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案(成品).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16297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案(成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案(成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案(成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案(成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案(成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案(成品).doc

《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案(成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案(成品).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案(成品).doc

紫云·金沙工程地下室基础底(筏)板专项施工方案四川新兴建筑工程总公司

地下室基础底(筏)板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建施、结施图

2、相关规范、标准

(1)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4)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范JGJ107-96

3、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地下二层、地上31层,钢筋混凝土双塔,剪力墙结构,地下室连为一体,塔楼外地下室扩展部分为框架结构。

1、地下室底板结构分为两大部分:

(1)、塔楼范围内为1800厚钢筋混凝土筏板

(2)、塔楼范围之外地下室底板为独立柱基础浮板结构,浮板厚550。

2、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面积较大,长116.5米、宽为78.55米,双向超长再加上竖向荷货载悬殊,后浇带较多,有3种后浇带。

(1)、第1种:

种沉降后浇带,设于塔楼筏板基础周边外侧浮薄底板上,起调节沉绛差的作用。

(2)、第二种:

加强型后浇带,设于底(筏)板长向中部

(3)、第三种:

收缩后浇带,分设于长短向划小混凝土收缩单元,以上3种后浇带纵横交错将地下室底(筏)板分划为大小18块混凝土独立的施工单元。

33、钢筋混凝土底筏板以下构造为:

现浇混凝土防水保护混凝土、卷材防水层、混凝土垫层。

4、浮板厚550底板以下在混凝土垫层以下地基土面以上增做100厚水泥炉渣缓冲层,以减小地基反力对底板的作用以形成浮板结构

〈二〉、工程特点

1、1800厚筏板为大体积砼,为防止水化热造成砼内外温差过大产生温度裂缝,需由有资质的单位作温度监测和温度控制。

2、底(筏)板及浮板后浇带较多,后浇带支模、浇注如何防止胀模、漏浆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3、施工场地十分狭窄,无加工场地,需利用坑内部分地块作为加工用地,影响施工连续作业、需作好统筹安排。

4、因场地限制,两台塔吊安设于地下室底板以内应注意作好交接部位的防水处理和留洞处理。

5、防水层基面坑、槽较多:

有电梯基坑,独立柱基坑、外墙基槽、内墙基槽,高低压配电基槽、集水坑等,防水层转折多,需作好细部加强处理(包括后浇带防水弱部位的处理)。

三、施工程序(土方工程及基坑捡底完成后)

1、1800厚筏板:

测量放线→C15混凝土垫层→四周砌240砖模→砖模抹压灰垫层找平层→防水层施工→浇保护层混凝土→测量放线打标记→扎底板下层筋→后浇带网模架设→搭设钢管架→扎底板上层筋→支设钢筋架立柱→拆钢筋架→插墙、柱筋→隐蔽验收→浇注砼→养护、温控。

2、550厚底板:

测量放线→铺设水泥炉渣→C15砼垫层→四周砌砖模→砖模抹灰垫层找平→防水层→防水保护层→测量放线打标记→扎底板下层筋→架设后浇带网模→布设铁马→扎底板上层筋→插墙、柱筋→隐蔽验收→浇注砼→砼养护。

四、施工段划分及流水施工组织

1、施工缝的留设:

(1)、水平施工缝留设:

地下室外墙留设于底板面以上500处,内墙及内柱留设于底板面。

(2)、垂直施工缝用后浇带代替,除此以外均不得留垂直施工缝。

2、根据施工场地的局限性和工程量的平衡原则,确定总体工程划分为两个大段,即塔楼筏板(1800MM厚)为第一大段,塔楼之外的薄浮底板(5500MM厚)(含柱基)为第二大段,以沉降后浇带为自然分界线。

由于筏板工程量大,且较复杂,施工周期长,确定先施工第一大段,然后紧随施工第二大段。

3、第一大段按近塔楼栋号分为北栋、南栋两个流水段,先北栋后南栋。

4、第二大段(薄底板部分)以1-26轴至1-27轴之间的加强带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流水段,先施工北段后施工南段。

5、厚、薄底板两个大施工段的衔接处理

北楼厚底板(筏板)钢筋绑扎完1-1至1-21轴后浇带处时,即开始进行薄底板北段的垫层及防水(含保护层)施工,为扎筋创造条件,以便北栋筏板钢筋工程完成后,钢筋工能及时转入北段薄底板钢筋工程施工,与此同时,南段抓紧完成土方工程,清除马道土方,尽快创造施工条件,接上北段流水节拍。

6、防水工程的衔接处理

由于筏板与浮薄板防水施工不连续,交接部位必须处理和保护好接头。

7、钢筋堆放及钢筋加工

尽量利用2-W/1-22~1-27轴外底板大缺口部位的场地及西周边场地,不得侵占施工作业面,以免影响流水作业和施工工期。

8、砼浇注以加强带为界分为南北两大段流水浇注,先北后南,各段内用两台砼泵同时按自然块(后浇带为界)逐块退行浇注,因北楼筏板能最早形成浇筑条件,若工期要求提前浇筑时必须插好薄浮底板接口钢筋。

五.防水工程施工

防水施工方案详防水专项施工方案。

六、模板工程

〈一〉、模板的选择

1、底板四周立模采用240砖模,用Mu10页岩实心砖混凝土,M7.5水泥砂浆砌驱筑逐高度为H+120(H为板端厚度)外侧砌370×*370砖壁柱墙间距为3.0,待砌体达到强度后在厚再外侧填土挡住基坑护壁。

2、外墙500高部分用组合钢模加-厚3×*430限位止水限位钢筋拉片定位间距600,φ48钢管支撑固定,外侧辅以木方斜撑顶住坑壁。

3、电梯坑、集水坑等内模用组合钢模,钢管支撑固定。

4、后浇带采用钢筋骨架双层钢丝网膜,铁丝网下口卷捆在底板下部主筋上,下部主筋与于底板之间的缝隙采用C30、防水等级为S8的细石混凝土封严,网模上部绑扎50×*50木枋或者φ48的钢管拦住新浇筑的混凝土,防止混凝土流入后浇带中,钢网模具体做法详见详附图。

5、作底板垫层时在后浇带位置作200深的浅沟宽度同后浇带的宽度一样作为沉渣沟,以免除在以后清除漏浆建渣的麻烦。

6、后浇带新浇混凝土之间设BW-S膨胀止水条在后浇带浇注前用建筑胶水粘贴于后浇带已浇注的混凝土上,要求贴紧粘牢以提高膨胀止水效果。

7、人防墙区域内的剪力墙在施工缝处,设置3mm钢板作止水片。

8、地下室剪力墙在施工缝处按设计要求,设置企口缝,并在该处安装BW-S膨胀止水条。

七、钢筋工程

底筏板钢筋设计均采用Ⅲ级钢筋

1、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排版分间距→---扎地坑底层钢筋→---布设钢筋混凝土垫条→---扎板底层钢筋→—--扎板底层二层附加钢筋→---搭设钢管架或铁马→---扎面层通筋→---架设钢筋支柱→—--拆除钢管架→扎面层附加筋→---插墙柱插筋→----隐蔽验收

2、钢筋的布筋方向顺序:

底板下部通筋南北向放下层,东西向放上层,底板上部通筋南北向顺序放在东西向之上。

3、钢筋的连接:

(1)、dD≥25的钢筋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机械连接(二级),接头错开50%,错开42d(1.4lae)。

(2)、φ16≤d<φ25的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接头错开50%,错开42d。

(3)、d<16的钢筋采用搭接连接,接头错开25%错开,36d(1.2lae)少量就位连接采用窄间隙焊,要求焊条与钢筋等强。

4、钢筋的绑扎

底板钢筋采用满扎,上层钢筋扎丝根数5根以上(因受力较大)

底层钢筋及外墙外侧扎丝扣应向混凝土内,不得接触底板基层和模板以防锈蚀串水。

5、钢筋垫块

(1)、底(阀筏)板因钢筋重量大发,板底采用40×40×500长的钢筋混凝土垫块(内配φ6个钢筋)禁止垫铁作为板底垫块。

(2)、竖向垫块采用50×50厚为保护层厚度的1:

2水泥砂浆垫块(带扎丝)。

(3)、底板底部二排附加钢筋采取与通筋垂直放置时,可不用垫块,平行放置时,加φ25垫铁,底板上层二排附加钢筋采用φ25垫铁绑扎于上部通筋上。

6、底板上部通钢筋的架立

(1)、扎筋时采用钢管脚手架调平临时架立,待扎完上层钢筋后用Ф28钢筋工字形柱立柱(尽量利用底板筋下料后的短料拆除钢管架)置换钢管架,工字形立柱间距1120(双向)或钢筋间距160的倍数。

(2)、工字型立柱高度为上下层钢筋的净空高度,主柱下部绑扎点焊于下层通长内内钢筋上,上部绑扎于上层通长内钢筋上。

(3)、工字型立柱每隔6个间距设置φ12剪刀撑一个(双向)剪刀撑端头与立柱焊牢。

7、后浇带附加加强筋按设计要求加设,穿过后浇带网膜设置。

8、墙、柱插筋插至底板下层钢筋之上,插筋下端弯200直钩绑扎在底板下层钢筋上,插筋于底板上层筋处加焊φ12定位钢筋或定位箍固定插筋,防止插筋位移。

八混凝土工程

1、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浇注、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防水混凝土S8混凝土塌落度180

2、流水段的划分以及浇注顺序

(1)、以中部加强带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大施工大段

(2)、先浇注北段,后浇注南段,

(3)、每没段又可以分为两个次施工段以1800厚底板为一段,550厚底板为一段,先浇筑厚底板、后浇筑薄底板(符合先低后高的原则)每个次浇筑段又可根据后浇带分为若干个小施工段,混凝土,泵车布置于西南面由东向西退着浇筑,逐块歼灭,每小块按初凝时间限制考虑提前量,先浇地坑部位再浇筑平板底,然后再浇大面,以免先浇大面,基坑部位成了集浆池,影响浇注质量,

3、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注及振捣方法

采用薄层浇注,斜向推进,逐步均匀升高一次升高到顶的连续浇注工艺,分层厚度为400-500mm按1:

6的斜坡向前推进,采用插入试振动器,由专人施棒、监棒严格控制振捣间距的接缝、振动深度、,振捣时间,以及混凝土浆上浮,石子下沉,不出现气泡为适,振动棒应快插慢提,振动点均匀,严防漏振和过振,确保砼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4、砼泌水处理

大流动性砼在浇注、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顺砼坡面下流到坑底或被赶到基坑端部,当砼大坡面坡脚接近端模时,改变砼浇注方向,从端头往回浇注与原坡相交形成一个“集水坑”,并使“集水坑”逐步缩小成水潭,用泵及时排出。

5、砼抹面

砼浇完、振捣密实后,在砼初凝前表面用2M刮杠抹压,赶走表面泌水,在砼终凝前用木抹子搓平,再用铁抹子抹压2遍,以减少面层砼的收缩量,防止表面收缩裂缝的出现。

6、后浇带的浇注

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图中后浇带1)在主休结构封顶后补浇。

收缩后浇带(图中后浇带2)在砼浇注完2个月后浇注。

加强带在加强带两边砼浇注完成后补浇。

后浇带砼均采用C35微膨胀防水砼浇注(搞抗渗标号:

S8)。

7、底板砼的标高控制

在砼浇注前用水平仪抄平,在墙、柱筋上作1M线标记备务用,在底板上、下层钢筋间的支撑立柱上焊φ8钢筋形成水平控制网,短钢筋顶部涂红油漆,施工时用2mM铝合金杠赶平压光,以铁件顶部控制板面水平标高和平整度,误差控制在5mmMM内。

8、大体积砼养护及温控

大体积砼浇完收平12小时后及时覆盖黑色塑料薄膜,其上加盖一层草袋作保温、保湿养状护,养状护工作与温控结合,由有资质单位进行温度监测控,在浇注砼前及时布设和埋置测温片,砼浇注完成12小时后开始进行测温和温控。

根据测温数据确定养护草垫厚度,以保证砼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

大体积砼测温及温控方案具体作法详专业单位编制的方案。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