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16918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doc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doc

1:

500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七年六月

一、基本情况:

(一)测区概况

本测区位于德阳与中江交界处,富兴镇,富兴镇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地形相对复杂,位于测区边缘有德中路,其中包括富兴镇,富兴镇阳平办事处,会棚办事处,三个测区面积大约2平方公里。

(二)目的任务:

为满足甲方规划设计及施工需要,需对该地区进行1:

500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三)已有资料

测区范围为各集镇新址范围,具体范围由甲方实地现场指定;二、作业技术依据

(一)《工程测量规范》(GB5002—93)(简称“规范”)

(二)《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三)经审查批准的《1:

500地形测量技术方案》(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三、控制测量

(一)根据测区情况:

1、首级控制:

由于本次测图没有GPS固全站仪做首级控制测量。

(二)加密控制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按Ⅰ、Ⅱ级导线、图根点分级进行,标志采用简易标志,Ⅰ级导线点按Ⅰ01、Ⅰ02……进行编号,Ⅱ级导线点按Ⅱ01、Ⅱ02……流水编号,图根点按T1、T2……流水编号。

(三)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导线

长度

(km)

平均边长

(km)

测角中误差

(″)

测距中误差(mm)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相对

闭合差

DJ1

DJ2

DJ3

一级

4

0.5

5

15

≤1/30000

_

2

4

10

≤1/15000

二级

2.4

0.25

8

15

≤1/14000

_

1

3

16

≤1/10000

三级

1.2

0.1

12

15

≤1/7000

_

1

2

24

≤1/5000

(四)控制测量的观测均采用日本尼康全站仪进行(已鉴定为Ⅰ级全站仪)。

水平方向观测的技术要求为:

等级

仪器型号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

(″)

半测

回归零差

(″)

一测回中2倍照准差变动(″)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

一级导线

及以下

DJ2

12

18

12

DJ6

18

24

(五)Ⅰ、Ⅱ级导线点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精度按5等要求,其技术指标为

仪器

垂直角

测回数

指标差较差

垂直角较差

对向观测

高差较差

附合或环形闭合差

SET2110

2(对向)

≤10

≤10

60(mm)

30(mm)

(六)Ⅰ、Ⅱ级导线的平差计算采用《平差易》专门软件进行(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平差结果以平差报告输出。

图根点成果利用全站仪自动记录计算,不保留中间观测成果。

四、地形测图

(一)采用全站仪全野外数字采样、用计算机配合专门软件成图。

(二)成图图幅为50cm×50cm,图名及分幅规格依照图式及规范分幅。

(三)图根点的密度以满足地物、地貌的测绘为原则,通视良好且地形简单平坦区可适当放稀,对居民点等房屋密集区保证有足够的点位。

(四)地形图基本精度及要求

1、由于高差较大,基本等高距选用1.0米;

2、图根点对于起算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超过5cm;

3、图上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按“规范”4.1.5条执行。

高程点对相邻图根点中的误差按“规范”4.1.6条执行。

4、高程注记点图上应分布均匀,每平方分米不少于5~8点。

图根、碎部点高程均取至厘米注记。

铁路、公路中心线交错排列注记。

沟渠底高程图上注记间隔10cm,并测注沟宽。

注记以分式标注,分母为沟底高程,分子为沟宽(注至分米)。

并指明测定位置。

独立地物位置、检修井盖顶、铁路轨道、道路交叉中心及转弯处、河流、沟渠、塘岸边、建筑物墙基脚、桥面、较大庭院内、土堆顶、坑穴底、坡度变化处、坎边等都应测注高程。

一般旱地可不分块(大片旱地宜分出主要块),高程注记在图上每10㎝×10㎝范围内保证至少8-10个注记。

坚固房屋(四层及四层以上以及工厂厂房)内,要测注地平高程。

单线田埂上不注记高程,双线田埂应适当选注高程点。

5、测绘内容及表示方法

(1)各类控制点一律按“图示”符号表示。

(2)居民地是地形图的重要地物因素,各类建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按实地轮廓准确测绘。

房屋轮廓一律以墙脚外沿测绘,按其楼层、建筑物性质、主要房屋和附加房屋区分表示,房屋性质按砼、砖、木划分。

砼:

一般指钢筋混凝框架结构,砖:

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坚固房屋和以砖、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普通房屋,此类房屋一般,简单房屋屋顶为瓦者,注“木”;两层及两层以上的房屋要加注层数。

房屋和建构筑物都应完整测绘,一律不取舍。

其轮廓的凸凹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图上0.6mm可用直线连接。

房屋的附属设施,如围墙、门墩、门廓、柱廊、台阶、室外楼梯、花台、谷场、天井(图上小于6平方毫米可不表示)。

庭院内水井、建筑物下通道、架空房屋、悬空建筑、棚房等都应很好的表示。

临时性建筑可舍去。

建筑中房屋不能测定其准确位置和楼层时,一律按建筑中房屋表示。

落地阳台以围护结构为准,用实线表示;悬空阳台用虚线表示;房屋外的装饰墙亦应测绘。

(3)独立地物具有方位作用,一律要测绘。

尤应注意一、二类方位物的施测精度,并测注高程。

坟地应测绘。

(4)道路测绘

普通公路及铺装水泥路面公路,要测绘铺面宽,并注记铺面材料。

路边排水沟应表示。

机耕道、乡村路均按实际宽度绘双线,并加注性质。

居民地间应有道路连接,小路在沟边时,两种符号并列,小路位于单线田埂上,则不绘田埂符号;双线田埂可代替小路(此时不再绘小路符号)。

路与路之间应接通,组成网状,不绘断头路。

(5)永久性的电力线、通讯线、路灯及电杆位置应实测。

永久性的栅栏、栏杆、篱笆均应测绘。

电力线、通讯线在通过集团式村庄和街区时,可不连线,只绘连线方向,电力线入地处应注“入地”二字。

地下管线只测绘裸露部分,检修井实测。

(6)河流、塘、堰应测绘河岸线、水涯线。

水涯线按测图时之水位测定,但应注意上下游及图幅间的合理、协调。

沟渠宽在1.0米至2.5米之间用双线表示,一米以下用单线表示,大于2.5米以上用陡坎、斜坡配合水涯线表示,应注意高程与流向的协调。

季节性水沟不用干沟符号,用一般水沟表示,不绘流向以示区分。

(7)地貌用地貌符号、高程注记及等高线表示。

本区测绘等高线区域不多,故应注意加注等高线注记(示坡线、等高线高程)以便于读图。

土堆和坑穴应予测绘。

征用地正建、待建按现状测绘外围区域,内注“施工地”“待建”字样。

(8)本测区植被主要有稻田、旱地、竹林、经济作物地等。

长年成片种菜的用菜地表示,经济作物地应按“图式”简注作物种类。

植被符号应以能区分地类为准。

独立树需准确测绘。

行树、散树、独立竹丛应用相应符号表示,并反映位置、范围特征。

(9)地理特征要仔细、认真予以调注。

居民地必须有名称注记,当确无居民地名称时,可调注主要居住者姓名;当图内既无地理名称又无居民地时,应调注行政村、组名称。

村委会及政府机关所在地,图上应予标注。

乡(镇)、区(县)界应认真调查测绘。

(10)图上有关要素配合表示原则

两个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可将次要的移位或缩小,但应保持相互关系,间隔图上0.3mm。

房屋、围墙直接建筑在陡坎上,以建筑物边线代替陡坎上缘线。

水涯线与陡坎重合时,可用陡坎边线代替水涯线,水涯线与斜坡脚重合时,仍将水涯线绘出。

五、测绘主要技术人员及仪器设备

(一)主要技术人员

龙文星,徐常亮(项目负责老师)

谢川,刘臻,李敬明,刘衡等

(二)主要仪器设备

日本托普康三台(套),尼康一台(套),

微机(台式)四台

成图软件《CASS5.0》、《平差易》

六、提交成果资料

(一)技术设计书

(二)Ⅰ、Ⅱ级导线观测记录

(三)Ⅰ、Ⅱ级导线展点及图幅结合图

(四)1:

500地形图一套(电子图)

(五)散点精度统计表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