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验槽程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16903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验槽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基验槽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基验槽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基验槽程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基验槽程序.doc

《地基验槽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验槽程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基验槽程序.doc

验槽

  所有建(构)筑物基坑均应进行施工验槽。

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一、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

  

(1)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施工等单位有关负责及技术人员到场;

  

(2)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

  (3)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二、无法验槽的情况

  

(1)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

  

(2)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

  (3)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

  (4)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

  (5)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

三、验槽前的准备工作

  

(1)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

  

(2)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

  (3)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

  (4)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是否存在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

  (5)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

四、推迟验槽的情况

  

(1)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

  

(2)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

  (3)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

五、验槽的主要内容

  不同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不同,基础形式不同,验槽的内容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六、验槽方法

  验槽方法通常主要采用观察法为主,而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先辅以钎探法配合共同完成。

  

(一)观察法

   1.观察槽壁、槽底的土质情况,验证基槽开挖深度,初步验证基槽底部土质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观察槽底土质结构是否被人为破坏。

  2.基槽边坡是否稳定,是否有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存在,如地下渗水、坑边堆载或近距离扰动等(对难于鉴别的土质,应采用洛阳铲等手段挖至一定深度仔细鉴别)。

  3.基槽内有无旧的房基、洞穴、古井、掩埋的管道和人防设施等。

如存在上述问题,应沿其走向进行追踪,查明其在基槽内的范围、延伸方向、长度、深度及宽度。

  4.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入仪作为辅助手段。

  

(二)钎探法

  1.工艺流程

   绘制钎点平面布置图→放钎点线→核验点线→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拔钎→盖孔保护→验收→灌砂。

  2.人工(机械)钎探

  采用直径φ22~25mm钢筋制作的钢钎,使用人力(机械)使大锤(穿心锤)自由下落规定的高度,撞击钎杆垂直打人土层中,记录其单位进深所需的锤数,为设计承载力、地勘结果、基土土层的均匀度等质量指标提供验收依据。

是在基坑底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主要方法。

   3.作业条件

  人工挖土或机械挖土后由人工清底到基础垫层下表面设计标高,表面人工铲平整,基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钎杆上预先用钢锯锯出以300mm为单位的横线,0刻度从钎头开始。

   4.主要机具

  钎杆:

用直径为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2.1~2.6m;

  大锤:

普通锤子,重量8~lOkg;

  穿心锤:

钢质圆柱形锤体,在圆柱中心开孔φ28~30mm,穿于钎杆上部,锤重lOkg;

  钎探机械:

专用的提升穿心锤的机械,与钎杆、穿心锤配套使用。

   5.根据基坑平面图,依次编号绘制钎点平面布置图

  按钎点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洒上白灰点,用盖孔块压在点位上作好覆盖保护。

盖孔块宜采用预制水泥砂浆块、陶瓷锦砖、碎磨石块、机砖等。

每块盖块上面必须用粉笔写明钎点编号。

  

  6.就位打钎

  钢钎的打入分人工和机械两种。

  人工打钎:

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cm,自由下落,将钎垂直打人土层中。

也可使用穿心锤打钎。

   机械打钎:

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利用机械动力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7.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钎探深度以设计为依据;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钎点按纵横间距1.5m梅花形布设,深度为2.1m。

   8.拔钎、移位

   用麻绳或钢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钢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拔钎。

  9.灌砂

  钎探后的孔要用砂灌实。

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用盖孔块盖住孔眼。

当设计、勘察和施工方共同验槽办理完验收手续后,方可灌孔。

   10.质量控制及成品保护

  

(1)同一工程中,钎探时应严格控制穿心锤的落距,不得忽高忽低,以免造成钎探不准,使用钎杆的直径必须统一。

  

(2)钎探孔平面布置图绘制要有建筑物外边线、主要轴线及各线尺寸关系,外圈钎点要超出垫层边线200~500mm。

  (3)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或技术员,调整钎孔位置,并在记录单备注栏内做好记录。

  (4)钎探前,必须将钎孔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位置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号先行对照,无误后方可开始打钎;如发现错误,应及时修改或补打。

  (5)在记录表上用有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的钎孔(锤击数的大小)分开。

  (6)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7)打钎时,注意保护已经挖好的基槽,不得破坏已经成型的基槽边坡;钎探完成后,应做好标记,用机砖护好钎孔,未经勘察人员检验复核,不得堵塞或灌砂。

  (三)验槽注意事项

  验槽时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四)轻型动力锨探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现场也可用轻型动力触探替代钎探):

  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

  2.浅部有软弱下卧层;

  3.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

  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建筑基坑验槽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最佳答案

测量资料,地基承载力试验资料,报验表,最好附上勘察的地质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