使其预算保持平衡。

(三)功能财政论l功能财政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勒纳提出的:

(1)平衡预算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政府财政的基本功能是稳定经济,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2)政府预算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个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即经济平衡而不是预算平衡。

(3)如果为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必须长期坚持盈余或大量举债,那就不应有任何犹豫。

五、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l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

礼记王制:

“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

用地大小,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l量出为入根据支出的需要来定收入的标准。

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宰相杨炎奏行两税法:

“凡有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

”l财政平衡原则下的收支孰决?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l财政预算是反映政府收支状况的基本计划。

财政预算是反映政府收支状况的基本计划。

l预预算算制制度度的的产产生生、预预算算的的特特征征以以及及预预算算编编制制形形式式与与预预算算编编制制方方法法的的变变化和化和发展体现了财政管理中发展体现了财政管理中“民主民主”与与“科学科学”精神。

精神。

l预算基本程序包括编制、审批、执行和决算。

预算基本程序包括编制、审批、执行和决算。

l实实行行部部门门预预算算、国国库库集集中中收收付付和和政政府府采采购购制制度度改改革革,其其目目的的是是构构建建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公共财政框架。

市场经济相适应公共财政框架。

l财财政政平平衡衡指指财财政政收收入入与与支支出出在在量量上上大大体体相相等等,它它是是静静态态平平衡衡与与动动态态平平衡、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以及衡、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平衡的统一。

中央与地方财政平衡的统一。

l预算赤字是收支对比的一种常态。

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宏观经济预算赤字是收支对比的一种常态。

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宏观经济背景和弥补赤字的方法。

背景和弥补赤字的方法。

l预算平衡理论经历了预算平衡论、周期平衡论以及功能财政论三个发预算平衡理论经历了预算平衡论、周期平衡论以及功能财政论三个发展阶段。

实现预算平衡要坚持展阶段。

实现预算平衡要坚持“量入为出量入为出”与与“量出为入量出为入”的辩证思的辩证思维。

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