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办公楼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15914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办公楼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土木工程办公楼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土木工程办公楼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土木工程办公楼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土木工程办公楼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办公楼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

《土木工程办公楼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办公楼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木工程办公楼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长沙师范大学办公楼设计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

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

刘杰清学号:

200509070134

指导老师:

曾宪桃梁桥周燕来

2009年03月19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

1.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钢材量的不断提高,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日益增多,因而作为一个结构设计者需要在遵循各种规范下大胆灵活的解决一些结构方案上的难点、重点。

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带来能源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

我们的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高出2~3倍,建筑能耗高出10%~25%,建筑用钢高出10%~25%,每立方米混凝土多耗水泥80公斤等。

既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建建筑中也仅有不足20%达到节能标准。

公共建筑能耗最高,据有关专家对北京大型公共建筑的调查,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是普通住宅的10~15倍,全国公共建筑的能耗是普通住宅的大约5倍。

因此我们的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验收,所有的环节都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都要有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工作思路,都要有推动建筑“四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超绿色建筑、绿色结构、绿色施工方面发展[1]。

2.建筑设计

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生产和生活环境[2]。

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除考虑上述各种要求外,还应考虑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最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

2.1设计指导思想[2]

(1)以建设健康居住场所为标准,根据规划设计要求,并协调规划区相关内外部环境条件,合理确定功能布局,将自然景观与周边景观、建筑统一起来,形成和谐的整体。

(2)作为新世纪的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应具有超前性、先导性、典范性,达到高起点、高标准。

注意各居住单位的巧妙性,运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构建出居住区的环境系统。

(3)贯彻“与人为本”、“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满足住宅的规划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智能化的高品质现代居住区。

(4)规划设计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和效益原则,建立人车分流的居住交通系统,为求创造一个具有优雅环境、文化内涵、经济效益和鲜明个性的花园式生活居住空间。

(5)注重以科技为先导,强化建筑智能化设计。

(6)适应学校办公需求,综合考虑日照、通风、消防等要素,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

2.2功能趋势:

环保、节能[5]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理念将在我国大行其道,材质环保、质轻、保暖、低能耗等特点是一种趋势。

(1)建筑外墙保温隔热[24]

建筑外墙材料保温隔热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人的体表感觉。

墙体的保温隔热主要是在外墙中置入保温隔热材料来调控整个墙体的传热系数。

按保温隔热材料的位置主要分为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及外墙夹芯保温三种形式。

目前市场上的保温材料种类多样,常用的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XPS板)、聚氨酯、胶粉聚苯颗粒、膨胀玻化微珠、微晶无机保温砂浆矿棉等。

(2)玻璃门窗的复合化设计

绿色建筑中采用的玻璃主要有中空玻璃、真空玻璃、镀膜玻璃、LOW-E玻璃和热反射玻璃等。

中空玻璃是将两片玻璃密封并将中间的空气抽出再灌入干净惰性气体而成。

真空玻璃的节能和环境舒适度比中空玻璃高出50%,更是以往广泛使用的单片玻璃的6倍。

真空玻璃是将两片平板玻璃四周密封起来,中间有空隙,将空隙抽成真空,两片玻璃内表面镀有一层或两层透明低辐射膜,与保温瓶有异曲同工之处。

(3)第五立面的绿色集成

①屋顶是最适合接受太阳光的平面,光伏太阳能板可在平整的屋顶上大面积铺设。

②高层建筑随高度的增加风压逐渐增大,利用这些风和气流可以推动涡轮机叶片,由发电机将风和气流转化成电能。

③屋顶的有组织排水实际也是一个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收集起来的雨水经处理后作为水源再次加以利用。

这些应用在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普遍。

3.结构设计

3.1结构类型[8]

建筑结构主要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

框架结构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

钢筋混凝土墙板能承受竖向和水平力,它的刚度很大,空间整体性好,房间内不外露梁、柱楞角,便于室内布置,方便使用。

剪力墙结构形式是高层住宅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框架结构的主要区别就是多了剪力墙,框架结构的竖向刚度不强,高层或超高层的框架结构建筑更是如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故使用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结构,又称为框剪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

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利用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等墙体。

因此,这种结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房屋建筑。

框剪结构的变形是剪弯型。

众所周知,框架结构的变形是剪切型,上部层间相对变形小,下部层间相对变形大。

剪力墙结构的变形为弯曲型,上部层间相对变形大,下部层间相对变形小。

对于框剪结构,由于两种结构协同工作变形协调,形成了弯剪变形,从而减小了结砍的层间相对位移比和顶点位移比,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得到了提高。

水平荷载主要由剪力墙来承受。

从受力特点看,由于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侧向刚度比框架的侧向刚度大得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一般情况下,约80%以上用剪力墙来承担。

因此,使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所分配的楼层剪力,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各层梁柱的弯矩比较接近,有利于减小梁柱规格,便于施工。

筒体结构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来。

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

其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多用于写字楼建筑。

3.2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概念设计[17]是展现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结构工程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中用整体的概念来完成结构总体方案的设计,并能有意识地处理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一般认为,概念设计做得好的结构工程师,随着他的不懈追求,其结构概念将随他的年龄与实践的增长而越来越丰富,设计成果也越来越创新、完善。

遗憾的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大部分结构工程师只会依赖规范、设计手册、计算机程序做习惯性传统设计,缺乏创新,更不愿(不敢)创新,有的甚至拒绝对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纳(害怕承担创新失败的责任)。

大部分工程师在一体化计算机结构程序设计全面应用的今天,对电算结果明显不合理、甚至错误而不能及时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他们在大学学的那些孤立的概念都被逐渐忘却,更谈不上设计成果的不断创新。

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主要还因为现行的结构设计理论与计算理论存在许多缺陷或不可计算性。

比如对混凝土结构设计[18],内力计算是基于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而截面设计却是基于塑性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这一矛盾使计算结果与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差之甚远,为了弥补这类计算理论的缺陷,或者实现对实际存在的大量无法计算的结构构件的设计,都需要优秀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来满足结构设计的目的。

同时电算结果的高精度特点,往往给结构设计人员带来对结构工作性能的误解,结构工程师只有加强结构概念的培养,才能比较客观、真实地理解结构的工作性能概念设计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在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过程是不能借助于计算机来实现的。

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综合运用其掌握的结构概念,选择效果最好、造价最低的结构方案,为此,需要工程师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结构概念,深人、深刻地了解各类结构的性能,并能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它们。

3.3建筑结构设计常见的问题[13]

在现实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结构设计人员容易在砌体结构设计、屋面梁与配筋、楼层平面刚度计算及原则、构造箍筋等环节出现失误。

主要问题如下:

3.3.1砌体结构设计的问题:

(1)多层砌体房屋的建筑局部尺寸未满足抗震要求,该部位未设构造筋。

(2)房屋四角与其余部位构造柱采用一样的配筋。

(3)构造柱截面设计时未考虑相连的小墙垛

(4)错层房间周围未加设构造柱设计[19]

3.3.2屋面梁与配筋的问题:

(1)屋面梁配筋太少。

(2)受屋面梁缺少必要的腰筋[20]

3.3.3楼层平面刚度的问题;

3.3.4构造箍筋的问题:

(1)剪力墙连体梁箍筋超筋

(2)框架柱箍筋时,短柱箍筋没有全长加密[21][22][23]。

4.施工组织设计

4.1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拟建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行科学的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可以全面考虑拟建工程的各种施工条件,扬长避短,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技术经济的组织措施,合理地统筹安排拟定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拟建工程按期投产或交付使用;也为拟建工程的设计方案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在技术上的科学性和实施工程上的可能性进行论证提供依据;还为建设单位编制基本建设计划和施工企业编制施工计划提供依据。

施工企业可以提前掌握人力、材料和机具使用上的先后顺序,全面安排资源的供应与消耗;可以合理确定临时设施的数量、规模和用途;以及临时设施、材料和机具在施工场地上的布置方案。

 如果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合理,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符合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要求,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地贯彻执行,就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取得好、快、省和安全的效果,早日发挥基本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要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设置道路,组织排水,搭建临时设施,堆放材料和设置机械设备。

施工现场按照功能分区分为作业区,辅助作业区,材料堆放区和办公生活区。

为了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达到科学合理的布置要求,必须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踏勘,掌握第1手材料,疑难问题通过招标方答疑及时解决。

在掌握现场具体情况下,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

4.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原则:

①满足国家或上级计划对施工进度的要求;

②根据选定的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与施工强度,选用的定额与类比资料要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